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探索乡村参与式规划试点

2019-12-20 06:04王勇
城乡建设 2019年24期
关键词:乡村规划宁波试点

日前,浙江省宁波市委托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开展的“乡村参与式规划信息系统试点项目”顺利通过专家评审。该项目秉持“共同缔造”理念,以宁海县岔路镇下畈村等3个村为试点,依托“三维电子沙盘”等新技术新方法,让村民有了更多的参与权和建议权,探索形成上下结合、各方参与的乡村规划新模式,并以此为切入点,推动乡村有效治理,促进乡村振兴发展。

一、践行新理念,助力社会基层治理能力提升

近年来,宁波秉持“共同缔造”理念,积极探索建立融“说、议、办、评”于一体的“村民说事”制度,做到有事要商量、有事好商量、有事多商量。今年6月,“村民说事”制度入选首批20个全国乡村治理典型案例,被写入中办、国办《关于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的指导意见》,在全国推广。乡村规划建设历来是村民关心关注的热点,但囿于专业性较强等原因,群众参与度普遍不高,为了让村民能积极参与美丽家园规划设计,让设计师更好地帮助村民实现美好生活向往,项目组专门开发了一套系统,通过采用相关技术手段,让镇政府、村委、村民、村内企业家等各利益相关方在信息对称的基础上,实现平等交流、共同参与,提出并形成更科学合理、更切实可行的规划方案。该项目的实施,为“村民说事”制度在乡村规划建设领域的深化和拓展提供了有益载体,进一步提升了基层社会治理能力水平。

二、运用新技术,满足各方主体积极参与需要

以往的乡村规划更多地以政府为主导,村民主动参与意识不强,通常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工作模式。乡村参与式规划通过运用“三维电子沙盘”,从住区规划、农房设计、基础配套、产业发展等当地村民关心关注的热点出发,以可视化、互动性的表达方式,让村民更容易、更愿意参与讨论、表达诉求,直观地展示规划效果、优化设计方案,切实强化村民的自觉参与意识,搭建起政府与群众沟通的桥梁,推动“共同缔造”理念在乡村规划领域的实践。通过运用语意分析、关键问题辨识等新技术,将村民日常语言自动转化为规划语言,高效梳理出各利益相关方的关注点,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方案,避免了以往乡村规划过程中经常出现的沟通不畅、关键问题辨识不清等问题。此外,相较于目前国内乡村规划的其他参与式实践,该系统集成多学科分析功能,进行了轻量化处理,实现了科学分析数据的实时输出,极大地缩短了“规划设计-科学分析-方案调整”这一迭代规划过程中的实践成本,减轻了规划人员的往返奔波之苦,最大程度地保证了信息沟通的真实性和方案调整的高效性。

通过语义辨识,结合思维导图,图示化规划意愿

三、注重新探索,提升系统的参与性和实用性

该项目在研究及试点过程中受到了联合国人居署、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中国城市规划学会、新华社等国内外权威机构的关注和支持。2019年8月新华社《经济参考报》以“‘宁波路径’实现小城镇治理绿色发展”为题,专门报道了该项目实施情况及成效,24小时阅读量超过120万人次。作为该项目试点地之一的宁海县,已列入“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村镇聚落空间重构数字化模拟及评价模型》华东地区示范点。以此为契机,下一步将进一步完善系统功能,增强系统的参与性和实用性。该试点项目成果还作为“SDG11在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实践”的重要参展内容,被邀请参加2020年2月在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首都阿布扎比召开的联合国第十届世界城市论坛(WUF10),向国际社会分享宁波案例,推广中国经验。

猜你喜欢
乡村规划宁波试点
一图读懂宁波
拖起明天的希望
聚焦·宁波
贵安新区葵林村乡村规划探究
休闲旅游型乡村规划研究
乡村规划中村落景观的保护与发展——以江油星火村为例
关于美丽乡村规划建设的深入思考
固废试点“扩容”再生资源或将纳入其中
省级医改试点的成绩单
国家医改试点再扩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