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患者术后化疗耐受性的预测模型构建

2021-02-11 03:17李吉想文丹红岳艳玲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21年12期
关键词:线图耐受性毒副

李吉想,文丹红,岳艳玲

(1.邵阳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妇科,湖南 邵阳 422000;2.湖南省肿瘤医院妇瘤医学研究中心,湖南 长沙 410000)

宫颈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来,其发病率升高且有年轻化的趋势。目前,手术是治疗早期宫颈癌的主要手段,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其死亡率。但ⅠB~ⅡA期患者术后容易复发,尤其是有淋巴结转移、阴道切缘阳性等患者,术后更容易复发[1-2]。研究发现早期宫颈癌患者术后辅助化疗,有助于预防或降低复发率,但化疗引起的毒副反应可能使患者对化疗不耐受,出现中断治疗的现象[3]。因此,准确评估宫颈癌患者术后化疗耐受性情况,对保证术后化疗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但目前关于术后化疗耐受性相关的风险预测研究较少。列线图又称诺莫图,是一种图形预测工具,可个体化预测临床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4-5]。鉴于此,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接受手术治疗的420例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与术后化疗耐受性差相关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风险预测模型,旨在为患者术后化疗的顺利进行提供帮助。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回顾性分析2017年8月至2020年8月在邵阳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420例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标准:①手术方式均为根治性子宫切除术+盆腔淋巴结清除术;②国际妇产科联合会(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FIGO)分期为ⅠB~ⅡA期,且术后病理证实均为宫颈鳞状细胞癌[6];③术前未接受任何治疗;④术后均进行化疗。排除标准:①有其他恶性肿瘤病史者;②临床资料缺失者;③术后接受放疗;④肝、肾等脏器功能不全。本研究已经通过伦理审查。

1.2术后化疗方法

患者术后2~4周开始化疗,化疗方案为氟尿嘧啶+顺铂,氟尿嘧啶(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50511,规格:0.25g),每天静脉注射600mg/m2,连用5天;顺铂(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37021356,规格:30mg),每天静脉注射15mg/m2,连用5天。每4周为1个疗程,共4个疗程。本研究将化疗期间中断治疗者作为耐受性差组(n=89),将顺利完成或延迟完成化疗者作为耐受性良好组(n=331)。

1.3临床资料收集

收集两组患者年龄、肿瘤直径、FIGO分期(ⅠB~ⅡA期)、肿瘤分化程度(高分化、中分化、低分化)、毒副反应分级(Ⅰ、Ⅱ、Ⅲ、Ⅳ级)、营养风险筛查2002量表(Nutritional Risk Screening 2002,NRS-2002)评分、是否进行营养干预(针对存在营养风险的患者)、Karnofsky(KPS)评分。化疗开始后记录毒副反应,其分级采用CTCAE 4.0标准:无不适症状,即为Ⅰ级;有轻微不适,需干预治疗,但不影响正常生活,即为Ⅱ级;不适症状较严重,需延迟给药,即为Ⅲ级;不适症状特别严重,需终止化疗,即为Ⅳ级。采用NRS-2002评分评估患者化疗前1周的营养状态,主要包括3个方面,疾病严重程度(0~3分)、营养状态受损程度(0~3分)、年龄>70岁则总分加1分;NRS-2002评分≥3分为存在营养风险。KPS评分共100分,得分越高,患者身体状况越好。

1.4统计学方法

2结果

2.1宫颈癌患者术后化疗耐受性差的单因素分析

本研究纳入420例宫颈癌患者,术后化疗耐受性差的构成比为21.19%(89/420)。两组患者年龄、肿瘤直径、FIGO分期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耐受性差组患者肿瘤低分化、毒副反应Ⅲ~Ⅳ级、NRS-2002评分≥3分的构成比均明显高于耐受性良好组(P<0.05),营养干预构成比、KPS评分明显低于耐受性良好组(P<0.05),见表1。

表1 宫颈癌患者术后化疗耐受性差的单因素分析Table 1 Univariate analysis of poor tolerance of postoperative chemo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cervical

2.2宫颈癌患者术后化疗耐受性差的多因素分析

将宫颈癌患者术后化疗耐受性(耐受性良好=0,耐受性差=1)作为因变量,将表1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即肿瘤分化程度、毒副反应分级、NRS-2002评分、营养干预、KPS评分作为自变量进行分析,赋值说明见表2。结果发现毒副反应分级(OR=2.086,95%CI=1.208~3.602)、NRS-2002评分(OR=1.983,95%CI=1.216~3.233)、KPS评分(OR=2.315,95%CI=1.510~3.549)是宫颈癌患者术后化疗耐受性差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营养干预(OR=0.499,95%CI=0.303~0.824)是宫颈癌患者术后化疗耐受性差的保护因素(P<0.05),见表3。

表2 赋值说明Table 2 Assignment description

表3 宫颈癌患者术后化疗耐受性差的多因素分析Table 3 Multivariate analysis of poor tolerance of postoperative chemo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cervical cancer

2.3预测宫颈癌患者术后化疗耐受性差的列线图模型构建

基于宫颈癌患者术后化疗耐受性差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构建的列线图模型,结果显示KPS评分每降低5分,列线图模型评分增加14.30分;毒副反应Ⅲ~Ⅳ级列线图模型评分为54.52分,NRS-2002评分≥3分列线图模型评分为48.11分,无营养干预为66.20分,见图1。

图1 预测宫颈癌患者术后化疗耐受性差的列线图模型Fig.1 Nomogram model for predicting poor tolerance of postoperative chemo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cervical cancer

2.4预测宫颈癌患者术后化疗耐受性差的列线图模型的验证

列线图模型预测宫颈癌患者术后化疗耐受性差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53(95%CI=0.693~0.813),见图2。校准曲线斜率接近1,且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χ2=8.452,P=0.391,见图3。

图2 列线图模型预测化疗耐受性差的ROC曲线Fig.2 ROC curve for predicting poor chemotherapy tolerance with nomogram model

图3 列线图模型预测化疗耐受性差的校准曲线Fig.3 Calibration curve for predicting poor chemotherapy tolerance with nomogram model

3讨论

3.1宫颈癌患者术后化疗耐受性列线图预测模型构建的意义

本研究宫颈癌患者术后化疗耐受性差的构成比为21.19%,通过对年龄、肿瘤直径、FIGO分期、肿瘤分化程度、毒副反应分级、NRS-2002评分、营养干预、KPS评分8个指标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发现毒副反应分级、NRS-2002评分、KPS评分是宫颈癌患者术后化疗耐受性差的独立危险因素,营养干预是宫颈癌患者术后化疗耐受性差的保护因素。列线图是用一簇互不相交的线段将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的危险因素,以图形化的形式直观地展现出来,用于个体化预测临床结局发生的概率,在临床实践中有较大的价值[7-8]。近年来相关研究发现,列线图模型可有效预测晚期胃癌、乳腺癌化疗后病理完全缓解[9-10]、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后化疗耐受性[11]等。本研究基于上述4项宫颈癌患者术后化疗耐受性的影响因素,构建预测术后化疗耐受性差的列线图模型,对患者术后化疗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作用。

3.2宫颈癌患者术后化疗耐受性差的危险因素分析

本研究构建的列线图模型,结果发现KPS评分每降低5分,列线图模型评分增加14.30分,相应宫颈癌患者术后化疗越不耐受。原因可能是KPS评分越低,患者身体健康状况越差,越不能忍受化疗带来的不良反应[12]。因此,宫颈癌患者术后应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及时进行干预,以保证化疗的顺利进行。预测模型结果发现,毒副反应Ⅲ~Ⅳ级的患者较毒副反应Ⅰ~Ⅱ级的患者增加列线图评分54.52分。原因可能是化疗毒副反应越严重,对机体的正常机能破坏力度可能越大,同时可能会加重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从而导致患者中断化疗[13-14]。因此临床上应根据患者化疗的毒副反应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干预,尽可能地抑制或减少毒副反应的发生,使术后化疗顺利完成。研究发现营养不良是癌症患者术后死亡的重要因素,患者在出现与癌症相关营养不良的情况下,应迅速实施个性化的营养支持[15-16]。秦楠等[17]研究报道,宫颈癌患者在同步放化疗期间给予营养干预,可明显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于娇等[18]研究发现,行根治性同步放化疗的宫颈癌患者,治疗期间坚持口服营养制剂,可明显提高放化疗耐受性和疗效。本研究预测模型结果发现,NRS-2002评分≥3分的患者较NRS-2002评分<3分的患者增加列线图评分48.11分,且无营养干预的患者较营养干预患者增加列线图评分66.20分。因此,建议宫颈癌患者术后采用NRS-2002评分评估患者营养状态,对营养不良的患者给予合理的营养干预,以改善身体状况,从而提高患者术后化疗的耐受性。

3.3宫颈癌患者术后化疗耐受性差列线图预测模型的验证

本研究采用ROC曲线及校准曲线验证预测模型的效果,曲线下面积为0.753,校准曲线斜率接近1,且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χ2=8.452,P=0.391),提示本研究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可较好地预测宫颈癌患者术后化疗耐受性的情况,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但临床上影响化疗耐受性的因素较多,可能对预测结果会造成一定影响,需要扩大样本进一步进行验证。

3.4小结

综上所述,本研究基于毒副反应分级、NRS-2002评分、营养干预、KPS评分构建预测宫颈癌患者术后化疗耐受性的列线图,有助于针对性地采取措施进行干预,对患者术后化疗的顺利进行具有积极作用。

猜你喜欢
线图耐受性毒副
预测瘢痕子宫阴道试产失败的风险列线图模型建立
基于箱线图的出厂水和管网水水质分析
4个地被菊新品系对湿热胁迫的耐受性研究
FOLFIRI 方案对晚期结直肠癌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分析
东山头遗址采集石器线图
培美曲塞和吉西他滨分别联合顺铂治疗晚期肺腺癌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情况探讨
巴氏醋杆菌核酸修复酶UvrA对大肠杆菌耐受性的影响
miR-29b通过靶向PI3K/Akt信号通路降低胃癌细胞对顺铂的耐受性
阿米替林治疗脑卒中后中枢痛的疗效和耐受性分析
基层门诊药品毒副反应的观察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