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体验式教学在生物课堂中的应用

2020-12-03 16:11山东省莒县第二中学张艳华
青年心理 2020年22期
关键词:细胞膜体验式原理

山东省莒县第二中学 张艳华

在新时代的教育理念中,教育的真正目的是使他们在学科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掌握学习的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自己的创造性思维。随着传统的灌输式教学不断被诟病,“体验式”教学的优势也逐渐被教育工作者认可,并积极运用到教学课堂中去。“体验式”教学能增强学生情境学习的代入感,加强学生与教师间的互动,帮助学生发现身边的有趣知识,开发创造性思维。体验式教学也有利于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可以通过与教师及学生的互动,在探究交流中发生思想的碰撞,不断产生智慧的火花,有利于加深体验,从而完成对知识的进一步认识与理解。体验式教学的最大特点就是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学生在学习中观察、思考、总结,从而实现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的飞跃,有效提高学生生物学科的科学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生物核心素养的提高。

一、联系生活场景,解释原理

在生物学科的学习中,其实不难发现很多知识点都是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因此教师可利用这一特点,将生活中的实例与生物教材中的知识点相联系,使学生在熟悉的场景中去体会生物现象的原理。通过联系生活场景,让学生在生活中去体验知识原理,能深刻理解原理,并体验到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实现学以致用的目的。

如:在学习“植物激素调节”时,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如:秋天树叶飘落、果农修剪果树顶端的树枝以及将苹果等水果与生香蕉放在一起后,一段时间之后,香蕉变黄的现象。这些都是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现象,通过联系这些生活场景,教师再进行植物激素的介绍和原理的讲解,学生便能够很容易地记忆并且理解。秋天树叶飘落是由于“脱落酸”导致的,它是促进植物落叶的一种激素;果农修剪顶端的树枝是为了抑制顶端优势,多多结出果实,这是“生长素”在起作用;苹果能将生香蕉催熟是因为其能产生“乙烯”,这是一种促进果实成熟的植物激素。通过将生活实例与生物知识相结合,学生能够自主解释一些生活中的常见现象,获得知识上的满足感,也能够使他们在以后的生活中善于进行思考与联想,弄清楚一些现象发生的原因,提升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

由此可见,通过在课堂上联系生活场景,帮助学生回忆与所学知识点相关的生活实例,可以使他们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生物知识,能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学问。在生活实例中去探讨生物知识原理,可以使学生贴近生活,增强在生活中的动手实践能力,改善枯燥的课堂氛围,优化教学效果。

二、强调动手实践,经历过程

任何学习想要达到真正理解领悟,都离不开亲自动手去实践,在实践的过程中感受失败与成功,感受实践过程中的各种坎坷。只有经历了,才能透彻地认识事物的本质以及原理,明白哪些步骤是容易出错和需要注意的。在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多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强调动手实践的好处,使学生提升自己的动手能力,去体验实验操作中的各种情况,在经历后得出自己的感悟和收获。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学生亲自经历知识建构的过程,学生的认知及知识的内化是教师的讲解与传授所取代不了的。学生需要在学中做、做中学,才能在动手操作中观察与发现,才能产生问题意识,产生探究动力。而且学生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可以通过实践进行检验,从而完成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以理论指导学生的实践,在实践中使理论进一步完善,进而产生创造性思维,这是学生知识内化与巩固的必经过程。

如:在讲解“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这部分时,我引导学生亲自动手实践操作,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的过程,分析这一过程的特点。在这一过程中需要着重注意的细节有好几处,必须把握好细节才能够观察到正确的实验现象。比如:在挑选洋葱鳞片表皮细胞时有学生挑选了浅色的细胞,因此并没有观察到现象。此外在配置蔗糖溶液时要注意溶液的浓度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有学生因为配置溶液浓度太低,导致质壁分离不明显,难以观察,还有学生配置浓度过高,导致细胞失水过多死亡无法再次复原。在正确地观察到实验现象后引导学生对实验内容进行分析总结,探究质壁分离和复原的生物原理,结合实验步骤,学生能够分析得出,在外界溶液浓度超过细胞液泡内液体浓度时细胞就会因为失去水分发生质壁分离,而如果细胞失水并不是太多时如果再将之置于浓度较低的溶液中细胞则会吸收水分,完成质壁分离的复原。

由此可见,对于生物学习来说,动手操作能力十分重要。通过教师的组织引导,学生能够将课本教材中的内容在自己的动手实践中完成,能够使学生感受到自己亲手实践的乐趣,一步步地完成实验步骤,并亲自去体验实验过程中的各种坎坷困难,能够在体验过程中感受到打破重重困难的成就感,收获实践能力。

三、结合史学材料,主题探究

在高中生物的教学中,生物史料的介绍越来越受到教师的重视。通过介绍生物史料,学生不仅能够认识很多名人名家以及他们的科研经历,还能够开阔自己的视野,激发对生物学习的兴趣,认识到生物科学家们艰苦奋斗、不怕困苦的科研精神。在结合史料学习后,教师能开展相关的主题探究活动,让学生在体验式教学模式中感受生物研究的模式和流程。

如:在学习“细胞膜结构”时,教师利用生物史上对细胞膜结构的一些探索实例来给学生介绍细胞膜的结构,展开“探究细胞膜上蛋白质分子和膜的结构特点”的主题探究活动。首先,通过介绍1933 年,Collander和Barland 研究发现某些小分子物质,如水、水溶性的甲醇等,其穿过细胞膜的能力要比其脂溶性所应有的穿透力大的生物史料,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结合之前所学的知识,进行讨论思考细胞膜上可能含有蛋白质。进而再介绍1970 年,Frye和Edidin 的人—鼠细胞融合实验:融合后的细胞一半发红色荧光,另一半发绿色荧光。将细胞放在37℃培养40 分钟后,两种颜色均匀分布在融合后的细胞膜表面。通过这一生物史料,学生能够认识到组成膜的成分是可以运动的,即细胞膜具有流动性。结合生物学中的细胞膜探究事实,开展关于细胞膜结构的主题探究,能够使学生感受到生物知识发展的来龙 去脉。

由此可见,通过结合史料,使学生了解生物研究的流程,了解生物学家是如何进行问题发现,问题分析以及如何探究问题,得出结论的。通过开展这样的主题探究工作,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学习产生更浓厚的学习兴趣,向科学家们学习坚持不懈、不怕吃苦的科研精神,丰富自己的科学素养。

四、延伸社会实践,认知成长

生物学科教学中,教师需要有延伸意识,不仅要接轨学生生活认知基础,还要对生物学发展前景展开研究,让学生结合现代信息技术进行生物学研究,势必能够开拓学生学习视野,形成崭新教学亮点。学生应用网络已经成为生活常态,教师借助网络展开教学布设和组织,让学生借助网络搜集相关信息,展开文献研究,进行信息共享,都能够促进学生学科能力的提升。

延伸社会实践维度,促进学科认知成长,这是学科教学的重要目标追求。教师要有拓展主动意识,针对学生学科学习实际,延伸学生学习域度,能够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教学《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教师先引导学生学习相关概念,利用实验操作认识DNA、RNA,以及在细胞中的分布,然后为学生设计了延伸性学习任务:新型冠状病毒给全人类带来了灾难,在病毒检测中使用核酸试剂,这是什么原理呢?不妨借助网络进行相关信息搜索,自主探究相关生物学原理。学生接受这个任务后,都表现出更高的积极性,利用网络展开信息材料搜集,对相关专业知识进行对应研究。在课堂展示阶段,很多学生都能将搜集到的信息归结出来,为大家做直观解读。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互动评价活动,肯定学生的探索行为,课堂学习气氛浓重起来。

教师发动学生接轨生活展开网络信息搜集活动,切合学生学习心理,其设计针对性更强,调度作用也相当明显。学生对网络的使用是非常熟练的,教师根据学生学力基础展开对应设计和组织,将学生带入特定学习研究氛围之中。从学生的学习表现能够看出,教师引导学生进入网络进行生物学习,其适合性更高,学生体验信息回馈更为及时,学习效果更为显著。

综上所述,通过采取体验式教学形式,教师改变传统的灌输式学习模式,能够使学生在生活中感受生物知识的魅力,学会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剖析事物的本质原理;教师在实践活动中帮助学生发展自身的动手操作能力,发挥创造性思维,在实践过程中体验自己动手操作的乐趣;教师向学生介绍生物史料中的名人名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受到科研时遇到困难应砥砺前行的精神。总之,体验式教学对于生物课堂的提升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值得教师们去探索和发扬。

猜你喜欢
细胞膜体验式原理
基于包络解调原理的低转速滚动轴承故障诊断
体验式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浅析水墨画体验式学习的教学策略
浅析狭义相对论的建立及其原理
浅析狭义相对论的建立及其原理
细胞膜色谱研究进展及其在中药活性成分筛选中的应用
基于定量分析的细胞静息电位教学探讨
皮肤癌的成因及形状推论
体验式教学理念下高中排球教学的实践探讨
高中生物新课程下“体验式教学策略”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