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视阈下英语专业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路径①

2019-12-27 11:02赵永健
关键词:批判性思政意识

赵永健 余 美

(浙江工商大学外国语学院)

“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已经成为世界教育界一大热议话题,甚至有学者认为:“面向21世纪,世界范围内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个共同主题就是: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作为一种高级认知能力,“批判性思维”常被认为是中国学子的一大软肋,其中外语专业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缺席症”被广为诟病。因此,如何在新时期外语专业教学中充分发挥外语课程的思政育人功能,就成为一个十分迫切的话题。不难发现,批判性思维研究学术成果丰硕,但鲜有人从“课程思政”的角度进行探讨。基于此,本文以英语专业基础核心课程“基础英语”为例,从笔者实际教学经验出发,探讨如何从课程思政的视角培养英语专业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帮助学生“精神成人”。

一、培养他者意识,客观审视西方

语言既是文化和思想的载体,也在形塑我们的思维方式。在语言学习过程中,英语专业学生不仅提升了语言实践技能,还开阔了眼界,但一个不容忽视的潜在问题是:不少学子因阅历尚浅,知识面较窄,易对西方文化不加选择地全盘吸收,形成某种思维定式,毫无甄别地崇拜西方社会的政治理念和文化观念。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因势利导,发挥专业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帮助学生打破思维界限,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那么该如何破除这种思维局限呢?简单说,就是要引导学生学做一名旁观者,培养“他者意识”。所谓“他者”,就是一种头脑清醒、置身局外的洞察者身份,既能“入乎其内”,又能“出乎其外”。在文献阅读时,应保持对文字的敏感性,剥离文本表象,挖掘深层内涵,借助事实对文本进行合理质疑,发现新问题,获取新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课本设计一系列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从多个维度审视文本内容,培养批判性的文化意识。

以《现代大学英语》精读第三册课文“How Do We Deal with the Drug Problem?”为例。文中出现了美国《独立宣言》中的一段文字:“We hold these truths to be self-evident, that all men are created equal, that they are endowed by their Creator with certain unalienable Rights, that among these are Life, Liberty, and the pursuit of Happiness.”即使这句话没有出现在教材中,教师也应帮助学生知晓,因为这可以说是美国政治文献中最经典的一句话,是美国民主精神的浓缩,在世界范围内广为传诵。在课堂上,笔者与学生一同进行文本细读,并结合美国历史中的代表性事件进行讨论,讨论的一个核心问题是“all men are created equal”这句话是否真的传递了我们所说的“人人生而平等”之意?在教师的循循善诱之下,学生发现这段文字背后的意蕴令人玩味。句中的“men”明显意指“男性”而非包括“女性”的全人类;“created”意指由上帝创造而非所有信仰之神创造或父母所生;宣扬“人人平等”的《独立宣言》的起草者杰斐逊竟然是美国南方大奴隶主。再结合美国历史中根深蒂固的种族歧视和风起云涌的女性独立运动,进一步证明《独立宣言》中所谓的“平等”并非“全民平等”。如此深入分析之后,绝大部分学生对美国历史和社会有了新的认识,不再盲目崇拜美国政治文化。该例较好地诠释了对文字的敏感性有助于“锐化”对政治的敏感性,教育了学生在阅读政治和历史文献时,不仅要关注其中的政治思想,还要理解文字背后的意义,关注这些文献是谁在写作,又是为谁而写作。

除了探究经典文献背后的思想观念和逻辑理路之外,教师还可以开展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与学生一起从中国这个他者视角,多角度、多层面地讨论国际时事,帮助学生形成正向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例如,针对2018年的一些国际热点时事,笔者就曾在课堂上问过学生以下问题:美国匹兹堡市犹太会堂枪击事件与白人至上主义的崛起是否有关?“模范少数族裔”的标签对美国亚裔学生是福是祸?“黄祸”一词是如何产生的,又是如何在流行文化中传播的?通过提问、讨论和辩论,引导学生主动甄别西方媒体信息的正确性和有效性,揭示时事新闻中存在的矛盾和悖论以及背后的深层原因。通过课上课下的小组讨论和师生互动,学生可以对西方政治、文化和社会保持一种较为中立和客观的态度,也间接地培养了民族自豪感,提高了国家身份认同。

二、培养比较意识,不忘民族身份

与“批判性思维”一样,“跨文化交际能力”也是外语专业学生应该具备的一项高阶能力。这两种能力具有颇多相似之处:都强调开放和包容的态度,都重视比较、阐释、分析、推理、解释和评价等认知技能。因此,可以同时对这两种能力进行培养。教师应该根据课文内容积极引导学生对中西方的思想观念和文化现象进行比照,探求异同之处,培养“思辨意识”和“文化自觉”。

以精读课文“Diogenes and Alexander”为例。该单元介绍了古希腊犬儒主义。根据课文内容,笔者在课前安排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广泛查阅资料,进行追本溯源式的比较探究,对比古希腊犬儒主义与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之间的异同,并在课堂上用PPT进行展示和讨论。在准备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先弄懂“犬儒学派”“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的核心内涵,进而将这些思想的核心概念进行对比阐释。学生不仅掌握了如何用英语来表达和阐释中国道家和儒家思想中“道法自然”“上善若水”和“仁义礼智信”等概念,还通过对比研究对不同思想的优势和不足有了较理性的认识。此外,笔者还要求学生课下将自己的调查研究整理成一篇小论文,这也因此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了学术意识。

培养学生的比较意识,不应局限于中西文化经典比较,还应将中外时事要闻报道进行比较,探究观点差异背后的原因。教师可以精心编选以英文发表的中国和外国国家领导人、国内外主流媒体和世界著名学者关于“中国”问题的演讲、讲话、深度报道以及研究文章,激发学生在中外观点的碰撞中感悟和洞察中西思维方式、文化理念和价值体系的异同。这整个过程就是批判性思维过程,即对某个话题进行识别、归类、总结、分析、探究、论证的过程。强化学生的比较和批判意识,有助于实现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与外语专业素养的同步提高。

教师还可以选取《中国日报》和西方媒体(如《纽约时报》和《经济学人》等主流报刊)对同一个热点话题的报道和评论文章,进行集体研讨,例如摘录中西方媒体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概念和事件的不同报道,进行话语分析,探究不同报道背后的价值取向和真实意图。通过比较分析,让同学们明白一个道理:同一事件,由于政治立场不同,便会有不同的解读。更重要的是,如此解读有助于学生客观看待某些西方媒体对中国的报道,不为其所误导,坚守自己的文化立场和价值标准,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

根据实际教学经验,笔者发现:以培养学生比较意识的教学可以增加教学内容的难度,避免了满堂灌式的课堂教学,能够有效地提升课堂吸引力,有效地让学生忙起来,忙得有意义,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中国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认同感,培养了学生对文化差异的“包容态度”和在跨文化交流中的“平等意识”。

三、培养本土意识,关注社会民生

现实中,许多学生因长时间浸淫于英语学习,获得了较开阔的国际视野,但对国内热点话题和社会民生缺乏兴趣,容易产生崇洋媚外的意识。而批判性思辨的培养,就是“问题意识”的培养,这更容易从接地气的本土话题上挖掘。因此,在教学材料选取和课程设计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观照中国现实,将教学与中国当下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深化对社会的认识。

教师应尽量选择那些有争议性和复杂性的话题,增强这种“案例教学”的现实性和针对性。例如,在讲解《现代大学英语》精读第三册的第一单元“Your College Years”时,教师和学生一同讨论中国当代大学生的“认同危机”和“心理问题”,从而为有身份认同危机的学生做好心理疏导工作;在讲解第三单元的短篇小说“A Dill Pickle”时,与学生讨论中国都市离婚率逐年上升的原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和婚姻观。

再以节选自科普名著《寂静的春天》的课文为例。文章介绍了一个虚构的美国小镇是如何从一个生机盎然的地方变得死气沉沉的,然后作者点明造成这一切的罪魁祸首是“化学制剂”,是人类滥用化学物质打破了自然的平衡,接着作者介绍了为什么杀虫剂未能解决虫害问题,并提出解决危机的可行办法。在讲解文章的过程中,笔者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课下查阅资料,调查中国农药的使用状况和应对办法,并回答“作者的建议是否适用于中国?”等问题。之后,笔者还因势利导,将中国“天人合一”的自然观与习近平总书记的生态思想融入教学中,帮助学生更立体地理解中国语境中的环保问题,进而深入理解“经济增长有物理极限”“不同国家应结合本国实际采取不同环保政策”等颇具辩证性的观点。

以上属于“内容依托式”思辨训练,即以课本内容为依托,引导学生将书中话题联系中国现实,巧借西方“他者”视角审视中国问题和现象。但有时很难将当下的热门新闻与课文联系在一起,教师可以选择一些代表性话题与学生在课上讨论,进行“热点案例式”思辨训练。教师可以安排某个学生或小组在课下准备,在课上介绍新闻内容并给出评价,同时接受其他学生和教师的提问和评价。例如:让学生从“消费主义”的角度讨论“双11购物热潮”,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讨论重庆万州巴士坠江事件到底是谁之过,培养学生的“公民责任感”;讨论演艺人员逃税漏税,树立正确的“法律意识”;等等。在整个过程中,教师通过启发式提问,帮助学生透过表象探究问题实质。通过对社会热点问题的讨论,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相关思想动态,帮助学生强化主流意识形态正向认知,提升教育效果。当然,在引导学生关注社会民生问题时,也对教师产生了新的要求,即教师应有意识自觉,积极关注社会热点,超越大众理解层面,洞察到社会问题背后的深层原因。

由此可见,以“基础英语”为代表的核心课程不能只进行语言知识的传授,还应该与中国火热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这样做,一方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增强语言学习的实用性和趣味性;另一方面,作为思政教育的延伸,紧扣时代发展又回应学生关切,提高了思政教育的时效性,取得了语言教学和思政教育双赢的效果。

四、结 语

外语专业课教育不能脱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最大实际,应该积极与思想政治教育同向同行,“引发学生的知识共鸣、情感共鸣、价值共鸣”。广大教师应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严谨负责的教风和问题导向的教学方法,以积极的态度对学生进行正面引导,强化主流意识形态正向认知,努力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

猜你喜欢
批判性思政意识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辨读写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思政课“需求侧”
不懈质疑 在批判性阅读中提升思维品质——以《鸿门宴》阅读教学为例
基于历史判断三个层次的批判性思维教学——以《新文化运动》一课为例
思辨读写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