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手术及术后恢复影响因素分析

2020-11-02 07:30武小鸥孙毅秦岭
老年医学与保健 2020年5期
关键词:老年性黄斑白内障

武小鸥,孙毅,秦岭

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眼科,四川成都610000

老年性白内障是一种与年龄相关的晶状体混浊疾病,排在全球致盲性眼病首位,随着年龄增加,其发病率逐年上升趋势[1-2]。当前,手术是临床治疗白内障的唯一有效方式,约有75%以上的患者接受手术后视力可恢复至0.3 以上,但仍有部分患者术后视力恢复不佳[3]。研究[4]发现,相当多的患者因各种原因在视力极差的情况下仍未接受手术,最终导致失明。为进一步提高老年性白内障患者的预后,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257 例老年性白内障患者的临床资料,旨在了解其发病规律、手术影响因素及术后恢复情况,以期为在治疗期间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8年11月-2019年11月在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眼科接受白内障摘除术的257例老年性白内障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标准:(1)符合WHO 白内障诊断标准[5],术前视力<0.3;(2)年龄≥60 岁;(3)无手术禁忌证,均为首次接受白内障摘除术治疗;(4)临床资料完整;(5)无精神障碍,可正常交流,同意配合治疗。符合上述全部项目的病例纳入本研究。排除标准:(1)经检查为外伤性、中毒性或发育性白内障;(2)合并青光眼;(3)存在既往眼内感染或视网膜脱落病史;(4)合并心、肝、肾功能不全和免疫系统疾病。具备上述任意1 项的病例不纳入本研究。本研究得到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

1.2 方法

1.2.1 一般资料收集 收集所有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基础疾病(糖尿病、高血压)、吸烟史、饮酒史、焦虑及视力损伤情况。其中,患者术前焦虑情况采用Zung 焦虑自评量表(SAS)[6]进行评分,该量表包括5 个反向计分条目和15 个正向计分条目,各项条目采用4 级评分法评分,每项条目得分相加乘以1.25 后取整,得到最终标准分,分值<50 分表示无焦虑症状,50~59 分表示轻度焦虑,60~69 分表示中度焦虑,≥70 分表示重度焦虑[6]。

1.2.2 手术影响因素分析 参考张蕊等[7]编制的《老年白内障患者就医延迟调查问卷》,利用健康生态学模型[8]制定患者延迟手术治疗调查问卷,其主要内容包括:(1)手术相关因素:白内障手术不成熟、对手术缺乏信任和治疗时间长;(2)经济相关因素:经济困难、医疗付款方式(医保、新农合和全自费);(3)社会及家庭相关因素:社会事件影响、错误宣传和家庭压力;(4)个人因素:其他疾病影响、恐惧焦虑、尚能视物和年龄大。该量表Cronbach’系数为0.764。

1.2.3 术后恢复效果影响因素分析 所有患者最终均接受白内障摘除术治疗,于术后3 个月使用裂隙灯进行眼部及视力检查,根据术后视力改善情况将患者分为术后视力<0.3 组和术后视力≥0.3 组。记录并分析影响患者术后视力恢复的相关危险因素。以术后视力<0.3为因变量,以单因素分析中的显著相关性指标为自变量,采用Logistic 回归分析影响患者术后视力恢复的独立危险因素。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0.0 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独立样本 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百分率表示,行2检验;危险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 回归分析。<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发病情况分析 本研究共纳入257 例老年性白内障患者,调查分析结果显示:257例患者中,男性119 例(46.30%),女性138 例(53.70%);其中年龄60~69 岁者89 例(34.63%),70~79岁者128例(49.81%),≥80岁者40例(15.56%);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者92 例(35.80%),初中者115 例(44.75%),高中及以上者50 例(19.46%);合并疾病:合并糖尿病者76 例(29.57%),高血压者63例(24.51%);烟酒史:存在吸烟史者87 例(33.85%),饮酒史者62 例(24.12%);焦虑情况:51 例(19.84%)患者存在焦虑症状:轻度35 例(68.63%),中度10例(19.61%),重度6 例(11.76%);低视力:单眼低视力患者194 例(75.49%),双眼低视力患者63 例(24.51%)。

2.2 手术影响因素分析 257 例患者中,有85 例患者延迟手术治疗:60~69 岁患者10 例,70~79 岁患者42例,≥80 岁患者33 例。60~69 岁患者因手术相关因素、经济相关因素、社会及家庭相关因素和个人因素延迟手术治疗的例数分别为4、2、3 和1;70~79 岁患者因手术相关因素、经济相关因素、社会及家庭相关因素和个人因素延迟手术治疗的例数分别为10、21、8 和3;≥80 岁患者中因手术相关因素、经济相关因素、社会及家庭相关因素和个人因素延迟手术治疗的例数分别为2、10、3 和18。上述3 个年龄段组患者的4 种手术影响因素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5)。见表1。

2.3 患者术后视力影响单因素分析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后视力<0.3 组与术后视力≥0.3 组患者的合并高血压情况、后囊破裂和角膜病变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0.05);2 组患者的年龄分布、手术延迟情况、合并糖尿病、角膜水肿、老年黄斑病变和高度近视性视网膜病变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5)。见表2。

2.4 患者术后视力影响多因素分析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手术延迟、老年黄斑病变和高度近视性视网膜病变是影响患者术后视力恢复的独立危险因素(<0.05)。见表3。

3 讨论

老年性白内障在我国的发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已经成为严重的卫生问题。手术作为治疗白内障最有效的手段,在迅速改善患者视力和提高预后质量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手术技术的不断发展,因术后并发症影响患者视力恢复的情况明显减少,患者术前即存在的眼部病变逐渐成为主要影响因素[9]。此外,Batlle 等[10]研究发现,约有半数的老年白内障患者存在治疗延迟情况,不仅影响术后视力的恢复,还增加了术后发生并发症的风险。因此,了解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发病情况并分析影响其术后恢复的相关因素,进而及时采取相应防治措施十分必要。

本研究分析了257 例老年性白内障患者的发病情况,发现女性患者多于男性,与傅玲萍等[11]的研究结果一致。分析其原因可能与女性体内内分泌因素有关。白内障造成的视功能损害会影响患者心理健康,使其产生焦虑合抑郁等不良心理问题[12]。在本研究中,有19.84%的患者存在焦虑症状,表明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存在的焦虑心理障碍不容忽视。李晓文等[13]对303 例白内障住院患者的焦虑状态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发现,173.33%的患者存在焦虑症状,且家庭关系和社会压力是导致患者产生焦虑的主要原因。白内障患者由于视力受损,其认知及活动能力均受到一定的限制,而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多为高龄老人,视力障碍使其自理能力和活动范围进一步下降,加之对手术的恐惧,从而使患者产生焦虑症状。既往研究多关注治疗方案、生理及心理状态对老年性白内障患者的影响,有关患者因手术影响因素而延迟手术的研究较少。在本研究中,有85 例患者延迟手术治疗,不同年龄段患者延迟手术治疗治疗的因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60~69 岁患者主要因手术相关因素延迟手术治疗,70~79 岁患者主要因经济相关因素延迟手术治疗,≥80 岁患者主要因个人因素延迟手术治疗。分析其原因可能有:(1)患者掌握的白内障诊疗相关知识水平较低,接受的健康知识教育不足[14];(2)患者就诊意识不强,担心难以承担医疗费用,故采取逃避或犹豫的应对方式;(3)≥80 岁的患者年龄较高,生活中对视力要求较低,认为没必要接受手术。

表2 影响患者术后视力影响单因素分析[例(%)]

表3 患者术后视力影响各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

有学者发现,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术后视力恢复较为复杂,尽管接受手术治疗,部分患者的视力仍然低于0.3,术后恢复效果不佳[15]。本研究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后视力<0.3 组与术后视力≥0.3 组患者的年龄分布、手术延迟、糖尿病、角膜水肿、老年黄斑病变和高度近视性视网膜病变情况有明显差异;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手术延迟、老年黄斑病变和高度近视性视网膜病变是影响患者术后视力恢复的独立危险因素。老年白内障患者就医延迟现象较为普遍,延迟手术后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的风险增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术后恢复。有关白内障手术比例的研究[16]发现,延误最佳治疗时机是导致患者术后视力恢复的相关因素。老年黄斑病变的存在会影响视网膜感官细胞的代谢,形成玻璃膜疣,影响患者术后恢复[17],邵玉红等[18]对白内障合并黄斑变性的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发现仅存在白内障的患者其预后要优于合并黄斑变性的患者,认为白内障手术对单独患有白内障的患者疗效最佳,进一步提示黄斑变性会影响白内障患者的预后。高度近视性视网膜病变以漆裂纹样为主要特征,临床表现为视物变形和视力下降,具有不可逆性,这也是影响白内障术后患者恢复不佳的原因之一[19]。因此,本研究认为,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在符合手术条件的情况下应尽早接受手术治疗,对于合并老年黄斑病变和高度近视性视网膜病变的患者,术前应进行全面检查和评估,及时采取对症治疗,并做好围手术期间的护理干预,以改善患者的预后[20]。

综上所述,部分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因手术、经济、社会家庭和个人等因素存在延迟手术现象;年龄、延迟手术、老年黄斑病变和高度近视性视网膜病变是影响患者术后视力恢复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医护应当加强对老年性白内障患者的健康教育,正确引导患者及时接受手术。本研究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本研究为回顾性分析,在研究对象的纳入、数据的选择及处理方面可能存在偏颇;研究对象仅涵盖本院部分白内障患者,结果可能存在局限性;以上不足之处有待扩大样本量进行深入研究与完善,为更有效治疗老年性白内障提供依据。

猜你喜欢
老年性黄斑白内障
中医针灸推拿治疗老年性便秘的应用效果分析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对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
莫让“黄斑病”迷了你的眼
白内障常见4误区
老年黄斑变性该怎么治疗?
ELM及IS/OS完整性对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预后视力的影响
眼白的发黄区块是“黄斑”吗
过多晒太阳有害
温和灸治疗老年性夜尿增多症50例
补阳还五汤治疗老年性水肿4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