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络暴力行为的危害与治理策略

2020-11-24 00:39胡星宇尤辉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2020年33期
关键词:暴力行为暴力法律

◎胡星宇 尤辉

(作者单位:江苏大学)

据目前国内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情况来看,我国大学生的规模和数量正在不断增加,大学生承担着祖国建设的大任,大学生的培养尤为重要。学业的规划及采取相应行动是高质量大学生活的首要前提,本研究旨在调查江苏大学京江学院学生学业规划及行动现状,并提出对应的改进措施,帮助大学生更好地规划大学生涯,从而为踏上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笔者整群随机抽取江苏大学京江学院158名典型学生,通过对他们的目标情况,课余时间安排情况,解决问题情况的问卷调查,了解江苏大学京江学院学生的学业规划及行动现状,旨在探讨引导和培养大学生积极健康向上的生活的途径和方法,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提高大学对学生现状的关注度。

一、引言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路上少不了法律的保驾护航。作为法治社会最主要的规则,法律是所有社会规范中最具有明确性、确定性和国家强制性的规范,法律规范的这些特征使得法律成为社会控制的主要手段。因此,法治可以而且应该成为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石和保障。随着时代更迭,网络继广播、电视、报纸之后,成为人们生活中第四种大众媒体。有利有弊,互联网中虚拟空间的特性给予用户隐蔽的言论环境,与此同时,网络暴力渐渐滋生。网络暴力是一种危害严重、影响恶劣的暴力形式,它是一类在网络上发表具有伤害性、侮辱性和煽动性的言语、图片、视频的行为现象,即使用言语、图片、视频等形式在网络上针对他人进行人身攻击,是社会暴力在网络上的延伸。每个人都可能成为网络暴力受害者,网络暴力的肆无忌惮,正在以其独有的方式破坏着公共规则、打破着道德底线。与此同时,许许多多的大学生逐渐把网络作为获取信息的第一载体,且大学生正处于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心理还未发展成熟,认知具有片面性、偏执型,容易被表象的信息所诱导,极容易出现网络暴力行为,也极容易受到网络暴力的侵害。对此,本论文就当今互联网+时代大背景,通过对大学生网络暴力行为的研究,找寻大学生网络暴力更为深层次的原因,从而更好地预防大学生的网络暴力行为。通过政府、媒体、学校、大学生自身四种主体。应用各种策略引导大学生积极健康地进行网络活动,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和网络道德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据了解,法学上目前还没有“网络暴力”的说法。

网络暴力侵害了他人的姓名权、名誉权、隐私权、肖像权和人格尊严权,理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我国已经出台了《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互联网信息管理办法》、《文明上网自律公约》等相应法规,但因为网络是一个新生事物,传统的法律法规并不能完全适应这种变化,其中存在着一些的疏漏,对于一些触犯了法律的事情有时是处在暧昧之中。

网络暴力方面的法规还有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布的《关于办理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的司法解释》解释规定,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5000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500次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246条第1款规定的“情节严重”,可构成诽谤罪;如果行为人明知是捏造的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实施了在信息网络上散布的行为,主观上故意,客观上造成实际损害,情节恶劣的,以诽谤罪定罪处罚。

防治“网络暴力”必须疏堵结合、综合防治。有关部门通过行之有效的宣传教育,提高网民特别是广大青少年的道德自律意识,增强他们的分辨能力、选择能力和对低俗文化的免疫力,培养健康的心态和健全的人格,以此在全社会倡导文明的、负责的网络行为。

三、调查方法

(一)查找相关文献,分析国内外以及各地法律对于网络暴力的定性定量问题,吸收借鉴其他相关人士对于这个问题的分析,紧密关注国家司法政策。

(二)做问卷调查,了解大学生对于这个网络暴力的认识以及态度,收集各种人群的意见,最后汇总分析。

(三)搜集材料证据,不仅仅从周围案例,在网络上收集各个大学的网络暴力事件,再通过不同性质作出分类。

1.调查分析。

(1)查找相关文献,分析国内外以及各地法律对于网络暴力的定性定量问题,吸收借鉴其他相关人士对于这个问题的分析,紧密关注国家司法政策。对于网络暴力的定性问题,在目前的法律法指导下,一般不严重的行为不会有影响,只是纯粹的道德问题;造成一定影响危害的,可能会受到《治安管理处罚法》或者和专利相关规定的规制;严重构成犯罪的,会受到《刑法》处罚。

(2)做问卷调查,了解大学生对于这个网络暴力的认识以及态度,收集各种人群的意见,最后汇总分析。

共收回120份问卷,其中男72,女48。调查结果如下:

(3)搜集材料证据,不仅仅从周围案例,在网络上收集各个大学的网络暴力事件,再通过不同性质作出分类。

通过对收集资料的整理,我们将大学生网络暴力的类型总结为①网络语言暴力,即在日常网络交流中不遵守网络规定,采用粗鲁、辱骂的的言语攻击他人;②网络游戏暴力,即因过度沉迷游戏,尤其是暴力血腥类游戏,使得自身暴力攻击性也显著提高;③网络学习暴力,即学生在网络上看到相关学习资料,想方设法的不经付费许可而下载使用的情形。

四、治理策略

1.培养大学生的法治自觉与法律信仰。从源头抓起,由学校等组织对大学生进行法治方面的教育。首先就要破除大学生作为网民心中对“法不责众”的认知,严肃追究触及法律法规红线的言语和个人。

2.国家健全立法,使得网络暴力行为的惩治有法可依。互联网绝非法外之地,解决网络隐私问题,立法机关责无旁贷。立法机关应当尽到职责,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以立法来应对网络暴力行为。

3.保证被侵权主体的公权、私权双重救济方式。给社会大众一个发声的高效窗口,行政机关、司法机关主动敞开大门,帮助被侵权主体解决纠纷化解矛盾。对于各类网络暴力行为予以相应的惩治来保障网络环境的稳定和谐。

4.对危害行为及时进行监督管理。网站、论坛及各类客户端是人肉搜索与网络暴力行为的重要阵地与平台。网络暴力猖獗,运营商对人肉搜索的一味纵容和漠视难辞其咎。在发现网络暴力的苗头之时,网络运营商需要及时尽到职责保护大学生等网民,其不作为应当究法律责进行高额罚款。引起严重后果的,还应禁止运营商继续从事网络相关行业。

五、结语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得法制建设处于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同时,网络相关的法律也在不断完善。伴随着党的政策支持,网络安全问题的解决迫在眉睫。本篇论文直戳重点,对此问题做了仔细的研究,从大学生的角度突出了网络暴力这类不良的社会问题,通过对国内外现状的研究与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网络暴力存在于诸多社交平台、搜索引擎,危害覆盖面广、影响大。我国法律对于其限制与规定还不够完善,以致于广大大学生对网络暴力了解不充分、认识不到位。所以,本论文通过各类调查方法走入大学生日常生活,了解了相关信息并做出统计,以此提出相关问题的解决方法。从我们大学生生活实际出发,解决网络给我们带来的弊端,创造一个良好和谐的网络环境。在保证广大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同时,也能使大学生更好地利用网络这一工具,免使其误入歧途,接受不良信息,甚至影响价值观的正常树立。

当网络作为学习、工作工具时,他展现出了多元化的功能。但当其被不法分子、反派人士利用时,产生的危害与负面效应也弥足深重。网络暴力从出现到如今也不过短短十余年时间,但它造成的破坏性却是致命的,侵蚀社会道德标准、造成社会群体冷漠、污染网络环境等等。网络暴力相关问题的解决迫在眉睫。本论文通过列举网络暴力行为的危害,以及提出网络暴力行为的治理策略来为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提供保障。宣传网络暴力规避方式,向广大大学生普及有关知识;对问题进行分析,向社区、相关部门提出建议,同时优化各信息平台对网络暴力的防范程序。网络社会是虚拟化的社会,许多大学生将网络视为发泄的平台,在网络上大肆宣扬负面信息,暴力再有虚拟逐渐转化为现实,侵害广大大学生的切身利益。本论文旨在帮助大学生树立网络法治的观念,增强大学生对于不良信息的自我防范和辨别能力,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养与道德自律意识。

猜你喜欢
暴力行为暴力法律
反性别暴力
法律解释与自然法
“暴力”女
暴力云与送子鹳
媒介分析:动画暴力对儿童的影响
让人死亡的法律
“互助献血”质疑声背后的法律困惑
第一次遭遇家暴该怎么处理?
向暴力宣战
让法律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