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通、割裂与导向:专业课思政育人教学设计的思考

2021-01-16 09:42姜兰花
关键词:专业课程育人思政

姜兰花

(漳州职业技术学院 文化创意学院,福建 漳州 363000)

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3月18日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时指出:“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1]这一论述站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高度,开启了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模式。本文即在课程思政育人目标要求背景下,探讨专业课实现思政育人目的的教学设计策略方法,为当下“大思政”格局进行有益的尝试。

一、融通:专业课程思政教学的宏观要求

课程思政是在赓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使命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理念。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相比,专业课思政育人致力于为学生提供集思想性、专业性和针对性于一体的课程体系,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专业知识目标与思政理论内涵的融合

专业知识一般是某学科、某专业中相对稳定的、系统化和科学化的知识,是对某学科、某专业基本原理的普适性总结与提炼。设置专业课程的目的和出发点是培养具备某一学科、某一专业独特知识和能力储备的专业性、专门型人才。我国思想政治工作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党成立100周年的实践,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不断中国化的实践。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再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系列的理论成果证明,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更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因此,要实现专业课程的思政育人目标,就是要达到专业知识目标与思政理论内涵的融合,充分体现专业知识科学性发展和持续性发展的思政理论内涵。

(二)专业情感素质与思政价值要素的融合

专业课程思政教学不仅要达到专业知识与思政理论的融合,更要上升到专业情感与思政价值启发要素相互融合、相互映射的高度。专业知识的凝练、沉淀、延续及更新,都是一代一代学人和研究者锲而不舍、深耕一方的智慧结晶,这里面包含着他们对学科专业深厚的热爱之情,对科学真理的敬畏之情,对未知未来的探索之情。换言之,这些专业知识都是职业的学者、研究者们高尚职业精神的体现、文化自信和理论自信的体现。例如,中国航天事业及航天科学的发展,离不开奠基人钱学森先生的默默治学,无论身处何地、身处何时,钱学森先生所表现出来的都是一个科学家和一个治学者的最高职责——现代化国家的建设者,这种专业的情感素质恰恰也是高尚的爱国情怀、崇高的职业精神、科学的探究精神等思政价值要素的内蕴。

(三)专业行动技能与思政实践功能的融合

要实现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育人目标,专业课程思政不能只停留在理论认识层面、价值塑造层面,不能只是世界观、价值观的输送与吸收,而是要积极回应现实中的问题困境,更要落实到具体的实践中来,从而体现方法论的精神底色。因此,思政育人的实践指导功能,在于引导学生把实现个人的人生“小我”与实现国家强盛、民族复兴的“大我”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强大的行动能力及专业实践能力,同时也是专业课程在能力培养目标上的关键所在,从实践得来的专业知识,最终要回归到指导新的实践中去,不断推动专业理论知识的创新发展和可持续性发展。

二、割裂:专业课程思政教学的现实困境

自2016年课程思政理念提出以来,专业课思政建设取得了快速发展和显著成效,在学术学理研究及实践探索方面形成了一些颇具特色的经验模式,但也存在着专业教学与思政教学相互割裂的现实困境。

(一)专业知识量大,但价值引导单一

专业课程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抓手,但是在思政建设具体的实施过程中,由于专业课承载着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造成了专业课对思政价值引导的挤压甚至忽略。以新闻传播学科为例,目前,“高校课程80%是专业课程,学生学习时间80%用于专业学习。”[2]而“大多数教学内容从专业理论到专业理论,在实践形式上也紧紧围绕技能训练,目标指向单一,注重‘专业特色’,忽略了通识教育,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与理论教学的融合。”[3]专业课程因为自身的专业特色,注定了它们必须要在规定的有限学时内实现知识传递、价值塑造和能力培养的课程教学目标。如此一来,专业教师在专业课思政教学过程中只能够从庞大的知识体系上择其一二思政元素加以映射融合,以完成思政育人任务,但是这一做法难以体现出思政育人的系统性、连贯性。

(二)教师主导强烈,但学生主体微弱

近年来,为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全国高校开展了各种教学模式改革,其中一个较为显著的特征就是学生的主体角色被不断地强调和凸显。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绝大多数的师生关系主要还是‘教与学’‘教育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垂直关系。”[4]这就不可避免地将教师置于强大的主导位置上,当教师将一个个思政项目引入课堂时,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任务并完成这些任务。久而久之,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大打折扣。事实上,伴随着网络成长起来的“Z世代”学生,爱好新生事物、乐于接收新生事物、主动寻求网络兴趣圈层、与主流价值观相符、追求美好仪式感等等,这些主体能动性的体现却并没有在课程思政建设中发挥有效的作用。

(三)短期效果显著,但长期效果乏力

目前,专业课程思政育人建设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专业教师通过精心的教学设计,将专业课程中知识、情感与能力目标的学习点与思政育人的元素点相结合,不断地提升了课程质量和内涵,也取得了专业课程思政育人的即时显性效果,但是,在课程思政持续的感染力和渗透力方面还有待进一步观察。同时,专业课程作为思政育人建设的“自留地”,各门课程彼此之间也存在着起承转合的学科关系,如果不能处理好这些专业课程之间的育人功能关系,而各自以一亩三分地为界、彼此割裂的话,也只会让课程思政的实际效果减分。

三、导向:专业课程思政教学的实践路径

如何突破专业课程思政现实困境,如何把专业课程的思政点深入学生之心,需要专业课程在坚持顶层设计的综合性基础之上,以导向为原则,在教学设计上更多地融入价值思维,从价值的角度选择并衡量专业课程的思政育人要素,以推动专业课程思政教学路径的创新。

(一)重要性价值路径

重要性的价值路径,体现了专业课程中思政元素不可替代的作用,对指导学生的学习与实践具有深远的影响。以新闻传播学科为例,教育部、中宣部自2013年6月出台了“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意见,2018年这个培养计划升级为“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该计划在改革任务、重点举措、组织保障等方面提出了新的部署要求,但有一条不变的原则,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理论教书育人。”[5]可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理论是贯穿整个新闻传播学科专业课程育人体系的重要指导棒,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统领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具体而言就是要在“办学理念、教师队伍、课程体系、教材编纂、实践基地、创新团队、学生工作等,都有进一步着力的空间”[6]。

任何一门学科专业,都有新时代思政育人内涵的重要性价值元素和指标,因此,专业课程教师在进行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时,要善于从学科的知识体系、能力体系和情感价值体系出发,梳理学科专业中的重要思政内涵。同时,将重要性价值贯穿在课程教学设计的始终,贯穿在专业课程体系的建构过程,从而确保这些重要性价值要素能够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深深扎根。

(二)显著性价值路径

显著性价值路径,主要是指映射具有知名度的“人物、地点和事件”等思政元素内容,因此,在专业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上,不能忽视对学科专业中经典人物、偶像人物、榜样人物等“大咖”“大神”的复现,不能忽视对学科专业中里程碑式、转折式的事件及精神价值意义的重塑,因为这些知名显赫的人物、事件往往潜藏着学科体系的发展脉络,是学科专业知识谱系中浓墨重彩之处,也是学科专业成果的积累与创新体现。以新闻学为例,三大元老级人物徐宝璜、邵飘萍、戈公振,奠定了新闻学学科理论、业务和史论三大方向;中国共产党百年新闻事业史,发轫于新文化运动,陈独秀、李大钊等人是党百年新闻史上具有开创性的人物。在党的不同发展时期,涌现出各具代表性的新闻人物及报刊。例如,瞿秋白、邹韬奋、恽代英、肖楚女、《向导》《热血日报》《解放日报》《新华日报》《人民日报》等等,以上所举案例都是新闻学科中耳熟能详的标志性的名字。因此,关注学科专业中显著人物、地点、事件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对学科专业重要性价值元素的提取和把握。它能帮助学生建立起对学科专业的整体脉络认识,也能帮助学生完成对学科专业重要知识的原始积累,从而真正达到专业教育与思政育人的融合。

(三)接近性价值路径

在海量冗余的信息中,人们往往倾向于选择性地注意跟他们具有某种接近性价值要素的内容,“Z世代”学生也不例外。因此,从接近性的价值角度去打通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之桥,可以通过以下两种途径。

一是体现地理上的接近性,即选取跟学生在地理上比较接近的映射点内容。通常,人们对于自己身边、自己故里的事件更有关注欲望。在此,笔者以韩山师范学院课程思政建设改革示范课堂“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的设计为例来分析,该课程在“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专业内容与思政元素的融合设计中,开设了“讲普通人的故事”“讲道德故事”两个授课内容,映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品质”“中华传统文化观”两个思政点,具体的融入方式与教学方法包含案例教学法、情境模拟教学法。如何利用接近性的价值路径来进行这堂思政教学设计呢?笔者从韩山师范学院所在的潮州市地理要素攫取思政融入点。例如,讲述抗疫一线普通人的故事,可以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潮州市援鄂抗疫医疗队队长孙华锋的故事为例,增强学生对地区优秀人物的认识,增强对地区的荣誉感、自豪感和认同感,同时也可以挖掘本校师生群体中积极投入抗疫一线的切身体验或志愿者的真实故事。讲道德故事,可以用一年一度“感动潮州”人物评选为典型案例,以一个个来自身边的道德模范的感人故事,培育学生向善向上的道德风尚。

二是体现心理上的接近性,即选取跟学生在心理、情感上比较接近的映射点内容,目的就是引发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和行为体验上的共鸣。例如,时常在网络走红的系列——“别人家的学校”“别人家的老师”,这些内容之所以能够走红,主要的原因之一是里面都带有情绪的迁移和延伸,学生在观看之后容易产生代入感,产生情绪的感染。因此,教师在设计课程的思政教学时,可以尽量多挖掘跟学生的个性化体验、行为模式等比较契合的内容,如《我的法兰西岁月》《恰同学少年》《觉醒年代》等影视剧,除了有家国民族的宏大叙事外,也有对个体人物成长进取的微观叙事,而且这些微观叙事多集中在对人物青年形象的刻画上,因而能够迅速在年轻群体中刷圈走红。此外,教师还可以借助一些颇受“Z世代”学生喜爱的网络新媒体平台和形式开展思政育人实践,类似B站、抖音、知乎、小红书等,既可以成为内容平台,也可以成为教学信息化的工具。

(四)时新性价值路径

时新性价值,强调的是内容在时间上的新近,即新鲜感,体现了对新生事物、新生事件的敏锐度和关切度。由于成长环境的影响,青年一代学生对新事物、新现象往往抱有一种较强的敏感,即便是作为默默的吃瓜群众,他们也总能嗅觉到新的元素,甚至在某些特定事件上,他们的集体行动能够成为影响某一行业或领域的风向标。利用时新性价值要素进行专业课程的思政融通设计时,专业课教师一方面要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关注专业前沿最新动态变化,保持专业知识的迭代更新,另一方面也要及时帮助学生从科学角度正确看待专业学科上最新出现的一些错误思潮或行为,及时止损。例如,2020年双十一期间四川甘孜理塘的一个小伙子丁真在抖音走红后,一时之间关于丁真走红的各种讨论和营销行为遍布网络,对于这种具有时代感、热度感及新鲜感的话题,专业课程教师可以从多个学科专业角度去解读,带领学生去发现其中的真、善、美普世价值和精神追求。

(五)人情味价值路径

人情味的价值路径,言下之意就是,教育要从人的本性出发,尊重人的生命体验规律和成长规律,回应人成长过程中的人情冷暖、喜怒哀乐等情绪情感。巧用具有人情味的价值元素勾连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也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本质。脱离了生活的再现,就脱离了广大受众群体的代入感,就会使得专业思政教育像是水中月镜中花,像是建立在空中的楼阁。2020东京奥运会上,苏炳添、杨倩、全红婵、巩立姣等奥运选手能让亿万中国人记住,不仅仅在于他们所取得的成绩,更在于他们身上所体现出来的写满人情冷暖、喜怒哀乐的人生故事。这些生动的人情味要素,引来众多网友花式评价。类似这种鲜活生动有味的思政元素,值得专业课程教师加以充分利用。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课程思政的重要论述精神,课程思政是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形势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在新时代育人风尚中,随着国家教育改革的逐步推进,课程思政的推行力度和影响力越来越大,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在各级各类学校中有全面开花之势。然而,对于我国专业课程教学来说,要真正实现专业课程成为思政育人实践之翼的目标,依然是任重道远。本文在总结分析当下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相互割裂的现状背景下,提出专业课程教师融通专业课程思政育人的价值实践五路径,即重要性路径、显著性路径、接近性路径、时新性路径、人情味路径。需要指出的是,这五种价值元素路径,并不是彼此孤立、各自为阵,而是相互之间具有密切的关联,在实践过程中,如果能够合理设计、叠加这些价值元素,充分去挖掘专业课程思政育人的映射内容,就能极大提高专业课程育人的亲切感、生动性、针对性和思想性,从而推动专业课程的育人目标不断前行。

猜你喜欢
专业课程育人思政
汽车类专业课程混合式分层教学模式的实践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高等学校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以汇编语言与接口技术课程为例
思政课“需求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