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工作中免疫检验的影响因素及质量控制分析

2020-04-11 13:54杨炳燕
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 2020年3期
关键词:偏差标本药剂

杨炳燕

(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人民医院检验科,青海 海南 813099)

免疫检验结果直接决定着疾病诊断结果及诊治计划的确立,其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在疾病诊断正确率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意义。然而就当前状况看,影响免疫检验结果原因较多,一旦结果出现偏差极易延缓临床治疗进程。质量管控旨在为确保产品能够满足相应的质量要求继而展开的目的性干预计划,只有保证免疫检验质量,才能发挥出其在临床疾病诊断中的促进意义[1]。本研究对2017年6月-2019年6月900例免疫检验样本进行研究,现作如下汇报。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择选2017年6月-2019年6月时间段900例免疫检验样本进行研究。按照时间顺序均分为参照组(2017年6月-2018年6月)和观察组(2018年7月-2019年6月),参照组所有样本男女比例234:216;年龄在18-64岁区间内,平均年龄为(45.2±8.6)岁。观察组所有样本男女比例223:227;年龄范围19-65岁,平均年龄(46.3±8.6)岁。对参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免疫样本一般资料开展独立样本检测对比,P>0.05,存在可比性。

1.2 方法 参照组采用常规免疫检验流程,如收集样本、储存样本、送检样本及检验样本和出具报告单等。

观察组基于参照组基础上实施一系列质量管控措施:①免疫检验前。在免疫检验实施前,相关人员需严格根据采集原则进行样本采集,遵守国家相关规定,确保检验精准性。②免疫检验中。在免疫检验时,检验人员应确保所工作环境与检验项目要求相一致,并且对检验样本行定期检查,以免发生样本凝固事件。③免疫检验后。免疫检验后应对整个检验流程实施记录,对相关数据资料展开统计分析,同时认真保存检验后的样品,且按时更换清洗液以降低污染的可能性,从而有效确保检验质量。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免疫结果偏差状况展开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通过SPSS 22.0软件对此研究数据开展处理分析,计量相关资料选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以t实施行检验。免疫结果偏差状况用率表示,以χ2进行验证,组间对比能否在统计学范围内可以P<0.05为参考依据。

2 结果

对两组免疫结果偏差情况展开比较:观察组因标本因素导致免疫结果偏差5例(1.11%)、设备因素3例(0.67%)、试验药剂3例(0.67%)、技术因素2例(0.44%);参照组因标本因素导致免疫结果偏差28(6.22%)、设备因素20例(4.44%)、试验药剂18例(4%)、技术因素13例(2.89%),观察组免疫结果偏差情况较参照组显著改善,具统计学差异,P<0.05.

3 讨论

通过以上研究发现,免疫检验质量影响因子包括以下几点:首先,在采集血清样本后,血清遭受储存环境影响、标本受细菌侵入影响,对标本质量产生不良影响,继而产生检测结果偏差的情况。另外,在实际检验中可能有假阳性的情况发生,亦能影响检验最终结果。其次,在实际样本检测中,未能及时、准确对相关仪器和设备实施维护,且不能按照检测项目选择适宜仪器,导致数据校对效率差,影响免疫检验结果。最后,在检测中因试验药剂质量亦或是运用方式不合理以及使用时间等均会造成免疫质量问题。同时限于操作人员对样本记录工作缺失重视,未能按照一定程序实施样本检测,亦可对样本检测质量产生影响[2]。而要想确保并提升免疫检测质量就要降低上述影响因子的出现几率,如在样本采集中,规范采集行为,保证样本是空腹血,并对血液样本采取及时储存,尽可能降低环境对血液标本的影响。此外,对相关仪器设备实施定期养护,减少故障可能性,并在使用前认真调试,以免在正式使用中出现问题而影响检测结果。同时科学适宜选用试验药剂,熟练把握药剂有限期与应用指南,确保试剂实效性。并且对相关人员自身职业水平进行加强,促进样本采集工作更具科学性和规范化,从而提升检验整体质量与实操能力[3]。本次研究中,观察组免疫结果偏差情况相比参照组改善效果更为优异,说明对相关影响因素展开分析并实施质量管控措施效果理想,可促使检验结果趋于精准化。

综上所述,经分析与探究检验工作过程中免疫检验的影响因素(标本因素、试剂因素和技术因素及设备因素),制定出免疫前、免疫中及免疫后的对应管控措施,以更好的保证医院免疫检验质量,进而确保就医者身心健康。

猜你喜欢
偏差标本药剂
不明原因肝损害的32例肝组织活检标本的29种微量元素测定
50种认知性偏差
防治美国白蛾的药剂试验分析
小麦拌种防效好 药剂选择要当心
COVID-19大便标本采集器的设计及应用
如何走出文章立意偏差的误区
无题
真相
航天器近距离相对运动的轨迹偏差分析
植物标本的采集与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