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定向微创手术治疗脑胶质瘤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Th1/Th2细胞因子的影响

2020-11-24 04:51刘宏志
实用癌症杂志 2020年11期
关键词:开颅胶质瘤立体

刘宏志

胶质瘤为临床常见神经系统原发性恶性肿瘤,发病率占颅内肿瘤的50%以上,该病的发生与遗传学以及物理学、化学等因素存在相关性[1]。脑胶质瘤会使颅压升高,压迫脑组织,使中枢神经宫内膜受影响,严重危害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2]。胶质瘤在脑组织内呈现浸润性生长,难区分于周围脑组织,尤其生长在脑深处及脑功能区的肿瘤,会加大手术难度,术前需要精准定位,才有彻底切除肿瘤的可能[3]。常规治疗多为开颅实施肿瘤切除,之后联合放化疗进行综合治疗,大部分瘤体切除后,应用放化疗来灭杀或抑制残留的瘤细胞。低级别的患者治疗后可存活3~5年,高级别患者可存活1~2 年,临床疗效欠佳,复发率及死亡率较高[4]。神经外科已将脑胶质瘤的临床治疗列为重点研究领域,随着微创技术的不断发展,临床已大量应用立体定位靶向技术对脑肿瘤进行治疗,本研究对脑胶质瘤患者实施立体定向微创手术,将临床分析做以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12月入我院治疗的脑胶质瘤患者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有患者36例,男性25例,女性11例;年龄为35~74岁,平均年龄(53.6±1.4)岁;脑部肿瘤位置:19例脑部左侧,17例脑部右侧;肿瘤直径2~6 cm,平均直径(4.3±1.7)cm。研究组中有患者36例,男性23例,女性13例;年龄为34~73岁,平均年龄(53.4±1.3)岁;脑部肿瘤位置:20例脑部左侧,16例脑部右侧;肿瘤直径2~7 cm,平均直径(4.8±1.3)cm。2组患者基线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本研究内容患者及其家属均悉知,表示同意参与,并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了本次研究。

纳入标准:①患者均完善CT、MRI检查,确诊患有脑胶质瘤;②精神功能正常,具备交流沟通能力。

排除标准:①严重心血管疾病患者;②心肝肾等脏器功能障碍者;③免疫系统障碍者;④血液疾病患者;⑤中途退出本研究者。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患者接受常规开颅术瘤体切除,方法:精准定位肿瘤位置,开颅后切除瘤体及周围病变组织,尽量多地保留正常神经组织及脑组织,常规止血、缝合术口及术后抗感染,将切除的肿瘤组织进行常规病理检测,对病情予以诊断[5]。

1.2.2 研究组 患者进行立体定向微创手术治疗,方法:应用设备为CT-脑立体定向仪(购自深圳安科公司,型号:ASA~602S),术前完善颅脑扫描或增强扫描,明确手术靶点,计算三维坐标(X、Y、Z)值,完善手术方案及程序。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实施基础麻醉后局醉,依据提前计算好的坐标值,安装连接导向系统剂定向仪[6]。在导向针的辅助下,按照设定好的开颅点及手术轨迹,实施环形开颅。借助手术显微镜,以十字形剪开硬膜,找到瘤体病灶,并予以切除,之后止血并将硬脑膜与头皮逐层缝合[7]。如需要实施定向活检术、脑室穿刺分流术、肿瘤囊腔液排空术等,仅需常规颅脑钻孔穿刺即可,无需开颅,患者机体损伤较小[8]。

1.3 观察指标

1.3.1 临床治疗效果 显效:临床症状及病灶肿瘤消失,各临床指标趋向正常;有效:患者各临床症状减少,各临床指标趋向正常,未见新病灶,肿瘤缩小体积超过50%;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无改善或加重,肿瘤缩小体积低于50%。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3.2 患者外周血因子表达水平 运用孵育特异性抗体检测法进行测定Th1、Th2、Th17细胞免疫水平。

1.3.3 神经功能 评价指标分别于护理前及护理3个月后进行随访。通过NHISS评分、GCS(格拉斯哥昏迷评分)评分以及ADL(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评分评价。通过神经功能缺损量表进行NHISS评分,分值范围0~42分,分数越高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越严重。GCS评分通过肢体运动、语言及眼反应进行,分值范围0~15分,分数越高患者状态越优。ADL评分分值范围0~100分,分数越高生活能力越强。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2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

研究组治疗效果好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比(例,%)

2.2 对比2组患者外周血细胞免疫水平对比

治疗前,2组患者Th1、Th2、Th17等外周血细胞因子水平统计学差异不显著(P>0.05),经治疗,2组患者外周血细胞因子水平均有所改善,研究组Th1水平高于对照组、Th2、Th17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2组患外者周血细胞因子水平对比

2.3 2组患者神经功能及ADL评分对比

治疗前,2组NHISS评分、GCS评分以及ADL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经治疗后研究组患者NHI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GCS评分以及AD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护理前后NHISS评分、GCS评分以及ADL评分对比分)

3 讨论

脑胶质瘤患者人群多为年轻群体,属于神经外科医疗难点,且该病左侧大脑的发病率要比右侧高。常规开颅手术难以全部切除颅内肿瘤,若操作技术不娴熟,极易影响到瘤体周围的正常组织,从而缩短患者生存时间,降低患者生活质量[9]。因此,实施手术的过程中,不但需要把胶质瘤尽量多的切除,同时还要避免损伤肿瘤周围的正常脑组织,以提高患者生存质量[10]。立体定向微创手术进行脑肿瘤切除,是将计算机影像技术与立体定向技术进行结合,将颅脑肿瘤病灶、脑组织与肿瘤病灶间的相互关联显示出来,为医师提供诊断依据,正确选择开颅点,尽量减少不良状况的发生几率,降低患者的术中死亡率,提升临床疗效[11]。立体定向微创手术能够实施定向活检,无需开颅处理,且病变位置定位准确。相关医学研究显示:立体定位手术可以将重要脑组织部位及颅脑深处的小病灶及囊肿彻底切除,该术式的优点是能够精准判断手术路径,瘤体病灶周边的脑组织损伤小,可以较多地保护神经功能。本研究中,研究组治疗效果好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NHISS评分、GCS评分以及ADL评分无显著区别(P>0.05),经治疗后研究组患者NHI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GCS评分以及AD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充分证明立体定向微创术可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存率。

通过研究发现立体定向微创手术可以诊断、治疗兼具,可依据患者实际病情进行手术特点选择。立体定向活检术是一种可靠的诊断方法,可明确颅内病变,同时可避免非必要性的开颅检查,为临床脑病的治疗提供选择性依据,尤其是对重要功能区及颅脑深处的病变,可以在术前诊断不明确、治疗方案不确定的状况下,通过立体定向活检术来完成诊断检查。实施立体定向微创术时,手术操作中需注意以下事项,由于脑组织血管丰富,且立体定向微手术再穿刺过程中存在盲目性,为确保手术的安全,需确保手术操作手法准确。首先,术前需完善肝功能检查,明确出凝血时间,对于肝功异常及或凝血功能障碍者,可作为该手术禁忌证。其次,实施定向仪框架安装时,需将四根头钉固定于患者额骨与枕骨处,确保定向仪稳固。还需维持定向仪的左右平衡,同时还需平行于CT机的基准线,以确保CT定位靶点的准确性。

应用立体定向微创手术进行脑胶质瘤治疗,存在以下优势:①定位精确,可以将肿瘤病灶与颅脑组织的解剖关系清晰地显示出来,与常规开颅术相比,其肿瘤病灶切除更彻底。临床试验得出:肿瘤切除越彻底,对患者预后越有利,可降低患者的复发率,延长患者生存期。②微创术可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神经及深层脑组织的损伤,术后并发症少,利于患者恢复。③临床诊断不需要实施开颅,患者临床手术创伤更小。

T细胞依据功能区分可分为2种,Th1细胞能够分泌IL-2、TNF-β等因子,可以对细胞免疫反应及超敏反应产生介导作用;Th2细胞可分泌IL-4、IL-10及IL-13等因子,可介导体液免疫。相关医学专家阐明,机体组织肿瘤出现时,其免疫系统的功能会出现障碍。机体处于正常状态时,可识别清除异常细胞,Th1与Th2细胞因子水平及功能会维持相对平衡状态,使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维持在正常水平,若Th1与Th2平衡状态被打破,则会引发各类生理病理改变。Th17细胞可以分泌IL-17,对癌细胞产生具有促进作用。

T细胞免疫,在机体免疫系统中占有重要位置,Th1细胞能够提升细胞免疫功能,而Th2细胞会对细胞免疫功能产生抑制,脑胶质瘤患者机体内的Th1与Th2细胞比例处于失衡状态。肿瘤免疫多为细胞免疫,所以进行肿瘤对抗的免疫中,Th1因子具有重要作用。然而,近年来相关医学研究证实,肿瘤患者机体内的Th2型因子处于优势状态,且肿瘤细胞本身也处于Th2型因子水平优势表现,此二类因子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既具有抑制效应,同时还要刺激效应。同时还认为机体免疫Th2因子优势属于肿瘤免疫逃逸,不利于细胞免疫的抗肿瘤免疫反应[12]。通过Th2能够抑制肿瘤免疫的优势可知,若Th2逆转为Th1,则机体抗肿瘤免疫能力可得到增强。若使Th2向Th1逆转,可进行Th1类因子直接输注,也可利用Th2类因子的特异性,使其抗体对Th2类因子产生拮抗。相关医学研究证实,重组的IL-12、抗IL-4、IL-10单抗可促进念珠菌病小鼠机体内的Th2因子向Th1因子转化。除此之外,Th1类因子用于基因治疗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重要突破,借助主动免疫来激活Th1细胞,也可以增强机体抗肿瘤能力。上述方式均可用来调节Th1/Th2的失衡表达,以Th2优势向Th1逆转抑制肿瘤增殖与发展。本研究中,治疗前,2组患者Th1、Th2、Th17等外周血细胞因子水平统计学差异不显著(P>0.05),经治疗,2组患者外周血细胞因子水平均有所改善,研究组Th1水平高于对照组,Th2、Th17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应用立体定向微创手术进行脑胶质瘤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在调节机体外周血细胞因子Th1、Th2、Th17水平的同时,还能提升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自理能力,神经损伤小,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应用。

猜你喜欢
开颅胶质瘤立体
成人高级别脑胶质瘤术后复发相关因素分析
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应用于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的疗效
BFAR 在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其与胶质瘤预后的关系
浅析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在颅脑损伤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评价
恐惧应激对胶质瘤影响机制及干预研究进展
立体登陆
“机器人医生”,手速比人类医生快50倍
Pop—Up Books立体书来了
让你眼花缭乱的3D立体趣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