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n-block矫治器治疗下颌后缩畸形的硬组织变化研究

2020-04-11 13:54孙香
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 2020年3期
关键词:牙弓切牙矫治器

孙香

(榆林市第一医院口腔科,陕西 榆林 719000)

下颌后缩属于儿童早期非常多见的一类牙颌畸形,不但会对儿童的牙弓正常发育产生影响,还会对面下三分之一发育和美观造成严重影响,临床中对于下颌后缩畸形患者需要提供及时有效的治疗,缓解患者身心负担,降低成年之后手术风险,缓解骨性畸形严重程度,降低正颌外科手术治疗难度[1]。本文对于Twin-block矫治器治疗下颌后缩畸形的硬组织变化情况进行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接诊的下颌后缩畸形患者3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所选30例下颌后缩畸形患者全部接受Twin-block矫治器治疗,30例下颌后缩畸形患者中男性11例,女性19例,平均年龄为(9.1±2.4)岁,接受Twin-block矫治器治疗之前为患者提供头颅侧位片以及曲面断层片X线拍摄,ANB大于5度,其中头颅侧位片表明处在生长发育高峰期或是高峰前期。

1.2 方法 关于Twin-block矫治器的制作和应用:进行咬合重建期间需要下颌一次性前移到前牙对刃接触,覆盖面积超出10 mm的患者,通过两步法前移下颌,下切牙切端需要覆盖到塑料帽,避免下切牙唇向倾斜,在患者上颌腭部置入菱形扩弓簧,使上牙弓前端宽度获得扩大,在每次接受复诊时打开2 mm,帮助调整上下牙弓形态,从而获取理想的咬合关系,告知患者每天除去进食和刷牙,需要全天佩戴,在患者佩戴3个月之后慢慢调磨上颌后部,当磨牙建立中性咬合关系,双尖牙部位存在咬合接触,下颌无法后退时,可以停止佩戴,改为上颌斜面导板维持6个月[2-3]。

1.3 评价标准 30例下颌后缩畸形患者接受矫治前后接受头颅侧位片以及曲面断层片X线拍摄,通过华西测量分析法测量ANB、UL-Eline、NA-AP、U1/NA、U1/SN、SNB、L1-NB、U1-PP、U6-PP以及L6-MP指标[4]。

1.4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所得数据结果通过SPSS 16.0软件加以处理。

2 结果

30例下颌后缩畸形患者接受Twin-block矫治器治疗之前的ANB 为(6.00±1.84)°,UL-Eline为(4.00±2.24)mm,NA-AP为(7.08±5.17)°,U1/NA为(6.03±1.77)°,U1/SN为(118.76±8.48)°,SNB为(74.7±3.79)°,L1-NB为(27.44±7.88)°,U1-PP为(25.21±4.18)mm,U6-PP为(16.06±3.27)mm,L6-MP为(24.6±2.98)mm,30例下颌后缩畸形患者接受Twin-block矫治器治疗之后的ANB为(5.00±2.29)°,UL-Eline为(3.17±1.86)mm,NA-AP为(6.02±4.66)°,U1/NA为(4.00±1.68)°,U1/SN为(103.24±9.38)°,SNB为(77.17±2.86)°,L1-NB为(32.26±6.47)°,U1-PP为(27.17±3.22)mm,U6-PP为(17.88±3.54)mm,L6-MP为(27.24±3.94)mm,30例下颌后缩畸形患者接受Twin-block矫治器治疗之后各项观察指标与治疗之前对比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t=3.680,P<0.05)。

3 讨论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见,Twin-block矫治器在治疗下颌后缩畸形中对于硬组织的改变情况和软组织对比不是非常明显,主要是因为Twin-block刺激下颌功能性前移期间,口周肌群以及咀嚼肌牵拉出现反作用力,导致上颌前牙舌向移动,下颌骨位置改变引发神经肌肉反应,建立新口周肌张力平衡,获取协调的颜貌外形。本文研究还显示患者颜貌改变和下面高增高覆盖减小密切相关,和文献资料一致[5]。

综上所述,短期佩戴Twin-block矫治器能够加快口唇部软硬组织形态改善速度,但是患者需要接受长时间肌功能训练,使唇部长度获得延长,建立协调的面部外形。

猜你喜欢
牙弓切牙矫治器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临床性能及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上颌前牙区牙齿美学研究进展
骨性Ⅲ类错畸形患者前牙弓形态的特征分析
新型上颌垫矫治器治疗乳前牙反的临床应用
骨性Ⅱ类均角成年患者上颌中切牙与切牙管位置关系的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研究*
切牙管与上颌中切牙位置关系的定量研究
正畸患者如何刷牙
微种植支抗对正畸拔牙患者上颌牙弓宽度影响的研究
整平Spee曲线影响牙弓形态变化的研究
38例切牙管囊肿的X线三维影像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