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AM-1、HPC2及GATA3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2020-11-24 04:50宋改让崔金全
实用癌症杂志 2020年11期
关键词:良性宫颈癌乳腺癌

宋改让 胡 滨 崔金全

宫颈癌是妇科常见恶性癌症之一,其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癌,位居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第2位。近些年,宫颈癌的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宫颈癌的早期筛查对后续治疗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宫颈癌筛查的金标准为病理组织学检测,但该方式属于有创操作,且检测周期长、费用昂贵,不适于临床推广。近些年随着生物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生化指标被应用于宫颈癌的筛查诊断中[1-2]。ICAM-1是细胞粘附因子的一种,具有调节细胞与细胞间或细胞外间质间相互作用的功效,临床研究指出该因子在肿瘤细胞迁移中发挥重要作用。HPC2是PcG家族中的一种,属于基因转录抑制因子,HPC2可能通过抑制原癌基因的转录进而参与肿瘤的形成、凋亡等进程。GATA3在乳腺、尿路上皮和T细胞亚群分化中起到重要的转录作用,动物实验指出,GATA3在乳腺癌发生进程中起到关键性作用。关于ICAM-1、HPC2、GATA3因子在宫颈癌中临床表达意义的研究较少[3-5]。本文作者通过研究发现,ICAM-1、HPC2及GATA3在宫颈癌患者中呈现明显的高表达,同时ICAM-1、HPC2及GATA3水平与宫颈癌患者临床分期及预后有密切的联系,现详述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宫颈癌患者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于我院接受治疗的78例良性宫颈病变患者为良性病变组,选取80例健康个体为对照组。研究组患者年龄38~56岁,平均年龄(43.01±3.26)岁;良性病变组患者年龄35~60岁,平均年龄(43.26±3.99)岁;对照组个体年龄35~59岁,平均年龄(42.94±3.66)岁。3组个体一般资料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意识清晰能够配合进行调研;②病历资料齐全;③调研经医院伦理学会批准实施;④患者及其家属对本次调研过程、方法、原理清楚明白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合并精神疾患者;②合并其他恶性肿瘤患者;③合并全身感染疾患者。

剔除标准:①调研期间失去随访者;②主动要求退出调研者。

1.2 方法

分别抽取研究组、良性病变组及对照组3组个体空腹静脉血样,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3组患者血清ICAM-1、HPC2及GATA3水平,应用试剂盒购自默沙克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检测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每个指标检测3次取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

1.3 观测指标及评价标准

对比研究组、良性病变组及对照组3组个体血清ICAM-1、HPC2及GATA3水平,而后按照病理检测结果将研究组患者区分为Ⅰ~Ⅱ期组和Ⅲ~Ⅳ期组,对比2组患者血清ICAM-1、HPC2及GATA3水平。最后对研究组患者实施为期18个月的随访,按照其治疗结局将其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对比2组患者血清ICAM-1、HPC2及GATA3水平。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研究组、良性病变组与对照组个体血清ICAM-1、HPC2及GATA3水平对比

研究组血清ICAM-1、HPC2及GATA3水平明显高于良性病变组,良性病变组高于对照组个体,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表1 研究组、良性病变组与对照组个体血清ICAM-1、HPC2及GATA3水平对比

2.2 不同病理分期宫颈癌患者血清ICAM-1、HPC2及GATA3水平对比

Ⅲ~Ⅳ期组宫颈癌患者血清ICAM-1、HPC2及GATA3水平明显高于Ⅰ~Ⅱ期组(P<0.05),如表2。

表2 不同病理分期宫颈癌患者血清ICAM-1、HPC2及GATA3水平对比

2.3 不同治疗结局宫颈癌患者血清ICAM-1、HPC2及GATA3水平对比

经检测对比发现,死亡组宫颈癌患者血清ICAM-1、HPC2及GATA3水平明显高于存活组(P<0.05),如表3。

表3 不同治疗结局宫颈癌患者血清ICAM-1、HPC2及GATA3水平对比

3 讨论

宫颈癌是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癌的女性恶性肿瘤,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署(IARC)报道,全球每年新发宫颈癌约有53万例,占所有癌症发病例数的5%,数据显示,美国2013年度宫颈癌病例数为1.2万例,死亡4000例,而发展中国家宫颈癌发病率及死亡率显著高于发展国家[6-7]。调研指出,我国每年约有13万例的新发宫颈癌病例,居我国妇女恶性肿瘤第1位,约占全球新发病例数的30%,仅次于智利[8]。近些年随着居民生活方式的改变及饮食结构的调整,宫颈癌呈现年轻化趋势。早期的准确诊断是及时干预的前提,也是改善宫颈癌患者预后的重要基础,目前对宫颈癌诊断的方式包括病理检测、影像学检查、生化检测、基因检测等,其中病理检测和基因检测周期长、费用昂贵,不适宜临床推广,影像学检测个体差异明显,且易受到各类因素干扰,影响诊断准确度,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生化检测以可重复性好、检测周期短等优点被逐渐临床推广。

ICAM-1又被称为CD54,属于黏附因子中免疫球蛋白超家族的一种,是临床上介导黏附反应的重要因子,正常情况下,ICAM-1处于低表达态,但在恶性肿瘤中呈现异常高表达。学者陆雅萍等[9]通过将94例宫颈癌组织、癌旁组织与20例正常宫颈组织进行免疫组化检测发现,ICAM-1在宫颈癌组织中表达阳性率为63.83%,远高于癌旁组织的17.02%和对照组的6.00%,该学者的研究同时还发现,宫颈癌组织中微淋巴管密度为(8.59±1.38),癌旁组织为(7.98±1.48),对照组为(2.89±0.57),对比差异明显,且相关性分析显示宫颈癌微淋巴管密度与ICAM-1表达阳性率呈正相关,该学者认为ICAM-1可以作为评估宫颈癌病变程度的指标之一。

HPC2是一种基因转录抑制因子,能够与多种蛋白结合参与细胞增殖、转化及凋亡等,学者罗小兰[10]的研究指出,HPC2能够在siha细胞中发挥调控增殖、凋亡作用,该学者的研究结果指出,siha细胞E7基因沉默后,HPC2 mRNA和蛋白的表达会明显下降,细胞的增殖会被抑制,而凋亡增加,这与HPC2基因被沉默后效应一致,提示HPC2在肿瘤细胞的增殖和凋亡中发挥重要作用。

GATA3属于2型辅助性T细胞类细胞因子特异性转录因子,已有多项研究指出,GATA3参与了多种恶性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分化,学者程凯等[11]通过对52例原发性乳腺癌和35例转移性乳腺癌患者检测发现,GATA3在原发性乳腺癌中表达阳性率为85%,在转移性乳腺癌中表达阳性率为94%,该学者研究指出GATA3对乳腺癌的诊断尤其是转移性乳腺癌诊断的敏感性较高,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学者胡永胜等[12]则通过前后对比的方式发现,胃癌患者接受治疗好转后,其血清中GATA3水平会出现明显的降低,前后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该学者认为GATA3与肿瘤细胞过氧化损伤机制存在关联,可以将GATA3作为胃癌患者治疗效果评估指标之一。

本文作者通过设立不同分组的方式,就ICAM-1、HPC2、GATA3在宫颈癌中的临床表达意义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宫颈癌、宫颈良性病变及健康个体对比显示,宫颈癌患者血清ICAM-1、HPC2、GATA3水平最高,其次为宫颈良性病变者,最后为健康个体。本文作者分析认为,ICMA-1广泛参与了多种肿瘤细胞的转移、分化进程,ICAM-1的异常表达会降低细胞间的粘附性,使肿瘤细胞更容易发生迁移,同时ICAM-1还具有调节机体免疫反应的作用,该因子能够与炎症细胞、白细胞等相结合,促进内皮细胞活化,使其更容易穿透内皮,学者王应天[13]等的研究证实了该过程。此外HPC2和GATA3的过表达也增加了恶性肿瘤的发生率和迁移几率,HPC2基因的沉默会导致细胞凋亡增加,增殖降低,而HPC2基因的过表达态则会增加细胞增殖几率,使其恶变几率升高,GATA3的过表达会导致端粒酶阻遏物的改变,起到激活端粒酶的效果,从而使细胞发生增殖和恶变[14]。本文作者还通过将不同病理分期宫颈癌患者以及不同治疗结局宫颈癌患者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恶变程度越高、预后越差,宫颈癌患者血清ICAM-1、HPC2、GATA3水平就越高,这也侧面佐证了上述论点,另外也可认为ICAM-1、HPC2、GATA3可以作为宫颈癌治疗效果的监测指标。

总而言之,ICAM-1、HPC2及GATA3在宫颈癌患者中呈现明显的高表达,同时ICAM-1、HPC2及GATA3水平与宫颈癌患者临床分期及预后有密切的联系,可以将其作为宫颈癌治疗效果的监测指标应用于临床。

猜你喜欢
良性宫颈癌乳腺癌
绝经了,是否就离乳腺癌越来越远呢?
走出睡眠认知误区,建立良性睡眠条件反射
硫利达嗪抗宫颈癌的潜在作用机制
中医治疗乳腺癌的研究进展
中老年女性的宫颈癌预防
呼伦贝尔沙地实现良性逆转
良性胆肠吻合口狭窄球囊扩张与再手术治疗的疗效比较
Bp-MRI灰度直方图在鉴别移行带前列腺癌与良性前列腺增生中的应用价值
预防宫颈癌,筛查怎么做
腹腔镜下改良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宫颈癌根治术治疗早期宫颈癌患者的短期随访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