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鲁司特联合西替利嗪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分析

2020-04-11 13:55张桓宁
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 2020年3期
关键词:白三烯风团孟鲁司

张桓宁

(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药学部(中山大学附属佛山医院),广东 佛山 528000)

慢性荨麻疹属于常见的一种皮肤疾病,主要是由于内外在因素(药物因素、感染因素、饮食因素、植物影响、蚊虫叮咬、物理因素)所导致的皮肤黏膜及血管的炎性病变,患者病程通常大于6周;该病没有明确的发病人群和年龄段,并且存在反复发作的情况。患者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风团和斑块,并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1]。临床治疗该病主要使用抗组胺药物进行治疗,但大量研究证明抗组胺药物疗效并不显著;有报道指出:孟鲁司特联合西替利嗪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显著,基于此,本文回顾性选取特定时段内的42例患者展开研究,现做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线资料 抽取我院2017年9月-2018年5月内接诊的慢性荨麻疹患者42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男女比例为14:7,年龄19-50岁,平均年龄(45.66±2.75)岁。观察组:男女比例为11:9,年龄18-50岁,平均年龄(45.26±2.47)岁,对比分析42例患者的基线资料,无明显差异,可以支持下文中的统计学研究。

纳入标准:(1)上述患者均符合临床对慢性荨麻疹的诊断标准。(2)病程≥6个月,近期没未使用抗组胺药物、免疫抑制剂治疗者。排除标准:(1)荨麻疹性血管炎者、荨麻疹伴发喉头水肿。(2)抗组胺药物过敏者。(3)急性传染病者。如麻疹、肺炎、百日咳、急性中耳炎、急性结膜炎者[2]。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西替利嗪单药治疗:口服5 mg西替利嗪(喜宁,国药准字H20040308,宜昌东阳光长江药业股份有限公司),5 mg/1次,1次/d,连续服药15天。观察组:在对照组西替利嗪的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西替利嗪服药方式和剂量通对照组,口服10mg孟鲁司特(注册证号H20160473:国药准字J20130047,杭州默沙东制药有限公司)10 mg/1次,1次/d,连续服药15天[3]。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3.1 对比治疗疗效 根据治疗后患者出现的风团数目、大小,瘙痒程度来评定;经治疗,患者红肿胀痛等临床症状完全消失,皮肤情况恢复正常为治疗显效;经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有所缓解,大范围皮肤均恢复正常为治疗有效;经治疗后患者红肿胀痛等临床症状未得到有效缓解,甚至极少数患者出现症状加剧现象为治疗无效;现阶段临床将总疗效定义为(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3.2 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荨麻疹活动度评分变化 其中荨麻疹活动度评分采用4级评分法,分值为0-3分,3分:患者每天风团数量≥50个,瘙痒症状较重,对患者正常睡眠与生活造成严重影响。2分:患者每天风团数量在20-50个之间,中度瘙痒,但并不会影响患者正常睡眠。1分:患者每天风团数量≤20个,瘙痒症状轻微;0分:患者未出现风团和瘙痒症状[4]。

1.4 统计学方法 此研究产生的数据一律纳入SPSS 23.0软件计算,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Mean±SD)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对比治疗疗效 观察组为95.2%,对照组为71.4%,观察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疗效对比(n=21)

2.2 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荨麻疹活动度评分变化 对照组:治疗前(4.27±0.35)分,治疗后7天(1.88±0.75)分,治疗后14天(0.88±0.56)分;观察组:治疗前(4.25±0.36)分,治疗后7天(1.00±0.36)分,治疗后14天(0.12±0.05)分;治疗前t值为0.1825;治疗后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t值为4.8473和6.1945。

3 讨论

慢性荨麻疹患者发病后短时间内局部皮肤会出现风疹块,会感到发痒和麻刺感,之后皮肤则会迅速出现皮疹;极少数患者会在风疹块出现数小时后会出现头痛、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状,而风疹块通常则会在数小时或2 d内自然消失,而其他皮肤部位会出现新皮损,患者如若未接受相关治疗措施,则会断断续续地发生皮疹情况,所以皮疹会不断加重;临床研究证明该病具有较高的复发率。该病治疗难度较大,并且治疗所需时间较长,因此在治疗中必须明确其具体病因后对症用药进行治疗。

西替利嗪属于选择性组胺H1受体拮抗剂,临床用于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过敏性鼻炎等病症,口服后可迅速被人体吸收,且血浆浓度水平和给药剂量呈线性关系,个体间差异小;但是大量研究证明该药单纯治疗,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头痛、腹痛等反应,因此临床治疗需联合其他药物进行。孟鲁司特钠属于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对I型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有高度亲和性和选择性,可以明显抑制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产生炎性因子,起抗过敏作用。大量研究证明西替利嗪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显著,可以有效抑制白三烯,并且不良反应较小[5]。

综上,在慢性荨麻疹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实施孟鲁司特联合西替利嗪治疗疗效显著,不仅可以明显提高临床疗效,还能有效降低荨麻疹活动度评分,因此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白三烯风团孟鲁司
箕的琴弦
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疗效观察
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哮喘的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孟鲁司特钠联合丙卡特罗治疗慢性咳嗽临床分析
孟鲁司特结合沙丁胺醇对支气管哮喘患儿预后的影响
中药洗剂对慢性荨麻疹患者的应用效果观察
玉屏风颗粒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对慢性荨麻疹的治疗效果分析
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
突然来的风
孟鲁司特钠治疗呼吸道合胞病毒毛细支气管炎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