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宅”居行为分析与转变对策

2020-03-12 08:08谢雪瑜
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社交群体个体

谢雪瑜

(广西大学,广西 南宁 530004)

中文语境当中的“宅男”“宅女”脱胎于日文“御宅族”一词,被用来形容长期足不出户,缺乏与人面对面交流的人群。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互联网技术的日益提升,越来越多大学生选择加入“宅男”“宅女”行列,成为“宅族”一员。早在2016年,由潮贷网发布的《2016大学生暑期“宅”情调研报告》就指出:“59.83%的大学生表示在暑期很少外出或是从不外出,几乎没有任何户外活动。”[1]而在2019年,《QuestMobile在校大学生洞察报告》再次显示:“在校大学生‘懒宅’特征明显,宅在宿舍看剧玩游戏、点外卖成为刚需。”[2]由此可见,一些大学生对于“宅”居此种生活方式有着强烈的心理认同,“宅”在家里和“宅”在宿舍成为一种日常画像。不可否认,适当的、浅度的“宅”确有休闲放松、缓解压力之良效,本无可厚非,但如若任其演变为过当的、深度的“宅”,则会对大学生的思维发展、社交发展和能力发展等产生不同程度的消极影响。“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3],又懒又宅、毫无生机,绝非当代大学生所应有之精神面貌。为此,深入剖析大学生“宅”居行为的产生原因,并探讨其转变对策,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而言,无疑是一项极具意义的目标和任务。

一、大学生“宅”居行为的消极影响

(一)个体的思维窄化和从众

荀子曰:“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实践是人类获取真知之来源,然而“宅”在一方净土自得其乐,不出深闺去感知外部世界,对于个体的思维而言,无疑会造成一种放纵性的窄化。大学生是极其富于活跃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的群体,是最有资格成为“初生牛犊不怕虎”或天马行空式的思考者。但是,一些大学生却在本该深度思考的年纪过早地把自我裹挟于极具迷惑性的“世外桃源”,从而错失了从实践中拓展思维视野,锻炼思维能力的良机,致使思维长期处于狭窄状态。同时,互联网时代所带来的信息泛滥和感官娱乐也考验着大学生的思考能力。海量的碎片化信息和娱乐信息消耗着大学生“宅族”的绝大部分精力,并且不断暗示并定义着他们的思考方式,降低了他们对思考的需求和耐心,剥夺了他们的独立思考时间。长此以往,聚焦于纯粹的情绪情感体验而忽视自主思维的培养,会使思辨力、质疑力和追问力日渐消亡于无聊琐碎的庸俗信息和娱乐文化之中,取而代之的是思维上的从众和顺从。

(二)个体的社会化进程滞后

在马克思看来,“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4]。作为一种社会存在物,“现实的个人”总是存在于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之中,扮演着不同群体的不同角色。而社会化则是个体参与社会活动和社会交往,扮演社会角色,架构社会关系,由“自然人”成功转为“社会人”的一个过程。部分大学生足不出户、深居简出的“宅”居行为是对外界社会活动和社会交往的能动式隔绝,屏蔽了来自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社会互动。他们企图通过虚拟交往的合群来获得满足感和归属感,信奉“朋友只在微信里”,却往往忽略了对现实交往的考量,校园活动、社团活动和班级活动等均被拒之门外。“在虚拟世界和他人的交往远远没有现实世界和他人面对面地交流更加有效。”[5]对社交圈子、社交能力和社交经验的漠视,带来的是社会关系的断裂和角色扮演的失败,将会阻碍个体正常的社会化进程。

(三)个体的知识和能力不足

“青年是苦练本领、增长才干的黄金时期”[3],大学校园则是大学生吸收知识、锻炼能力的黄金舞台。然而,“宅”的生活方式在大学生群体当中弥散,大学生“宅族”退守至宿舍的单一区域,则是相当于放弃了有助于吸收知识和锻炼能力的一个又一个场所。“业精于勤,荒于嬉。”宅在寝室睡觉、玩游戏、追剧而排斥学习、疏离学术活动,浪费了获取专业知识、提升专业技能的大好时光,换来薄弱的专业基础和低下的专业能力将难以满足学业要求。“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形形色色的校园实践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关键枢纽,也是大学生锻炼组织管理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的重要渠道。大学生“宅族”对能力培养的不上心,终将致使他们的能力处于被动状态,无法形成有利局面迎接象牙塔以外的社会生活。

二、大学生“宅”居行为的成因分析

(一)网络便捷与过度娱乐相互夹击

来自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3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04亿,手机网民规模达8.97亿。”[6]网民规模如此之高,原因在于互联网时代已空前变革了人类的生活方式,其所带来的便捷服务渗透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宅’代表了一种在网络化时代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便利而本能地退守到个体‘舒适地带’的‘幼稚化’的集体无意识的生活状态和主张。”[7]对于大学生“宅族”而言,要聊天,有微博、微信和QQ;要追剧,有腾讯视频、爱奇艺和芒果TV;要吃饭,有美团外卖、饿了么;要购物,有淘宝、京东和唯品会;要娱乐,有短视频、网络直播和网络游戏,等等。可以说,网络在让大学生“宅族”足不出户的基础上几乎满足了他们对吃喝玩乐的一切需求,他们也不再需要将传统意义上的生活方式视作唯一的生活方式。并且不难看出的是,在各种便捷服务的处处遮蔽下,存在着网络变为一种异己的力量反客为主,支配人类的现象。大部分大学生“宅男”“宅女”把时间和空间交托归顺于多种多样的网络服务和网络媒介,网络依赖症和媒介依存症明显,过度娱乐在大学生“宅族”中随处可见。他们“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毫无怨言,甚至无声无息”[8]。

(二)内向人格与社交恐惧相互交织

“不管个人在主观上怎样超脱各种关系,他在社会意义上总是这些关系的产物。”[9]大学校园毕竟是大学生从少年社会化过渡到成年社会化的重要场所,所以必不可少地要应对许多社交场景,诸如联谊、比赛、面试等,不得不处理许多社交关系,诸如同学关系、师生关系、与陌生人的关系等。“大学阶段是社交焦虑的高发期,约80%的社交焦虑发生在20岁之前。”[10]对于拥有典型内向型人格的大学生来说,由于缺乏熟练的沟通技巧而夹杂着的不愉快的交往体验,则会更容易令他们产生社交焦虑和社交恐惧,出现退缩的心理防御机制。自闭、内向的人格与对人际交往的恐惧和矛盾,二者相互交织表现出的复杂性常常使一些大学生感到交往疲劳,更加觉得在外面与人打交道还不如自己呆着来得轻松和惬意,于是主动、自发地把自己“宅”了起来。

(三)虚幻合群与惰性泛化相互渗透

大学生最常见的小群体是以宿舍为单位的小群体,大学生个体的思想感情和行为举止深受来自宿舍成员之间的影响。古斯塔夫·勒庞认为:“有意识人格的消失,无意识人格的得势,思想和感情因暗示和相互传染作用而转向一个共同的方向,以及立刻把暗示的观念转化为行动的倾向,是组成群体的个人所表现出来的主要特点。”[11]当个体处于群体之中时,他的思想和感情会和群体的思想和感情表现出惊人一致,催生一种“集体心理”,并且个体的个性和气息会被削弱甚至抹杀。宿舍是合群的场所,在宿舍中,室友传递出来的信息会持续暗示和传染着个体。例如,当看到宿舍其他成员整天宅在宿舍吃饭睡觉打游戏时,个体也会不假思索地加入到这个阵营,少数人的惰性心理泛化为集体的、多数人的心理。类似“看到你们都在玩,我也就放心了”“看到你们都没有学习,我也就安心了”这种虚幻的集体合群为个体带来了极大的安全感和舒适感,无所事事地宅在宿舍的惰性心理被认为是正当合理的。久而久之,随着个体的自觉性和惰性之间的此消彼长,会使自我要求、自我规划的个人气息逐渐消匿于“伪合群”的假象之下。

三、大学生“宅”居行为的转变对策

(一)省察:通过提升自我教育意识让其衍生责任感走出“宅”门

“教是为了不教”,自我教育是教育的核心,所有的教育都是为了实现自我教育。自我教育伴随着自我意识的觉醒,大学生能否通过自我教育进行自发、自觉的自我体验、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事关其成长成才。大学生“宅族”蒙昧的“宅”居行为体现了其对外界漠不关心的态度,隐含着一种事不关己、明哲保身的内在主张,个人的责任感被弱化和缩小。因此,及时提升大学生“宅族”的自我教育意识,增强他们的责任感至关重要。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所谓自我教育,就是用一定的尺度衡量自己。”[12]孔子亦云:“见贤思齐焉。”那么,很明确的一点是,要让优秀的榜样模范和先进的思想观念成为大学生“宅族”衡量自身思想和行为的尺度。其一,可通过开展以自我教育为主题的班会,为大学生“宅族”提供自我教育的场所。基于此,使其在与优秀学生、优秀干部的横向对比和纵向对比中,在批评与自我批评等众多环节中,向榜样看齐,与自己对话,省察和修正自身不良的“宅”居想法和“宅”居行为。其二,可通过构建一体式的校园文化,为大学生“宅族”营造自我教育的环境。校园文化“以一种潜移默化、渗透的方式对大学生的思想认识、价值观的培养等产生积极影响”[13],所以校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活动文化的建设要遵循并传达出一体的、正确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要让优质的校园文化时刻督促大学生“宅族”观照自己的内心,审视自己的生活。通过提升大学生“宅族”的自我教育意识,唤醒他们的责任心,使他们衍生出对个体负责、对家庭负责、对社会负责和对国家负责的情感,自觉承担起自己的责任,进而主动作为,以饱满的精神状态追求有意义的人生。正确“认识你自己”才能“成为你自己”,自我教育应成为每一位大学生必备的能力。

(二)悦纳:通过予以心理激励让其萌生信任感走出“宅”门

心理激励是思想政治教育从心理的角度引导和保持个体行为动力的一种内在机制,通过为个体设计积极的内心状态来激发正确的行为动机。“相对于非宅族而言,大学生宅族具有较强的负面情绪体验、较低的自我满意度和对社会问题较高的负面评价,社会心态呈现出‘灰色化’的样貌与特征”[7],对外界有着诸多不信任感,缺乏走出“宅”门的行为动机和动力。因此,教育者需要熟练掌握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正激励与负激励等不同心理激励方法。只有针对大学生“宅族”的内心特点和行为特征采取合适的激励手段,以积极的外部信号和外部刺激,排除他们对外界的不良反应,才能使他们获得愉悦的外界感受,使他们萌生出对于外界接触和外界交往的信任感,进而激发他们走出“宅”门的主观愿望和主观意图。根据斯金纳提出的强化理论,当行为的后果对个体有利时,这种行为会重复出现;而当行为的后果没有为个体带来益处时,这种行为则会减少和消失。所以,对于具有内向人格和社交恐惧的这部分大学生“宅族”而言,教育者应以精神激励和正激励为主,真诚地予以他们关心和爱护、理解和认可、鼓励和赞美,强化良好的社交行为,让他们感受到来自世界的友好和善意,从而打开他们的心房,使其以愉快的心境信任自我并信任他人,悦纳自我并悦纳外界,产生自我行动的力量走出“宅”门。

(三)审慎:通过实施心理震慑让其产生危机感走出“宅”门

“没有危机感,就是你面临着的最大危机”,这是来自哈佛商学院教授理查德·帕斯卡尔的一句名言。危机感是促进人成长进步的动力和源泉,当今社会时时刻刻被各种激烈的竞争所围绕,个体只有随时保持危机感,谨记“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法则,以极高的警惕性去提升自我和完善自我,才能化被动为主动,在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毋庸置疑,大学生“宅族”日复一日把自己圈在舒适地,得过且过、安于现状的“宅”居行为是一种缺乏危机感的表现,已经阻碍了他们个人的发展。因此,教育者有必要为他们施加恰当的心理震慑,重重地给大学生“宅男”“宅女”的“宅”居行为一个警醒,使其为之一惊、出一身冷汗,然后产生出对自己个人前途和个人命运应向何处去的危机感。所谓心理震慑,“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对教育对象进行的晓以利害的规劝与批评教育,并附加实施必要的心理威胁或惩罚,使其在心理上产生震动、敬畏,甚至恐惧,从而改变或调整自己思想行为的方法”[14]。家长、思政课教师、班主任和辅导员要做大学生“宅族”的知心人、热心人和引路人,以自身经验和自身知识的权威性对其进行晓之以理、推心置腹的劝导和批评。通过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和摆事实、讲道理,从学习、工作和生活等方面为其陈述“宅”居行为存在的利害关系,表明如果继续“宅”下去将是弊大于利,希望其三思而后行的态度,以此对大学生“宅族”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感受到转变“宅”居行为的紧迫性和急切性,产生危机感。而大学生“宅族”为了缓解危机感带来的这种紧张和恐惧的双重心理不适,不得不树立忧患意识,周密而慎重地考虑自己的前途和未来,进而作出符合教育者要求的、一致的态度和行为,走出“宅”门去提升自我,以达到认知协调。

(四)躬行:通过发挥同辈群体的作用让其发生关联感走出“宅”门

戴维·波普诺在《社会学》一书中指出:“同辈群体(peer group)这个词,指的是有大致相当的社会地位、并且通常年龄相仿的一群人”[15]。在现代社会中,同辈群体已经成为影响人的发展的重要因素,它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教育地位也越来越明显。所以,让大学生“宅族”走出“宅”门,千万不可放过同辈群体这个宝贵的教育资源。教育者要积极寻求他们非“宅族”同学、室友和社团成员的支持,让这些同辈群体做好带头作用,以“引领者”的角色率先垂范。比如,在日常生活中,同辈群体可以用自身的兴趣和爱好吸引大学生“宅族”的注意力,构建二者生活圈的关联,激发他们向非“宅族”生活圈探索的欲求和渴望,进而主动向非“宅族”靠拢。再者,同辈群体可以通过主动引领大学生“宅族”参与丰富多彩的学术实践活动、道德实践活动和基层实践活动,为其搭建与外界接触的桥梁,使其在现实交往中,在与世界对话的过程中,发掘自我存在的价值,对自身的生物意义和社会意义洞若观火,感受到与外界建立关联感所带来的充实和满足,克服和远离“宅”居行为。

结语

“宅”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诸多因素交杂糅合在一起所产生的一种新兴生活方式,就事物发展的双面性而言,既要看到“宅”的消极面,也要承认它的积极面。所以,需要清楚的一点是,而不是急于否定此种生活方式,而是推动其消极的部分朝着积极的方向转化和发展。基于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正确看待和理性分析大学生“宅族”的“宅”居行为,及时采取适当的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予以正确引导。大学生正处于拼搏的好时代,奋斗的好时期,更应该珍惜似水年华,勇于尝试新天地,发现不一样的精彩。

猜你喜欢
社交群体个体
社交牛人症该怎么治
聪明人 往往很少社交
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有多可怕
社交距离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你回避社交,真不是因为内向
个体反思机制的缺失与救赎
How Cats See the World
关爱特殊群体不畏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