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不同时机开颅手术与血管内治疗的疗效以及预后因素研究

2019-12-04 08:24聂文臣
系统医学 2019年20期
关键词:蛛网膜时机下腔

聂文臣

南京鼓楼医院集团宿迁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江苏宿迁 223800

颅内动脉瘤指颅内动脉壁中所产生的异常突起,其就是引发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关键因素,这一病症在各脑血管病症中的总患病率只低于高血压脑出血、脑血栓等,且所有的年龄阶段均会患病。 蛛网膜下腔出血指脑表面或是底端的各病变血管突然产生破裂,让血液流进蛛网膜下腔所引发的一种表现与症状,其就是十分普遍的并发症[1]。 对于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而言,其死亡率、残疾率均较大,且颅内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对比非动脉瘤性相应的预后更差,极有可能是与在产生出血后引发脑积水、脑疝等各类较重的并发症有关[2]。现阶段,各类诊治技术得到了迅速地进步与发展,使得颅内动脉瘤破裂治疗最后的效果与质量均最大限度地得到了提升,但是,开颅手术或是血管内治疗在运用到对颅内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实施治疗期间相应的时机依旧具有过多的争论[3]。该院于2016 年11 月—2019 年2 月间选取该院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主要就对比与分析了不相同时机开颅手术、血管内治疗对于颅内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作用与效果,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出该院依据Hunt-Hess 分级法在采用早期与延期、 血管内治疗与开颅手术的25 例颅内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将其作为低分级(Ⅰ~Ⅲ级)组,另选出在此基础之上采用早期与延期、血管内治疗与开颅手术的25 例颅内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将其作为高分级(Ⅳ~Ⅴ级)组。低分级组中,男性患者18 例、女性患者7 例;其年龄在42~77 岁之间,年龄均值(59±7.22)岁。 高分级组中,男性患者19 例、女性患者6 例; 其年龄在43~78 岁之间,年龄均值(60±6.34)岁。 对比两组各项临床资料,其结果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深入研究。

1.2 方式

所有患者在住院后,医护人员应告诉其卧床进行休息,并对其各身体情况与生命体征随时进行检测,维持呼吸得到顺畅,同时,对患者施予补液、营养支持、止血等方面的治疗,依据患者的病情以明确手术方法与其时机(在0~3 d 中即为早期手术,在4~21 d中即为延期手术)。

在低分级组中,共11 例患者实施开颅手术(主要就包括了7 例早期手术、4 例延期手术),其余14 例患者开展血管内介入手术(主要就包括了11 例早期手术、3 例延期手术)。

在高分级组中,共14 例患者开展开颅手术(主要就包括了3 例早期手术、11 例延期手术),其余共11例患者实施血管内介入手术(主要就包括了4 例早期手术、7 例延期手术)。

1.3 指标观察

估计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后其预后与治疗疗效。借助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对预后加以评定,5 分:康复十分良好,平日的生活回归正常,但是,具有轻度性缺陷;4 分:具有轻度性残疾,但是,平日的生活能够独立,且可以在保护之下开展工作;3 分:具有重度性残疾,清醒且残疾,平日的生活需要被照看;2 分:植物性生存,只具有最小的反应;1 分:死亡。 分数总共4~5 分即为预后十分良好,分数总共1~3 分即为预后不够良好。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9.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进行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低分级组不相同手术时机对于预后所带来的影响

在低分级组中,在早期开展开颅手术、血管内介入手术其总良好率大于延期,加以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比较低分级组不相同手术时机对于预后所带来的影响[n(%)]

2.2 比较高分级组不相同手术时机对于预后所带来的影响

在高分级组中,在延期实施开颅手术、血管内介入手术其总良好率依次就是90.91(10/11)、85.71%(6/7),大于早期实施开颅手术、血管内介入手术其总良好率依次就是33.33%(1/3)、25.00%(1/4),加以对比 差 异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χ2=4.641、4.055,P=0.031、0.044<0.05)。

2.3 比较两组不相同手术方法对于预后所带来的影响

低分级组在开展血管内介入手术、 开颅手术后,其总良好率依次就是78.57%(11/14)、81.82%(9/11),高分级组在开展血管内介入手术、开颅手术后,其总良好率依次就是72.73%(8/11)、71.43%(10/14),加以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0.115、0.364,P=0.734、0.546>0.05)。

3 讨论

颅内动脉瘤在临床中指十分普遍的病症,而蛛网膜下腔出血就是颅内动脉瘤产生破裂十分关键的一种症状与表现,多于85%的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都是因为颅内动脉瘤产生破裂而引发的,其残疾率、死亡率均较大,对患者的生命带来了十分不利的影响[4]。依据患者各类临床表现与症状,颅内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也可以包括不相同的级别,而在患者的病情十分严重后,其临床分级对于预后进行评定的总正确率最大。 Hunt-Hess 分级规范就是临床中运用十分普遍的分级规范之一,高分级产生脑血管痉挛、再出血等机率对比低分级而言都更大[5]。

开颅手术、血管内介入手术就是现阶段临床中运用十分普遍的手术方法。 在这其中,开颅手术的运用更为大量与广泛,其所具有的可操作性十分良好,但是,这一手术所带来的创伤较多,极有可能伤害到各脑组织与其血管[6]。 而血管内介入手术就是新型微创手术之一,近年来,其得到了十分迅速地进步与提升,且其具有创伤较少、并发症不多、康复十分迅速等各类优势。

现如今,临床中对运用开颅手术亦或是血管内介入手术对颅内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实施治疗依旧具有过多的争论。有研究人员[7]指出了,在早期开展血管介入手术能够最大限度地保护各脑组织,并保障患者的预后。 而有其余研究人员指出了,开颅手术在运用到对颅内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实施治疗后,其治疗最后的效果优于血管内介入手术,且其死亡率、残疾率低于血管介入手术。 该研究的结果提示了以下的结论,低分级组在开展血管内介入手术、开颅手术后,其总良好率依次就是78.57%(11/14)、81.82%(9/11),高分级组在开展血管内介入手术、开颅手术后,其总良好率依次就是72.73%(8/11)、71.43%(10/14),加以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15、0.364,P=0.734、0.546>0.05)。 由此证实了,不相同手术方法对于不相同级别患者治疗最后的效果影响不够明显。

近几年,选取哪一手术时机对颅内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实施治疗也是临床中进行争议的关键。有研究人员指出了,对比延期手术而言,早期手术可以减少患者总再次出血率; 还有研究人员指出了,尽管早期手术可以减少总再次出血率,但是,这一优点大多凸显在低分级患者中,对病情十分严重且繁杂的高分级患者来说,运用早期手术所具有的风险对比延期手术而言更大,且没有明确的凭据去证实其预后更为良好。 该研究的结果提示了以下的结论,在低分级组中,在早期开展开颅手术、血管内介入手术其总良好率大于延期,加以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在高分级组中,在延期实施开颅手术、血管内介入手术其总良好率大于早期,加以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与曾光等[8]研究结果相符,其指出了,低分级和高分级患者行开颅术23 例(71.88%)、26例(61.90%) 及血管内介入术39 例(70.91%)、14 例(60.87%)的良好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分级患者行早期行开颅术16 例(84.21%)及血管内介入术28 例(82.35%)的良好率高于延期治疗7 例(53.85%)、11 例(52.38%),而高分级患者行延期行开颅术19 例(76.00%)及血管内介入术10 例(71.43%)的良好率高于早期治疗8 例(47.06%)、4 例(44.44%)。由此证实了,手术时机对颅内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最后的预后会带来过多的影响。

综上所述,对于颅内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而言,手术时机是对其治疗最后效果带来较多影响的关键因素,其治疗与手术时机间具有关联性,而与手术方法间没有关联性。

猜你喜欢
蛛网膜时机下腔
改良序贯法测定蛛网膜下腔注射舒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中的半数有效剂量
两个人结婚的最好时机
畅想 把握每一次时机跨越成长
师生互动4时机
复合手术救治重症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体会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观察与护理
16排螺旋 CT 诊断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应用分析
作战的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