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途径探析

2020-03-12 08:08张瑞春
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理想信念思想大学生

张瑞春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6)

改革开放40余年来,我国经济取得长足发展,文化不断繁荣,高校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也在跟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在理念、模式和方法上有诸多创新。在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要综合考虑信息爆炸和多元价值对学生造成的双重影响,一方面考虑思想、意识形态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塑造的影响作用;另一方面考虑现实生活、学习环境对学生理想信念造成的冲击。以当代大学生的性格特征、人生理念、价值追求为出发点,提升高校理想信念教育的效率和质量,帮助大学生端正人生态度,树立崇高远大的人生理想。

一、信息爆炸和多元价值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双重影响

理想信念是作为一种意识形态而存在的,是人类特有的精神力量,更是人之所以为人的重要判断标准,是基于人的生存、生活而形成的内在精神需求,对人的行为规范和实践活动有积极的引导作用。马克思认为,人的存在是主观上的自我意愿和客观上的自然条件的双重结合。当代高校理想信念教育对塑造大学生健全的人格、完善的心灵情怀、崇高的人生目标有着重要的影响。大学生作为国家、民族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理想信念直接关系到国家发展、民族复兴事业的成败。当代大学生生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时代特色赋予他们思维上的灵活性、开放性和辩证性,新时代发展背景下,信息爆炸和多元价值对大学生的思想意识、观念理念、心灵情怀、实践活动、社会行为有着双重的影响。

(一)信息爆炸带来的思想冲击

21世纪是信息技术时代,云计算、大数据和“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理念的出现推动社会在数据形成、传播和接收等方面发生巨大转变。信息传播速度加快,传播内容多元化,传播途径多样化、隐匿化等特征促使大学生在接纳和融入社会方面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方面,难以计数的网络数据信息对网络世界安全提出挑战,人们难以从海量信息中辨别出何谓正确何谓错误;另一方面,信息传播途径多样化,人们借助计算机、网络平台、社交网站和智能通讯APP就可以了解到天下大事,将海内外新闻尽收眼底,而信息传播途径也呈现出隐匿性特征,人们难以辨别信息的真实面目、意图。以上两点特征促使大学生一边享受着信息爆炸的福利,一边在信息爆炸中迷失自我,缺乏判断力。源自西方的奢侈、萎靡、腐化、堕落思想更是借助网络平台有目的地接近大学生,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意识、价值观、态度进行渗透和引导[1]。而当代大学生由于阅历浅、辨别能力较弱,容易受到外界影响和感染,缺乏独立思想能力,容易对自我、现实、家国建设产生怀疑,动摇共产主义信念,可以说,信息爆炸给高校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二)多元价值带来的矛盾冲突

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加快,在东西方文化碰撞和交流的背景下,我国当前社会价值观呈现出多元发展趋势,当下人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多种文化思潮并行、多种利益诉求交织的时代。对这样一个处在转型巨变阶段的社会时期而言,社会矛盾是多样化的,人们的生活理念诉求也是多样化的,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社会竞争加剧、城镇化持续发展,趋利性已经成为众多民众普遍的现实追求,这是人们无从逃避和反驳的社会现实[2]。

当前的高校理想信念教育中,学校过于注重理论教育,忽视实践教育,以课堂上的单向理论灌输为主,忽视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中的积极性、主动性,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更是严重挫伤学生思想政治学习的热情和信心,因此出现了部分大学生在思想政治学习中主要以通过考试为目的的现象,无法将理论知识和现实生活关联起来,形成教学和实践的“孤岛效应”。

当理想信念教育和现实相脱节的时候,商业行为中诚信缺失、政治活动中官场腐败、科研学术中抄袭作假等诸多负面问题容易给学生的理想信念造成巨大冲击,容易导致他们对自身所处的时代,所肩负的历史使命产生逃避心理,对远大高尚的共产主义理想产生质疑,追名逐利,贪图享受,在实现人生理想和生活信念的过程中过于强调功利性和现实性,过分强调现实中的物质条件的重要性,在人生理想信念定位中,将个人和时代、集体、国家、民族剥离,只考虑个人的命运和前途,对国家、社会缺乏责任感,对民族未来不闻不问[3]。

二、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有效途径

加强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应以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8月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始终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动权、话语权和管理权,要充分认识到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性,更要充分认识现实环境对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影响,将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和民族复兴、社会进步、国家发展等重大战略相结合,全面增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

(一)把握理想信念本质,强化中国梦教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理念是坚持人民至上,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为基本主线,以实现中国梦为根本目标。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结合中国特色和马克思理论而形成的创新思想,对于指导中国国家建设、民族复兴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理想信念本质上是一种意识形态,加强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就是要坚持以共产主义政治信念为根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对当前高校理想信念教育进行重新塑造,在理论知识学习中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行重点讲解和授课,将以人为本理论和中国梦思想相结合,坚持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意识灌输和培育,坚定大学生群体的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理想信念[4]。将中国梦融入到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中,让学生从理论上认识到中国梦是国家梦和个人梦的融合统一,国家梦是国家的发展理想、发展理念和发展目标,是国家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所有追求;个人梦是个人发展、个人经济利益、个人尊严和价值的追求和兑现。以中国梦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让当代大学生充分认识到个人梦想和国家梦想的和谐统一,充分认识到大学生在国家梦想实现中所承担的历史使命,进而对自身的思想和行为进行反思,及时纠正理想信念偏差,树立积极健康的信念追求。

(二)利用现实素材,提升理想信念教育实效性

人们对自己所处的时代和社会产生情感认同和价值认知,必然是要以个体的精神和物质生活为依据的,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树立是一种思想实践。大学生对国家、民族和社会产生认同,将个人理想和国家理性融合为一体,也必然要从个人的学习和生活中提炼出对国家民族的情感。当前高校理想信念教育有“不食人间烟火”之嫌,高校应针对性地进行改革,从现实生活中提炼出丰富生动的教学资源和素材,并将之与理论教育融合到一起,增强理想信念教育中的现实意义,从而让学生通过个体的生活和学习,提高对社会、国家和民族的价值认同。

理想信念教育中的现实性体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在课堂教学中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教师不仅不要规避社会变革、市场经济转型中出现的社会问题,更是要主动以社会热点新闻为案例进行分析,以典型案例结合理论知识,对学生进行思想和观念上的正向引导,帮助学生以科学的、辩证的马克思主义原理去分析社会热点问题,立体地看待事情发生的内外因、利与弊,从而对社会变革中发生的种种矛盾形成正确认知,譬如社会阶层固化、经济压力过大、贫富差距拉大、社会诚信缺失、官场腐败等形成辩证的理性的看法,防止在思想观念上走入“死胡同”,对自身所处境遇自怨自艾,怨天尤人,将个人生活不得志简单归结为社会大环境[5]。对现实世界形成理性思考,有助于大学生在思想观念上不受或者少受社会萎靡、奢侈、腐化、堕落思想的影响,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将个人理想和国家民族的未来关联起来,主动承担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

其二,借助具有积极意义的社会素材,遴选生动活泼、符合高校理想信念教育要求的教学内容,丰富学生的理论知识,优化理论知识结构,如将名人轶事、名人名言、道德典范和行业模范的经典案例引入到课堂中,对学生形成模范榜样作用,并将学生的思想认知转化为行动指南。教师要密切关注大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以他们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事,以他们所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激发他们对身边人,身边事,对整体社会环境的情感认同,通过优秀的人,卓越的案例对他们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如,开展实践教育活动,让学生了解红军长征的时代背景和意义,并了解现实中的长征精神,继而导入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学生反思在家国处于危难之际,个人所应承担的历史责任,所应做出的命运抉择,从而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追求,坚定共产主义、社会主义革命信仰。

(三)健全机制,提升理想信念教育制度化

理想信念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但长期以来理想信念教育并没有完整独立的教育机制,而是碎片化地存在于理论和实践教学中,难以对学生形成长效而持久的影响力。因此,在现实和思想的双重冲击下,高校可以构建理想信念教育机制,提高理想信念教育的规范性、长效性。

其一,构建完善的社会和高校舆情分析机制。高校的理想信念教育应当落到实处,和学生的现实生活结合起来,高校应当对当代大学生的生活有深入了解和认识,对大学生所处的时代特点有清晰认知,在理想信念教育中,善于把握社会变革热点,社会舆情、高校舆情,对部分大学生出现的信仰不坚定,理念动摇现象做到提前预警、深入分析,抑制校园内腐化堕落意识形态的发展,建立正确的舆论引导,避免大学生成为造谣、传谣和信谣的一份子[6]。

其二,建立理想信念教育领导机制。对高校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要实行岗位负责制,明确思想政治教育岗位上的领导者权利和责任,从而将理想信念教育切实地执行和贯彻下去,形成长效而持久的教学效果。

其三,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大学生是理想信念教育的主体,教师是引导者和辅助者,教师的综合素质、理想信念对学生有重要的引导作用。如果教师无法约束自身行为,道德标准低下,追名逐利,就很难让学生信服,理想信念教育的时效就会大大折扣。高校应加强师资力量建设,一方面要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促使教师采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创新课堂教学形式,完善教学模式,拓展教学渠道,让理论教学更加丰富有趣、形象生动,提高教学效果。另一方面也要提高教师的综合素养和道德水平,敦促教师从自身做起,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崇高的人生信念,坚定的政治信仰,以身作则,为学生做好榜样。

(四)创新方法,力争理想信念教育多样化

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最终还是要体现在教育理念、教育方法上,当前高校理想信念教育的形式较为传统,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为辅,为进一步提高理想信念教学的实效性,必须创新和拓展教育方式。首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深刻认识到学生是制约课堂效果的能动性因素,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至关重要,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出来,以学生的主体作用为中心创设新型教学模式。其次,在开展理想信念教学时,教师可以积极借鉴信息技术,拓展教学渠道,丰富教学内容,走出教材和课堂的限制,让学生将学习目光投射到更广阔的知识层面,对历史、国家、民族和社会现实形成清晰而深刻的认识,走出大学生群体的小圈子,借助微信、微博、微课、慕课等了解天下大事,了解东西方文化、政治和经济体制的差异并与之碰撞、交流,从而以更加开放、健康的心态审视当下社会变革中发生的种种问题,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培养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结语

新时代背景下,高校的理想信念教育应当综合考虑信息爆炸和多元价值对学生人生信念、政治理想、人生价值观等方面的影响,充分认识到社会变革和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理性信念教育的重要性,学习先进的教学模式,创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的理性信念教育体系,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实践等多个方面推动理想信念教学的改革和创新,探索出适合中国大学生学情、认知规律和身心发展特点的理想信念教育模式,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和社会进步培养出更多优秀人才,推动大学生将个人理想信念和国家理想信念结合起来,勇敢承担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推动中国梦的早日实现。

猜你喜欢
理想信念思想大学生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理想信念是“政治灵魂”
诠释理想信念的写作追求
思想与“剑”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坚定理想信念 锤炼优良作风
增强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