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底电生理对早孕人工流产后行促进子宫内膜修复的效果研究

2020-04-11 13:55胡会琴
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 2020年3期
关键词:宫腔盆底组间

胡会琴

(珠海市市香洲区第二人民医院,广东 珠海 519000)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性行为的逐渐开放,致使早孕女性逐渐增多。通常来说,在临床中根据患者的主要意愿均选择手术的方式结束妊娠,此方法虽然具有一定的快速性和有效性,但是也会使患者产生子宫感染、宫腔粘连以及穿孔和腹腔积血等并发症发生,不仅会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质量,严重的还会致使患者出现不孕不育的现象,甚至危及生命健康。本文将主要就早孕患者人工流产后采用盆底电生理治疗对其子宫内膜受损情况的修复效果进行主要研究分析,为相关治疗提供有利基础。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资料为选取在2018年5月-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300例早孕人工流产患者,并将所有患者按照自身治疗意愿进行随机分组,每组150例;常规组中,患者最小年龄和最大年龄分别为19岁和31岁,患者的年龄均值为(24.1±1.8)岁;患者的最长停经时间和最短停经时间分别为64天和40天,停经时间均值为(52.1±2.2)天;实验组中,患者最小年龄和最大年龄分别为20岁和31岁,患者的年龄均值为(24.8±1.9)岁;患者的最长停经时间和最短停经时间分别为62天和40天,停经时间均值为(52.0±2.4)天;两组患者的分组情况均经本院相关伦理委员会批准且基数资料组成对比,并未出现明显的组间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1]。

纳入标准:(1)在我院实施人工流产手术且病史资料齐全,治疗依从性较好的患者;(2)排除患有糖尿病、心脏病、高血压等疾病以及停经时间大于10周的患者;(3)无精神疾病和相关沟通障碍的患者;(4)对于此次研究分析已经同意并进行签字确认的患者;

1.2 方法 (1)常规方法:常规组患者在我院接受人流手术后,不进行其他治疗措施,由本院相关医护人员给予适当的健康宣教以及卫生知识讲解。(2)盆底电生理治疗:实验组患者在我院接受人流手术后,在常规组健康宣教的基础上实施盆底电生理治疗,即将治疗仪(法国PhenixUSB4)的频率和脉宽分别调整为40 Hz和250 μs,将其电极片分别放置在患者的耻骨联合上方和腰骶部,对患者的子宫内膜进行低频率修复治疗,在患者手术后5天即可以进行治疗,30 min/次,5次/月,需要连续治疗3个月。

1.3 指标观察 (1)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并发症(月经量减少、宫腔粘连)发生率(并发症发生例数/总例数×100%)和随访一年后的再次妊娠率(再次妊娠例数/总例数×100%)。(2)对两组患者治疗一个疗程以后的首次月经复潮时间、子宫内膜厚度进行观察记录,并有效对比。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处理使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Mean±SD)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

表1 1800例人工流产患者的再次妊娠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2 结果

2.1 1800 例人工流产患者的再次妊娠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治疗后实验组的再次妊娠率(33.33%)相比常规组(16.67%)较高,且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44%,常规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1.11%,其中实验组患者中出现月经量减少30例,宫腔粘连10例;常规组患者中出现月经量减少70例,宫腔粘连30例;两组数值比较,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1800 例人工流产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 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首次月经复潮时间、子宫内膜厚度均显著优于常规组患者,两组数值比较,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800例人工流产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Mean±SD)

3 讨论

人工流产属于医院门诊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终止妊娠的操作方法,其手术方式具有一定的快速性和有效性,但是该种手术操作对于患者来说存在着有创性,会使女性患者在手术后出现子宫内膜损伤的现象,如果不给予及时的治疗和护理,将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出现不孕不育的情况。临床中发现,多数患者会由于自身经济条件以及其他原因选择在术后通过自身月经周期中的雌激素与孕激素的撤退进行自行恢复,但是相关医学研究结果证实,患者在术后子宫内膜基底层受到了损伤,不但不容易自行恢复,同时还会产生月经量减少、宫腔粘连等并发症状,对于具有生育要求的女性患者来说,很容易导致不孕。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相关医学专家逐渐开始重视起女性患者人工流产的预后情况,陈兰媚等人在2017年的国际医药卫生导报中曾提出,在进行人工流产术后,一定要采取合理恰当的治疗方法对患者的子宫内膜受损情况进行有效的预防。目前,盆底电生理治疗已经逐渐被广泛应用在各个医院,并且受到了较多患者和医疗工作者的高度关注和好评,其不仅可以治疗女性患者人工流产后的子宫内膜受损情况,还在改善患者盆腔脏器脱垂、性功能障碍、女性尿失禁以及产后子宫复旧等方面具有一定的成果[2]。

综上所述,对于早孕人工流产后患者的子宫内膜受损情况进行治疗过程中发现,盆底电生理治疗效果显著,既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月经量减少、宫腔粘连等并发症发生率,又可以改善其子宫内膜受损情况,增加患者的再次妊娠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宫腔盆底组间
中重度宫腔粘连患者行宫腔粘连切除术后治疗效果与生活质量分析
不典型宫腔粘连的超声声像图特征及漏误诊分析
A case of conjunctiv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with spheroidal degeneration: a clinicopathological study
盆底肌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自然分娩后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观察
盆底肌生物电刺激在产妇盆底肌松弛护理中的应用
盆底康复治疗仪联合盆底肌肉锻炼治疗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的效果分析
超声宫腔水造影对宫腔粘连的评估分析
盆底仪在阴道分娩后尿潴留治疗中的应用
超声宫腔水造影在宫腔病变中的应用评价
要背沟,不要“虎背熊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