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逋族居地与迁徙研究

2019-12-15 09:41齐德舜
西藏研究 2019年3期
关键词:秦州部族吐蕃

齐德舜

(河南大学民族研究所,河南 开封 475001)

陇逋族是安多地区重要的藏族部族,塔尔寺六族之一,藏传佛教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大师即出身于陇逋族。从北宋迄民国,陇逋族不断迁徙,活动区域几乎遍布整个安多地区,汤开建先生的《宋金时期安多吐蕃部落及其地域分布》一文对陇逋族活动地域进行过简单考证。[1]陇逋族的历史称得上是一部迁徙的历史,北宋初年,陇逋族居于秦州(今甘肃天水),保持着相对独立的政治地位;北宋中后期,陇逋族不断西迁和南迁,阶州、迭州、岷州、青唐城、青海湖周边都曾是陇逋族的游牧地;金统治时期,陇逋族一部迁居陇南,与木波族、厖拜族、乔家族等拥立唃厮啰四世孙结什角建立政权;元明时期,陇逋族一部留居于湟水流域,成为宗喀十三族之一,另一部则游牧至青海玉树、治多县一带,明廷专门在陇逋族居地设置陇卜卫管辖,以陇逋族首领锁南斡些儿为指挥使。不间断地迁徙成为陇逋族最具鲜明的特征,是陇逋族历数百年未被分化和瓦解的最主要原因,是解读陇逋族历史的金钥匙。本文将以零散的历史史料为基础,以陇逋族居地和迁徙为核心解读陇逋族顽强的生命力并重构陇逋族的历史。

一、陇逋族族源及族名考

关于陇逋族的族源,据陆离先生考证,陇逋族当为唐五代时期活动于西域、河西地区的龙家部族的后裔,原居西域焉耆,后迁入河西走廊,西夏占领河西地区之后,龙家部族中的一部分继续留居河西,另一部分则迁往别处,最终融入河陇等地的吐蕃、回鹘、汉等民族。宋代文献中陇右地区出现的陇波、陇逋、龙族等吐蕃部族均是龙家部族的后裔,“龙家、龙家族无疑就是龙家部族,陇波、陇逋系音译,笔者以为它们有可能是吐蕃语醴D艄或醴D魪的音译,艄和魪的含义都是男性,醴D艄或醴D魪系‘龙族男子’之意。这些宋代陇右、河湟地区吐蕃中的龙、陇波、陇逋等部族当系原居焉耆,辗转迁移而最后融合到活动在该地区的吐蕃民族中的龙家后裔。”[2]相对于陇逋为“龙族男子”的说法,笔者更倾向于法国学者石泰安的说法,即陇逋族为“从事农业的吐蕃部落”“藏族头人欺(溪)巴温(可能为藏文的汉语对音)是董毡(唃厮啰儿子)的远房亲属,属於陇逋(可能为藏文醐的对音)部落。”[3]陇逋族最早居住在秦州缘边地区,这一地区正属于农业区,陇逋族为从事农业的吐蕃部落的说法应该更合乎情理,到明清时期,陇逋族一部被称为“隆卜族”,同样被认为属于从事农业的吐蕃部族,“‘隆卜’系藏语,意为农民或农业区。以畜牧业为主,兼营农业。”[4]116

陇逋族自宋朝绵延发展至民国时期,辗转数地,形成很多支系,不同时期不同的支系在不同的文献中有不同的称谓,除宋代文献中比较常见的陇逋族之外,陇逋族还有十余种称谓:

1.陇波族:陇波族称谓见于《宋史·吐蕃传》中,“玮又言永宁砦陇波、他厮麻二族召纳质不从命,率兵击之,斩首二百级。”[5]14159陇逋族最早就是居于秦州的永宁砦,《宋史·吐蕃传》所称之陇波族无疑就是陇逋族。

2.隆博族:在清人所修的《四库全书》中,将包含宋代吐蕃较多文献的《续资治通鉴长编》中涉及辽、金、西夏的少数民族人名、地名、官职名全部重新改译,其中陇逋族被改译为隆博族,“近阿里骨再召温锡沁,愈怀疑惧,邈川人情亦不安,又杀珪罗族四人,锢其酋首,及勾隆博(即陇逋)、乔家族首领,徙杓鲁新族,其人户不从,遂拘执首领,致有五百余户走入河州界,约栏未去。”[6]10685

3.隆奔族:隆奔族族名最早见于明代的一些文献中:

隆奔族:洪武十三年招抚,居牧塞内外,周西纳南、西、北三隅。有城郭庐室。塞外者列帐,有夷警,徙塞内。俗同申中、西纳也。有国师、指挥。岁输马一百三十有奇。其支属有奔巴尔族,居西石峡。户一百有奇,口二百五十。岁输马一百五十。[7]475

隆奔族居地在湟中县,游牧于湟水中游地区,《中国藏族部落》认为隆奔之名为十万龙泉水之意,“部落名字是根据隆奔泉(十万龙泉水)而得名。”[8]330然而据巴明旺考证,“汉籍中曾出现的隆卜、陇逋等译名,其实是藏文隆奔的音译,西宁范围内再无隆卜、陇逋二族,原分布在化隆县的西部地区,贵德县的河东五庄地区,湟中县的西北和湟源县东南部地区,就只隆奔一族。”[9]从活动区域来看,陇逋族一支于北宋后期迁居青唐城,正是游牧于湟水中游地区,隆奔族亦应该属于陇逋族一支。

4.隆卜族:隆卜族亦见于明清时期的文献中,为陇逋族在明清时期的不同译法:

隆卜族:居牧塞外,去申中南百余里。有上、下二族,西邻思果迷,东接占咂,南至黄河。东西二百里。无城郭,多毳帐,间有庐室。户二千,口四千有奇。国师二。风俗略与申中同。[7]472

隆卜族游牧地在今化隆县境内,乾隆九年(1744年)被划归巴燕戎格抚番厅管辖,明清时的隆卜族实力很大,人口4000多人,辖80多个小族:

有格路族、岳哈族、多巴族、沙尔瓦族、阿班族、速古族、亦思教族、思朵族、哈革失加意族、且尔卜族、角家族、朵尔只受族、擦卜族、隆藏族、出加族、托擦族(亦即隆族)、哈日卜尔巨族、沙剌卜尔巨族、东尔业族、拨绰卜咂族、尔家加族、甘多唐族、擦尔郎族、结咂族、篾其族、阿卜荅尔加族、卜尔巨族、星尔结族、哈巴族、赏巴族、毡加族、阿宗卜尔巨族、且荅卜尔巨族、哈尔官族、思计加族、哈尔加族、阿受卜咂族、哈墩族、擦尔加族、着咂卜尔巨族、剌加卜尔巨族、荅尔郎族、穷卜族、多擦族、思加巴族、东尔结族、官撒尔族、押尔结族、麻尔结族、毡巴族、丁刚族、仓思巴族、薄卜不尔巨族、加洛卜尔巨族、杓尔莫卜巨族、恰尔结族、仓帖尔卜巨族、哈尔囊荅族、杓尔藏族、阿尔族、别尔结族、荅尔加族、康卜利族、色结族、班家族、赏加卜尔巨族、星革族、青右尔族、尔加剌族、班麻族、总思加族、沙藏族、尔加星革族、沙卜剌族、托失卜尔巨族、尔莫族、尔迭咱族、尔角你族、阿洛受族、坎奔族、赏尔革族、亦尔咂族、锁卜族、东奔族、板羊结实族合输马五百五十有奇。[10]

5.陇卜族:陇卜族名称出现于《明实录》中,属叠州蕃部,宋时陇逋族曾迁居叠州,陇卜族正是留居于叠州的陇逋族后裔,正统二年,宋英宗“赐叠州陇卜、革耶等族土官副千户南葛坚藏、引领吹麻头目陆牙等四十人及来降人罗卜般藏、巴沙二族头目安班等十四人钞、纻丝袭衣、靴袜各有差。”[11]1438

6.鲁本族:《安多政教史》的汉译本将陇逋族翻译为鲁本族,“寺院所属的谿卜有切嘉、肖巴、斯纳、鲁本、木雅、申中等六个部落,属民众多,地域广阔。”[12]

7.支扎族、的扎族、迭柞族:明清时期,分布在离化隆县治巴燕镇70公里的支扎藏族乡的藏族部落被称为支扎族,又称的扎族或迭柞族等,也是陇逋族一支,“明朝时期,支扎一带的藏族称‘隆卜族’,分布在今化隆昂思多以西,湟中县群加乡以东的地区。”[8]359支扎族同样归巴燕戎格抚番厅管辖,是抚番厅下属十六个部落之一:

迭柞族,在厅东南一百九十里,相连囊思多族,共五百六十六户,百户存住,设有乡约。[7]482

8.隆布族、隆保族、隆坝族:陇逋族还有一支一路西迁至玉树地区的通天河流域,《玉树调查记》称之为隆布族,《中国藏族部落》称之为隆保族,《卫藏通志》称之为隆坝族,300多户,驻牧地方横跨通天河,大部在河西,河东有迭达等八庄:

隆坝族、上隆坝族,二族属下番人三百零一户。东至受地方,蒙古尔津;南至波罗克,阿尔克硕(拉秀);西至库尔拉地方,白利;北至北古甫地方,称多。[13]

汤开建先生认为“隆布”即陇逋,是明清时期西迁的陇逋族一支,是玉树藏族的前身,“到明清时,陇逋族居地又向西迁徙,到了今玉树地区。陇逋族亦为今玉树藏族的先源之一。”[1]

9.迭达族:清朝末年,隆布族所属迭达百长谋杀隆布百户而夺其职位,隆布族遂被称为迭达族,“隆布二族,今合为迭达一族。迭达本隆布所属百长,后杀隆布百户而夺其职,遂以迭达名其族。”[14]合并之后的迭达族有3名百长,番民600多户:

迭达驻牧地跨通天河,其大部在河西,东与称多、扎武属地及拉布寺竹节族为界,南与扎武、拉休为界,西北与扎武属地及玉树连界,所属百长三名,曰拉达,曰龙媒,曰狨德,番民六百余户,庐居耕田,与帐居畜牧者相半。百户驻通天河东北岸,亦名迭达庄。[15]

二、从秦州大、小洛门到阶州峰贴硖

宋朝初年,陇逋族最早居于秦州大、小洛门地区,关于大、小洛门的大致位置,日本学者前田正名先生曾经进行过考证,“由于在现今之武山县偏西有一个称作小洛门的寨子和伐木场,在此处安置有一些寨户,守卫着东方以防羌戎,因此渭河南岸地区即从这里到今日的天水县一带地方、秦岭西端北麓的河岸农耕地及可耕地便形成了为宋朝之一州的秦州的西部,而其西方的边界就是大、小洛门了。大洛门则位于秦州的最西端。”[16]前田正名认为大、小洛门位于秦州最西端仅是大致的方位,至于大小洛门的具体位置,萧作荣先生认为“大洛门即今武山县四门、郭槐、洛门镇地域;小洛门即今甘谷磐安镇地域。”[17]陈守忠先生的考证则更为让人信服,他认为大小洛门均在武山县境,“大洛门即今武山县的鸳鸯镇,小洛门即今武山洛门镇。”[18—19]

大、小洛门地区居住的主要为吐蕃部族,由于邻近内地,大部分为熟户,与其他地区一样,族群分散,没有一个统一且强有力的政权统领,“然而其国亦自衰弱,族种分散,大者数千家,小者百十家,无复统一矣。自仪、渭、泾、原、环、庆及诸戎、秦州暨于灵、夏皆有之,各有首领,内属者谓之熟户,余谓之生户。”[5]14151除陇逋族之外,大、小洛门地区还有大小马家、朵藏、枭波等吐蕃部族,“先是,俗杂羌、戎,有两马家、朵藏、枭波等部,唐末以来,居于渭水之南,大洛、小洛门寨,多产良木,为其所居。”[5]9182这一地区势力最大的部族当属默星族,宋朝廷正是从默星族手中获得了大、小洛门一带的土地从而修筑了大小洛门两寨,“本州(秦州)所修大、小洛门两寨元献地蕃官军主末星族郢成斯纳等望补本族都军主。”[6]1084

大、小洛门位于秦州渭水之南,是唐宋时期西部地区主要的木材产地。宋朝自雍熙年间就开始在秦州大、小洛门地区伐木,“秦州并边有大、小洛门砦,自唐末陷西羌,雍熙中,温仲舒谕酋豪使献其地,徙众渭北。言者以为生事,请罢仲舒。太宗遣继宗往按视,还奏二砦据要害,产良木,不可弃。”[5]13633大中祥符年间,宋朝廷考虑到大、小洛门地区濒临渭水,可以将巨木编成木筏顺流而下,遂于大中祥符三年(1013年)将先前设置在秦州破他岭的采木务废弃,专门在通往大、小洛门的要道所在建设营房供军士居住,以方便搬运巨木,并晓谕吐蕃部族帮助宋军搬运,“废秦州破他岭采木务。务本杨怀忠所置,以车乘往来艰苦,故废之。签署枢密院事马知节言:‘前知秦州,按视得蕃界大、小落门皆巨材所产,已于逐处及缘路置军士憩泊营宇。令蕃部感朝廷绥抚,各思保塞,望遣使谕诸族,令防援军士同力采取,况俯临渭河,可免牵挽之役。’”[6]1667

为加强对大小洛门地区的控制,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宋朝更是在小洛门地区设置了采造务,“赐秦州小洛门采造务兵匠缗钱,仍委中使王怀信具勤瘁者名闻,咸与迁补。”[6]1779大中祥符六年(1016年)六月,宋真宗任命张佶知秦州。张佶到达秦州之后,又开始在大、小洛门地区及周边连续修筑堡寨,先后修筑了宁远寨(武山县旧县城)、四门寨(武山县西南,地名仍旧),又在山丹寨(今武山县山丹镇)的渭河峡口旁的广吴岭(今名广武坡)筑广吴岭寨,大洛门地区修筑大洛门寨,张佶还未经朝廷允许在大洛门地区修筑两座水寨,“知秦州张佶言:‘新置水寨二于大洛门,以不俟朝旨待罪。’诏释之,令佶绘图来上。”[6]1879

张佶在秦州大、小洛门地区的经略遭到吐蕃部族的强烈反对,秦州蕃部不断侵扰宋朝驻军和边民,“初,张佶至秦州拓地,立四门寨,据大洛门,而不以恩信侍蕃部,由是戎人蓄忿,屡来侵夺。”[6]1946为安抚蕃部,宋朝将张佶调离秦州,将曹玮调往秦州任职,“改引进使、英州团练使,复知秦州,兼泾、原、仪、渭、镇戎缘边安抚使。”[5]8985与此同时,宗哥族李立遵和亚然家的温逋奇拥立唃厮啰为赞普,以唃厮啰为旗帜统一整个河湟地区。河湟吐蕃政权建立后,大中祥符九年(1016年),李立遵所率领的河湟吐蕃政权与宋朝进行的三都谷战役激战正酣之时,为寻求秦州蕃部的支持,增加自己与宋军抗衡的力量与砝码,李立遵派人到大、小洛门地区招降蕃部,强令他们纳质归顺。迫于李立遵的军事压力,大、小洛门地区的大多数吐蕃部族纳质归降,唯独陇逋族和图沙玛族拒绝投降,并且在北宋政府的支援下大败李立遵大将马巴咱尔,“宗哥昨遣马波叱腊率兵到大、小洛门胁诱熟户,寻呼集令纳质于永宁寨,有陇波、他厮麻二族不至……二族合众拒战,破马波叱腊,斩首二百余级。晚度渭河水涨失道,为蕃众所袭,溺死者二十五人,伤死者百人。”[6]2016

三都谷战役最终以李立遵的惨败而宣告结束,宋军“逐北二十余里,斩首千余级,生擒七人,获牛、马、杂畜、器仗、衣服三万三千计。”[6]2012遭到重创的李立遵此后虽然继续在秦渭地区与宋朝争斗,但是多以失败而告终。陇逋族此后一直居住于秦州大、小洛门地区,保持着相对独立的政治地位。庆历元年(1041年),北宋欲征服陇逋族,派秦凤署司攻打陇逋族,宋军最终并未征服陇逋族,双方各有伤亡,“秦凤署司打陇波族,亡九十六人,各获首一级。”[6]3130

嘉祐三年(1058年),唃厮啰建立的青唐吐蕃政权日渐强大,“向时唃厮啰、瞎毡、磨毡角分据地界,各统部族,今既并合为一,力量足见强盛。”[20]强大的唃厮啰政权已经不容许其统治区有任何反叛的势力存在,恰在此时,唃厮啰境内发生摖罗族叛逃西夏之事,西夏谅祚趁机率军犯边,唃厮啰率军追击叛逃的摖罗族并与西夏军大战,最终唃厮啰取得胜利,“厮啰与战败之,获酋豪六人,收橐驼战马颇众,”[5]14162这次战役之后,唃厮啰顺势招降陇逋等三族,“因降陇逋、公立、马颇三大族。”[5]14162陇逋族自此才真正地归于唃厮啰政权的统治之下。

陇逋族归降唃厮啰政权之后,从大、小洛门地区迁居于阶州峰贴硖地区(今甘肃武都县西),峰贴硖为阶州古寨之一,“阶州中下,武都郡,军事。本唐武州。陷西戎,后复其地改置焉……县二:福津,中下。领峰贴硖、武平、沙滩三砦。”[5]2157峰贴硖位于阶州古城西一百二十里处,是宋朝良马的重要产地之一,“峰贴峡寨,在州西一百二十里。与番戎相接,宋置寨于此,为戍守要地,产良马。即今西固峰贴城,在州西二百三十里。”[21]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峰贴硖位于今甘肃舟曲县峰迭乡,“即今舟曲县峰迭乡,位于白龙江的冲积扇上,古城寨遗址尚存,宋熙宁八年(1075年)于此置茶马互市。”[22]从陇逋族的具体迁徙路线来看,此时陇逋族尚未迁徙到此处,这种说法显然并不合理。熙宁年间,王韶对西北吐蕃诸部发动熙河之役,居于阶州的陇逋族成为被重点进攻的部族之一,熙宁七年(1074年),刘昌祚和徐禹臣因讨伐陇逋族而受赏,“皇城副使兼閤门通事舍人知阶州刘昌祚为西京作坊使,走马承受供奉官徐禹臣为供备库副使寄资,赏讨阶州峰贴硖陇逋族蕃部之劳也。”[6]6231

三、从叠州、岷州到积石山以北、青唐城

熙河之役发生后,陇逋族受战争所迫继续西迁,途经叠州(今甘肃迭部县)和岷州(今甘肃岷县)时陇逋族发生分化,陇逋族大部继续西迁,少部分则选择留居于此。淳熙十六年(1189年),留居于叠州的陇逋族和另外三个吐蕃部族曾袭杀过宋官,“叠州陇逋、青厮逋、心拶等三族蕃部,累次出没过掩杀五功官兵乞行推赏。”[23]7100到明朝时期叠州还有陇逋族居住,《明实录》中就多次出现“叠州陇卜族”的记载,如正统四年(1439年)五月,“赐叠州陇卜族千户喃葛监藏冠带。”[11]1061留居于岷州的陇逋族一直延续至明清时期,明时在岷州亦有陇逋族居住。[8]625

由叠州和岷州西迁的陇逋族到达积石山以北地区后再次发生分化,一部定居另一部则继续西迁。定居的陇逋族后来接纳唃厮啰之兄扎实庸咙的重孙溪巴温,参与了唃厮啰家族复国的行动。积石山以北属黄河以南地区,是宋金时期吐蕃部族非常重要的聚居地,核心部族为唃厮啰之兄扎实庸咙部,“初,唃厮啰兄扎实庸咙为河南诸部所立,与唃厮啰分地而治,不相能也。”[6]12091扎实庸咙部控制着以积石军(溪哥城)为中心的黄河以南地区,与唃厮啰建立的青唐吐蕃政权分庭抗礼,从唃厮啰到董毡均没有对黄河以南地区进行有效控制。到溪巴温统治时期,河南蕃部发生内讧,部族首领鬼章因与溪巴温之舅郎结毡不睦而将溪巴温驱逐出河南地区,“扎实庸咙死,子必鲁匝纳立,必鲁匝纳死,子溪巴温立,其舅郎结毡辅之,已而部酋鬼章渐盛,与郎结毡有隙,遂逐溪巴温。”[6]12091被驱逐的溪巴温先是投奔木波族,被木波族拥立为首领。恰在此时,青唐吐蕃政权亦发生政权更迭,元丰六年(1083年)冬十月,董毡去世,阿里骨承继为青唐吐蕃政权的第三任赞普。阿里骨并非唃厮啰家族之人,“青唐人须是贵种为王子,方肯信服。”[24]为巩固自己的统治,阿里骨将唃厮啰家族列为重要打击的对象,居于洮州的唃厮啰之孙巴毡角被阿里骨生擒,“掳赵醇忠(即巴毡角)及杀属户大首领经斡穆等数千人,驻兵常家山,分筑洮州为两城以居。”[6]9743感受到阿里骨威胁的溪巴温又转投陇逋族,陇逋族不仅接纳了前来避祸的溪巴温,而且协助溪巴温招募河南蕃部,“自阿里骨之立,去依陇逋部,河南诸羌多归之。”[5]14166

后来,溪巴温又获得更多吐蕃部族和回纥部的支持,实力大增,元祐七年(1092年),在陇逋族、洗纳族、心牟族的支持下,溪巴温大败阿里骨,“吐蕃、回纥人马去青唐一、二百里驻兵,有洗纳、心牟、陇逋三族归之,阿里骨遣弟扶麻、侄结叱兀等率兵追捕,为瞎养兀儿所败。又闻瞎养兀儿乃洗纳、心牟、陇逋族召之,欲以继董毡。”[23]7831此后,在陇逋族等部族的支持下,溪巴温势力愈加强大,成为青唐吐蕃政权的心腹大患。宋哲宗也意识到可以利用溪巴温来离间青唐吐蕃政权,“不乘时抚而有之,将失机会,乃诏孙路依详近降朝旨,精加措置施行,无令迁延有失机会。”[6]12172元符二年(1099 年)八月,青唐城主瞎征在宋军的打击下投降,八月二十七日,大首领篯罗结与心牟钦毡等人决定拥立溪巴温之子陇拶为青唐吐蕃政权的赞普,“心牟钦毡等以三百骑迎溪巴温父子入青唐城。”[25]陇拶由此入主青唐成为青唐吐蕃政权的第五任赞普,陇逋族一部亦随溪巴温父子迁居青唐城。

元符二年(1099年),北宋占领青唐城,由于缺乏有效的统治基础,再加上宋朝统治者推行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政策,大力推行与河湟吐蕃发展阶段有较大差异的汉制,遭到了陇逋族等河湟吐蕃部族的反抗。元符二年(1099年)闰九月底,大酋心牟钦毡召集百余人在青唐城宫门前密谋造反,几天之后,宋军抓获心牟钦毡派往西夏搬兵的4人,从这四人的口中得知“心牟钦毡等与洗纳阿结家谋,欲使逐渐各遣质入城,于闰月九日内外相应,复夺青唐。”[6]12286参与谋反的大首领共有9人,其中就有陇逋族的首领陇逋驴,“有大首领结兀龊、心牟钦毡、蔺逋叱、巴金符、心牟冷麻、钦捉剥兵龙毡、陇逋驴、厮铎、搭捉马洛等九人于洗纳阿结家,谋遣逐族质户入城,欲于闰九月九日夜内外相应,复夺青唐城。”[23]7835由于北宋政府发现及时并采取果断措施,陇逋驴等人的计划并没有实施。随溪巴温迁居青唐城的这支陇逋族此后一直居于青唐城及附近地区。

留居在河南地区的陇逋族分成两部,一部继续游牧于积石山以北地区,宋隆兴二年(1164年),陇逋族与乔家、木波、厖拜、丙离四族共同拥立唃厮啰四世孙结什角为王子,建立政权,这是唃厮啰政权崩溃之后,唃厮啰家族后裔建立的唯一一个地方政权,隶属于金人管辖,结什角政权的四至为“北接洮州、积石军。其南陇逋族,南限大山,八百余里不通人行。东南与叠州羌接,其西丙离族,西与卢甘羌接。其北厖拜族,与西夏容鲁族接。”[26]2017陇逋族游牧地区位于结什角政权的最南方,紧靠“大山”,即积石山(阿尼玛卿山)。

陇逋族的另一部则向北游牧于黄河以北的积石州地区,这一地区实力最强的部族是庄浪族,游牧至此的陇逋族属庄浪族管辖,“有庄浪四族,一曰吹折门,二曰密臧门,三曰陇逋门,四曰厖拜门,虽属夏国,叛服不常。”[26]2017南宋绍兴六年(1136 年)秋七月,西夏乘金不备,突然出兵湟水中下游,攻克乐州,继而攻占西宁州,逼近金积石州,“乾顺既得西宁,与金积石等州邻逼。”[27]402次年九月,西夏从金手中得到积石州,“遣使以厚币如金,表乞河外诸州。金主以积石、乐、鄯三州与之。”[27]402西夏在得到积石州的第二年(1138年),将积石州更名为祈安城,取祈求安定之意。

西夏占领积石州之后,陇逋等四族最初并没有接受西夏的统治,后来在张中彦的劝降之下归附,“西羌吹折、密臧、陇逋、庞拜四族恃险不服,使侍御史沙醇之就中彦论方略,中彦曰:‘此羌叛服不常,若非中彦自行,势必不可。’即至积石达南寺,酋长四人来,与之约降,事遂定,赏而遣之。”[26]1790南宋乾道二年(金大定六年,西夏天盛十八年,1166年),陇逋等四族再次反叛,西夏任得敬派遣殿前太尉任得聪率兵对四族突然发动攻击,吹折和密臧二族被剿灭,陇逋和厖拜二族由于是跨界部族且与乔家族关系亲密,向南投奔结什角,“庄浪族陇逋、庞拜二门,从西蕃首领结什角叛降于金。”[27]431陇逋族两部自此又合二为一。

结什角接纳陇逋和厖拜二族让西夏人非常不满,结什角此前降金和唃厮啰家族反抗西夏的行为亦令西夏人怨恨。金大定九年(1169年)四月,结什角赴庄浪族探望母亲,这一消息被任得敬侦知后,任得敬迅速调集军队包围结什角,在劝降不成的情况下双方展开混战,结什角尽管突围逃走,但是被西夏军斩断臂膀,身负重伤,最终不治身亡,任得敬遂将结什角之母掳走,“结什角母向居庄浪族,得敬伺其省母至,发兵围之。招降不从,率所部力战,溃围走,夏兵断其臂。遂掳其母,结什角以创死。”[27]436

结什角被害后,金朝委任结什角侄赵师古为陇逋等四族首领,“及问乔家等族民户,愿以结什角侄赵师古为首领,于是诏以赵师古为木波乔家、丙离、陇逋、厖拜四族都钤辖,加宣武将军。”[26]2018此后,这支陇逋族一直游牧于河南地区。

四、从湟水中游到玉树地区

宋金之后,陇逋族自湟水中游地区继续迁徙,居地进一步分散,几乎遍布青海各地。留居在湟水中游原居地的陇逋族在明朝分化为两支,一支是隆奔族,另一支是隆卜族,均属明西宁卫管辖,与西纳、申藏等族并称为熟番十三族,与明朝廷关系比较紧密,经常与朝廷进行茶马贸易,“附近番子,有明,岁时纳茶马者,谓之熟番。其散出山外,易有无于熟番者,谓之生番。有十三族,皆熟番也:曰申藏、曰章咂、曰隆奔、曰巴沙、曰革咂、曰申中、曰隆卜、曰西纳、曰果迷卜咂、曰阿齐、曰嘉尔即、曰巴哇、曰即尔嘉,皆羌也。”[28]

隆奔族于洪武十三年(1380年)归附,永乐年间,明廷逐步加强在青海地区的统治,隆奔族首领札省吉省吉尔迦为了部落和自身的安全于永乐十六年(1418年)向明王朝纳马献贡,明政府任命札省吉省吉尔迦为西宁卫指挥佥事,规定隆奔族以后每年贡马100余匹,“西宁卫隆奔等族札省吉省吉尔迦等及洮州卫着藏族头目失加谛等来朝贡马,命札省吉省吉尔迦二人为指挥佥事。”[11]2055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隆奔族国师贾失儿监藏随李英远征塞外,“西宁塞外安定、曲先、阿端卫指挥于途中杀死明朝派往西藏的使臣,夺去财物。明朝即派土官李英等率领西宁诸卫军及隆奔国师贾失儿监藏等十二蕃族之众,前往征伐。”[29]46明英宗正统十三年(1448年)十二月,明朝廷又“赐西宁卫隆奔等族广惠应国师捨剌札思浩命。”[11]3321

明朝中后期,隆奔族等十三族不断反叛,明政府甚至将青海番族列为陕西三大患之一,“明为陕西患者,有三大寇:一河套,一松山,一青海。”[30]明神宗时期曾专门派人对其进行弹压,“西宁边外多系熟番,西纳、陇卜等大者一十三族附庸不可胜计。二百年来,虏不能越天山而窥五郡者以番众为之屏蔽也。自和款以来,猾虏为谲谋,肆行抢掠,中国复即以偷马遗患为名,不行保护,遂使支党离心,门庭生寇,土民陇而内扰。宜择宿将假以抚夷职衔,令抚安番族,绝其交通,仍约以有事互相应援,如御虏有功一体升赏。”[11]4224在明军的打击之下,隆奔族首领贾尔什德率部再次归顺明朝,明朝赐予贾尔什德“国师”封号。贾尔什德于是在今西宁西川西端的湟水南岸大兴土木,修建豪华的国师府邸,这一地方此后便被称为国师营且一直沿用至今。隆奔族此后一直在国师营附近居住,雍正元年清军平定青海之后,清政府对各部落居地进行详细划分,隆奔族当时的情况为“隆奔族:郡城西六十里,相连西纳族,住居国师营。共八百七十二户。”[7]487在此之后一直到解放前,隆奔族居地大致未变,主要分布于湟中县西部的四营、上五庄、共和、盘道、多巴各乡。

与政治方面相比,隆奔族在宗教方面更有影响力。隆奔族有多座寺院,其中在多巴镇国师营有隆奔寺,除隆奔寺之外,隆奔族还建有多处寺院和宗教场所,“另有今拦隆口镇大石头村的白杨沟寺、四营乡的伯什营寺、李家山镇峡口村的贾尔青寺、上五庄镇的水峡静房和拉目台村的剌墓寺以及《西宁府新志》所载之那勒寺、麻家寺,《安多政教史》所载之苏尔仓静房、森康活佛的佐杰静房、多巴的尔沙尔寺等。”[31]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 年),隆奔族与申中族、西纳族、祁家族、米纳族、雪巴族共同出资兴建塔尔寺,成为塔尔寺的寺属部落,由此被称为“塔尔寺六族”,宗喀巴大师的父亲鲁本格就是隆奔族所属苏木什村人,母亲香萨是隆奔族所属索尔即村人。塔尔寺之外,隆奔族还祈请帕玉活佛于湟中兴建尕住寺,“三世达赖喇嘛索南嘉措(1475—1542年)时期,祖居当地的藏族部落隆奔族昂索(头人)祈请西藏的帕玉活佛(为塔尔寺活佛之一)来青海建寺,请塔尔寺大护法神射箭寻址,箭落处即为中意的寺址。这样,在帕玉活佛主持下,由隆奔族集资修建而成。”[32]

陇逋族另一支居地在今化隆县境内,被称为隆卜族,分上下两族,在今湟中县申中南百余里,西邻思郭密(今贵德县境内),东邻占咂族,南至黄河,东西有200里。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隆卜族在西宁卫指挥佥事朵尔只失结招抚下投降明朝。正德十四年(1519年),隆卜族头人乌思巴尔率部反叛,明千户李淳战败被杀,隆卜族自此不受明朝管辖,“先是乌思巴尔诸酋叛掠,千户李淳捣其庐帐,诸部恚憾。正德十四年冬十月,复入大掠,淳追击出塞,中伏被执,寸莝其尸。自是叛乱靡定,不内属也。”[7]472隆卜族再次归附是在万历十九年(1591年),兵部尚书郑洛经略青海,派锁南坚错重新招抚隆卜、占咂二族,“十九年经略尚书郑洛因其地挫衄,遣使致锁南坚错收抚之。开族八十有奇,各立族名。合输马五百五十有奇。”[10]

重新归附后的隆卜族主要居于今化隆县境西部、贵德县黄河北岸部分地区、湟中县东南部部分地区、碾伯县静宁寺等地,共分81族,部分居地如下:

碾伯县静宁寺地方,有2000多人,“隆卜族,人马二千有余,住牧碾伯静宁寺地方,纳马。”[33]

化隆县扎巴乡:“扎巴原为藏族放牧地,明时为西宁府中马番族二十五族之一的隆卜族居牧,兼营少量农耕。清初仍属隆卜族。”[4]113

化隆县昂思多乡,“昂思多原为藏族放牧地。明时为西宁府中马番族二十五族之一的隆卜族部落居牧,兼有少量农耕。”[4]114乾隆四年(1739 年)后,回族和汉族陆续迁入,隆卜族等藏族部落迁往海南等牧区。

化隆县支扎藏族乡,“本地原为藏族放牧地,明为西宁府中马番族二十五族之一的隆卜族部落居牧。”[4]116到清朝时期,隆卜族仍聚居于此。

化隆县雄先藏族乡,隆卜族所属部落顺善族在此居牧,“雄先地区原为藏族游牧地,明时属西宁府中马番族二十五族之一的隆卜族聚居游牧,兼营农耕。清初,仍属隆卜族聚居。”[4]117

化隆县查甫藏族乡,“查甫地区原为藏族放牧地。明时为西宁府中马番族二十五族之一的隆卜族聚居游牧,兼营农耕。清初,仍为隆卜族聚居。”[4]119

化隆县牙什尕乡,隆卜族所属多巴族居牧地,“本地原是藏族聚居地。明时属隆卜族居住,清时属隆卜族中的多巴族居住。”[4]120

化隆县黑城乡,“本地原为藏族聚居地。明时为隆卜族部落居住地。”[4]121

同仁县隆务镇:隆务即隆卜之不同译法,“隆务在汉文史料中称龙卜族、隆务族等,仅是翻译中用字的差异,实际是同一音。隆务族在今同仁县隆务镇境内。东邻加吾部落,北部是曲玛部落和土族居地之年都乎村,南界赛隆哇部落,西接多宁牙浪部落。”[34]

贵德县境:在贵德县境亦有少量隆卜族,“在贵德县境内的各族:东车族、他受族、瑞咱族、渊住族、堪卜拉族、尔刚瓦族、揽角族、思郎拉族、上公巴族、隆卜族、鲁仓族、章国族、主录古族、加札族、尔加族、的札族,共计约二万人。”[29]277

庄浪地区:根据《庄浪汇记》记载,明万历年间,部分隆卜族游牧到庄浪地区,成为庄浪52个藏族部落之一,隆卜族在庄浪地区并无固定的驻牧地,“还有不知驻牧何处的尔加定族、于都札族、于都札存巴族、隆卜族、朱巴族、尔加洞思单巴坚错族及尔加日9族。”[35]陇逋族还有一支一路西迁至玉树地区的通天河流域,被称为隆布族和上隆布族,300多户,驻牧地方横跨通天河,大部在河西,河东有迭达等八庄。永乐十一年(1413年),明朝专门设陇卜卫进行管理,“陇卜卫指挥使司,永乐十一年设,以锁南斡些儿为指挥使。陇卜,分为下、下陇卜,位于玉树地区以东,濒通天河下游西岸,扼入乌思藏大道的要冲。陇卜卫的设置,与明廷加强对朵甘、乌思藏的管理有关系。”[36]隆布族和上隆布族均于雍正十年划归西宁办事大臣统辖,隆布族在今青海省玉树县仲达乡让宁贡巴,上隆布族在今青海省玉树县。[37]清朝末年,隆布族所属迭达百长谋杀隆布百户而夺其职位,隆布族遂被称为迭达族,迭达族在清时成为玉树25族之一,因此,陇逋族亦为今玉树藏族的先源之一。

五、结语

北宋时期河湟地区曾出现大大小小近千个吐蕃部族,他们其中的大部分在以后的天灾人祸中走向衰亡,能够绵延发展到明清时期的仅有二十几个,陇逋族是其中比较典型的一个。陇逋族从宋朝一直绵延发展至清朝乃至民国,从秦州一路西迁至青海玉树地区,足迹几乎遍布整个安多地区,时空上的巨大变化体现的是陇逋族顽强不屈的生命力和坚韧不拔的民族个性。促成陇逋族不断迁徙的原因既有自然环境亦有人文环境,自然环境方面,河湟地区地处青藏高原的东北边缘,属高寒牧区,自然条件恶劣,风雪等灾害常常威胁着人畜的生存,畜群的丧失必然造成部族的离散消亡,不断寻找更好的生存环境成为陇逋族不断迁徙的重要原因;另一方面,恶劣的自然环境还容易诱发各部族对草场的争夺,从而导致部族之间的武装冲突和仇杀,实力弱小的部族在实力强大的部族威胁之下不得不寻找新的草场维系自身的生存,如陇逋族迁居阶州之后,与托硕族因草场而发生争执,最终托硕族被赶走,“隆博、托硕相仇杀,王韶、高遵裕并不前知,今向宝已领兵破荡。”[6]5161

对人文环境的主动适应和被动应对亦是陇逋族迁徙的重要原因,陇逋族最初居于秦州地区,这一地区的吐蕃部族生存在北宋与河湟吐蕃政权的夹缝之中,再加上实力更加强大的默星族等,处境非常艰难。北宋和河湟吐蕃政权均试图征服陇逋族,最终陇逋族归降唃厮啰,当地实力强大的默星族则归顺北宋,将陇逋族居住的大、小洛门地区献给北宋,在这种情况之下,陇逋族不得不西迁至阶州和叠州地区。熙宁年间,王韶发动熙河之役,陇右吐蕃部族成为进攻的主要对象,陇逋族在北宋的军事压力之下不得不继续西迁。这两次迁徙均是陇逋族被动应对而不得不迁徙以图生存的结果。后来,陇逋族卷入了青唐吐蕃政权赞普的权位之争,支持唃厮啰家族的溪巴温反对阿里骨,又随溪巴温迁居青海湖附近居住,这次迁徙则是陇逋族做为胜利者的主观行为。唃厮啰家族复国之后陇逋族迁入青唐城,由于参与密谋反叛北宋的行动失败,陇逋族不得不再次西迁和南迁。正是在主动适应和被动应对之下,陇逋族完成了一次又一次地迁徙,在迁徙中保全了自己并顽强地生存下来,不断地迁徙成为陇逋族最鲜明的特色,成为解读陇逋族数百年历史的一把金钥匙。

猜你喜欢
秦州部族吐蕃
吐蕃王权研究海外学术史钩沉①
地方志的继承与创新论议*
——以清代与民国“秦州志”编纂为例
唐德宗时期唐蕃关系探析
部落里的秘密
吐蕃金银器知见录
包装设计创意在流通领域的品牌溢出效应分析
——评《产品包装设计( 第2 版)》
秦州是姜堰高新区 “四通八助”奏响企业发展最强音
西夏及其周边吐蕃语地名考释举隅
杜甫秦州行踪简述
论捺钵制度及其对辽代经济领域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