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知识产权素养教育实践研究

2020-06-02 04:19王培训
江苏科技信息 2020年11期
关键词:服务中心专利知识产权

李 曈 ,冯 耀*,卞 卉,王培训

(1.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图书馆,江苏南京 210016;2.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工业和信息化智库评价中心,江苏南京 210016)

0 引言

高校是经济社会创新发展和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主力军和重要力量。2018 年初,国家知识产权局和教育部共同制定出台了《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建设实施办法》[1]。办法明确指出:“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承担高校知识产权信息相关培训,壮大信息服务人才队伍,开展知识产权素养教育,宣讲普及知识产权信息知识及技能。”在此背景下,本文在调研分析首批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知识产权素养教育现状的基础上,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相关工作探索与实践为例,构建高校图书馆开展知识产权素养教育的建设框架,明确教育主体、教育对象和教育内容,以期为高校开展知识产权素养教育提供借鉴。

1 高校知识产权素养教育现状与分析

高等院校在教育体系中位于最高层次,是我国培养高层次人才和知识创新的前沿阵地。在高等教育体系内开展知识产权素养教育具有战略优势与现实意义。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高校“三大支柱”之一的高校图书馆,应当积极开展知识产权素养教育活动[2]。与此同时,截至2018年12月,全国有46所高校设立了“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2019 年初,由国家知识产权局和国家教育部组织遴选23家为国家级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

本文通过网站、邮件和电话调研,对首批23家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进行了基本情况统计,调研截止日期为2019年6月12日。其中,除4所高校相关主页无法登录外,其余19 所高校开展信息素养或知识产权培训的情况如表1所示。

上述开展的专利讲座内容主要涉及专利资源使用方法、研究过程中专利信息利用以及专利申请流程等。其中具有代表性有哈尔滨工业大学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的专利服务月活动,曾开展过“专利文件及其撰写策略”“专利法律基础及其申请流程”“哈工大专利工作管理与改革要点”“专利挖掘与TRIZ创新方法讲座”等;浙江大学专利月开展了“专利有约”系列讲座、公益培训班、专利小法宝微课堂和专利智囊团深层次服务等活动,其中专利有约系列讲座包括“从认识专利到申请专利”“手把手教您撰写专利申请文件”“从国内申请到国际申请”“专利检索方法”等内容,公益培训班涉及专利布局与高价值专利培育、专利撰写概述、权利要求设计、高质量专利说明书撰写技巧、查新检索技巧等内容,微课堂涉及认识专利、专利权申请、专利三性审查、专利法律状态、失效专利利用、专利引文、专利申请准备、专利技术交底书撰写、专利检索资源、专利检索方法以及专利信息分析概述等。

表1 首批19家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信息素养、知识产权素养培训情况

此外,笔者还发现这23所高校中,有11所高校的法学院设有知识产权学院或者知识产权研究中心,3所高校法学院开设“知识产权法”课程,1所高校设置校属科研机构科技成果与知识产权法律服务中心。可以看出,首批国家级中心在知识产权理论研究方面的权威性,部分高校处于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地位。

调研显示:知识产权素养同信息素养一样,是全球化时代社会成员所需具备的基本素养。目前,信息素养教育已经得到普遍重视并得以广泛开展,而社会对知识产权素养的重视程度还很不够;以高校图书馆为基础建设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开展的知识产权素养教育,已由萌芽向探索阶段发展,成为高校图书馆服务实力的重要体现。中心已经成为高校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的支撑地和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人才的聚集地,对从事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人员应掌握的理论、方法、工具、规范流程等,有了全面和深入的要求。同时,现有知识产权素养培训的内容、形式没有形成成熟的体系,各个高校多是一些探索性的实践活动。

基于此,总结现有高校知识产权素养教育的经验,构建系统化的教育模式,明确教育主题、对象和内容,对高校推动知识产权工作必将具有深远的意义。

2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知识产权素养教育实践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成立于2018 年8 月,中心挂靠图书馆。依托图书馆的服务基础、服务资源和服务平台,中心开展了创新与深化的知识产权信息服务。除了专利检索与分析服务,知识产权素养教育是中心服务工作的一大重点,目前开展的教育活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 读者培训

自2010年起,集中校内外相关优势师资资源,将专利信息检索与利用的内容嵌入图书馆信息素养公益讲座,并纳入年度例行的讲座计划。通过设置专题的形式针对教师、研究生、本科生等不同读者群体的不同需求开展了30余场培训。内容涉及专利基础知识、专利申请实务、专利检索策略及案例分析、专利信息分析技巧及案例分析、科研创新过程中的专利信息利用、专利管理、实用工具等方面。为了扩大受众,中心还采取了QQ 群网络微课、开放式办讲座、嵌入专业课教学以及读者群实时咨询等形式,为师生学习提供极大的便利。受时长、周期等因素影响,读者培训内容针对性较强,但主题稍显零散,系统化和深度有待提升。

2.2 举办研修班

2018年3 月,中心与工信智库评价中心联合举办首届学科分析中可视化工具应用高级研修班,来自全国26 所高校的30 多名数据分析业务骨干参与了培训,普及了必要的数据分析工具使用方法,反响良好。研修班主要针对校外同行人员,可以以相对集中的主题和时间段进行高密度的培训,能够在短时间大幅提升知识产权信息素养。

2.3 开设课程

在原有“知识产权”本科生公选课基础上,又新开设“专利检索与分析”课程;在面向本科生的文化素质公选课“信息检索与利用”、面向研究生的公选课“科研信息素养”以及面向情报学硕士生的专业课“网络信息采集与应用”中,嵌入不同深度的知识产权信息检索与分析相关内容,提升大学生知识产权素养。课程是开展知识产权素养深度教育的基本保证,保证了教育的持续性、系统性和全面性,是稳步提升大学生知识产权素养的最重要的途径。

2.4 组织竞赛

策划组织每年度学校认定的校级赛事——南航信息检索技能大赛,并将大赛纳入学校学分认定体系。近两年的比赛以专利利用为主题,既有初赛网络答题结合复赛现场汇报,也有心得分享活动。其中心得分享活动通过开放选题和固定选题两种形式(任选一种)进行专利检索和利用案例征集。开放选题是根据日常学习研究经验,推介专利网站或资源;分享专利检索、申请、管理、分析、利用过程的案例;介绍如何利用专利资源来支撑研究和学习的设想或心得,或者其他与专利利用相关的主题。固定选题是对生活中的一些保健、医疗、运动、美容等产品,任选一个题目进行专利检索和鉴别。丰富的竞赛形式能够增强大学生对知识产权的关注度,普及大量的基础常识,同时也能够筛选出潜在的知识产权人才。

2.5 开展定向指导

针对师生学习和科研实践,提供知识产权的实时指导。例如与某项目组密切联系,实时提供知识产权资产汇总与预警、提供项目技术分析指导等;组织和指导在校学生参加“中山杯”江苏省大学生专利分析大赛等赛事。定向指导主要面向有特定需求的师生,为他们解决在特定需求场景下知识产权信息的解决方案。这种形式往往针对具体问题展开,对师生起到很大的帮助作用。

2.6 政府和企业宣讲

赴江苏省地级市县科技局、外商独资公司等政府和企业宣讲《信息服务促进企业创新》《企业创新中的科技信息利用》等相关知识,为地方经济发展发挥作用。知识产权最终要落实到成果的转化和生产,因此地方企业也是知识产权信息素养的重要培训对象。对企业开展宣讲,介绍知识产权相关基础知识,推广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也是高校服务社会的重要体现。

2.7 搭建宣传平台

制作展板、小册子、指南等知识产权宣传材料,联合多部门撰写学校《专利实务手册》,开展南航知识产权宣传周、大学生奇思妙想科技创新活动等。积极挖掘各种宣传途径,创新宣传方式,才能吸引更多的师生关注知识产权,从而提升信息意识。

高校的知识产权素养教育,需要长期持续开展。专利信息的各种宣传、讲座和培训,一方面促进了中心知识产权信息服务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还能够宣传和了解师生的专利信息需求,强化知识产权意识[3]。中心注重针对不同群体需求,选择上述的各种形式来开展知识产权素养宣传和培训。

3 高校知识产权素养教育途径和主题框架

3.1 高校知识产权素养教育途径

通过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的教育实践,可以总结出面向不同对象的教育途径,如图1所示。

图1 高校知识产权素养教育途径

类似高校素养教育途径,高校知识产权素养教育可以分为课程教育和课外空间相辅相成的两部分。课程教育包括课程、读者培训和研修班等形式,更加系统化;课外空间包括宣讲会、定向指导和竞赛等形式,更具针对性。面向本科生,可以开设知识产权类课程,并辅以大学生专利知识竞赛,进行专利意识和基本技能的普适性教育;面向研究生,可以通过系列读者讲座,辅以科研过程中的定向指导,进行针对性的实践教育;面向包括校内教师、校外企业在内的科研人员,可以通过举办短期研修班,不定期宣讲会等形式进行知识产权风险意识和基本技能的教育。此外,搭建知识产权宣传平台,通过展板、彩页、手册、活动等形式宣传知识产权知识,也是课程教育与课外空间的必要补充。

3.2 高校知识产权素养教育主题

现阶段,高校中与知识产权工作相关的机构非常多,它们各具特长,相互配合,初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服务体系。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致力于知识产权信息的传播和利用;高校科研管理部门负责校内专利资产的申请、管理和运营;有的高校还设有知识产权学院,为学校知识产权工作提供了法律支援;知识产权地方行政机构制定相关政策,引导科技发展;部分高校引进专利代理机构支持科研人员进行专利申请和技术布局;数据库商中也有提供知识产权系列教育和专利分析等服务。

充分挖掘各机构的专长,配合完成知识产权系统化的教育,是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的一项核心工作。表2展示了依托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根据现阶段实际需求和现状,上述不同教育主体面向本科生、研究生和科研人员等教育对象重点可开展的教育内容。

表2 高校知识产权素养教育主题

4 高校知识产权素养教育建议

4.1 提升教育内容的针对性

高校知识产权素养教育应当积极开展学习和研究方法的教育,培养师生主动思考与探究能力。同时,知识产权具有复合型的特点,内容涉及情报、技术、法律、经济、管理等多个学科,教学重点更应针对不同对象各有侧重。对于高校师生,专利的法律基础知识、专利意识和专利文献的基础知识是基本的教学要求;对于研发人员,专利申请实务、专利信息检索和分析、专利运营常识、专利法律知识可以作为教学重点;对于项目管理人员,可以侧重知识产权制度、专利管理和运营的讲解。此外,有必要根据学生的就业意愿开展针对性内容的强化教育。这样既可以让相应专业的学生对知识产权制度有更深刻的领悟,也为后续知识产权专业人才的培养奠定基础。

4.2 注重教育应用的实践性

知识产权学科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与项目的创新研发过程密切相关。对于工程类学科人才,要重点讲解专利的法律基础知识、专利申请文件的撰写、专利信息的检索、分析和全生命周期的专利信息利用;对于管理类人才,重点讲解知识产权相关法律知识、知识产权管理和运营流程及技巧等。知识产权生命周期中,不同阶段不同主体会有不同的素养需要,高校可以与专利代理机构、企业、知识产权行政管理部门等合作,对不同专业、不同需求的师生开展针对性的教育,以更加符合应用和实践的需要。同时,实践过程又会不断地积累经验,从而进一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因此,实践才是知识产权教育的最终目的。

4.3 实现教育形式的多样化

随着现代化的教育理念和手段的迅猛发展,知识产权素养教育可以将课堂教育与课外实践相结合。课堂教学可以利用线上线下相季节的形式,课外实践可以策划举办多种形式的活动。例如“4·26 世界知识产权日”国家、省市、各高校都会举办各式各样的活动,不定期组织大学生知识产权知识竞赛、大学生专利检索分析大赛、大学生奇思妙想科技创新活动等,也吸引了不少大学生的关注;邀请行业专家来校讲座、在校生到企业交流走访、观摩知识产权法庭都可以使大学生亲身感受知识产权制度,以及合理有效保护知识产权在经济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此外,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借助中国知识产权远程教育中心、智慧芽等系统的专利培训课程,都可以进一步丰富课程内容和形式,更好地开展知识产权素养教育。

4.4 优化教育师资的知识结构

知识产权素养教育内容专业性较强,对师资要求也非常高。高校应坚持培养和引进相结合,逐步建立起一支具备知识产权和竞争意识,专业的知识产权理论和实际经验,以及运用互联网技术处理信息能力的知识产权素养教育队伍[4]。在师资培养方面,中心可以制定知识产权师资培训和进修长期计划,与知识产权相关部门联合共同贯彻实施。在师资结构优化方面,高校应根据教育教学目标,引进跨学科高素质知识产权人才,聘请兼有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的知识产权代理人和律师,还可借鉴国外经验,聘请各级知识产权行政管理部门人员、企业代表来高校开展知识产权通识教育[5],从教育主体构成上保证知识产权教学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6]。

4.5 拓展教育对象的范围

知识产权的法律法规和制度专业性很强,从业人员和科研工作者必须经过系统的专业学习才能掌握相关知识。因此,对科研人员举行知识产权培训和开设主题沙龙,提高知识产权创造和转化水平和主观能动性是十分必要的。一方面,“双一流”建设是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战略选择,中心开展的知识产权信息服务要立足于本校师生,既需要帮助科研团队全面了解国际信息,引领学科发展,又应包含增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做好法律风险防范。另一方面,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也应面向地方政府、企业、园区等开展信息服务,为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振兴地方经济发挥积极作用。拓展城市及周边校外服务对象,宣传推广定制化的专利服务,提供专利知识培训、专利数据库、专利报告、专利技术资料等多种类型的内容。

5 结语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在知识产权素养的教育模式、教育内容、教育形式等方面的探索为高校知识产权素养教育提供了一系列的参考和实现路径。一个民族知识产权素养的培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界、各部门的广泛协作和努力[7]。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形势下,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将大有所为。作为服务的一部分,知识产权素养教育目前刚刚起步。健全服务高校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知识产权信息工作体系,提升知识产权信息利用对高校创新发展的贡献度,可为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猜你喜欢
服务中心专利知识产权
专利
队旗在党群服务中心飘扬
中证法律服务中心调解程序知多少
Mesenchymal stromal cells as potential immunomodulatory players in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induced by SARS-CoV-2 infection
股东大会知多少
发明与专利
上海看见爱志愿者服务中心
重庆五大举措打造知识产权强市
关于知识产权损害赔偿的几点思考
知识产权侵权归责原则之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