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彩超引导下射频消融术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的效果及预后

2020-04-11 13:54屈美娜李栋姚士欣武炳茁王玉石
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 2020年3期
关键词:消融术良性射频

屈美娜,李栋,姚士欣,武炳茁,王玉石

(正定县人民医院,河北 石家庄 050800)

甲状腺结节具体是指因内分泌失调所导致的疾病,多数患者为良性结节,患者发病后,若不及时采取治疗措施,结节体积将持续增大,进而造成食管受压及气管受压等临床现象[1]。对于甲状腺结节患者而言,虽然手术治疗效果良好,但是由于手术具有创伤性,导致患者术后易发不良反应,影响患者预后,而彩超引导下射频消融术(RFA)是近几年推出的新型微创手术,该手术自被推出以来,就被广泛应用于甲状腺良性结节的临床治疗中。故本次选择来我院接受治疗的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给予患者彩超引导下RFA治疗后,对其甲状腺良性结节体积大小及甲状腺临床指标变化情况进行评价,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6年7月-2019年7月,将该期间来我院的38例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标准:(1)本次纳入患者均符合甲状腺良性结节的临床诊断标准;(2)依从性较高。排除标准:(1)存在手术禁忌证患者;(2)患有严重精神疾病患者;(3)患有严重呼吸系统疾病;(4)认知功能存在严重障碍。其中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24例;年龄:23-66(44.50±22.09)岁。本次研究获得委员会审批,患者及家属均知情。

1.2 方法 给予患者彩超引导下RFA治疗,消融治疗时调节输出功率为50W,要求患者呈仰卧位,垫高患者肩部,并给予患者心电监护;常规消毒铺巾,并给予患者局部麻醉措施,随后将穿刺针在超声引导下刺入患者病灶内部,根据结节位置不同进行射频消融术[2]。治疗过程中,密切关注患者生命体征,若患者出现疼痛难忍时,及时调整输出功率或暂时停止治疗。

1.3 观察指标 甲状腺良性结节体积大小及甲状腺临床指标变化情况评估:甲状腺临床指标包括: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甲状腺激素(F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0.0分析数据,计数和计量资料比较分别行χ2和t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甲状腺良性结节体积大小对比 治疗后患者甲状腺良性结节体积大小相较治疗前均有明显缩小,P<0.05,见表1。

表1 甲状腺良性结节体积大小对比(Mean±SD)

2.2 甲状腺临床指标变化情况对比 治疗后患者甲状腺临床指标均优于治疗前,P<0.05,见表2。

表2 甲状腺临床指标变化情况对比(Mean±SD)(n=38)

3 讨论

甲状腺结节属于临床常见的颈部疾病,具体是指甲状腺内出现肿块,且该肿块可随甲状腺而上下移动,临床认为,多数甲状腺结节不会给患者带来影响,而当结节体积过大,患者病情较严重时,可引发患者呼吸系统功能等出现障碍。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临床推出了彩超引导下RFA,该手术的治疗原理是将射频针插入患者结节内,通过高频交流电预热,进而干燥肿瘤组织,使其凝固、干死。。通过本文研究发现,对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给予彩超引导下RFA治疗,治疗后患者甲状腺良性结节体积大小(1.29±0.68)相较治疗前(8.41±1.35)均有明显缩小,P<0.05,由此可见,彩超引导下RFA对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具有积极的临床治疗价值。

综上所述,对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给予彩超引导下RFA治疗,既能减少甲状腺良性结节大小,又能改善患者甲状腺临床指标情况,临床应大力推广。

猜你喜欢
消融术良性射频
心脏磁共振对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早期复发的预测价值
走出睡眠认知误区,建立良性睡眠条件反射
脊柱内镜下脊神经背内侧支射频消融术治疗腰椎手术失败综合征的效果
5G OTA射频测试系统
国内首例“磁共振引导下脑转移瘤激光消融术”成功实施
低场核磁共振短死时间射频线圈与射频开关的设计
关于射频前端芯片研发与管理模式的思考
良性胆肠吻合口狭窄球囊扩张与再手术治疗的疗效比较
Bp-MRI灰度直方图在鉴别移行带前列腺癌与良性前列腺增生中的应用价值
心房颤动导管消融术后心率的变化特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