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关联规则挖掘何成瑶教授运用中药人工周期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规律分析

2021-01-06 08:44冷安明张向华周佐涛
中国医药导报 2020年33期
关键词:熟地黄组方障碍性

冷安明 杨 静 张向华 周佐涛

1.贵州省人民医院中医科,贵州贵阳 550002;2.贵州省人民医院护理部,贵州贵阳 550002;3.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妇科,贵州贵阳 550004

据2008 年WHO 统计,不孕症在育龄妇女中发生率为8%~12%,全球约五千万人受到不孕症的影响,其中排卵障碍占25%~30%[1-2]。随着社会的发展,女性社会地位提高,工作压力加大,同时受饮食及环境污染、晚婚现象、二孩政策开放等原因影响,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发生率有升高趋势,本病常见于多囊卵巢综合征、卵巢早衰、高催乳素血症等疾病[3-4]。何成瑶教授为首批全国名老中医,第四、五、六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从事中西医妇科临床近六十年,在不孕症治疗方面有深厚造诣。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本研究对何成瑶教授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475 首处方进行数据挖掘分析,得出何教授治疗本病时运用人工周期的用药规律,为本病的中医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所有中药处方均为2018 年1 月—2019 年7 月在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经何成瑶教授亲自诊治并开具,由笔者跟师收集后回顾性整理。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排卵障碍性不孕症诊断标准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5]。排除标准:①四诊资料不全;②输卵管因素;③免疫因素;④男方因素不孕。

1.3 数据规范化处理

参考《中药学》[6]、《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7]对中药名称进行规范。如“二地”拆分为“生地黄”和“熟地黄”;“蒲黄”和“蒲黄炭”统一为“蒲黄”;“红藤”规范为“大血藤”;“大云”规范为“肉苁蓉”;“仙灵脾”规范为“淫羊藿”。

1.4 数据录入与核对

将数据规范处理后,筛选符合纳入与排除标准的数据,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经双人核对无误后形成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数据库,确保数据准确。

1.5 数据分析

通过软件提取全部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共筛选出处方475 首,按照月经周期不同阶段运用软件分别进行药物频次、组方规律、规则分析等数据挖掘。因何成瑶教授常用经验方加味,处方相似度较高,故结合文献及数据总量,并根据不同参数提取数据预读分析[8-11]。设置支持度为70%,并在此支持度上按置信度为0.9 进行规则分析。

2 结果

2.1 整体用药分析

运用软件中“性味归经统计”功能,统计475 首处方全部药物的四气五味及归经。四气分析温性、平性药较多,五味分析甘、苦、辛味药较多,归经主要为肝、肾、脾、心经。

2.2 月经周期药频分析

各期共用药物有熟地黄、当归、菟丝子、五味子、大血藤、川芎、蛇床子、覆盆子、白芍、枸杞子等。见表1。

2.3 基于关联规则的月经周期组方规律分析

2.3.1 排卵障碍性不孕症黄体期组方规则分析 黄体期常见药物组合为白芍-五味子-覆盆子-枸杞-熟地黄-菟丝子-当归、川芎-茯苓-熟地黄-当归-五味子等。见表2。

表1 排卵障碍性不孕症不同月经周期药频占比

表2 排卵障碍性不孕症黄体期药物组方规则分析

2.3.2 排卵障碍性不孕症卵泡期组方规则分析 卵泡期常见药物组合为茯苓-蛇床子-熟地黄-大血藤-当归-五味子、川芎-蛇床子-熟地黄-大血藤-当归-五味子等。见表3。

2.3.3 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排卵期组方规则分析 排卵期常见药物组合为泽兰-五味子-熟地黄-路路通-柴胡-当归、大血藤-川芎-当归-五味子-蛇床子-熟地黄等。见表4。

表4 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排卵期药物组方规则分析

2.3.4 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月经期组方规则分析 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月经期常见的药物组合为大血藤-五味子-熟地黄-当归、川芎-当归-熟地黄-五味子等。见表5。

表5 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月经期药物组方分析

3 讨论

中医学无“排卵障碍性不孕症”一词,根据其临床表现多属“不孕”“月经量少”“月经后期”“闭经”等范畴。月经周期治疗为夏桂成教授提出,他根据《内经》“二七而天癸至……故有子”理论,认为排卵障碍性不孕症发生的主要原因为“肾-冲任-天癸-胞宫”生殖轴失调,并认为根据月经周期特点用药,更能符合女性月经周期阴阳消长的变化规律[12-14]。

目前名老中医经验传承模式已经从医案转变为数据挖掘对其用药规律、诊疗思路等方面进行多层次探索,分析软件常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中医临床科研信息共享系统、古今医案云、中医诊疗大数据智能分析系统等[15-20]。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集成了一般统计法、关联规则、复杂系统熵聚类等数据挖掘方法,能较系统地总结名老中医经验[7,21-22]。

通过四气五味及归经看,何教授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药物多温性及平性,温性药多能温补,平性药则有“和合调平,双向适用,条件显示”的特点;药味多甘苦辛,甘能补,辛能行血,苦能清心;药物归经以肝、肾、脾、心经为主,体现了何教授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以补肾调经为主、肝肾同治、兼顾心脾的原则。每张处方平均用27.63 味药,含有补肾、疏肝、健脾、宁心、养血、活血等药物,说明不孕症病因复杂,涉及脏腑多,治疗重点在于调节脏腑阴阳平衡。正如《内经》所说:“阴阳和,故能有子。”

何教授各期使用药物的频率显示,前20 味药物中均有熟地黄、当归、菟丝子、五味子、大血藤、川芎、蛇床子、覆盆子、白芍、枸杞子等药,且补肾养血调经贯穿于周期治疗始终,这与其他医家治疗原则相符[23-24]。正如《丹溪心法》指出:“求子之道,莫如调经。”据报道,补肾药物能提高血清雌二醇水平[25]。何教授在临床中善用蛇床子,该药能温肾壮阳,《本草蒙筌》指出本品“妇人无娠,最宜久服”。现代药理表明,蛇床子有促性腺激素作用[26]。

月经周期数据分析显示,黄体期常用仙茅、淫羊藿、鹿角霜、巴戟天、赤芍、牡丹皮、山茱萸等药物以温补肾阳、活血养血,以促进黄体功能,并为月经排泄打下基础。卵泡期常用麦冬、党参、生地、百合、山药等滋阴药以助卵泡发育及内膜生长,为排卵及孕育奠定基础。排卵期多加柴胡、路路通、牡丹皮、赤芍、丹参等活血疏肝之品,以促进卵泡的排出。月经期常加用核桃仁、益母草、蒲黄、五灵脂等药物以加强活血调经、去菀陈莝作用。

综上,本研究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的关联规则挖掘何成瑶教授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用药规律,系统总结传承何教授治疗本病以补肾养血调经为主,并根据不同月经周期特点,分别予温阳、滋阴、活血、理气,调整肾-天癸-冲任-胞宫生殖轴动态平衡,以达调经种子的目的,为本病中医临床及理论研究提供一定的依据。

猜你喜欢
熟地黄组方障碍性
Shunxin decoction (顺心组方) improves diastolic function in rats with heart failure with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 induced by abdominal aorta constriction through cyclic guanosine monophosphatedependent protein kinase Signaling Pathway
蒙医药清瘟杀黏类方剂组方的知识发现研究
《傅青主女科》调经篇中白芍和熟地黄配伍浅析
母牛繁殖障碍性疾病的发生原因、临床表现及防治
从阴阳气血化生浅议熟地黄的临床使用
熟地黄化学成分及其体外生物活性
猪繁殖障碍性病毒病鉴别诊断及综合防控
部颁标准中治疗风温中成药的组方规律
熟地黄和茯苓对山茱萸中3种成分煎出量的影响
针灸联合中药组方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