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完全性肠梗阻合并人芽囊原虫感染1例

2020-04-11 13:55肖丽君尹利民
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 2020年3期
关键词:涂片肠梗阻粒细胞

肖丽君,尹利民

(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甘美医院检验科,云南 昆明 65001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患者,女,32岁。主因“腹痛2天”于2020-01-30收入我院胃肠外科。无既往史。患者于2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脐周胀痛,疼痛呈持续性,可伴阵发性加重;疼痛可向腰背部放射;伴恶心,并呕吐数次,呕吐内容物为胆汁样,伴畏寒、无明显发热。解少许稀水样大便,量不多,有黏液,无脓血。患者初诊到我院急诊科就诊,初步诊断为急性肠胃炎,予止痛、解痉、抗感染等治疗两天后,症状无明显好转,行腹部平片检查提示:中腹部散在肠气,肠腔积气稍扩张,可见多个液面,考虑不完全性肠梗阻,普外科会诊收住院。入院体格检查:体温36.5oC,脉搏83次/min,呼吸19次/min,血压117/79 mmHg,疼痛评分2分,精神欠佳,急性痛苦病容。巩膜无黄染。腹部未见肠型及胃肠蠕动波,下腹见陈旧性手术瘢痕。腹稍胀,右下腹压痛伴有反跳痛,无肌紧张。肝脾未触及肿大。未扪及异常包块。无液波震荡,无震水声,肝浊音界存在,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3次/分,无气过水声,余查体未见异常。

图1 生理盐水涂片后镜下可见大量(每高倍镜视野>30个)圆形黄色、大小不均、折光性强、细胞内可见空泡结构

2 结果

相关化验结果如下:总胆红素(TBIL):14.01 μmol/L,直接胆红素(DBIL):5.72 μmol/L,间接胆红素(IBIL):8.29 μmol/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15 unit/L,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12 unit/L,钾(K):3.47 mmol/L,血红蛋白量(HGB):140 g/L,白细胞计数(WBC):10.45×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率(NUET%)81.8%,中性粒细胞计数(NUET#):8.6×109/L,嗜酸粒细胞百分率(NUET%)0.1%,嗜酸性粒细胞计数(EO#):0.01×109/L。粪便标本检验:大便标本稀,有黏液,生理盐水涂片后镜下可见大量(每高倍镜视野>30个)圆形黄色、大小不均、折光性强、细胞内可见空泡结构(图1)。经瑞氏染液染色显微镜辨认,确诊为人芽囊原虫(图2)。予患者非手术治疗效果不明显。行手术治疗肠梗阻,术中见肠管粘连,考虑粘连性肠梗阻,予行肠粘连松解后,给予患者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预防性抗感染治疗。在术后3天进行粪便检测,涂片,高倍镜下(400×),每张涂片查20个视野进行原虫计数,为阴性。

3 讨论

该患者不完全性肠梗阻伴随人芽囊原虫感染明确。行手术治疗肠梗阻后,给予患者预防性抗感染治疗。所用抗生素对人芽囊原虫无任何驱除作用。但在术后3天进行粪便检测,涂片,高倍镜下(400×),每张涂片查20个视野进行原虫计数,为阴性。未进行驱虫治疗,粪便中未查出人芽囊原虫,人芽囊原虫的感染自行消失,对此是否说明不完全性肠梗阻与伴随人芽囊原虫感染之间可能存在相关关系。

图2 瑞氏染液染色显微镜辨认,确诊为人芽囊原虫

人芽囊原虫是寄生在高等灵长类和人类肠道内可致病的原虫。主要寄生于回盲部,以肠腔内容物为营养,一些研究得出,人芽囊原虫虽引起肠黏膜水肿和发炎,但并不破坏结肠黏膜的完整性,提示人芽囊原虫对肠黏膜的机械性损伤作用较弱,即具消化道症状人群的人芽囊原虫感染率或感染度与健康人群无差别;且认为,人芽囊原虫感染引起的消化道疾病具有自限性,患者不需要任何治疗即可自愈[1]。但目前另有研究认为,人芽囊原虫是导致人类腹泻的重要机会致病原虫。尤其当机体免疫功能降低,如肿瘤患者、艾滋病患者等,容易感染人芽囊原虫;或肠道正常菌群失调时,虫体大量繁殖并侵入肠粘膜引起症状,且易与一般胃肠道感染相混淆,容易漏诊或误诊。腹泻为最主要的临床表现,大部分感染者还表现为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2]。而且用甲硝唑等药物在杀灭体内人芽囊原虫的同时能消除临床症状,从而推断人芽囊原虫具有致病性。本文病例存在的不完全性肠梗阻及伴随的粪便潴留,人芽囊原虫或许因人肠道正常生理发生改变,从而造成适合人芽囊原虫大量孳生的环境,从而导致了机会性致病原虫的繁殖。本例患者亦存在腹痛、恶心呕吐等的消化道症状,除考虑肠梗阻导致外,不能排除人芽囊原虫感染导致,与前面所述研究结果似有符合。即所谓的,不完全性肠梗阻可能促使了人芽囊原虫的感染。该例患者手术前未做作抗原虫治疗,而在患者术后肠道功能得到改善,人芽囊原虫的感染自行消失,也证实,人芽囊原虫感染具有自限性,或可以说明不完全性肠梗阻与伴随人芽囊原虫感染之间可能存在相关关系。

值得我们思考的是,本文病例中,患者存在肠梗阻、及伴随人芽囊原虫感染可以明确,但肠梗阻及人芽囊原虫感染何者在先,我们并不能完全确定,人芽囊原虫感染是否参与了不完全性肠梗阻发生与发展不得而知。我们推测,假如人芽囊原虫感染为不完全性肠梗阻发生的参与因素的话,在手术前我们及时使用甲硝唑等药物抗原虫治疗,患者是否可以免于手术呢。故而,对于合并腹泻等症状的肠道病患者,常规检验不能忽略,临床除考虑细菌因素外,尚需排外原虫感染。

猜你喜欢
涂片肠梗阻粒细胞
多层螺旋CT诊断肠梗阻的价值分析
粘连性肠梗阻,你了解多少
肠梗阻放射诊断中多层螺旋CT的应用分析
痰涂片与痰培养在下呼吸道感染诊断中的比较
直肠FH检测剩余液涂片用于评估标本取材质量的探讨
罕见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伴嗜碱性粒细胞增多
儿童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相关疾病研究
中性粒细胞在稳态和病理状态下的免疫调节作用
痰标本涂片与培养结核分枝杆菌检测结果比较
不同采样时间,不同性状痰标本抗酸染色阳性率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