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高校新生体检中晕血相关因素及干预方案的探讨

2020-04-11 13:54陈姣
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 2020年3期
关键词:血症新生医护人员

陈姣

(淮南师范学院校医院,安徽 淮南 232038)

晕血属于静脉采血中常见的一种现象,是在外界刺激因素作用下,引起迷走神经反射,诱发周围血管扩张,使外周血管阻力降低,回心血流量减少,导致短暂性广泛脑血流量减少,继而发生晕厥现象[1]。临床表现为头晕、心慌胸闷、面色苍白、手脚冰冷、四肢麻木、虚脱感、甚至全身抽搐、意识丧失等症状。本文选取某高校2019年10月期间发生晕血的10例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总结归纳晕血的相关因素及其干预措施。

1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选取某高校2019年新生体检期间发生晕血的10例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采血者平均年龄为18-21岁,其中女性6例,男性4例,采血前有3例自述有晕血史,2例采血过程中出现晕血症,余者发生在采血完毕后10 min内,晕血患者症状各有差异。

2 晕血相关性因素

2.1 精神、心理因素 由于很多新生们缺乏采血安全性的认知,对体检环境存在陌生感,加上对采血人员信任的缺乏或是对医护人员“白衣效应”的影响,导致患者在恐惧、紧张状态下,很容易发生晕血症。

2.2 身体因素 为使体检结果准确性,一般要求体检者需空腹8 h以上,这使晨起抽血需伴随空腹、饥饿中排队等待,体检者极易产生疲倦,出现低血糖,机体对外界应急抵抗下降,因此针头刺痛增加晕血的发生率[2]。另外有些学生自身营养或体质方面差,近期长时间熬夜,睡眠不足等因素导致反应控制能力较差,不能适应外界的应急刺激,也是导致晕血的因素之一 。

2.3 采血体位因素 体检采血者常规取坐位,受重力、肌肉紧张影响,血液聚积于下肢,血压下降,大脑供血不足,脑组织暂时性缺血缺氧引发晕血[3]。

2.4 环境因素 环境对晕血发生率存在正相关性。环境的舒适程度、感官体会一定程度上也是导致晕血原因,例如公共空间低矮,空气流通不畅,加上上百人聚集导致人多嘈杂,都可能发生晕血症。

3 干预措施

3.1 对于既往有晕血史的新生,应给予合理的心理指导,采血操作期间言语亲切,转移其注意力,消除紧张恐惧心理。

3.2 调配技术娴熟的医护人员参与体检采血工作,以减少穿刺失败率,减轻因穿刺造成的痛感,缓解采血者心理上的恐惧感。并在采血观察室备足晕血急救物品,如:高渗葡萄糖、氧气瓶或氧气袋、休克时心肺抢救药品等。

3.3 体检医院应本着“以人为本”的服务原则,创造环境整洁,通风良好,公共空间宽敞,提供轻松温和的采血环境,这些人性化环境设计能够有效缓解采血者紧张情绪,减少晕血发生率,例如:公共空间摆放些绿植盆栽、墙面上张贴温馨提示、流程示图等。

3.4 体检前与各学院辅导员沟通,告知体检学生们抽血当日可以自备营养轻便的早餐,采血完毕后可及时就餐。

4 晕血处理原则

4.1 抽血期间密切观察采血者,当出现晕血先兆症状时,应即刻停止采血,患者平卧位,监测生命体征,予以口服温开水或糖水、保暖等对症处理,必要时可给予吸氧及静脉输液治疗。

4.2 告知每位抽血者,抽血完毕必须坐等5-10 min方可离开,若有不适感,应及时告诉医护人员,采取相应的措施。

4.3 加强巡视力度,可有效防止因晕血造成的意外摔伤事件的发生,保护体检者生命安全,

综上所述,采血是体检中必不可少项目,因此我们必须细致、安全的做好这项工作,谨慎晕血发生,特别是因晕血摔伤意外事件的发生。本次研究通过对10例晕血患者有效的干预措施的建立,包括优化环境、加强心理疏导、减轻生理疼痛以及采取及时有效的防范措施。体检中10例晕血患者症状完全缓解,均未造成严重后果,顺利安全的完成本年度的高校新生体检。

猜你喜欢
血症新生医护人员
遗传性非结合性高胆红素血症研究进展
重获新生 庇佑
高尿酸血症的治疗
消退素E1对内毒素血症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法国用免费拳击课感谢医护人员
《海峡姐妹》志愿者为医护人员送温暖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等疫情过去,你要记得这四件事
坚守,让百年非遗焕新生
腹腔镜手术相关的高乳酸血症或乳酸性酸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