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核抗体和抗核抗体谱联合检测在自身免疫疾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2020-04-11 13:55李丽
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 2020年3期
关键词:免疫性抗原病症

李丽

(思南县人民医院检验科,贵州 思南 565100)

抗核抗体也被称为抗核酸抗原抗体,其主要由患者细胞内的RNA、DNA和蛋白质共同产生的一种自身抗体,其能够对各种细胞核的组成成分进行确定,从而有利于诊断各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在进行抗核抗体诊断的过程中,部分免疫系统疾病的患者抗核抗体谱呈现阴性,从而导致诊断结果失误的情况出现,所以这就需要将抗核抗体与抗核抗体谱相联合进行检测,以更好的对患者病情进行确定,提升预后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患者资料 将2018年11月-2019年12月本院306例患者,其中男126例,女180例,年龄4-82岁,平均年龄49岁。

1.2 标本采集 间接免疫荧光法(IIF)采用欧蒙抗核抗体IgG试剂盒,以Hep-2细胞和猴肝为抗原基质。空腹采集所有患者的静脉血3-5 mL,对其静脉血进行离心分离处理(每分钟3000 r/min,离心10 min),当日不能做的-20oC冰箱保存。

1.3 检测方法 将血清样本进行稀释,血清稀释度为1:100、1:320、1:1000、1:3200设阴阳性对照,用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和组织内有无荧光,有荧光显示滴度大于或等于1:100断定为阳性[2]。抗核抗体谱采用免疫印迹法(IBT)对特异性自身抗体进行检测,试剂盒为欧蒙医学实验诊断股份公司生产,可检测抗nRNP/Sm、Sm、SS-A、Ro-52、SS-B、ScI-70、PM-ScI、Jo-1、CENPB、PCNA、dsDNA、核小体、组蛋白、核糖体P蛋白、AMA-M2等15种不同抗原IgG类抗体。严格按照试剂说明书进行操作,用全自动免疫印迹仪(EUROBlotMasterII)进行扫描,并采用EUROLineScan软件评价结果。

2 结果

306 份血标本中ANA检测阳性96例,阳性率占31.37%(96/306)。荧光核型核颗粒型占37.50%(36/96),胞浆颗粒型占27.08%(26/96),核均质型占14.58%(14/96),着丝点型占7.29(7/96),核仁型占5.21%(5/96),核周型占2.08%(2/96),具有2种核型的占6.25%(6/96),96例阳性中1:100者32例,占33.33%%(32/96),1:320者36例,占37.50%(36/96),1:1000者20例,占20.83%(20/96),1:3200者8例(8/96),占8.33%。抗核抗体的滴度与抗核抗体谱及自身免疫性疾病例数的关系见表1。

306 份血标本抗核抗体谱检测阳性80例,阳性率为26.14%,(80/306),抗体单项阳性占36.25%(29/80),抗体两种及两种以上阳性率占63.75%(51/80),阳性抗体居前的是抗SS-A抗体,抗Ro-52,抗Sm抗体。

306 份血标本96例ANA阳性中,ANAs阴性者16例(有3例临床诊断为自身免疫性疾病,有13例患者经长期随访后确诊为其他病症,有4例患者为ANA阴性及ANAs阳性,其中包括1例患者最终诊断为自身免疫性疾病,ANA和ANAs二者均为阳性76例(有72例诊断为AID,4例患者诊断为其他疾病,96例患者中72例经IIF检验后确诊为AID病症,所占比例为75%,80例ANAs患者中有72例经IBT检验确诊为AID,所占比例为90%,同时应用两种方式进行检验后,76例患者中有72例被确诊为AID,所占比例为94.74%。

表1 抗核抗体与抗核抗体谱联合及确诊患者自身免疫性病症情况分析

3 讨论

为保证有效筛查自身抗体,采用IIF法对抗核抗体进行检验是十分有效的,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模型对患者自身抗原进行鉴别也有利于鉴别患者病症,因为细胞具有较为复杂的内部结构,再加之每种成分存在不同的抗原,抗核抗体与特异性自身抗体检测方式相联合,有利于对免疫性结缔组织进行有效诊断,且抗核抗体与特异性自身抗体可能存在于同一种免疫性阻止疾病之中,在健康人群或者非免疫系统病症的患者中也可能存在一定的抗核抗体,而且自身抗体成分中,AID组成不同,最终导致特征性抗体谱的形成。检测期间,自身抗体抗原的明确在检测自身抗体特异性中具有积极作用。那么将抗核抗体与特异性自身抗体联合进行检测就显得十分重要。IBT法可根据组合内容,一次性对诸多特异性抗体进行检测,此外该方法优点较多,包括操作简单、方便、快捷等。

综上所述,AlD指的是患者机体受到多种作用影响,导致多器官功能性障碍,只有能够合理对患者体内的AID进行检验,才能够有效鉴别患者病症,当前临床研究已经正式通过检验ANA和ANAs能够诊断AID病症,且ANA的临床检验敏感程度更高,只能作为筛查试验,而ANAs特异性高,两者联合检测在AID诊断中具有一定互补性,可减少漏诊或误诊。但要注意二者均为非特异性指标,检测结果需结合临床症状及其他检测综合分析,才能作出正确判断。

猜你喜欢
免疫性抗原病症
护肝布祖热颗粒通过抑制凋亡减轻小鼠免疫性肝损伤
苏州市D抗原阳性无偿献血者C和e抗原阴性率及其筛血策略*
腰痛这个仅次于感冒的第二大常见病症怎么处理
儿童自身免疫性脑炎的研究进展
炙甘草汤,适用于哪些病症
葛根素抑制小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的作用
胸腺瘤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负载抗原DC联合CIK对肝癌免疫微环境的影响
青春期病症
关于血型问题的释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