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术期护理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并发症率影响分析

2020-03-29 03:13蔡兰英李英姿
透析与人工器官 2020年4期
关键词:股骨颈围术股骨头

蔡兰英,李英姿

(厦门市海沧医院骨科,福建厦门361026)

老年人是股骨颈骨折的高发群体〔1〕。目前,临床上主要运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这类常见骨折〔2〕。但是,部分老年患者经置换术治疗后容易因长期卧床、免疫功能低下等而产生术后并发症〔3〕。这些情况都对临床护理工作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综合围术期护理干预强调以完善方案,消除围术期各时段可能存在的风险隐患。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骨科于2018年8月-2019年12月收治的127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老年患者均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纳入标准:(1)经影像学检查、患者临床体征等证实为股骨颈骨折;(2)年龄≥60岁;(3)有手术指征,且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依从性差;(2)伴认知障碍。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63例)和干预组(64例)。根据患者的入院顺序对患者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患者的纳入时间为(2018年8月-2019年4月)、干预组患者纳入时间为(2019年5月-2019年12月)。对照组男/女=33 ∶30;年龄(69.2±8.4)岁。 干预组男/女=34 ∶30;年龄(69.0±8.0)岁。差异不显著。本项研究获得临床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且患者知情同意。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包括健康教育、用药指导、骨折检查指导等。干预组实施综合围术期护理干预:(1)术前教育。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向老年患者介绍股骨颈骨折的类型(Ⅰ型、Ⅱ型、Ⅲ型、Ⅳ型)、病因及诱因(骨质疏松、防滑措施不到位等)、症状(疼痛、活动受限、下肢畸形等)、愈合特征(愈合速度慢,少部分患者可能出现骨折不愈合)、日常护理方法(补充维生素D及钙质、合理使用髋关节等)。通过手术动画模拟视频,引导老年患者理解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流程(术前拍片,测定股骨头直径等信息,选择适宜尺寸的人工股骨头;麻醉下取出损伤股骨,并置入人工股骨头)及该术式干预股骨颈骨折的原理,增强老年患者的康复自信及配合度。(2)镇痛干预。术后麻醉清醒后,按照2~4 h/次的频率(视初期疼痛评估结果设置),定期评估老年骨折手术患者的术后疼痛程度,以评估结果为依据,构建镇痛干预方案。2次术后疼痛平均分<3分者,无需药物镇痛,结合老年患者偏好,以增加沟通频率、音乐疗法等手段,缓解骨折手术患者的痛苦体验;或联合使用想象放松、家庭支持等非药物镇痛措施,有效缓解股骨颈骨折患者的痛苦体验;根据临床干预要求使用静脉泵自控镇痛,同步运用3种及以上非药物镇痛措施,帮助老年骨折患者尽快度过术后急性疼痛期。(3)压疮预防干预。①体位护理干预。术后3 d内,按照2 h/次频率,定期辅助老年置换术患者调整体位,以缩短足踝部、臀部等易受压区域的受压时长。②减压护理干预。参照老年骨折患者的压疮形成风险,合理选择是否适用相关减压装置。借助泡沫敷贴、水胶体等的压力分散作用,改善老年患者局部皮肤的受压状态。③康复锻炼干预。术后3 d内,引导股骨颈骨折患者实施以床上锻炼为主的康复锻炼;3~7 d内,运用床上+下床运动模式,助力老年骨折患者的功能康复。具体康复锻炼方法为:床上锻炼。引导老年患者进行踝关节外展、内旋训练、膝关节屈伸训练、直腿抬高训练以及翻身训练;下床训练。指导老年骨折患者完成自主穿鞋、穿袜训练、阶梯训练。每日1次,每次20~30 min。(4)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干预。①早期活动。教会家属、老年骨折患者掌握术后不同阶段的活动方法,嘱家属辅协助老年患者于术后尽快开展锻炼。在做好髋部保护的基础上,经踝关节外展、内旋锻炼、健侧及患侧膝关节屈伸锻炼等方法,改善下肢血运。②下肢功能锻炼仪预防干预。给予老年患者使用下肢功能锻炼仪预防血栓治疗,每次50 min,每日2~3次。(5)肺部感染预防干预。①呼吸道护理干预。术后嘱老年患者取平卧位,定期翻身拍背;按照每日2~3次频率,实施超声雾化吸入,以湿化气道,稀释痰液,降低肺部感染风险。引导老年骨折患者掌握正确的咳嗽、深呼吸方法。②定期细菌培养检查。对于既往有肺部感染史、健康状况较差或出现感染征象者,采集老年患者呼吸道分泌物样本开展细菌培养检查,以便早期发现骨折患者的肺部感染问题。(6)泌尿系统感染预防干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经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后,需留置尿管,且需长期卧床。为遏制泌尿系统感染的形成,需注意做好骨折患者尿管拔除时机的评估,尽量缩短其尿管留置时间;向老年患者强调术后早期活动、适当锻炼对增强免疫功能的重要意义,提升其术后锻炼积极性;并嘱咐老年患者、家属做好会阴部皮肤清洁,进一步降低感染的危险。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状况,包含泌尿系统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压疮及肺部感染;统计患者术后第3天疼痛评分及住院时间,疼痛状况的评估以数字评分量表(VAS量表),取值范围0~10分,得分越高证明患者疼痛情况越严重;使用SNCS护理满意度量表评估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其中得分>80分为非常满意;60~80分为基本满意;<60分为不满意〔1〕。使用SF-36量表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越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越理想。

1.4 统计学方法

以SPSS 23.0软件统计。计数资料以n/%表示,统计方法选择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统计方法选择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显著性。

2 结果

2.1 术后并发症率

干预组并发症率为1.56%,低于对照组的17.46%(χ2=5.42,P<0.05)(见表1)。

表1 术后并发症率〔n(%)〕

2.2 疼痛状况及住院时间

对照组术后第3天疼痛程度(5.32±0.86),高于干预组(P<0.05);而住院时间(10.75±1.64)d、术后镇痛药物使用时间(7.55±1.62)d均长于干预组(P<0.05)(见表2)。

表2 术后第3天疼痛评分及住院时间〔±s〕

表2 术后第3天疼痛评分及住院时间〔±s〕

组别 例数(n) 术后第3天疼痛评分 术后镇痛药物使用时间(d) 住院时间(d)对照组63 5.32±0.86 7.55±1.62 10.75±1.64干预组 64 2.79±0.58 5.04±0.89 8.39±1.26 t 2.62 2.80 2.82 P <0.05 <0.05 <0.05

2.3 护理满意度

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2.54%,低于干预组的98.44%(χ2=5.42,P<0.05)(见表3)。

表3 护理满意度〔n(%)〕

2.4 生活质量评分

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显示,干预组为(91.54±2.15)分,对照组为(75.98±2.63)分,t=10.26,P<0.05。

3 讨论

随着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不断发展,这种手术方法,逐渐成为临床治疗股骨颈骨折的首选。依据既往骨科管理经验,老年股骨颈骨折置换术患者护理工作的复杂性在于:(1)老年患者较为特殊。这类患者的健康状况较差,术后康复速度较慢,免疫功能也欠佳。如果骨科护理人员未能充分做好这一特殊群体的监护及管理,可能会影响置换术护理质量。(2)护理工作内容繁杂。老年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患者的护理工作较为复杂〔4〕。护理人员不仅要完成基础宣教、心理护理等工作,还需做好术后活动锻炼指导、影像学检查引导等工作。一旦任意环节出现疏忽都可能会诱发相关的并发症〔5-6〕。

综合围术期护理干预要求护理人员重视护理工作对手术的支持、配合作用。将其用于老年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患者,该方法可参照抑制并发症形成、促康复这两个目标,制定由并发症防控、镇痛管理、宣教干预等措施构成的完善护理方案。老年股骨颈股患者的置换术中,综合围术期护理干预方法的应用优势在于:(1)缓解术后疼痛。常规护理仅经药物镇痛途径,缓解老年置换术患者的术后疼痛〔7〕。而综合围术期护理干预则要求骨科护理人员遵循个性化、多样化原则,以契合老年骨折患者镇痛需求(疼痛程度)的镇痛方案,改善其疼痛状况〔8〕。此外,由于综合围术期护理干预的镇痛效果显著,因此,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可于术后较短时间,停用镇痛药物。这一作用还有助于减少患者的医疗费用。实验结果显示:干预组术后第3天疼痛评分、术后镇痛药物使用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2)减少并发症形成。综合围术期护理干预方法按照并发症形成原因分析、制定个性化防控干预措施的流程,于老年股骨头置换术患者的护理方案中引入适宜的压疮预防干预、肺部感染预防干预等措施〔9〕。本研究提示:干预组术后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P<0.05)。(3)缩短住院时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住院时间较长〔10〕。相对于常规护理而言,综合围术期护理干预在提升老年骨折患者配合度、缓解疼痛、降低并发症形成风险等方面更具优势。由于老年患者不易受到相关术后并发症、急性疼痛等问题的干扰,因此,其置换术后康复速度较快。本研究表明:干预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还有学者研究认为,在骨科患者护理中,所选择的护理方案应考虑患者的护理要求,通过一套完整的护理流程来促进患者康复,而结合本文的研究经验可知,引导患者正确看待疾病,并提高患者对护理方案的参与积极性〔11〕。

综上所述,宜于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护理中,采用综合围术期护理干预,为了改善老年患者的术后疼痛问题,保障其术后康复安全性。

猜你喜欢
股骨颈围术股骨头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潜在失调基因的鉴定
肾结石围术期针对性护理应用
个性化护理在老年白内障围术期病人中的应用观察
半髋关节与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创伤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
3枚空心加压螺钉在股骨颈截面的位置分布
2021 年下半年专题预告
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后并发症研究进展
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应用MRI、CT诊断的价值差异研究
股骨颈骨折复位内固定术后股骨颈短缩危险因素分析
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的围术期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