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血功能检验对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预后中的价值

2020-04-11 13:54阮进兰
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 2020年3期
关键词:致残率致死率参考值

阮进兰

(盐城市大丰中医院检验科,江苏 盐城 224100)

心脑血管疾病属于临床常见病与多发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健康等均造成不良危害。最近几年,我国患心脑血管病患者数量越来越多,致残率、致死率逐年升高,因此,心脑血管病的防治及预后成为了医疗界重视的问题[1]。本文以2018年3月-2019年8月我院收治的60例心脑血管病患者为例,探究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8年3月-2019年8月选择我院收治的心脑血管病患者60例,分为两组,30例对照组患者入院时凝血功能检查异常指标不足3项,包括男16例,女14例,年龄47-85岁,平均(61.2±1.4)岁。30例观察组患者入院时凝血功能检查异常指标超过3项,包括男17例,女13例,年龄50-85岁,平均(61.3±1.3)岁。两组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所有患者均无凝血功能障碍情况,且均自愿参与研究,知情同意。

1.2 方法 分别检验患者入院时、出血后48 h、96 h凝血功能指标。具体操作为:抽血前要求患者禁食12 h以上,于患者肘前静脉抽取静脉血2 mL,注入预先准备好的枸橼酸钠抗凝试管内,立即充分混匀,于试管外壁标示患者姓名、年龄等基本信息,及时送至检验室完成凝血功能检查[2]。利用全自动凝血分析仪完成检测,严格按照设备说明书及相关实验规定进行,尽量避免人为因素造成的误差。结合患者症状表现、病情变化等予以对症治疗。

1.3 观察指标 记录并计算各组心脑血管病患致残率与致死率。分析不同时间患者凝血功能相应指标的变化情况。主要指标包括:血浆凝血酶时间(TT,参考值17.0±3.0 s)、凝血酶原时间(PT,参考值12.0±2.0 s)、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参考值28.0±7.0 s)、D-二聚体(D-dimer,参考值0-1.0 μg/mL)。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0.0分析数据,计数和计量资料比较分别行χ2和t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致残率、致死率对比 观察组30例患者中,共计10例患者致残,概率为33.33%,6例患者死亡,概率为20.0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致残率、致死率对比

2.2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凝血功能指标变化趋势比较 两组患者入院时各凝血指标数值较为相近(P>0.05),而出血后48 h、96 h后,观察组各项指标波动幅度较对照组相比更为明显(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凝血功能指标变化趋势比较(Mean±SD)

3 讨论

我国目前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即老龄化,而随着这一问题的日益突显,越来越多的老年性疾病发病率也随之提升[3]。国内当下经济发展仍较为迅速,使得国民生活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很多老年人由于健康知识相对缺乏,没有良好的饮食习惯,导致脂肪、钠盐等超量摄入,加之没有合理运动进行消耗,使得老年心脑血管疾病问题更加突出。该类疾病均属于慢性病症,但部分疾病具有急性发作情况,其主要体现在血液高凝状态,即血液粘稠度高、流动速度慢,很容易形成血栓。

凝血功能临床诊断时通常会选择TT、PT、APTT以及D-dimer这四个指标,其中TT指的是血液中凝血酶发挥生物活性后,将血浆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所需要消耗的时间;PT指的是在认为加入外源性凝血物质后,血浆当中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所需消耗的时间;APTT主要用以反映内源性的部分凝血因子综合活性的指标[4];D-dimer则是血液中最简单的纤维蛋白降解后的相关产物。临床检验时,如TT、APTT的指标增加,说明患者机体凝血功能处于上升状态,此时血液正处于高凝状态,很容易在血管中形成血栓。D-dimer指标增加后说明血液自身的纤溶功能大幅度下降,也就是对血栓的溶解能力下降,此时也容易引发血栓。高血压、高血脂等疾病患者血液凝血功能很容易发生异常,即处于高凝状态,也就导致血栓的发生率高于普通人,而血栓产生后会阻塞血管通路,导致局部血压升高,影响血管内膜结构,进而导致血管破裂并产生心脑血管病症。因此,凝血功能监测工作对于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和预后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猜你喜欢
致残率致死率参考值
低毒高效空仓烟雾杀虫技术应用探究
萍乡市体检人群甲状腺功能正常参考值范围及甲状腺结节患病率的调查
台湾致死率升至5.2%
中国健康成年人甘油三酯参考值的空间变异特征
妊娠妇女甲状腺功能血清指标参考值的建立
月圆之夜车祸致死率高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降低急性脑血栓患者致残率的影响
急诊脑卒中识别评分量表在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院前急救分析
S. longicaudum X—7线虫对草坪地下害虫小云斑鳃金龟幼虫的致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