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市农膜科学回收利用的实践与探索

2020-10-10 06:35蒲春雷王洪江姜田英
四川农业科技 2020年8期
关键词:农膜南充市利用率

蒲春雷,王 毅,丁 攀,王洪江,姜田英

(1.四川省南充市农业农村局,四川 南充 637000;2.四川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嘉陵区分校,四川 南充 637900;3.四川省南充市高坪区农牧农机技术服务推广中心,四川 南充 637100 )

2017年《农业部关于印发〈农膜回收行动方案〉的通知》要求:到2020年,全国农膜回收利用率达到80%以上,“白色污染”得到有效防控[1]。2020年《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进一步明确:禁止生产和销售厚度小于0.01mm的聚乙烯农用地膜[2]。加之南充是四川省粮食生产大市,粮食播种面积55.9万hm2,位居全省第1,每年粮油生产农膜使用量及废旧农膜产生量十分巨大。如何做好农膜回收利用,减少农膜对农业环境的面源污染,已成为内江市农业生产不可回避的课题。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南充市政府及相关部门从宣传教育、技术推广、行政推动等多方面全面抓好农膜回收利用工作,力争有效减少废旧农膜对农村人居环境和农业生产环境的不利影响。

1 基本情况

南充市常年耕地面积30.2万hm2,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88.88万hm2,农膜年用量在1万t以上,2014~2016年农膜使用数量分别为1.16万t、1.18万t、1.20万t,用量呈逐年增长趋势,但回收利率始终徘徊在70%左右。从2017年起响应国家号召,南充大力开展农膜科学使用和废旧膜资源化回收利用行动,全力健全农膜回收利用体系,创新农膜回收利用机制,出台农膜科学回收利用措施。几年下来,农膜使用量开始下降,回收量逐渐上升,经调查统计,到2019年末农膜使用总量已降到1.16万t,回收量已上升到0.92万t,回收利用率达到79.3%,农膜科学使用及回收利用工作取得明显成效(表1)。

2 主要作法及取得成效

2.1 主要做法

2.1.1 摸清基本情况 一是收集统计,摸清基础数据。通过表格填报、信息报送等方式向县区农业、环保等相关部门收集农膜使用及回收利用基础数据。二是调查分析,掌握基本情况。通过实地调查、上门走访等方式向农户、回收站点、加工企业了解农膜回收利用过程中存的问题及困难,并汇总分析造成原因。

2.1.2 强化行政推动 农膜的使用、回收及利用既要技术指导,也要行政推动,因此强有力的行政措施必不可少。一是召开专门会议。政府制定目标任务,做好工作部署;部门明确责任分工,抓紧工作推动。二是发布通知文件。出台农膜回收利用规划,制定工作方案,印发农膜回收利用通知,推进工作开展。

2.1.3 开展技术推广 一是推广科学技术。从科学选膜、正确覆盖、及时回收、有效利用全链条开展膜侧栽培、适时揭膜、机械拾膜、资源化处理等技术技能培训指导,促进农膜科学使用及回收利用。二是推广替代产品和技术。引进用光、生物降解地膜[3],纤维地布等替代产品,围绕种植业结构调整,耕作制度改革等重心大力开展集中育苗、水稻直播、秸秆覆盖栽培等替代技术运用,减少农膜用量。

2.1.4 加强示范展示 一是建设农膜使用示范现场。利用全市大小春生产现场建设,在西充县义兴镇、仪陇县赛金镇等地建成多个农膜科学使用示范现场,集中展示农膜新产品,示范覆膜新技术,以点带面,形成带动。二是设立农膜回收示范站点。依托粮油高产高效创建等项目实施在全市每个县区设立1个以上农膜回收利用示范站,分片展示农膜回收利用新模式、好经验,探索创新因地适宜的优良机制。

2.1.5 严格督查考核 一是适时督查。农业部门牵头,环保、财政等部门参与成立农膜回收利用工作督查小组,在关键农时和重点项目上对农膜回收利用工作开展实地督导检查,对问题及时查处,形成威慑,对成绩适当褒奖,形成激励。二是严格考核。将省厅下达的农膜回收任务纳入市级农业工作目标考核内容,将市级安排的农膜回收任务纳入县区年终目标考核要点,实行年度考核,增强部门责任心,调动人员积极性。

2.2 取得成效

2.2.1 农膜用量总体下降 全市共推广“旱三熟”改制“新两熟”种植模式1万hm2,水稻直播0.8万hm2,集中育苗0.07万hm2,降低了农业生产对农膜的依赖性,农膜用量总体下降。全市农膜年用量从2016年的1.20万t降到2019年末的1.16万t(见图1)。

2.2.2 农膜使用日益科学 到2019年全末市推广科学覆膜技术3.8万hm2,适时揭膜比例达到90%;农业项目实施中基本杜绝厚度小于0.01mm、耐候期小于1年的农膜使用;农户一膜多用,重复利用习惯逐渐形成,2019年回收农膜重复利用近3100t,再生利用可达1050t,废旧农膜资源化利用率达到45.1%。

2.2.3 农膜回收利用逐步强化 全市建成农膜科学使用示范现场2个,设立农膜回收网点1841个,挂牌农膜回收利用示范站15个,新引进农膜回收企业4个,从2015年到2019年末全市农膜回收利用量从0.85万t上升到0.92t,回收利用率从72%上升到79.3%,其中旧膜重复利用率达到33.7%,再生利用达到11.4%,离达到国家农膜回收利用率达到80%目标要求只有一步之遥。

3 存在问题及今后工作思路

3.1 存在问题

一是超薄地膜使用未完全杜绝。全市超薄地膜使用比例还占30%左右。二是可降解地膜使用比例极小。可降解地膜成本高,稳定性差等原因,导致农户不愿使用,全市可降解地膜使用比例不到10%。三是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积极性有待提高。农民捡拾的旧膜卖价低,只有0.8~1.5元/kg,回收积极性不高;企业收购废膜无法出具原材料进项发票,需要缴纳较高税款,利用热情受挫。四是农膜重回收轻利用现象存在。收回的农膜用于重复或再生等资源化利用率不到50%,作为垃圾处理比例较大,环保效果被打折扣。

3.2 改进方法

3.2.1 进一步提高环保意识 利用媒体、网络等平台宣传废旧农膜污染危害及回收利用意义[4];采取培训、教育等方式培育农户对废旧农膜回收利用自觉性。提高群众思想素质,唤醒大众环保意识。

3.2.2 进一步强化政策保障 政府及部门还要增加财政投入,加大政策支持,完善环境保护补偿制度,健全农膜回收经济补偿体系。在购买环节对降解膜等新产品给予补贴,让农民能够用;在回收环节对劳动用工给予补助,让群众愿意捡;在利用环节对税收给予优惠,让企业希望收。

3.2.3 进一步加强机制探索 通过行动实践和经验总结,力争探索出一套科学合理的农膜回收利用机制。一是研究制定包含农膜厚度、拉伸负荷及抗风化度等指标的农膜使用标准[5],从源头上确保农膜的可回收性;二是摸索强化法律制裁及政策扶持手段,从根本上增强农膜回收利用力度;三是探索降解地膜、纸地膜及液体地膜等新产品的运用,从总体上减少残膜的遗留。

猜你喜欢
农膜南充市利用率
一季度我国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产能利用率为74.9%
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对策
2020年煤炭采选业产能利用率为69.8% 同比下降0.8%
南充市滑坡灾害易发性区划与评价
有惊无险
全省蚕桑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培训班在南充市嘉陵区举办
全国农膜回收率年底前达到80%以上
田间趣事
晶胞参数及空间利用率的相关计算突破
选购农膜时的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