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干预对糖尿病前期患者的预后影响

2020-04-11 13:54张凤琴
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 2020年3期
关键词:护理人员饮食血糖

张凤琴

(南通市崇川区狼山镇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江苏 南通 226004)

研究为了评价糖尿病前期患者采用早期干预对于改善患者预后的效果,选择我院接诊的54例糖尿病前期患者展开研究。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我院收治的54例糖尿病前期患者(2017年4月-2019年9月),在随机数字表法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27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27例患者采用早期干预。54例患者中,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29例;患者的年龄最大者为63岁,年龄最小者为42岁,平均年龄是(66.59±4.39)岁。两组糖尿病前期患者资料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

纳入标准:患者确诊为糖尿病前期,符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诊断标准。排除标准:癌症患者;血液疾病患者;资料缺失的患者;尿蛋白检测结果为阳性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包括用药指导、饮食指导、运动指导,并且按照医嘱进行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早期干预:(1)制定早期护理方案,结合患者的年龄、性别和饮食习惯等内容,为患者建立针对性的早期护理方案,定期检测患者的各项数据,并且做好记录。(2)早期健康指导,采用多样化的教育方式如视频、讲座等方式提升患者对于糖尿病的掌握度,纠正患者的错误认知。(3)心理干预,患者因疾病需要长期服药,出现一定的心理压力和心理负担,护理人员需要及时为患者进行心理疏通,降低患者的不良情绪,提升患者的治疗信心。(4)早期药物指导,明确用药的剂量和具体的方法,告知患者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5)早期饮食干预,结合患者的饮食习惯,护理人员为患者制定健康饮食菜单,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采用低钠饮食,禁糖,多食用蔬菜。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糖尿病前期患者血糖(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自我护理能力(健康知识水平、躯体功能、自我护理能力与总体健康)。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0.0分析数据,计数和计量资料比较分别行χ2和t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观察两组糖尿病患者的血糖 观察组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均低于对照组,两组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比较,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观察两组糖尿病患者的血糖(Mean±SD,mmol/L)

表2 观察两组糖尿病患者自我护理能力(Mean±SD,分)

2.2 观察两组糖尿病患者自我护理能力 观察组健康知识水平、躯体功能、自我护理能力和总体健康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糖尿病作为临床上发病率较高的慢性病之一,患者往往需要在发病后采用终身治疗,患者患病后的主要症状表现为消瘦、多食和多饮等等,疾病往往会提升高血压的风险,如果两种疾病并发往往会提升患者的死亡率,多数高血压患者合并心脏功能衰竭和脑卒中等疾病[5]。常规护理效果不够明晰,对于改善患者预后效果欠佳。

早期干预结合健康指导、心理护理、药物干预和饮食干预组成。糖尿病患者的机体长期处于高糖状态,以此滋生诸多细菌,引发肺部感染,且疾病会对患者的自身淋巴细胞分裂产生一定抑制作用。早期干预,首先通过早期健康指导提升糖尿病患者对疾病知识知晓度,将患者对疾病的不良认知进行纠正,还可以帮助患者正视疾病。其次,通过早期心理护理能够促使患者与护理人员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改善护患关系,提升焦虑效率。再次,通过早期药物干预,可以提升患者的服药效果,提升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最后,通过早期饮食干预,可以保证患者饮食均衡。

根据数据显示:观察组护理后血糖和血压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数据充分表示:糖尿病患者行早期干预效果显著,可以更好的改善患者预后,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

综上所述,早期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预后效果较好,值得予以临床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护理人员饮食血糖
细嚼慢咽,对减肥和控血糖有用么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居家监测血糖需要“4注意”
春节饮食有“三要”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隔离病区护理人员希望水平、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
饮食如何搭配才健康
护理管理者如何保护和调节护士的身心健康
脑外科护理人员必须加强自我保护及预防护理纠纷
护理人员奖500被批“寒酸”
健康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