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磁微粒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梅毒抗体结果分析

2020-04-11 13:54薛建华
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 2020年3期
关键词:梅毒符合率阳性率

薛建华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中医医院,江苏 常州 213161)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感染导致的一种性传播疾病,主要通过性接触或血液传播。全世界每年新增病例达到1200万例,严重威胁人类健康。梅毒血清学试验是诊断梅毒的重要依据,梅毒的筛查是各医疗机构的重要要工作,但梅毒的血清学实验假阳性和假阴性一直困扰着临床工作者,因此采用更为高效的梅毒抗体检验技术对于梅毒的正确诊断,以减少漏诊和误诊非常重要。本文应用全自动磁微粒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梅毒抗体,分析梅毒抗体阳性者的不同科室来源、年龄、性别;梅毒抗体结果不同定量区间的假阴性假阳性;检测灰区的设定。探讨此方法作为临床筛查梅毒常规方法的应用价值。

1 材料与方法

1.1 样本基数 我院检验科2018年1月-2019年5月之间全部梅毒抗体检测标本,共10985份标本,LIS系统导出资料,并按性别和不同年龄组分组(年龄组分为:<30岁、30-60岁和>60岁三组);按科室来源分组(妇产科、内科、骨科、皮肤科等等);梅毒抗体检测结果按照S/CO值<0.4、0.4≤S/CO值<0.7、0.7≤S/CO值<1、1≤S/CO值<4、……、≥10.0分组分析。本研究内容方法报伦理委员会同意,保密患者信息。

1.2 含促凝剂真空管采集患者空腹外周静脉血3 mL,2 h内3000 r/min 离心10 min分离血清,并保证不溶血,于当天检测,重复送检标本仅计第1次检测结果。梅毒抗体(TP-Ab)检测采用美国雅培公司i2000型全自动磁微粒发光免疫分析仪,试剂盒原装,TP-Ab检测按照严格操作规程进行,每次检测按要求设空白对照、阴性对照和阳性对照,以及定值室内质控品作质量控制保证,TP-Ab的S/CO值≥1.00为梅毒抗体阳性。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试剂为日本富士瑞必欧株式会社产品,严格按说明书操作和判定结果。快速反应素试验(RPR) 由上海科华公司提供。本研究期间TP-Ab检测结果S/CO值在0.4-18.0之间的当天全部做TPPA检测。以TPPA检测结果作为金标准,考察TP-Ab结果的假阳性和假阴性情况。

1.3 TP-Ab假阳性为:TP-Ab阳性而TPPA结果阴性。TP-Ab阳性与TPPA阳性符合率为TPPA阳性/TP-Ab。

表1 TP-Ab检测结果分布及假阳性假阴性情况

表2 TP-Ab检测结果S/CO值分段与TPPA一致性分析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包。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检验,<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TP-Ab检测结果分布及假阳性假阴性情况 见表1。

2.1.1 TP-Ab阳性率 男女相比,χ=5.2155,=0.0224;60岁以上与30-60岁相比,χ=5.4695,=0.0194。

2.1.2 TP-Ab假阳性率 男女相比,χ=0.1088,=0.7145;60岁以上与30-60岁相比,χ=4.5370,=0.0332。

2.2 TP-Ab检测结果S/CO值分段与TPPA一致性分析 见表2。

2.2.1 在0.7≤S/CO<10的区间内,TP-Ab检测结果S/CO值与TPPA总符合率为95.1%。

2.2.2 试剂生产厂家提供的灰区范围为0.7-4.0之间,本实验显示在此范围95.1%。

3 讨论

对于梅毒的诊断,临床症状、病史、黏膜或皮损样本的显微诊断和血清学检测结果是主要方法。而血清梅毒抗体的检测是主要的实验室诊断工具,尤其大量存在的潜伏性感染梅毒患者的筛检。梅毒螺旋体感染人体后产生梅毒特异性抗体IgM和IgG,分别在感染后2周和4周产生,IgG可终生存在。非特异性梅毒螺旋体抗体较特异性抗体晚,在感染后5-7周产生,并随疾病治愈转阴。特异性梅毒抗体的检测方法主要有金标法、酶联免疫法(ELISA)和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等,而TPPA是公认的梅毒确认实验。随着化学发光技术的进步,各种全自动化学发光法被大量应用,其自动化程度高,检测通量大,方法灵敏高效,被各医院作为常规筛检梅毒广泛应用。本文应用全自动磁微粒发光免疫分析法对本院就诊患者进行梅毒筛查,并对TP-Ab检测结果S/CO值在0.4-18.0之间的当天全部做TPPA复检,并对比分析性别、年龄、就诊患者分布对TP-Ab假阳性结果的影响,以及不同S/CO值定量区间与TPPA结果的符合率、试验的灰区设定是否合理等因素进行分析,探讨该方法作为临床筛查梅毒常规方法的价值。

本方法收集10985例临床血清样本,TP-Ab阳性共检出133例,其中男55例,女78例,女性阳性率显著高于男性(<0.05),与其他作者等报道不同,而假阳性率则没有统计学意义。60岁以上患者阳性率和假阳性率均显著高于30-60岁患者,有统计学意义。这与很多同类统计结果相一致。老年患者特别是60岁以上人群阳性率较高的原因是可能是老年人随年龄增加常伴有各类疾病,体内会产生一些类脂质抗体和(或)抗梅毒抗体的交叉抗原,从而与检测试剂发生交叉反应出现假阳性,李彦等提出在非高危人群的老年人中TPPA阳性也不能作为感染梅毒的绝对依据,应该结合病史和临床症状进行综合分析。另外,老年患者主动检测率则相对较低,在这些影响因素的作用下,一些感染人群暴露时间延迟至老年,可能也有关。老年梅毒感染率偏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科室分布结果显示,全院大多数临床科室均有检出,分布并不均衡,本院检出率前五位科室分别是皮肤科、神经内科、妇产科、肿瘤科和普外科,且妇产、肿瘤、神经内科假阳性率也较高。皮肤科承担性传播疾病的诊治,自不需多言。肿瘤科假阳性率高,可能与其免疫力较低,导致其易感性增加有关,也可能与其体内非特异性抗体、类脂质抗体和自身抗体等特殊成分增多,使检测出现假阳性,应予以鉴别诊断。神经内科,多脑梗、冠心病、高血压之类老年慢性病,除了老年人前述的原因,也可能与这些疾病会产生的特殊成分在反应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吸附作用,产生假的显色反应而出现假阳性。本文检出率较高的还有妇产科,尤其假阳性率相对最高,生理状况的改变,如妊娠可导致假阳性。因此,当上述患者出现TP-Ab,阳性结果时,首先应视为可疑情况,除补充TPPA试验,还需结合临床特征进行鉴别诊断,以免误诊为梅毒,给妊娠者带来不必要的痛苦。

本实验以TPPA为确认试验,将全自动磁微粒发光免疫分析仪检验的梅毒特异性抗体结果与之比较。按照S/CO值分段分析,TP-Ab的S/CO值<0.7的标本,TPPA 试验结果也全部阴性,全部符合;0.7≤S/CO<1的标本1068份,其中TPPA阳性者3例,即有3例TP-Ab假阴性,阴性结果符合率99.72%;在 1≤S/CO<4区段50例中,TPPA阳性6例,TP-Ab的阳性符合率12.0%;4≤S/CO<7区段阳性符合率20.0%;7≤S/CO<10符合率75%,S/CO≥10.0区段符合率100%。在0.7≤S/CO<10的区间内,TP-Ab检测结果S/CO值与TPPA总符合率为95.1%。试剂生产厂家提供的灰区范围为0.7-4.0之间,本实验显示在此范围95.1%,因此试剂厂家提供的灰区基本满足临床需要,在此区间内,存在假阴性和假阳性的可能性,这些假阳性与恶性肿瘤、心血管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妊娠等有关,因为这些疾病患者体内含有某些治疗性抗体、类脂嗜异性抗体、类风湿因子、甲胎蛋白等,这些物质会与试剂中的抗原成分非特异结合,从而发生假阳性。

因此,当全自动磁微粒发光免疫分析仪检验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出现阳性结果时, 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病史以及临床表现,并参考具体S/CO值的范围,再用TPPA 复检,如果两者均为阳性者才发出阳性报告,这样可大大减少假阳性的发生。另外,很有必要验证试剂厂家提供的灰区范围是否当地适用。

总之,随着梅毒抗体检测方法的持续进步,大范围地对梅毒筛查变得简便易行,且准确度灵敏度也大大提高,对梅毒的防控起到积极作用。通过对梅毒筛检阳性和假阳性的生理病理原因、技术方法局限性的分析也使我们在临床上更有效避免漏诊误诊,以免增加不必要的精神和经济负担。

猜你喜欢
梅毒符合率阳性率
采集部位及送检模式对提高血培养阳性率的分析*
破伤风抗毒素复温时间对破伤风抗毒素皮试阳性率的影响
视频宣教结合回授法对肺结核患者病原学阳性率的影响
隐性梅毒更危险
妊娠合并梅毒该怎么办
Beta-blocker therapy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renal dysfunction and heart failure
破伤风抗毒素复温时间对破伤风抗毒素皮试阳性率的影响
常常听到的梅毒,你真的了解吗?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诊断乳腺良恶性肿瘤中的应用价值
孕期产检最好筛查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