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激酶对尿毒症患者中心静脉导管功能不良的治疗效果

2020-03-29 03:13周恩
透析与人工器官 2020年4期
关键词:尿激酶肝素尿毒症

周恩

(上饶市立医院肾脏内科,江西上饶334000)

尿毒症是肾内科的常见疾病,目前临床主要采用血液透析治疗,它能有效代替肾脏功能,缓解病情,延长患者生命。为了保证血液透析治疗顺利进行,建立良好的血管通路较为关键,中心静脉置管是保持血液通畅的方式之一〔1〕。但是临床上发现长期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可能会导致中心静脉周围形成纤维蛋白鞘,并引发血栓、感染等并发症,导致导管功能不良。目前,临床采用肝素行封管治疗,可有效地发挥溶栓作用,但封管后易出现渗漏等不良反应,有出血危险,故选择其他的治疗方法更为重要。作为酶蛋白,尿激酶可有效抑制血小板聚集,发挥溶栓效果。有鉴于此,本研究探讨尿激酶对尿毒症患者中心静脉导管功能不良的治疗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时间2018年3月-2019年5月江西省上饶市立医院肾脏内科收治的60例尿毒症患者,采用抽签法进行分组,分为A组(30例)和B组(30例)。A组中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龄36~70岁,平均年龄(52.38±4.61)岁;透析时间:3个月~4年,平均透析时间(2.26±1.34)年。B组中男性15例,女性15例;年龄34~70岁,平均年龄(51.89±4.28)岁;透析时间:4个月~4年,平均透析时间(2.20±1.42)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P>0.05),具有可对比性。

1.2 纳入排除标准

(1)纳入标准:符合《内科学》〔2〕中尿毒症诊断标准;患者认知能力正常;本研究均经过知情同意并签署同意书;导管功能不良持续时间超过1周。(2)排除标准:合并心、肝等脏器严重受损者;患有精神疾病者;对研究药物过敏者;合并凝血功能障碍,有出血风险的患者。

1.3 方法

采用血液透析机(生产厂家:德国费森尤斯,型号:4008S V10)对两组患者进行治疗,并加用碳酸氢盐透析液。A组:先对动静脉管道内血液行正压脉冲式冲净,随后采用1.25万单位肝素(生产厂家:Sanofi-aventis France,生产批号:20180226,规格:0.6 mL ∶6000AⅩaIU)+20 mL生理盐水混合摇匀后注入导管,使用一次性肝素帽行封管。治疗1次/d。B组:将10万单位尿激酶(生产厂家:山西普德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180129,规格:10万单位)+40 mL生理盐水混合摇匀后,将其置入2个微量泵中,各20 mL,并将微量泵与深静脉置管动静脉端联合,然后以10 mL/h的速度泵入,在2 h内完成泵入。

1.4 观察指标

(1)于治疗2周后,观察两组患者中心静脉导管是否通畅,无阻塞,表明溶栓成功。(2)于透析结束2 h后,采集两组患者空腹静脉血4 mL,3000 r/min,离心10 min后,常规分离血清,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重庆中元汇吉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型号:EXC200)检测凝血功能,包括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水平。(3)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是否出现发热、皮疹等不良反应。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以(%、n)表示计数资料,用χ2检验;以(±s)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溶栓成功率

B组溶栓成功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溶栓成功率比较〔n(%)〕

2.2 凝血指标

A组APTT、FIB水平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凝血指标比较(±s)

表2 凝血指标比较(±s)

组别 APTT(s) FIB(g/L)A组(n=30)72.50±3.29 3.70±0.50 B 组(n=30) 46.06±2.12 3.29±0.42 t 30.004 3.439 P <0.001 0.001

2.3 不良反应发生率

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B组略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n(%)〕

3 讨论

尿毒症是患者肾功能衰竭末期的临床综合征,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临床主要治疗方式是血液透析治疗,可缓解患者病情,但血液透析成功的重要因素为选取一个适合的血管通路,其通路的质量是决定患者透析成功与否的关键,也是决定患者生存质量的重要前提〔3-4〕。中心静脉留置长期导管是维持血液透析的理想方式之一,但临床发现中心静脉导管易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引发导管功能不良等并发症,严重影响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存质量。目前,临床上解决中心静脉导管不良的方法有更换导管、尿激酶溶栓治疗等,但由于更换导管费用昂贵,因此溶栓成为首选治疗方式〔5-6〕。

研究结果表明,B组溶栓成功率较A组高,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B组略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B组患者采用的尿激酶方案治疗效果显著,可改善中心静脉导管不良,且安全性更高。由于中心静脉导管对血管管壁具有刺激性,其可引起血管损伤,血流通过此处时,易出现聚集,从而引发血栓〔7〕。肝素封管主要是通过增强丝氨酸蛋白酶抑制物对凝血酶的灭活作用,抑制血液的凝聚,达到封管的目的;虽然可一定程度上预防导管功能不良,但其封管存在液体渗漏等不良事件,肝素渗漏至血液中,产生抗凝作用,进而延长凝血酶时间,加大出血风险;且肝素无法阻止导管内生物膜的生成,易出现感染现象,不利于患者长期预后〔8-9〕。因此选择其他有效的治疗方式较为重要。尿激酶是一种丝氨酸蛋白酶,它可有效地激活纤溶酶原,促使血栓溶解;它能促进磷酸腺苷酶活性升高,抑制磷酸腺苷酶引诱的血小板聚集,从而抑制血栓形成;它也能通过降解纤维蛋白凝块,降低血循环中的FIB水平,发挥溶栓作用〔10-11〕。通过微量泵入尿激酶,可有效预防导管周围纤维蛋白鞘,将10万单位尿激酶与40 mL生理盐水混合,置入微量泵中,将深静脉置管动静脉端联合微量泵,可有效促进导管内的血栓溶解〔12〕。直接注入导管后,尿激酶可直达血栓部分并充分发挥溶栓效果,操作简单,不会损伤血管组织,成功率较高,患者易接受〔13〕。在发挥溶栓作用的同时,可提高血管通量,保证透析治疗效果;还可延长导管使用时间,减少换管次数,减少患者的经济负担〔14〕。治疗期间未见明显出血情况,说明该治疗方法可靠,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但本研究因样本量较少等因素,实验结果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今后可增大样本量,延长观察时间等方法来探讨尿激酶对尿毒症患者中心静脉导管功能不良的影响。

综上所述,尿毒症患者中心静脉导管功能不良采用10万单位尿激酶+40 mL生理盐水治疗,其效果较好,可有效提高溶栓率,不影响凝血功能,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应用。

猜你喜欢
尿激酶肝素尿毒症
不同浓度尿激酶在PICC导管堵塞再通中的应用进展
低分子肝素在新生儿败血症治疗中的效果探究
替罗非班联合尿激酶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应用效果
在急性脑梗塞中应用尿激酶溶栓治疗的有效性评价
血液透析联合左卡尼汀治疗尿毒症的临床疗效分析
超声针联合微泡干预尿激酶溶解体外血凝块
预防尿毒症的关键措施
尿毒症可以预防吗
费森尤斯血液透析机中肝素泵的故障处理及日常维护保养
听闻某大佬尿毒症洗肾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