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专业《国学经典诵读》课教学与探索

2020-12-14 08:01谷莉莉
关键词:国学经典诵读幼师名著

谷莉莉

摘 要:本文结合学前教育专业所开设的《国学经典诵读》课程进行分析,在分析过程中对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进行探索,在不断探索中总结出引导幼儿诵读国学经典作品时,应注重制作经典诵读课件,并在课堂上重视引导幼儿多诵读不同的经典名著,以及在国学经典诵读教学中落实考核方式、引入经典故事,同时幼师需灵活运用网络平台查找国学经典材料,使幼儿在成长和学习的过程中诵读不同的文学经典书籍,以此提高幼儿的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 《国学经典诵读》 探索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0.23.001

国学经典名著蕴含很多传统文化。知识、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良好的道德品质等,因此,学校应当重视开设国学经典诵读课程,并对学习这门课程的幼师提出要求,引导幼儿诵读时需注重以经典书籍作为主要诵读的素材,使幼师将经典文本引入国学经典诵读教学中,使幼儿在幼师引导下积极诵读国学经典书籍,幼儿诵读过程中不仅积累文化知识,还提高幼儿的文化水平、语文素养、诵读能力,体现出开设这门课程的重要性。

一、制作与经典诵读相关的课件

国学经典诵读是学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学校在发展学前教育事业的同时,需注重开设国学经典诵读课,开设这门课程时,幼师不仅要具备专业知识、教学能力和灵活运用语言的能力,还需对国学经典诵读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有所了解,以及对国学经典诵读专业提高重视程度,使幼师认真学习这门课程的内容,在学习过程中幼师按照要求对所学的课程内容进行探索,在探索中意识到要想调动幼儿积极诵读国学经典作品,就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幼师在引导幼儿诵读时,将提前准备的课件用投影仪展现出来,通过在课堂上展现内容直观、画面立体的国学经典内容,使幼儿对诵读经典名著产生兴趣。此外,幼师根据所设计的课件,在课前用十分钟先进行详细的讲解,在讲解过程中幼师细致分析经典名著中文化知识,由此引导幼儿继承、弘扬、学习经典书籍中的传统文化知识,同时通过引导幼儿诵读课件中的经典内容,这有利于提高幼儿诵读国学经典的积极性以及提高幼儿对文化知识的认知能力。

二、课堂上引导幼儿诵读经典

国学经典名著作品不仅包含中华文明、传统文化,还渗透人文精神、为人处世的道理、正确的价值取向等,由此体现出诵读国学经典书籍的重要性。因此,开设学前教育专业时,应将国学经典诵读课程作为必修课之一,并要求幼师探索国学经典教学的方法,使学前教育专业的幼师非常重视探索课程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在探索过程中幼师归纳出为了使幼儿了解更多的国学经典名著,应在每节课的课堂上利用几分钟时间,引导幼儿诵读不同的国学经典作品。如:引導幼儿诵读《三字经》《弟子规》等名著,这样一来,幼儿在诵读中充分了解国学经典名著悠久的历史、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和很多道理,表明幼儿对国学经典内容有所认知和了解,同时幼儿在上经典诵读时,从所诵读的名著中积累非常多的知识、道理等,这不仅增强幼儿的文化底蕴,还提升幼儿文化素养。所以说,教学中幼师除了引导幼儿学习知识以外,还应当高度重视引导幼儿诵读《论语》《庄子》等不同的国学经典作品,使幼儿在诵读时理解、掌握国学经典所蕴含文化精髓和知识。

三、教学中落实考核方式

开设国学经典诵读课程的同时,应在每学期的期末,对幼师总结的教学方式和所掌握的经典名著进行全面的考核,在考核过程中对于取得较高分数的幼师提出表扬,而对于在期末考核中未取得较高分数的幼师提出期末考核成绩不合格,要求幼师准备一段时间后重新接受考核,使未及格的幼师为了取得优异的期末成绩,而重视探索创新国学经典诵读教学方式,并且幼师根据在实践教学中认真分析幼儿对诵读经典名著不感兴趣的原因,以及分析国学经典诵读这门课程内容中哪部分为重点内容,在深入分析过后,幼师归纳得出创新的教学方法,同时总结出哪些国学经典适合幼儿诵读,由此在进行这门课程考核时,幼师不仅通过了考核,还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体现出开设国学经典诵读课程时落实考核方式的重要性。

四、引导幼儿背诵经典名著内容

传统教学中幼儿不仅不积极诵读,还对诵读国学经典名著不感兴趣,因此,幼师引导幼儿诵读经典名著内容时,应先创新教学方法。在进行国学经典诵读教学时,幼师可以将幼儿分为多组,然后引导各组幼儿进行经典诵读比赛,或者引导各组幼儿齐读、背诵经典名著的内容和名著中的经典句子。通过落实多元化的教学方式,能够调动全体幼儿主动投入到国学经典诵读中,认真阅读名著内容。如:幼师学习国学经典诵读课程时,将所学的经典名著引入幼儿教学中,进而引导幼儿以齐读、个读的方式,读《孟子》《老子》《论语》等不同的经典名著和不同的诗词歌赋,这样能够使幼儿积极诵读,以此提高幼儿的诵读水平、诵读能力和诵读经典书籍的兴趣。由此可知,幼师学习国学经典诵读课程时,一定要重视以不同的教学方式引导幼儿诵读、背诵不同的经典名著内容。

五、教学中引入经典故事

故事是学前教育的重要形式之一,因此,幼师在学习专业知识时,需根据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将故事运用到国学经典诵读教学中,从而以讲故事的方式引出经典名著内容,使幼儿不仅对听故事感兴趣,还能够使幼儿主动探寻故事,幼儿边探寻边认真诵读,在诵读过程中幼儿既充分了解了故事内容,又从故事的内容中学到很多道理和知识,增加了知识储备量,推动了幼儿文化素养提高。如:幼师在引导幼儿诵读《三字经》时,可以提取孔融让梨的故事,通过详细讲解故事,使幼儿在诵读经典名著时懂得谦让和长幼有序的道理,幼儿懂得道理的同时,对国学经典内容加深认知,以此提高幼儿的认知水平、理解能力、文化素养,体现出在国学经典诵读教学中引入经典故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六、运用网络平台查找国学经典材料

在新时期,幼师学习学前教育专业的国学经典诵读课程时,为了了解更多的课程内容,可以运用网络平台查找与国学经典作品相关的材料、书籍,一方面能够随时查找不同时期的国学经典书籍,另一方面,在进行国学经典诵读教学时,幼师将在网上查找的国学经典材料用教学设备呈现出来,或者将所查找到的国学经典材料发送到幼儿学习群中,方便幼儿随时随地获取国学经典书籍,使幼儿积极诵读书籍内容,在长期诵读中幼儿的文化水平和文化底蕴得以提升。同时,师生还可以利用网络平台与幼儿交流国学经典作品的内容,在师生交流中引导幼儿更好地学习书中的文化知识,并且幼儿对在网络平台上诵读国学经典作品提升兴趣,进而提高诵读经典名著的主动性。因此,幼师除了在平时学习中运用网络查找与国学经典诵读课程相关的材料,还应重视运用网络平台共享、发送国学经典诵读的各类书籍,既达到教学资源共享的目的,又通过运用网络平台进行国学经典诵读教学,促使幼儿积极投入到网络平台上读各类国学经典书籍,在长期诵读中提高幼儿的文化修养。

综上所述,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时,需对国学经典诵读课程内容进行探索和总结,从而在不断总结和探索中意识到引导幼儿进行国学经典的诵读,对于引导幼儿传承传统文化非常有利,并且能使幼儿充分理解传统文化和知识,由此幼师会非常注重将国学经典诵读的专业内容,以不同的教学形式传授给幼儿,以此推动幼儿在诵读国学经典书籍的过程中提高诵读经典名著的意识以及文化素养。

参考文献:

[1] 范涌峰《国学教育的理性探究》,《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

[2] 程建忠《传承传统文化创新国学教育——关于“国学经典导论”课教学的探索与实践》,《教育与教学研究》2011年第2期。

猜你喜欢
国学经典诵读幼师名著
网红幼师 撕掉标签,拒绝被定义
男幼师荒
国外名刊名著
基于心理视角的中职学校男幼师培养的策略和研究
国内外名刊名著
国内外名刊名著
国学经典诵读与初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整合
小学生国学经典美文诵读策略研究
巧用现代信息技术指导小学国学经典诵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