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柱凝胶法临床配血应用及结果分析

2020-04-11 13:54林焕辉
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 2020年3期
关键词:试管灵敏度凝胶

林焕辉

(陆丰市碣石人民医院检验科,广东 陆丰 516545)

检验科血库的主要工作之一就是进行血型的鉴定,而临床用血安全离不开血型鉴定的准确度。在检验血型时,从传统的盐水配血检验法到现在的微柱凝胶法,检验方法愈加完善,检验水平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1]。目前,临床配血中常采用的微柱凝胶法具有用血量少、灵敏度高、操作便捷等优势,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选取了2017年7月-2019年6月在我院接受输血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微柱凝胶法临床配血应用及结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7月-2019年6月在我院接受输血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采用微柱凝胶法进行配血)60例和对照组(采用凝聚胺法进行配血)60例。其中观察组患者中男性39例,女性21例;年龄15-80岁,平均年龄(57.78±7.24)岁。对照组患者中男性37例,女性23例;年龄16-80岁,平均年龄(59.12±8.04)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及年龄等方面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观察组 采用微柱凝胶法进行配血分析,具体方法为:取出检测卡,要求将检测卡温度平衡至与室温一致进行标记,之后撕开铝箔袋,仅露出检测孔待检。将本次检测所用红细胞采用低离子强度盐溶液进行配伍,确保得出的红细胞悬液浓度为1%。分别按照如下方法进行加样:(1)交叉配血:在主侧检测孔中先加入50 μL的供血者1%红细胞悬液,然后加入50 μL的受血者血浆;在次侧检测孔中先加入50 μL的受血者1%红细胞悬液,然后加入50 μL的供血者血浆。(2)不规则抗体筛查:分别在三个检测孔当中加入50 μL的I、II、III号浓度为1%的筛选细胞,并在此基础上加入50 μL的血浆。加样完成后,轻弹检测卡,确保待检样本混合均匀,之后将检测卡放置在温度在37oC的孵育器中,孵育15-25 min后,采用微柱凝胶卡专用离心机进行离心,将离心机设定在200×g4 min,离心完成后判读检测结果。

1.2.2 对照组 对照组采用凝聚胺法进行配血分析,具体方法为:(1)交叉配血:①在两支试管上分别标注主次侧,在主侧管内加入2滴受血者的血浆,然后再加入1滴浓度在3%-5%之间的供血者红细胞悬液,在次侧管内加入1滴浓度在3%-5%之间的受血者红细胞悬液,然后再加入2滴供血者的血浆。②在两支试管内各加入0.65 mL的LIM,轻微摇晃试管,确保混合均匀,然后再各加入2滴Polybrene溶液,同样摇晃试管保证混合均匀。③将离心机调整到3400转/min,对样本液体进行离心,然后倒掉上清液,只留0.1 mL的液体。摇晃试管观察红细胞是否出现凝聚现象,若未发生凝聚,则需要重新进行试验。④最后在试管中加入2滴Resuspending,晃动试管使其混合均匀。⑤观察试管内液体,若能够在60秒凝聚散开,则表示配血结果相合。(2)抗体筛检试验:①取3支试管,在每支试管内加入2滴受血者血浆,然后在每支试管内再加入1滴浓度为3%-5%之间的筛检红细胞。②-④重复上述②-④实验步骤。⑤观察试管内液体,若能够凝聚散开,则表示抗体筛检结果为阴性。

1.3 观察指标 对比分析两组分别采用微柱凝胶法和凝聚胺法进行配血的准确度、灵敏度及特异度。

1.4 统计学方法 通过SPSS 21.0分析本次研究结果,计数和计量资料比较分别行χ2和t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的配血结果发现,观察组患者采用微柱凝胶分析法的准确度为98.46%(58/60),灵敏度为100.00%(60/60),与对照组患者采用的凝聚胺法准确度70.00%(51/60)和灵敏度72.31%(54/60)相比差异显著(P<0.05),两组特异度差异不显著(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配血结果对比

3 讨论

输血能够快速为患者补充血容量,改善机体供养功能,避免患者出现缺氧及贫血等不良反应,在抢救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输血前一定要做好血液的匹配性检测,确保受血者与供血者之间的血液能够相互匹配。目前临床上常采用的血液匹配方法主要有凝聚胺法和微柱凝胶法。

凝聚胺法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可以有效促进血清和红细胞抗原中抗体的结合,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缩短红细胞之间的距离,以此来促进红细胞和免疫球蛋白-E更好地结合起来。在采用凝聚胺法时,通过加入重悬液,能够产生非特异性凝集,并且凝集之后能够快速散开,但是由抗原抗体反应所产生的特异性凝集却不会受到影响,以此来检测出机体不完全抗体,从而判断完全抗体[3]。凝聚胺法在临床配血试验中具有一定的优势,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在大剂量输血配血的过程中较为简单便捷,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和灵敏度,另一方面是采用凝聚胺法时的影响结果因素相对较少,在临床上便于观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标准化。但是凝聚胺法也存在一些不足,一旦出现低浓度抗体的情况该方法则失效。

微柱凝胶法在临床配血试验中主要是通过分子筛技术检测不完全抗体进行的,检测过程中在抗球蛋白试剂中加入一定剂量的待检红细胞盐水悬浊液,由于不完全抗体无法对红细胞产生致敏效应,这就能够促使抗球蛋白试剂中的抗体可以和红细胞表面附有的抗体球蛋白产生特异性反应,以此来起到聚集红细胞的作用,然后通过采用萄聚糖凝胶,充分发挥其分子筛作用,并经过离心之后,如果红细胞主要是凝聚在凝胶当中,或者是凝聚在凝胶上,那么表示血液匹配失败,而如果红细胞能够凝聚在凝胶管的底部位置,则表示血液匹配成功。相比于凝聚胺法来说,微柱凝胶法准确性和灵敏度更高,操作更加便捷。

本组研究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配血结果发现,观察组患者采用微柱凝胶分析法的准确度为98.46%(58/60),灵敏度为100.00%(60/60),与对照组患者采用的凝聚胺法准确度70.00%(51/60)和灵敏度72.31%(54/60)相比差异显著(P<0.05),两组特异度差异不显著(P>0.05)。由此可见,在临床配血中,采用微柱凝胶法相比于凝聚胺法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和灵敏度,更加安全可靠,而且操作便捷,可以有效排除干扰,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试管灵敏度凝胶
基于机电回路相关比灵敏度的机电振荡模式抑制方法
纤维素气凝胶的制备与应用研究进展
Beta-blocker therapy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renal dysfunction and heart failure
消夏凝胶弹机
超轻航天材料——气凝胶
消夏凝胶弹机
吸气式高超声速飞行器多参数灵敏度分析
试管难题
冬季的故事
异型试管在微型化学实验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