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红色旅游地的景观提升设计
——以江西永新三湾改编核心景区为例

2019-12-20 06:04
城乡建设 2019年24期
关键词:三湾枫树红色旅游

■ 刘 晶 靳 远

红色旅游是一种特色文化旅游,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这种旅游产品承载着丰富的红色文化内涵,展示中国革命历程、英雄革命事迹,传承革命精神。自江西省1999年提出红色旅游概念至今,二十年来我国红色旅游繁荣快速发展。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全国红色旅游接待游客11.47亿人次,综合收入达到3060.9亿元。

但是,由于近年来红色旅游市场群体年轻化趋势明显,家庭亲子类游客占比也很大,以静态观光为主、开发形式单一的红色旅游产品,难以吸引年轻一代旅游者停留。因此,如何提高红色旅游的体验性,通过更加丰富多元的红色文化产品增加游客的互动和参与是传统红色旅游产品提升的关键。对于红色旅游地的景观规划设计而言,解决这个关键问题也就成为规划设计的根本出发点和目的,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无界景观工作室在江西省三湾景区的景观提升设计就是这样的一次尝试。

项目概况

三湾乡地处江西省西部,位于吉安市永新县西南面,乡政府驻地三湾村距吉安市区133公里,距永新县城 38 公里。该乡东邻龙源口镇,南接井冈山市,西靠湖南省茶陵县,北毗沙市镇、高溪乡,东北与里田镇接壤。1927年,毛泽东在湖南的文家市罗集了秋收起义的余部,决定向罗霄山脉中段的井冈山进军,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同年9月29日至10月3日,毛泽东率秋收起义部队来到三湾村,就在红枫树下,进行了举世闻名的“三湾改编”,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三湾因此被后人称为新型人民军队的摇篮和军魂开篇的圣地。

四大场景10个室外活动空间(约8500m2)开展景区丰富的活动,让红色旅游文化多元立体,让游客停留时间延长,让景区收益增加

空间组织及活动内容

现在的三湾被称为“中国红色之旅第一村”,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三湾先后被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国家国防教育基地、全国人文社科普及基地,已成为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三湾的枫树坪旧址、毛泽东旧居、工农革命军团部旧址、士兵委员会旧址属井冈山革命遗址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在全国红色旅游迅速发展的背景下,每逢节日假期,都有来自全国各地的部队官兵、干部、学生、社会团体等来三湾开展特色实践活动,接受革命传统教育。

改造前站在现状纪念碑台阶上往下望枫树坪,空间开阔却显杂乱

枫树坪现状

改造后,开阔的上人草坪与弧形大台阶让大枫树与樟树成为空间焦点,草坪与台阶广场成为举行各类纪念仪式活动的大场地

枫树坪改造后效果图

改造前,从现状水塘东望纪念馆、纪念碑与大树

草坪改造前

改造后,大树下的上人草坪成为一个360°可使用的仪式空间,低洼的水塘被大草坡与生态排水沟所代替

草坪改造后效果图

然而,地处江西红色旅游大省、“革命摇篮”井冈山之邻的三湾也面临着旅游产品结构单一、同质竞争激烈、配套设施不完善等问题。2018年10月,无界景观团队受邀对三湾改编核心景区进行景观提升设计,针对当前景观建设的现状问题,提出了有效保护历史文化遗存,通过场景营造增加游客文化体验、延长游客停留时间,传播永新三湾改编地红色文化,提升永新红色旅游品质与影响力的设计目标。

以核心景观的凸显为切入点,保护历史遗存,提升环境容量与舒适度

本次景观提升改造面积约4.1公顷,是被若干红色文化遗存环绕的一条东西向狭长地域,为九陇山脉所夹,西部与三湾水库相邻,东部临三湾改编纪念馆和广场,隔禾水与三湾乡政府驻地遥遥相望。

枫树坪旧址位于地块内的东部,地面有一棵大樟树和两棵枫树,1927年毛泽东曾在此作重要讲话,创造性地提出了支部建在连上、民主治军等一套崭新的治军方略,从而确立了党指挥枪的组织原则。这里既是项目区域的核心景观,也是三湾改编旧址群的核心组成部分。设计师从现状问题出发,对此提出“凸显核心景观,保护历史遗存,提升环境容量与环境舒适度”的设计思路。

现状的枫树坪旧址区域,轴线和空间关系不清晰,作为军魂圣地缺乏仪式感,室外活动空间容量不足、舒适性较差;同时,古树旁的下凹湿地积水对古树的保护也造成侵害。为此,景观设计首先规划新路径,扩大绿地面积,形成新的以古树与雕塑为中心的绿色大场景,成为空间焦点,上人草坪与台阶广场提供更多的活动空间,可以举办各类纪念仪式活动;将原有水塘凹地回填,与现状绿地合并,微地形设计将场地、绿地的地表水有组织排入北侧农田水渠,解决积水侵害树木的问题,并与背景山林更好地衔接。

通过场景塑造丰富旅游吸引物,营造充满红色文化内涵的多功能空间

依据不同功能与景观特色将核心景区分为四个段落,即枫树坪、农田荷塘、山谷草场和树林溪谷四大主题场景区域,在景区内整理出十个室外活动空间,为游客提供多样化的室外场景体验与活动场地,作为遗址、纪念馆等传统旅游吸引物的有益补充,使红色旅游文化更加多元立体,延长游客停留时间,增加景区收益。丰富的景区户外活动在约8500平方米的室外场地中开展,也会为周边村庄带来新的商业业态,并推进周边村庄的建筑风貌和功能的改造。将道路与现状花园的陡坎变成看台台阶,重新建立历史建筑与花园的联系,以历史建筑为背景,用当地老砖铺砌的看台变成团队合影场地与户外课堂的场所

合影台阶效果图

改造前,站在现状水库坝体往下望,方形的水潭与岸边高耸的杂草

戏水石滩改造前

将水面扩大,形成一处开阔的戏水场所,保留现状的石墙挡水坝并用当地老砖结合石墙砌筑亲水平台

戏水石滩改造后

枫树坪古树下扩大面积的上人草坪是一个全景可使用的多功能空间,可以举办红色课堂、入党宣誓、文艺演出等仪式和活动;扩大毛泽东旧居东侧的池塘水面与门前花园连成一体,使荷花水塘成为历史建筑的前景,利用现状垂直高差设置台阶看台连接道路与小花园,形成新的户外课堂、合影与休憩观景空间,重新建立历史建筑与场地的联系;提升现状草场成为红色文化的体验、展陈场所,可进行军训、团建、户外展示等,夜晚还可以变成露天电影院与露营场地。

在三湾水库水坝前的小块水面增加亲水卵石浅滩,将水面扩大,形成一处轻松、开阔的戏水场所;在临溪边、临水塘边增加若干林下铺装空间,配套休闲功能。这些环境舒适、节奏舒缓的休闲空间,作为红色旅游产品的有益补充,也可由游客、村民共同使用。

在地语汇修复景观环境,“红、绿”结合串联周边资源

罗霄连绵、禾水蜿蜒的永新,拥有优良山水资源,一直坚持“生态立县”战略,是全国生态农业建设示范县和江西省重点生态功能县。而位于县域西南山区的三湾乡,更是群山环伺、林深水幽,森林覆盖率高达90%。因此,设计师在三湾景区的景观设计中,整理乡村生态元素,注重因地制宜,尊重在地语汇,凸显三湾“中国红色第一村”的赣西南自然村落的绿色生态与风情风貌,将农田、荷塘、山林、溪谷等景观元素与散落于地块周边的红色资源相互串联,将农耕、农家饭、手工艺、民俗活动与红色文化有机融合,创造不同场景与活动空间,凸显“红、绿”结合的特色发展路径。

保护景区内农田水系肌理与自然田园风光,保护现状乔木、自然地被,补植当地乡土植物品种,强化红色主题与当地特色植被的完美结合。例如在枫树坪边缘新种植枫树林,形成连续绿色背景与林下空间,保留现状农田并在现状溪流边种植成片杜鹃花,形成枫树、农田、花溪等三大植物景观特色。

保留现状道路,梳理完善景区交通系统,沿用当地传统做法与材料修建新增道路450米,在枫树坪核心景区形成1.3公里的环形步道系统,串联周边红色遗存、山水田园和场地空间,增强项目地域与村庄的功能联系,功能互补,丰富游赏体验。

三湾改编核心景区景观提升设计是三湾红色旅游景区升级发展的一个方式和途径,以小见大地反映出设计师对于三湾景区未来发展的方向和愿景。当前,我国旅游业已从观光旅游独树一帜向观光、休闲、度假多种形式并存的趋势转变。三湾作为红色旅游老牌景区,不管是顺应旅游业发展趋势,还是应变红色旅游市场变化,都应积极寻求旅游地的全面升级。与此同时,在更大尺度的区域层面上,还应注重与永新县内的旅游资源联动,促进全域旅游,并积极推进井冈山的联动发展。三湾距离井冈山核心景区茨坪的空间距离仅为36公里,未来可在全国红色旅游精品线路的基础上,细化三湾-龙市-茅坪-黄洋界-龙潭-茨坪红色旅游线路,用游步道串联形成区域网络,通过差异化发展策略,促进井冈山红色旅游系列景区整体的品牌升级,寻求共赢协作发展。

猜你喜欢
三湾枫树红色旅游
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
打造红色旅游小镇 老区遂昌 风景正好
红色旅游助力宗店乡村振兴
宣扬“三湾改编”精神
跟踪导练(三)
东征村:红色旅游助力脱贫换新颜
跟踪导练(五)
枫叶红了
三湾黄河湿地:一群大天鹅在湖面振翅起飞
三湾,转战千里来寻你(歌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