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复苏术在急诊心脏骤停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2019-12-04 08:24周涛
系统医学 2019年20期
关键词:同工酶肌酸激酶激酶

周涛

海门市人民医院急诊科,江苏海门 226100

心肺复苏术是对心脏骤停患者抢救的重要方法,也是提高治疗效率的重要核心内容[1]。及时、合理的进行心肺复苏可防止患者出现不可逆性脑损伤,使患者的神经功能充分改善,使病死率有效降低,进而缩短患者的康复时间[2-3]。为了探究急诊心脏骤停患者采用心肺复苏术的治疗效果,该研究选取2014 年8 月—2018 年8 月急诊科收治的68 例心脏骤停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予以常规抢救与标准心肺复苏抢救,并对抢救结果予以比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该院急诊科收治的68 例心脏骤停患者,全部患者都经过伦理委员会批准,均自愿参与该次研究;入院前都通过严格检查,症状表现为大动脉搏动消失、脸色苍白以及意识丧失等,全部患者都满足心脏骤停相关诊断标准。并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分为两组,每组34 例,两组患者在平均性别等资料的处理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基本资料

1.2 方法

对比组患者进行常规急诊抢救,包括除颤法、经历静脉通道、心电监护以及液体支持处理等;实验组患者按照国际心脏复苏指南标准 (2005 年) 予以抢救,方法如下:先对患者的心跳与呼吸进行严格检查,触摸动脉,随后将呼吸道开放,并予以人工呼吸。随后进行胸外按压处理,频率超过100 次/min,患者选择去枕平躺位,选择按压板于患者胸部下放置,脚下垫脚凳。 选择双手叠扣的方法,胸外按压每隔17 s 完成30 次。 按压通气比例为30:2,随后采用球囊面罩通气辅助呼吸,并开展气管内插管。 随后于心室颤动时开展心电监护,除颤能量把双相波除颤调整为200 J,除颤流程为药物-按压-电除颤的顺序。 使静脉通道充分开放,并选择阿托品、利多卡因以及肾上腺素等药物,心肺复苏术的开展时间不可大于40 min。 护理人员在抢救后对患者开展密切护理,对患者相关生命体征按时检查,对病情发展有效观察,按时按量给药,保证病房的卫生,对患者有无产生不良反应有效检查,并开展日常饮食干预与心理干预。在患者产生高热等表现时,需马上通知医生处理,及时诊断疾病,避免病情反复或者病情再次恶化。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患者自主循环恢复率(心电图检测结果表明有效心率;大动脉能够触及显著搏动;于没有应用药物或者胸外心脏按压下的收缩压大于60 mmHg)、肌酸激酶同工酶水平进行记录[4]。

1.4 疗效判定

根据AHL 心肺复苏指南(2005 年)制定的心肺复苏成功标准进行评定:生存表示患者抢救后相关生命指标与自主循环有效恢复,心率与呼吸也得到恢复,可触及大动脉显著搏动脱离生命危险;成功表示患者抢救后自主心率得到恢复,可自主呼吸,大动脉存在搏动表现,于生命支持下存活时间大于1 d;有效表示抢救后自主心率得到恢复,可自主呼吸,大动脉存在搏动表现,收缩压80~100 mmHg,于生命支持下存活时间大于半小时; 无效表示抢救后60 min 自主心率与呼吸没有恢复[5]。

1.5 统计方法

选择SPSS 21.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予以处理,计数资料(如自主循环恢复率等)与计量资料(如肌酸激酶同工酶水平等)分别以百分比(%)、(±s)进行表示,分别选择χ2检验、t 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

实验组患者的生存率与成功分别为23.53%、29.41%,明显高于对比组患者的2.94%、5.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无效率5.88%,明显低于对比组患者的61.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2 治疗效果[n(%)]

2.2 自主循环恢复率

实验组患者自主循环恢复率67.65%(23/34),高于对比组患者的29.41%(10/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950,P=0.002)。

2.3 肌酸激酶同工酶水平

两组患者治疗后酸激酶同工酶水平明显比治疗前低,且实验组患者治疗后酸激酶同工酶水平的降低程度高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3。

3 讨论

心脏骤停出现的原因有疾病、 缺氧或者创伤等,如果出现心脏骤停表现,患者会出现意识模糊的症状,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抢救,会引发大脑出现不可逆的损伤[6-7]。现阶段,临床通常选择心脏复苏术治疗,此种方法可在由于不同原因引发心脏骤停的抢救中应用,但因为患者的心脏骤停原因存在差异,抢救时间与院外抢救是否及时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心肺复苏术的抢救成功率不理想,其也是急诊科需要研究的新课题[8-9]。心肺复苏主要是开展人工呼吸与胸外按压处理,促使患者的自主循环得到有效恢复。相关研究显示:及早进行心肺复苏术,可促使患者的救治成功率显著提高,所以,患者需及早送到医院进行心肺复苏术治疗,已经成为挽救患者生命的重要因素[10]。 按照国际心脏复苏指南标准(2005 年)抢救心脏骤停患者,可使心脏复苏术的操作更具规范性与科学性,使患者的自主恢复时间明显缩短,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11-12]。

表3 肌酸激酶同工酶水平[(±s),U/L]

表3 肌酸激酶同工酶水平[(±s),U/L]

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 t 值 P 值实验组(n=34)对比组(n=34)t 值P 值181.57±9.57 180.46±10.35 0.459 0.647 105.36±6.75 143.57±6.68 23.461 0.000 37.945 17.462 0.000 0.000

该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生存率与成功分别为23.53%、29.41%,明显高于对比组的2.94%、5.88%;实验组无效率5.88%,低于对比组患者的61.77%;实验组患者自主循环恢复率67.65%,高于对比组的29.41%;两组患者治疗后酸激酶同工酶水平明显比治疗前低,且实验组患者治疗后酸激酶同工酶水平的降低程度高于对比组。张映坤等学者探究了急诊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效果,其选择123 例心脏骤停患者,分别在院前(86 例)与急诊室(37 例)进行心肺复苏治疗,并对抢救复苏成功率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急诊室组复苏成功率48.65%,比院前组的24.42%高,说明规范心肺复苏术可使抢救成功率有效提高,此研究结果与该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急诊心脏骤停患者采用心肺复苏术治疗,可提高患者的自主循环恢复率与治疗效果,使酸激酶同工酶水平明显降低。

猜你喜欢
同工酶肌酸激酶激酶
大负荷训练导致肌酸激酶异常升高对心功能影响的研究
蚓激酶对UUO大鼠肾组织NOX4、FAK、Src的影响
蚓激酶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氨磺必利致精神分裂症患者肌酸激酶增高1例体会
黄孢原毛平革菌抗营养阻遏产漆酶同工酶动态分析
超氧化物歧化酶及其同工酶和超敏C-反应蛋白与冠心病的关系
黏着斑激酶和踝蛋白在黏着斑合成代谢中的作用
线鳞型黄金鲫(框鳞镜鲤♀×红鲫♂)mtDNA及同工酶的遗传分析
窒息新生儿血清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与肌钙蛋白I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24小时内血清肌酸激酶稳定性变化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