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1例血小板假性减低的纠正与分析

2020-04-11 13:55宫春飞宋伟
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 2020年3期
关键词:抗凝剂假性直方图

宫春飞,宋伟

(山东解放军第960医院泰安院区检验科,山东 泰安 271000)

1 病例特点

1.1 患者中年女性,既往体健,因“外伤后头部及左上肢疼痛近1天”入院。

1.2 查体 血压:100/60 mmHg,意识清,精神差。面部多处擦伤,顶枕部肿胀,触痛明显。左胸部压痛明显,左上肢前臂吊带悬吊状态,活动受限。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2.5 mm,对光反应灵敏,口角、鼻唇沟对称,面部感觉无减退,咀嚼有力,双侧嗅觉正常。双耳听力粗测正常。悬雍垂居中,双软腭活动度正常,咽反射正常。左右转颈、耸肩有力。伸舌居中。左上肢活动受限,其余肢体肌力5级,肌张力正常。双侧肱二、三头肌腱反射(++),双侧膝腱反射(++)。双侧巴氏征、查多克征阴性。颈部软,双侧克氏征、布氏征未引出。

1.3 CT 双侧基底节区腔隙性脑梗塞,右额叶挫裂伤,右侧额颞部硬膜下血肿,双侧顶枕部头皮下血肿,右侧肱骨大结节、左肩胛骨及第3、4肋骨骨折,双侧少量胸腔积液,双肺挫裂伤。平片:左侧桡骨及尺骨茎突骨折。

1.4 入院查血常规 WBC:4.59×109/L,RBC:3.17×1012/L,HGB:81 g/L,PLT:5×109/L,观察血小板直方图不正常,血小板直方图显示尾部抬高,于是推片染色镜检,发现片尾部血小板有明显凝集现象,形态未见异常,与仪器所测数值很不相符,怀疑是血小板EDTA依赖性假性减低,于是与临床医生沟通说明情况,嘱咐患者于第二天来检验科抽血窗口抽血,我们抽四管血立即上机检测,其结果表1。

2 讨论

随着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的不断更新和应用,原来的手工计数法已逐渐被取而代之。虽然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快速、准确,但也有其不足之处,检验人员对仪器完全信赖并依赖,会造成漏诊和误诊。

临床上血小板减少的病例多见,某些严重的疾病常伴有血小板假性减少,如免疫性疾病[1]、肝病、烧伤、癌症等。某些抗菌药物也可以诱导血小板减少[2],而由EDTA抗凝剂引起的假性血小板减低有报道显示,极少数患者血液中的血小板会因为EDTA-K2引起聚集,导致假性减少,此原因约占假性血小板减少的90%以上[3]。由于EDTA对细胞形态和血小板计数无显著影响,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建议使用EDTA作为血常规分析仪的抗凝剂[4]。然而,极少数患者使用EDTA抗凝时,会引起血小板聚集,这种EDTA依赖性假性减少可能与血浆中存在的抗血小板抗体和抗心磷脂抗体等自身抗体有关,有研究显示,EDTA-K2可使血液发生免疫介导,介导产生的冷抗血小板抗体使血小板发生凝集现象,这种冷抗血小板自身抗体直接作用于血小板膜糖蛋白2B/3A上,同时与血小板结合后的自身抗FC端又可与淋巴细胞或单核细胞上FC端受体结合,引起血小板聚集发生卫星现象[5].从而导致仪器不能识别凝集的血小板,使血小板计数偏低。

表1 不同方法检测PLT计数结果(×109/L)

本例患者不加抗凝剂和肝素抗凝PLT计数结果相差不大,而EDTA-K2抗凝和枸橼酸钠抗凝计数结果和不加抗凝剂与肝素抗凝PLT计数结果相比较相差接近1倍。有报道显示,EDTA-K2抗凝的血小板计数在不同时段的聚集程度不同,2 h时可出现聚集高峰[6]。比较本患者EDTA-K2抗凝血前后10 min结果相差悬殊就很大,可见此例患者为血小板EDTA依赖性假性减低。虽然有文献报道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发生率仅有0.09%-0.21%[7],但也应该引起重视。工作中遇到血小板计数偏低的标本,要首先观察标本的性状,看是否凝集[8],并同时观察直方图是否有异常。另外,也要注重最基本最重要的血涂片形态检查,涂片染色镜检观察血小板数量、大小、形态、聚集状态[9]。此外,对由于EDTA-K2抗凝剂引起的假性血小板减低患者,要对其作特殊交待,因为平常工作量大,住院及门诊患者标本送检时都比较集中,住院标本大部分都在1 h左右检测完毕,而门诊患者最快也要30 min才能检测完毕,所以要嘱咐其再次抽血检查时要和工作人员说明其特殊情况,便于检验者能对这样的标本做特殊处理,得到准确的检验结果,避免造成漏诊和误诊及过度治疗。

总之,只要检验工作人员平时工作中能做到仔细认真负责,多思考多动手,注意到每个细节,就能保证结果的准确性,避免误诊误治。

猜你喜欢
抗凝剂假性直方图
为什么献血过程中不可随意更改献血量?
符合差分隐私的流数据统计直方图发布
如何分辨真假宫缩?
Bp-MRI灰度直方图在鉴别移行带前列腺癌与良性前列腺增生中的应用价值
基于差分隐私的高精度直方图发布方法
“抗凝剂皮下注射腹部定位卡”在预防皮下出血中的应用
假性肠梗阻,你要知道
急性心肌梗死伴抗凝剂相关假性血小板减少症1例
中考频数分布直方图题型展示
贯穿缝合并加压包扎治疗假性囊肿切除后皮肤潜行剥脱伤7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