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油JS-1密度播期试验报告

2020-10-10 07:10许明超王艳惠陈兴凡苏晓兰江瑞林
四川农业科技 2020年8期
关键词:根肿病播期长势

许明超,王艳惠,陈兴凡,陆 鸿,苏晓兰,江瑞林

(四川省乐山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四川 乐山 614000)

以适宜机收的油菜品种佳油JS-1为试验材料,2016~2017年度进行了基于正交试验佳油 JS-1栽培措施优化方案研究[1],2017~2018年度进行了佳油JS-1“3414”肥效试验[2],在前两年试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对JS-1开展播期和密度的补充试验,以进一步完善JS-1的高产栽培方案并形成JS-1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规程。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及地点

以佳油JS-1为试验材料,在乐山市市中区陈坝试验场进行,前作为水稻。

1.2 因素及水平

1.2.1 播期 共5个播期,分别为9月19日、9月29日、10月9日、10月19日、10月29日。

1.2.2 密度 30万株/hm2(用种量3kg/hm2),小区(20m2)用种量6g;60万株/hm2(用种量4kg/hm2),小区(20m2)用种量12g。施纯氮均为180kg/hm2,折合氮肥(尿素)用量为390kg/hm2,折合小区用量为0.78kg。

1.3 具体播种实施方案

本试验采用两因素完全随机设计,共10个处理,设置3次重复,共30个小区,每个小区20m2。除播期密度差异外,施肥要求及田间管理方案完全相同。具体播种方案见表1:

表1 佳油JS-1不同播期及密度播种方案

1.4 田间观察记载

播种期﹑出苗期、初花期﹑终花期﹑成熟期﹑株高﹑分枝高度﹑分枝数等情况。收获后,分区称产量。

2 试验结果及分析

2.1 生育期及总体长势情况

在试验的具体实施中,由于天气影响,具体播期与试验计划略有差异,整体播期的安排满足了在9月下旬至10月底之间的均匀分布。本试验中,所有小区均未出现倒伏。

由试验结果(表2)可知,不同的播期下JS-1的生育期有明显差异,随着播期的推迟出苗期、初花期、末花期、成熟期都相应推迟,本试验中所有播期均在收获前成熟。在乐山地区,油菜的收获期一般为每年4月底5月初,因此JS-1在9月下旬至10月底之间播种均可在最佳收获前成熟,不影响收获。

表2 佳油JS-1在不同播期和密度下的生育期和长势情况

2018年9月下旬至11月初乐山地区持续了一个多月的连绵阴雨天气,同时9月下旬乐山的温度整体还相对较高,9月18日和9月29日2个播期的试验小区内出现了根肿病。在11月对2个播期的根肿病的发病情况进行了大致统计,9月18日播种的发病率在90%左右,很多植株因根肿病破坏根系而逐渐枯死,因此这一播期JS-1的长势整体较弱,也对后期的产量造成了不利影响;9月29日播种的发病率在30%~40%,在调查中大部分根肿发病植株还有健康根系,可以正常生长,因此这一播期下JS-1整体上保持了较强的长势。可能因为进入10月温度逐渐降低,在10月内播种的试验小区内均未发生根肿病。

2.2 性状分析

由调查结果(表3),9月18日这一播期由于发生根肿病的影响长势偏弱,各性状表现均弱于其他播期,因此对这一播期不做过多分析。本试验中其他4个播期下:JS-1的株高在171.9~176.3cm之间,株高整体较低。在同一播期内,不同密度处理下高密度处理的株高均高于低密度处理,不同播期比较,株高有整体上升趋势;一次分枝高度在同一播期内,高密度处理均高于低密度处理;主序长度在本试验中的不同处理下在60.1~69.1cm之间;在同一播期下,低密度处理的全株角果数高于高密度处理。

表3 佳油JS-1在不同播期和密度下的性状调查

2.3 产量分析

对不同处理间的产量结果(表4)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5)显示,重复间差异不显著,处理间的差异达到了极显著水平,表明本次试验中表明土壤肥力均匀,不同的播期和密度是影响油菜产量的主要因素。

表4 佳油JS-1在不同播期和密度下的产量情况

表5 产量方差分析结果

由表4可知,本试验中在9月18日播种的2个处理(处理1和处理2)产量明显低于其他处理,主要原因是由于根肿病的大量发生导致的;9月29日播种的2个处理(处理3和处理4),处理3在与之后的3个播期的相同密度的处理5、处理7、处理9相比低了1140kg/hm2左右,处理4在与之后的3个播期的相同密度的处理6、处理8、处理10相比低了1170kg/hm2左右。然而在2016~2017年度的JS-1肥力、播期、密度正交试验结果是9月29日可作为高产栽培的最佳播期,出现与之前试验矛盾较大的原因主要是9月29日播种的2个处理也发生了一定数量的根肿病导致了产量水平较低;10月10日、10月21日、10月28日3个播期播种的处理,在相同密度下,产量水平大致相同,在同一播期内高密度处理比低密度处理产量高210kg/hm2左右,表明此次试验中10月份内播种播期对产量影响不大。

3 讨论与结论

从播期来看,此次试验中在油菜播期受到了连续阴雨天气的严重影响,在较早的2个播期9月18日和9月29日均发生了根肿病,在10月份内的3个播期均未发生根肿病。由长势和产量结果可知,根肿病的爆发严重影响了长势和产量,在10月份的3个播期在相同密度下产量水平基本一致。结合往年试验及此次试验结果,在乐山地区,JS-1在生产中9月下旬至10月底都是JS-1的适宜播期,但当遇到降雨较多的情况时,应当适当推迟播期避开温度较高且湿度大的时期,避免根肿病的发生。

从密度来看,本试验中采用了2个密度6g/小区和12g/小区,折合单位面积用种量分别为3kg/hm2和4kg/hm2,高密度产量明显高于低密度产量,在试验中各处理均未出现倒伏。因此由本试验可知JS-1是抗倒伏且耐密植的品种,目前的用种上限可达到4kg/hm2。

猜你喜欢
根肿病播期长势
大白菜抗根肿病研究进展
结瓜盛期“歇茬” 恢复长势有“方”
山西270多万公顷秋粮长势良好
黄淮海北部地区夏玉米稳产高产的播期优选
蔬菜连茬种植谨防根肿病
山西:夏粮总产增长秋粮长势良好
云南临沧积极引进抗根肿病油菜品种
略阳县冬播马铃薯适宜播期研究
如何防治黄瓜长势不一
Study on Pathogenicity Difference of Plasmodiophora brassicae Under Different Temperature and pH Condi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