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脑脊液p-Tau及α-突触核蛋白的表达及意义

2020-10-22 11:59李艾帆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0年20期
关键词:轻中度脑脊液重度

燕 燕 李艾帆

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0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多发于老年人,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在所有痴呆类型疾病中发病率居首位,临床上表现为进行性记忆和认知功能障碍,语言及行为能力逐渐丧失,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给家庭带来极大负担[1]。AD发病隐匿,病因复杂,且影响因素众多,病情随着时间延长而加重,寻找有意义的分子生物学标记物对于延缓AD病情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神经元结构及功能正常是维持认知功能的基础,牛磺酸(taurine,Tau)参与合成和稳定神经元,过度磷酸化可造成神经元纤维缠结,导致神经元和轴突变性[2]。α-突触核蛋白是路易体的重要组成成分,参与维持各种突触正常功能,与多种神经退行性疾病关系密切[3]。既往研究报道AD患者脑脊液中p-Tau与α-突触核蛋白表达异常,但两者与AD病情严重程度相关性的报道尚少[4]。本研究通过检测不同病情程度AD患者脑脊液中p-Tau、α-突触核蛋白水平,旨在分析其与AD病情程度的相关性,进一步研究AD病理生理过程,为临床早期干预AD病情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5-01—2019-08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AD患者149例,男79例,女70例,年龄60~87(74.59±7.61)岁。本研究所有患者检查前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1.2纳入标准AD患者纳入标准:符合2011年美国国家衰老研究所和阿尔茨海默病学会发布的AD型痴呆核心临床诊断标准[5-6],经专业医生诊断为AD患者,并符合:①简易精神状态(mini 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量表[7]评分≤26分;②病程半年及以上;③头颅CT或MRI检查支持AD诊断。

1.3排除标准(1)主要表现非记忆力下降的不典型AD患者;(2)合并严重心、肺、肾病及烈性传染病患者;(3)血管性痴呆、酒精性痴呆、头部外伤引起的痴呆等其他痴呆患者;(4)精神分裂症、情感障碍等神经系统疾病患者;(5)接受放化疗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6)头颅CT或MRI检查发现颅内占位病变、脑血管病等影像改变患者;(7)半年内接受过抗精神病药物治疗者;(8)癫痫或帕金森病患者。

1.4方法

1.4.1 认知功能评价:采用MMSE量表对患者认知功能进行评价。根据MMSE评分将AD患者分为轻中度组(MMSE评分16~26分)93例,重度组(MMSE≤15分)56例[8]。MMSE量表包括定向力、记忆力、注意力、计算力、回忆力、语言能力和视觉空间等项目,共30分,评分越高,表明其认知功能越好。MMSE量表Cronbach's α系数为0.81,评价认知功能信效度良好。

1.4.2 脑脊液p-Tau、α-突触核蛋白水平检测:患者入院后2 d内行腰椎穿刺术,抽取脑脊液2 mL,4 ℃ 2 000 r/min(离心半径10 cm)离心15 min取上清,按照ELISA试剂盒(上海江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说明书检测脑脊液中p-Tau、α-突触核蛋白水平。加样后37 ℃孵育30 min,洗板;加酶标试剂,37 ℃孵育30 min,洗板;加入显色液A、B,37 ℃孵育显色10 min;加入终止液终止反应,用酶标仪在450 nm出读取吸光度值,绘制标准曲线,计算样本相应指标最终浓度。

1.4.3 临床资料收集:收集2组AD患者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病程、职业、文化程度、婚姻状况、高血压、高脂血症、冠心病、糖尿病、关节炎/风湿、抑郁症、颅脑损伤史、吸烟、饮酒、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每周走路时间、痴呆家族史。

1.4.4 Logistic回归分析法赋值:对可能引起AD的相关因素进行赋值:性别(女=0,男=1),职业(脑力劳动者=0,体力劳动者=1),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上=0,初中以下=1),婚姻状况(已婚=0,未婚、离异或丧偶=1),高血压、高脂血症、冠心病、糖尿病、关节炎/风湿、抑郁症、颅脑损伤史、痴呆家族史(无=0,有=1),吸烟、饮酒(否=0,是=1),年龄、病程、BMI、每周走路时间为连续变量,以上述因素作为自变量,以是否发生重度AD(否=0,是=1)为因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

2 结果

2.1AD患者MMSE评分轻中度组MMSE评分(20.46±2.21)分,重度组MMSE评分(12.25±1.34)分。

2.2AD患者脑脊液p-Tau、α-突触核蛋白水平比较重度组患者脑脊液p-Tau、α-突触核蛋白浓度显著高于轻中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轻中度与重度组可能影响因素比较轻中度组与重度组男性、体力劳动者、初中以下文化程度、未婚、高脂血症、冠心病、关节炎/风湿、抑郁症、颅脑损伤史、吸烟、饮酒构成比及年龄、病程、BMI、每周走路时间等可能影响因素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高血压、糖尿病、痴呆家族史患者构成比高于轻中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AD患者脑脊液p-Tau、α-突触核蛋白水平比较

表2 轻中度组与重度组可能影响因素比较

2.4AD病情加重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经Logistic回归分析,高血压、糖尿病、痴呆家族史、脑脊液p-Tau、α-突触核蛋白均是导致重度AD的危险因素(OR=2.077,P<0.001;OR=3.323,P<0.001;OR=2.499,P=0.002;OR=2.389,P=0.002;OR=2.492,P=0.001)。见表3。

2.5脑脊液p-Tau、α-突触核蛋白与病情程度相关性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AD患者脑脊液中p-Tau蛋白浓度与MMSE评分呈负相关(r=-0.816,P<0.001),α-突触核蛋白浓度与MMSE评分呈负相关(r=-0.735,P<0.001)。

3 讨论

AD是老年人认知功能衰退的主要病因,随着人口老龄化发展,AD发病率有升高趋势,目前尚无有效手段中断或扭转AD发生。引起AD危险因素较多,多数研究认为蛋白及基因改变、脑部缺血缺氧性损伤以及生活方式均与AD形成有密切关系[9-10]。正确诊断AD可有效减缓疾病发展并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对患者早期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临床价值[11]。目前,临床上诊断AD主要有影像学检查、蛋白及基因检测、行为心理评估等多种手段,对表达异常和有毒性的蛋白及基因进行分子学诊断,尤其是筛选和应用与病情严重程度有关的生物标记物,对轻中度AD患者尽早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干预,有利于延缓病情进一步发展,提高患者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12]。

表3 重度AD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Tau蛋白参与AD患者神经细胞变性及记忆功能减退的发生发展过程,神经细胞内出现大量神经纤维缠结是AD的主要病理特征之一,Tau异常过度磷酸化造成堆积和沉降,引起神经纤维缠结,导致神经元变性和死亡,是引起AD的重要原因之一[13]。α-突触核蛋白基因定位于第4号染色体,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突触前表达的可溶性蛋白质,与多种神经退行性疾病关系密切。临床研究显示α-突触核蛋白低聚物有诱导有毒Tau蛋白低聚物形成的作用,两者相互协同,最终形成纤维淀粉样结构,AD患者淀粉样斑块中存在α-突触核蛋白,可与细胞外β淀粉样蛋白共同促进沉淀[14-15]。本研究重度组患者脑脊液p-Tau、α-突触核蛋白浓度较轻中度组显著升高,提示p-Tau、α-突触核蛋白与AD进展密切相关。SHI等[16]研究发现轻度认知障碍患者血小板中p-Tau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RADANOVIC等[17]认为痴呆症患者脑脊液p-Tau水平与其认知水平具有相关性,与本研究AD患者脑脊液p-Tau异常升高结果一致。α-突触核蛋白参与认知功能受损过程,动物实验研究表明海马α-突触核蛋白增多引起慢性脑低灌注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等认识功能受损[18]。AD患者脑脊液α-突触核蛋白水平与p-Tau呈正相关,两者组合对于早期诊断AD准确性较高[19]。p-Tau及α-突触核蛋白在脑脊液中的表达水平与AD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具有相关性,与本研究结果一致,进一步提示p-Tau及α-突触核蛋白参与AD进展过程。

本研究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糖尿病、痴呆家族史、脑脊液p-Tau、α-突触核蛋白均为重度AD的危险因素,提示多种危险因素与重度AD有关,研究AD的危险因素可以为针对性预防和尽早干预工作提供科学依据。AD病因复杂,多种危险因素均可造成认知功能减退,其中蛋白异常是引起认知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研究显示AD患者脑脊液p-Tau水平显著升高,可以作为AD进展速度的标记物[20]。KRANCE等[21]研究显示AD患者脑脊液p-Tau浓度与认知水平相关,p-Tau可预测患者认知水平下降程度,与本研究中重度组脑脊液p-Tau蛋白浓度高于轻中度组结果一致,检测脑脊液p-Tau水平对于早期识别AD,尽早干预延缓病情发展至关重要。α-突触核蛋白可诱导和促进Tau磷酸化,与p-Tau相互促进聚集,加剧患者认知障碍,进一步表明患者脑脊液p-Tau、α-突触核蛋白浓度异常升高与AD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浓度越高,病情越严重[22-23]。本研究还显示高血压、糖尿病及痴呆家族史是AD重症的危险因素,与既往研究结果一致,表明高血压、糖尿病史及家庭遗传因素均可加重AD病情[23-28]。此外,本研究Pearson相关性分析发现患者脑脊液p-Tau、α-突触核蛋白水平与MMSE评分呈负相关,进一步提示p-Tau、α-突触核蛋白与AD病情严重程度具有相关性,对早期诊断AD具有积极作用。

脑脊液p-Tau、α-突触核蛋白是导致重度AD的危险因素,与AD发展过程密切相关[29-30],随AD病情加剧,患者脑脊液p-Tau、α-突触核蛋白水平随之升高[31-33],临床应早期加强监测脑脊液p-Tau、α-突触核蛋白水平,尽早干预患者认知状况,延缓疾病进展。

猜你喜欢
轻中度脑脊液重度
奥尔夫音乐联合体育游戏对轻中度ASD儿童社交能力的干预研究
1565nm非剥脱点阵激光联合超分子水杨酸治疗面部轻中度痤疮的疗效观察
水杨酸联合果酸治疗轻中度痤疮的临床疗效观察
自发性脑脊液鼻漏误诊变应性鼻炎一例
不同剂量两性霉素B鞘内注射联合脑脊液持续引流置换治疗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对比
微种植体支抗整体后移上牙列矫治成人轻中度前突的临床应用
脑子也是水做的
脑脊液切口漏的修补治疗
宫斗剧重度中毒
重度垂直系列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