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干预与健康教育在脑梗塞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及有效性分析

2019-12-04 08:28杨颖
系统医学 2019年20期
关键词:脑梗塞神经功能心理

杨颖

溧阳市中医医院神经内科,江苏常州 213300

脑梗塞是临床中一种较为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随着当前社会节奏的加快,人们日常生活作息的不规律,亚健康人群的逐渐增多,脑梗塞的发病率正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1]。 脑梗塞患者在临床治疗后往往会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以及肢体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质量。因此在临床中如何针对脑梗塞患者一系列不良的心理状况而采取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是临床心脑血管科室护理人员关注的重点[2]。 该次实验为探究心理干预与健康教育在脑梗塞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及有效性,选取该院2017 年1 月—2018 年1 月收治的70 例脑梗塞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其进行分组实验,观察其护理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70 例脑梗塞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数字随机法将所有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35 例患者,给予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模式,对照组患者中有男性20 例、女性15 例,患者的年龄范围介于44~72 岁,平均年龄(50.25±2.35)岁;给予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心理干预与健康教育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中有男性19 例、女性16 例,患者的年龄范围介于42~77 岁,平均年龄(52.05±2.55) 岁; 将两组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输入SPSS 20.00 统计学软件进行差异性分析,其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较。

纳入标准[3]:①患者入院后经该院颅脑CT 或MRI扫描检查确诊,且临床症状表现符合脑梗塞相关标准;②患者意识清晰、能够配合医护人员完成实验;③患者无精神疾病阳性史及家族精神疾病史;④患者患病后语言功能正常,无明显失语症状;⑤发病前患者精神状态正常无异常状况。

排除标准[4]:①非首次发病患者;②合并有其他心脏、肝肾功能障碍或全身性疾病患者;③患者存在智力障碍或既往性精神疾病史。

1.2 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模式,主要包括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密切监测,一旦发生异常状况及时处理,控制患者饮食,按摩患者肢体进行康复性护理等。

给予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心理干预与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其中常规护理模式与对照组患者相同,此外增加心理干预及健康教育护理,具体为:①心理干预。一方面,护理人员在患者入院后主动与患者进行交流,向患者介绍医院各科室情况,带领患者了解医院环境,倾听患者对于治疗的疑问并给予患者解答,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告知患者接受治疗的临床路径,必要时可邀请成功康复的患者来院进行现场交流,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使患者意识到配合医护工作的重要性,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此外,护理人员还应与患者家属进行充分的沟通交流,叮嘱患者家属在日常生活中对待患者需注意的事项,给予患者更多的关爱和呵护,使患者能够充分地感受到家庭与亲情的温暖,充分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5];②健康教育。 召集患者及患者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宣讲,利用口头讲解结合视频、音频、纸质资料的方式,告知患者及其家属脑梗塞病情的成病机理,临床治疗方法,治疗效果以及预后注意事项等,使患者及其家属能够充分了解脑梗塞疾病的相关健康知识,同时,还可指导患者之间通过小组交流讨论的形式,互相交流脑梗塞的自我护理康复心得,在增进相互友情的同时,进一

步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6]。

1.3 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护理前后的日常生活能力、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其中治疗效果以显效、有效与无效作为判定标准[7]: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显著提高、精神状态得到显著改善判定为显效,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得到一定的提高,精神状态得到一定改善判定为有效,患者生活自理能力与精神状态较治疗护理前无明显变化或有恶化;日常生活能力及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分别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NIHSS)进行评价判定[8],评分越高,表面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越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越严重。

1.4 统计方法

该次实验数据分析采用SPSS 20.00 统计学软件,其中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7.14%)比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82.86%)高,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68,P=0.046)。 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对比[n(%)]

2.2 对比两组护理前后日常生活能力及神经功能缺损情况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及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评分(NIHSS)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及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评分(NIHSS)显著高于观察组患者(P<0.05),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前后日常生活能力及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对比[(±s),分]

表2 两组护理前后日常生活能力及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对比[(±s),分]

组别观察组(n=35)对照组(n=35)t 值P 值治疗前ADL NIHSS治疗后ADL NIHSS 42.75±2.44 41.92±2.87 1.304 0.197 36.23±2.65 37.11±1.86 1.608 0.112 29.65±2.55 33.11±2.77 5.437<0.01 21.85±3.22 26.87±3.53 6.216<0.01

3 讨论

脑梗塞患者在临床治疗后其肢体功能或神经功能常表现出不同程度的障碍,影响患者的正常工作与生活,再加上患者对于病情的不了解,在出现异常症状时患者极易产生不良情绪,进而影响患者的病情恢复[9]。 有相关研究表明[10]:脑梗塞患者在病情恢复期的心理障碍发生率明显高于健康人群。脑梗塞患者心理障碍的形成主要是由于肢体功能与语言表达能力的缺失,这些功能往往与患者的日常工作与生活密不可分,一旦出现障碍,很容易进一步加重患者的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进而影响病情的恢复,延长患者的治疗时间。 心理干预可有效消除不良情绪的影响,帮助患者树立起治疗的信心,提升护理效果,结合多样的健康教育,能够有效帮助患者掌握健康相关知识,提升患者对于病情及预期护理效果的认识,进而降低患者因其他因素影响病情的恢复,为患者病情的良好恢复以及预后质量创造良好的条件。 该次实验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7.14%)比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82.86%)高,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68,P=0.046);护理前,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及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评分 (NIHSS) 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1.304,P=0.197;t=1.608,P=0.112);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 (ADL) 及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评分(NIHSS) 显著高于观察组患者 (t=5.437、6.216,P<0.01)。 该结果与施改清[11]的研究结论类似,在其研究报道中:60 例患者经心理干预与健康教育后,总有效率高达98.33%,其满意度高达96.67%;经心理健康与健康教育后,脑梗塞患者的生活质量、机体各功能恢复情况均优于护理前。

在该次研究中发现,为促进医患关系的和谐,全面提升脑梗塞患者的医护体验,就应当彻底改善原有的护理意识,将原有的护理服务观念及模式进行创新改进,同时加强自身相关职业道德规范的培养;此外,医院各科室管理人员也应当针对实际情况,对护理人员提出更高的工作要求,将“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深入临床医护工作的方方面面,进而获得更多患者及其家属的信任,为医院赢得更好的社会口碑[12]。

综上所述,临床对脑梗塞患者的护理中结合心理干预与健康教育,可有效促进临床治疗效果提升,加强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状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脑梗塞神经功能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高压氧辅助治疗对卒中后抑郁患者血清5-HT、NE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28例老年糖尿病合并脑梗塞的护理体会
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在大面积脑梗塞中的应用分析
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的脑梗死患者血尿酸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补阳还五汤治疗脑梗塞恢复期患者4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