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与不合理用药问题分析

2020-04-11 13:55彭为
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 2020年3期
关键词:注射剂部位中药

彭为

(南京市雨花医院,江苏 南京 210000)

中药注射剂近年来应用较广,但是不良反应和不合理用药频繁出现,本次研究主药就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和不合理用药展开分析。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择我院接诊的300例中药注射剂患者,患者的接诊时间在2018年7月-2019年7月。其中,男性患者有173例、女性患者127例。患者的年龄范围在39-83岁,平均年龄(60.45±10.23)岁。

1.2 方法 采用《中药注射剂临床应用基本原则》、《中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中医疾病诊治标准》、《中药临床药理学》等方法对3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1.3 观察指标 (1)分析300例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2)分析不良反应发生的时间、(3)分析不良反应出现的部位。

2 结果

2.1 分析300例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300例患者中,共32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67%。

2.2 分析不良反应发生的时间 不良反应发生的时间集中在5-30 min,详见表1。

表1 分析不良反应发生的时间

2.3 分析不良反应出现的部位 不良反应出现的部位包括以下六个部分,详细内容见表2。

表2 分析不良反应出现的部位

3 讨论

与传统中药制剂相比,中药注射剂是一种以中医理论为指导,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以中药或天然药物单方或复方制成的无菌溶液、悬浮液或无菌粉末注射入人体的较新的制剂类型[1]。与传统中药相比,中药注射剂具有剂量准确、见效快、疗效好等特点[2]。它在抢救病人,特别是危重病人方面有很大的效果。但是,随着中药注射剂的广泛应用,药物不良反应日益增多,对临床应用的负面影响需要引起重视[3]。因此,有必要研究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原因、规律和特点,为临床用药提供合理的依据。中药注射液生物利用度高、疗效好、速度快,但成分复杂动植物蛋白和鞣酸、多肽、多糖等大分子物质是常见的过敏原,容易引起皮肤发红、肿胀、瘙痒、疼痛、消化不适和心脏过敏反应随着中药注射剂应用范围的广泛,临床用药中也存在一些滥用现象,导致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

在使用中药注射剂时,我们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在使用中药前,我们应该询问患者的情况,包括病史和用药史,告知患者注射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并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如果有问题及时解决。第二,控制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方法。严禁其他药物的输注参与,控制输入速度[4]。如果在为患者中药注射剂的输液速度过快,患者出现不适感,所以需要控制药物的注射速度,缓解患者的不适感。第三,运用辨证药物疗法,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结合患者的适应证等疾病,选择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法。第四,是加强药师用药指导和干预,提高临床医师素质,通过教育培训加强重要注射剂的监督,提高用药的安全性和合理性。分析和研究患者的不良反应,并根据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可以更好地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综上所述,要重视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性,加强临床药学干预,普及中药注射剂知识,提高对中药制剂配伍的重视程度,提高出现不良反应患者的关注度。

猜你喜欢
注射剂部位中药
国家药监局关于修订辅酶Q10注射剂说明书的公告(2022年第11号)
中药师干预对医院中药注射剂合理应用的效果分析
每个女孩都有不允许别人触碰的隐私部位
中药久煎不能代替二次煎煮
您知道吗,沉香也是一味中药
中医,不仅仅有中药
儿童为何接连被禁用中药注射剂
五个部位冬天尤其要保暖
我院近年来中药注射剂的使用与不良反应情况分析
“中药零食”怎么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