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性护理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护理中的价值

2020-04-11 13:54严文蔚
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 2020年3期
关键词:内瘘动静脉维持性

严文蔚

(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广东 肇庆 526000)

自体动静脉内瘘的优点为手术相对简单,费用低廉,长期通畅率高及并发症少等;据有关报道发现,在常规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护理措施上加上针对性护理方案越来越受到医患双方的认可。该模式以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避免临床并发症为治疗目标,在血液透析的过程中严密观察患者的高危指标、避免临床不良措施等来避免血管通路的堵塞,进而提升患者的血透效果。基于以上研究背景,从2017年8月开始,我科开展了针对性护理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护理中的应用价值的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在我院外科术后接受治疗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时间为2017年8月-2019年8月,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分组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中男14例,女16例;年龄35-68岁,平均(50.43±8.06)岁;内瘘持续为7-10 d。观察组中男13例,女17例;年龄36-69岁, 平均(51.26±7.99)岁;内瘘应用时间为7-11 d。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血透时间等一般临床资料,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动静脉内漏护理。观察组护理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针对性护理方案。主要包括:(1)术前评估。在透析前,护理人员应先为患者进行穿刺,对患者的穿刺部位皮肤进行评估,观察穿刺部位是否存在红肿、渗血、硬结等现象,观察血管的走向,积极与患者进行沟通,提升患者的配合度,对于存在内漏血管狭窄的患者,应及时的通知医生,确定妥当后方可进行穿刺。(2)心理护理:患者接受血液透析时,心理承受巨大的压力,此时护理人员应考虑患者的心情,为患者采取心理疏导。及时的根据患者的心理变化,调整患者的心理护理计划,以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让患者能够积极的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3)基础护理:在血液透析过程中坚持一人一管原则,对于自体内瘘处严禁护理人员开展抽血、测量血压、输液等护理活动;对患者的穿刺部位要给予严密观察,一旦发现渗血、肿胀等情况,护理人员要及时予以相关护理措施;密切监测透析中的血流量、动脉压、静脉压等临床指标,做好应急预案,对于在透析过程中,出现并发症的患者,护理人员应第一时间通知医生,同时为患者制定护理计划,加强护理措施。通过向患者开展疾病知识科普讲座、发放宣传手册、及时与患者及家属沟通的方式来尽可能通俗易懂的说明自体内瘘的相关知识,嘱咐患者做好预防措施。

1.3 观察指标 (1)内漏闭塞率:统计两组患者内漏闭塞率[3]。(2)生活能力评分:使用QLQC-30量表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能力水平进行评估。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的数据可分为两类,一类为计数资料,另一类则为计量资料,分别在SPSS 20.0软件下,采用t检验以及卡方检验,P<0.05,表明研究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内漏闭塞率 观察组内漏闭塞率为3.33%,显著低对照组的23.33%,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内漏闭塞率比较

表2 两组患者的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Mean±SD,分)

2.2 两组患者的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 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研究组以及对照组存在一定差异,研究组高于对照组且P<0.05。见表2。

3 讨论

立足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研究背景下,针对性护理始终贯彻以患者为中心的指导原则,从患者入院的那一刻起,对患者的全程跟踪护理治疗流程做好严密把关,包括入院身心情况评估、专人护理陪护、在疾病的发生发展基础上不断调整完善护理方案,给予人性化个性化专门化诊疗护理措施,同时也要保证计划方案的安全性、有效性和科学性。从照顾患者的患病心理和医学科普知识宣教入手,持续耐心的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措施、保持了良好医患沟通、及时为患者答疑解惑,从而缓解患者的因疾病造成的消极情绪,增加患者与医护人员的依从性和配合有效性,为了帮助患者消除疾病带来的负面影响,促使疾病获得快速痊愈或者缓解[6]。

血液透析是慢性肾衰竭患者在治疗过程的一种重要缓解方式,也是重要的治疗方法,但是在治疗过程中,由于患者的年龄、皮肤血管等存在一定差异,导致在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易发生多种并发症,临床实践研究证明,自体动静脉内瘘的优点为手术相对简单、费用低廉、长期通畅率高及并发症少等,因此在日常临床诊疗中运用越来越普遍,但是临床上其治疗效果与患者接受的血管通路紧密相关。

在本次针对性护理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护理效果的研究发现,通过给予观察组和对照组不同的护理措施,两组患者的内漏闭塞率与患者的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对比,观察组内漏闭塞率为3.33%,显著低对照组的23.33%,观察组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间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将针对性护理引入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动静脉内瘘护理中,可以让患者对血透动静脉内瘘有正确合理的认识,提高医患双方临床治疗配合水平,有效降低动患者的内漏闭塞率,提高患者的血液透析质量,最大限度地延长患者的预期寿命,值得在全院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内瘘动静脉维持性
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物理评估与实施建议
中药泡手结合按摩用于动静脉内瘘成形术后护理中的效果与并发症分析
八段锦运动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睡眠质量改善有效性的meta分析
远红外线治疗仪联合预见性护理对动静脉内瘘血液透析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动静脉内瘘感染原因及护理干预
动静脉联合溶栓及机械取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现状及研究进展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体液分布情况与营养状况的关系
人文关怀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临床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