内镜辅助下修复颧骨颧弓骨折的临床研究

2019-12-02 08:35吕远新周泳仪梁雁玲谢天岸司徒美爱
中国伤残医学 2019年13期
关键词:颧骨组间内镜

吕远新 周泳仪 梁雁玲 谢天岸 司徒美爱

( 广东开平市中心医院耳鼻喉科 , 广东 开平 529300 )

外科手术是在颧骨颧弓骨折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在手术方案选择方面,以往有研究资料显示,与传统修复术进行对比,内镜下辅助修复术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创伤小、并发症发生风险小等[1]。临床中针对颧骨颧弓骨折的治疗,长久以来积极寻找能够直视下复位但又能够减小创面和避免或减少头、面部瘢痕的手术方法,而内镜设备及其应用技术的出现为此颧骨颧弓骨折修复治疗提供了全新方向,当前在内镜应用技术的不断完善下,已经广泛应用到颌面部骨折等外科领域中,实践效果较为理想。为进一步证实内镜辅助下修复颧骨颧弓骨折的应用价值,在本次研究中抽取院内60例患者展开对比调查,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抽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期间在院内治疗的符合手术适应证60例颧骨颧弓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2组。对照组30例患者:男20例,女10例,年龄26-51岁,平均年龄(40.26±8.26)岁;高处坠伤2例,摔伤1例,打击伤3例,交通意外伤13例,其他11例。骨折分型:Ⅱ类骨折19例,Ⅲ类骨折8例,Ⅳ类骨折2例,Ⅴ类骨折1例。观察组30例患者:男19例,女11例,年龄25-50岁,平均年龄(40.36±8.47)岁;高处坠伤2例,摔伤2例,打击伤3例,交通意外伤14例,其他9例。骨折分型:Ⅱ类骨折18例,Ⅲ类骨折9例,Ⅳ类骨折2例,Ⅴ类骨折1例。纳入标准:所有入选患者均符合手术要求;本次研究获取患者及伦理委员会同意。排除标准:伴随其他面部骨折者;存在手术禁忌证者。经对比,2组患者在年龄与性别比例等基础资料上无明显差异,符合对比研究选样标准。

2 方法:(1)对照组。行传统修复术治疗,其中Ⅱ类骨折患者采用闭合性复位法;Ⅴ类骨折患者采用眉弓与脸缘下皮肤切口复位,后应用微型钛板进行固定;其他类患者采用头皮冠状切口或半冠状切口配合口腔前庭切口与脸缘下皮肤切口复位后微型钛板固定[2-3]。(2)观察组。行内镜辅助下修复术,所用仪器设备包括内镜系统(包括0°镜、30°镜和70°镜)、监视器摄影系统、冷光源系统、带冲洗吸引功能的剥离器等。术前给予颌面部CT平扫+三维重建等影像学检查进行术前评估,了解和判断颧骨颧弓骨折方向与程度,予对患者行全身麻醉,依据三维CT扫描结果明确骨折位置,在上颌唇侧前庭沟位置切开黏膜与肌层,切口约3-4cm,到达骨面,导入内镜,剥离骨膜,暴露上颌骨颧突出根部及颧弓前段骨折线。在颧弓上方皮肤作皮肤小切口,钝性分离皮下组织形成隧道至骨折表面;或在颞部颧弓根部发际内沿皮纹方向做纵向小切口,切开皮肤,用止血钳钝性分离皮下组织,分离到颧弓表面,切开骨膜,逐渐向前剥离,与口内切口相通,暴露整个颧弓骨折线,手术操作中注意保护面神经分支,于骨面与骨膜下构建隧道。在内镜辅助下用器械或手法复位骨折断端,复位取得满意咬合关系。结合患者骨折情况,选择不同形状钛板并塑型钛板与骨折修复后骨面弧度一致,在内镜下检查钛板塑型与就位情况,导入自钻螺钉固定钛板[4-5]。也可用电钻垂直打孔后上螺钉拧紧。最后冲洗伤口,放置引流,缝合切口。

3 观察指标:分别观察2组患者骨折复位效果、手术相关指标、并发症发生率等。

5 结果

5.1 2组患者术后骨折复位及切口愈合情况对比:在预后方面对比,观察组30例患者27例复合良好,3例患者复位一般;对照组30例患者20例复位良好,8例复位一般,2例复位不佳,观察组复位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P<0.05)。观察组30例患者均达到甲级愈合,对照组甲级愈合仅为23例,组间差异(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术后骨折复位及切口愈合情况对比(n,%,n=30)

5.2 2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对比:在手术相关指标方面对比,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大于对照组,组间差异(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明显小于对照组,组间差异(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对比

5.3 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对比,观察组30例患者仅有1例患者出现轻度肿胀情况,发生率为3.33%;对照组30例患者中2例患者发生轻度肿胀,3例患者疤痕明显,1例患者面部瘢痕明显,发生率为20.00%,组间差异(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n,%)

讨 论

颧骨颧弓处在颜面正侧方突出部位,基于其所处位置的影响,导致其比较容易受到损伤,加之颧弓骨骼细窄,为此,发生骨折的可能性相对较高[6-7]。颧骨颧弓骨折的发生可伴随上颌骨骨折,受到严重创伤患者可能会出现颅脑损伤,应及时接受有效治疗[8]。当前临床中针对颧骨颧弓骨折患者可选择非手术与手术2种治疗手段,手术治疗主要目的为复位,以往临床中以传统手术修复为主,随着各项技术的发展可行内镜辅助下修复术治疗[9]。从以往关于此问题的研究资料进行分析,多数研究结果均显示在内镜辅助下行修复术治疗颧骨颧弓骨折创伤较小、并发症发生率较小[10]。本次研究结果与以往研究结论较为相似,在预后方面对比,观察组30例患者27例复合良好,3例患者复位一般;对照组30例患者20例复位良好,8例复位一般,2例复位不佳,观察组复位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P<0.05)。观察组30例患者均达到甲级愈合,对照组甲级愈合仅为23例,组间差异(P<0.05)。此结果证实与传统修复术进行对比,内镜辅助下行修复术复位效果较好,且更有助于切口愈合,出现此种差异性的主要原因在于,内镜辅助下修复术做切口较小,便于术后愈合,且有助于医生对骨折情况的观察,从而提升术后复位效果。在手术相关指标方面对比,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大于对照组,组间差异(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明显小于对照组,组间差异(P<0.05)。此结果证实虽然内径辅助下行修复术可有效控制术中出血量,同时减少术后恢复时间,但基于操作准备工作等会延长手术所用时间。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对比,观察组30例患者仅有1例患者出现轻度肿胀情况,发生率为3.33%;对照组30例患者中2例患者发生轻度肿胀,3例患者疤痕明显,1例患者面部瘢痕明显,发生率为20.00%,组间差异(P<0.05)。此结果证实,内镜辅助下行修复术治疗颧骨颧弓骨折相关并发症发生可能性较小,其原因在于,此种手术操作切口小,形成头面部的皮肤疤痕少,且有助于控制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对术后肿胀的控制也具有一定作用。总结而言,内镜辅助下修复颧骨颧弓骨折所具备的优势包括切口小、创伤小、无影响患者肌肉附着与血管神经损伤风险、术后副反应较轻、术中视野广、可多视角直视下窥清骨折部位,术后恢复快,头面部疤痕形成少等。基于以上众多优势,可在达到修复骨折效果的基础上,达到更为理想的美学效果,对提升患者治疗满意度具有重要作用。但在手术操作中应关注到以下几点问题:(1)内镜的应用需要配合支撑架,其作用为拖住前臂,在此操作中应避免长时间操作导致手臂疲劳从而影响到内径稳定度,从而增加镜头污染次数。(2)手术过程中应充分游离骨折断端周围附着肌肉,避免术后基于肌肉牵拉过度致骨折断端移位。(3)电钻应用期间,需进行生理盐水冷却,避免局部产热导致骨组织损伤而影响到术后愈合效果。

综上所述,外科手术是颧骨颧弓骨折主要治疗手段,而与传统修复术进行对比,于内镜辅助下行修复术更有助于提升术后复位效果,避免或减少头、面部皮肤瘢痕,同时可有效控制术中出血量及创伤性,从而达到修复效果好、损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及美容效果好的效果。

猜你喜欢
颧骨组间内镜
A case of conjunctiv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with spheroidal degeneration: a clinicopathological study
内镜止血在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的应用
眼内镜的噱头
高龄孕妇临床妊娠常见状况分析
大探头超声内镜在上消化道较大隆起病变中的应用(附50例报告)
美人在骨? 好看的颧部长什么样
要背沟,不要“虎背熊腰”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在早期胃癌诊疗中的应用
体育特长生训练方法浅议
颧骨L形截骨扩展术矫正颧骨过小畸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