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触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护理中的应用

2020-04-11 13:54梁天梅唐卓润
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 2020年3期
关键词:胆红素血症住院

梁天梅,唐卓润

(四会市人民医院,广东 四会 526200)

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时期的常见病,主要是由于胆红素的产生增加、排泄减少所致,若不及时治疗有可能引发胆红素脑病,进而影响患儿的中枢神经系统,严重情况下甚至会危及患儿的生命安全。因此,临床上需要加强对患儿的治疗和护理,抚触护理是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护理模式,通过科学系统的抚触操作可以起到辅助提高治疗效果的作用,从而获得较好的干预效果[1-2]。现共选择120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重点评估抚触护理的临床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120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于2018年2月-2019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使用数字随机表法将120例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中:男性患儿36例,女性患儿24例;胎龄为37-41周,平均胎龄(39.12±1.17)周。观察组(60例)中:男性患儿34例,女性患儿26例;胎龄为36-41周,平均胎龄(39.08±1.14)周。通过比较研究发现,无明显差异,具备可比性。

纳入标准[3]:(1)所有新生儿均接受相关检查,综合临床症状和检查结果,明确诊断为高胆红素血症;(2)所有研究对象均为足月儿;(3)患儿家属同意参与本研究,且均为自愿参与,本研究经伦理部门批准。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对患儿的病情变化进行持续、密切监测,强化对患儿的基础性护理,注意保暖。同时控制好患儿的体温,体温控制在36-37oC的范围内,保持湿度适宜,湿度控制在56%-66%的区间内。向产妇系统的介绍新生儿喂养方法,鼓励产妇进行母乳喂养。此外,要保持患儿的皮肤干燥、清洁,注意观察患儿症状变化,积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观察组(常规护理+抚触护理):常规护理方法同于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增加抚触护理,具体的护理方法如下:于母乳喂养后1 h开始对患儿进行抚触护理,开始抚触护理前调解室内的温度,温度控制在28-30oC范围内,在室内播放舒缓、轻柔的音乐,使患儿放松。护理人员的双手涂抹润肤油,并从患儿的头面部开始轻柔按摩,按摩顺序为头面部→腹部→四肢→背部→臀部,每日抚触两次,上午一次、下午一次,每次的按摩时间为15 min。

1.3 观察指标 (1)分别于护理前、护理后,对两组患儿的血清胆红素水平进行测定,并对两组的血清胆红素水平测定结果进行组间、组内统计学分析。(2)准确记录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主要包括胎便转黄时间、黄疸持续时间,同时记录两组患儿的住院时间,并对两组的各项时间进行组间比较。

1.4 统计学处理 用SPSS 16.0软件对数据和指标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Mean±SD)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理前后血清胆红素水平比较 两组患儿护理前的血清胆红素水平均相对较高,护理后两组的血清胆红素水平较护理前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且观察组患儿护理后的血清胆红素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经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护理前和护理后的血清胆红素水平比较(Mean±SD,μmol/L)(n=60)

2.2 症状改善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 与对照组患儿相比较,观察组患儿的胎便转黄时间、黄疸持续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的胎便转黄时间、黄疸持续时间、住院时间比较(Mean±SD)

3 讨论

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时期的常见疾病,患儿伴有粘膜黄染、巩膜黄染、皮肤黄染等症状,新生儿的机体免疫力较低,且发育尚不完善,患高胆红素血症的风险性较大,严重情况下,甚至会危及患儿的生命安全。由于新生儿的体质较弱,单纯治疗会影响患儿的生长发育,因此,临床上要加强对患儿的护理干预,通过科学的护理干预可以起到辅助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机体康复的效果,进而提升总体治疗效果。

此次研究比较了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护理中的两种干预模式,其一是常规护理,其二是常规护理+抚触护理,经对比两种护理方案的临床应用价值,发现第二种护理方法体现出的护理效果更为突出,其优势体现在以下两方面:(1)经护理后患者的血清胆红素水平降低更为明显;(2)患儿的胎便转黄时间、黄疸持续时间更短,症状可在短时间内改善,并且患儿的住院时间更短,可减轻患儿家庭的经济负担,可见抚触护理能够辅助提高治疗有效率。抚触护理是用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治疗和护理的常用方法,是一种有技巧性的、有序的操作方法,通过抚摸可以对患儿产生生理刺激,进而促进患儿的生长发育,增强机体的抵抗能力。在操作过程中,护理人员用温和的手法对皮肤产生刺激,并传递至患儿的中枢神经系统,可以促进菌群的快速生长,进而改善患儿的食欲,减少未合成的胆红素含量,增加胆汁的分泌量,使其能够频繁的排出胆红素,辅助提高治疗效果。

综上,将抚触运用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的临床护理中可获得理想效果,一方面可降低患儿的血清胆红素水平,另一方面可缩短患儿的症状改善时间和住院时间,对患儿的康复有积极意义,因此,可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猜你喜欢
胆红素血症住院
遗传性非结合性高胆红素血症研究进展
住院病案首页ICD编码质量在DRG付费中的应用
新生儿不同部位经皮胆红素值与血清总胆红素值的对比
总胆红素偏高,需警惕肝脏疾病
怎样看待升高的胆红素
高尿酸血症的治疗
消退素E1对内毒素血症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腹腔镜手术相关的高乳酸血症或乳酸性酸中毒
Alzheimer’s patient’s heart doesn’t forget a mother’s day tradition
踏莎行 住院感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