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导联动态心电图对心肌桥引起心肌缺血的评估作用

2019-12-06 12:57李鹤飞
心电图杂志(电子版) 2019年4期
关键词:单支导联心电图

李鹤飞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医院,云南大理 671000)

心肌缺血为临床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疾病,近年来发病率逐年上升,早期心肌缺血症状不明显,不容易被察觉,容易被忽视而增高危险性。心肌桥为一种先天性冠动脉发育异常,心肌桥内冠动脉于心脏收缩时可受到挤压,引发心肌供血不足,多于中年后出现心肌缺血症状[1]。冠脉造影(CAG)为诊断心肌桥的金标准,但临床早期无特异性症状,导致医师对心肌桥缺乏重视。12导联动态心电图具有无创、操作简便的特点,在一过性心脏事件中具有一定诊断价值。本研究对心肌桥引发的心肌缺血应用12导联动态心动图诊断,旨在研究其评估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资料收集于2017年3月-2019年2月,选取71例确诊的冠心病心肌桥患者,其中男性37例,女性34例,年龄43岁-71岁,平均(56.47±1.89)岁。所有患者均经冠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心肌桥,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研究已排除精神疾病者、肝肾功能不全者、肥厚性心肌病者、感染者、心室肥大者、有检查禁忌证者。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美国生产的Mortara H12型12导联心电图检查,应用同步12导联心电图监测系统,对患者进行24 h持续心电信号监测,采用人机对话方式将干扰、伪差去除,AECG记录纸速为25 mints,增益为10 mm/mV,采用计算机为ST段移位进行分析。CAG期间应用直径法评价血管狭窄程度,1支血管内径≥50%则为单支血管病变,2支或以上血管内径≥50%则为多支病变。

1.3 观察指标 对12导联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比较单支病变与多支病变心肌桥类型、长度差异。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分析软件为SPSS 20.0,均数±标准差(Mean±SD)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率(%)表示计数资料,行χ2检验,P<0.05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检查结果分析 本组71例患者经CAG确诊单支病变33例,多支病变38例。

表1 比较单支病变与多支病变心肌桥情况差异

2.2 单支病变与多支病变心肌桥情况分析 12导联动态心电图检出心肌缺血67例,检出率为94.37%,其中多支病变的检出率较单支病变高(P<0.05);单支病变患者的心肌桥类型、长度与多支病变患者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详见表1。

3 讨论

心肌桥具有较高发病率,其中最为常见的为左前降支中断1/3,部分在右冠动脉及左回旋支,分析原因可能为胚胎期该血管位于心肌内。大部分心肌桥患者早期症状不显著,部分患者可在CAG检查中无意检查到心肌桥,但检出率较低,仅在1%左右,相比发病率明显更低。CAG虽然为诊断心肌桥的金标准,但为有创检查,且成本较高,难以作为心肌桥的常规检查方法[2]。

12导联动态心电图具有无创、经济实惠的优点,在心肌缺血中具有一定诊断作用,其主要依据ST段移位对心肌缺血进行诊断。12导联动态心电图可持续对患者日常生活状态下心电信号进行监测,可获取ST段异常改变信息及无创性信息,为临床诊断疾病提供有力依据[3]。常规心电图仅能回顾分析患者日常活动的心电变化,无法对患者进行实时监测,不利于进一步诊断与治疗疾病。12导联动态心电图可对患者静息状态进行持续监测,在无症状心肌缺血中诊断价值较高,利于早期诊断疾病并及时得到有效治疗[4]。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经CAG确诊71例心肌缺血患者单支病变33例,多支病变38例,经12导联动态心电图诊断出心肌缺血67例,检出率为94.37%,单支病变心肌桥类型、长度与多支病变均有明显差异。提示12导联动态心电图在心肌缺血中具有较高病变检出率,可对病变程度进行反映。

综上所述,12导联动态心电图对心肌桥引起心肌缺血具有较高价值,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单支导联心电图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应用
回旋支闭塞引起孤立Ⅰ、aVL导联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2例并文献复习
心电图机检定方法分析及简化
《思考心电图之176》
12导联动态心电图与其他导联心电图的比较与应用
通过气囊运动实现提升单支剔除检测精度研究
单支冠状动脉-左冠状动脉缺如1例
急性心肌梗死冠脉造影与心电图相关性研究
入职体检者心电图呈ST-T改变的意义
沁水盆地煤层气单支水平井钻完井技术探讨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