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治疗中风后肢体痉挛性瘫痪的临床研究进展*

2021-03-26 23:15汪晓娟徐彦龙
中医外治杂志 2021年3期
关键词:肌张力电针痉挛

汪晓娟,徐彦龙,赵 慧

(1.甘肃中医药大学,甘肃 兰州 730030;2.甘肃省中医院 针灸一科,甘肃 兰州 730030)

中风,现代医学称之为“脑卒中”,是临床常见的脑血管疾病,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的特点,是目前人类疾病的三大死亡原因之一;电针是传统针灸和现代医学的结合产物,有研究表明[1],通过针灸刺在穴位点后施加不同程度的刺激电流,从而发挥可靠的超前镇痛作用,电针刺激可致大鼠脊髓背角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的活化明显减弱,脊髓中c-fos和GAFP的表达水平、干扰素-γ及P物质含量均明显降低。电针不但能提高疗效、减轻手法捻针的工作量,还可以扩大针灸的治疗范围。本文将主要从针刺部位及电针频率两方面,对近五年电针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的相关研究综述分析如下。

1 电针不同部位对痉挛的影响

1.1 电针经筋结点

中医学认为肢体的瘫痪属于“痿证”的范畴。《素问·痿论》记载“治痿者,独取阳明”,“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也”。十二经筋是十二经脉的筋肉系统的组成部分,主要功能是约束骨骼、活动关节、保持人体正常的运动和维持人体正常姿势。刘刚等[2]研究表明,电针傍刺上肢手三阳经经筋结点可显著升高Barthel指数、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ARAT上肢动作研究,治疗后MMT徒手肌力评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价结果可观,有效改善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上肢瘫痪症状。卢凤娟[3]选上肢的手阳明经循行所过的位于肩、肘和腕结点,下肢取足三阳经循行所过的位于股外侧、膝外侧等结点治疗,发现电针针刺经筋结点结合康复疗法在治疗中风痉挛性瘫痪中可调节气血,疏通经脉,能明显缓解不良炎症,显著降低肌肉张力,缓解肌肉痉挛,调节和维持机体运动,帮助患者恢复肢体活动。

1.2 电针拮抗肌运动点

中风后上肢痉挛性瘫痪的临床以肘关节、腕指关节屈曲为主,长时间的屈曲致肘、腕指关节痉挛疼痛、活动受限,生活自理能力下降。刘刚等[4]通过齐刺电针拮抗肌腧穴,疏利关节、改善局部气血运行,使肱三头肌和旋后肌兴奋,伸展肘关节、前臂后旋,缓解肢体痉挛和疼痛,从而提高拮抗肌肌力和运动能力。谢霜敏等[5]研究表明,“交互抑制”电针拮抗肌法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增加了脊髓内GABA含量或GABA受体的表达,是通过中间神经元反射性抑制其拮抗肌的脊髓α运动神经元兴奋性,从而降低屈肌张力、改善上肢痉挛状态,提高患者肢体的运动能力。陈佳佳等[6]用电针拮抗肌腧穴发现断续波能够有效刺激拮抗肌,促使拮抗肌运动神经元通路的兴奋性得到增强,从而致使拮抗肌收缩,痉挛肌得到松弛,最终取得减轻痉挛、平衡肌张力的效果。卢哲等[7]用功能性电针配合Bobath技术在拮抗肌的关键部位治疗后,发现在改善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神经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自理能力方面取得良好效果,疏波电流抑制痉挛的电信号增强,抑制痉挛肌放电频率,促进共同运动的产生。廖飞玮[8]电针拮抗配合新Bobath治疗方法运用“1对1”方式治疗脑卒中后下肢痉挛,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下肢肌肉痉挛。谷涛等[9]用电针拮抗肌运动点+康复训练对中风后足下垂患者,能够改善中风后足下垂患者踝关节内翻角度,改善下肢运动功能,促进步态恢复。

1.3 电针督脉

李瑞青等[10]督脉电针能明显降低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均方根值,但对两者协同收缩率的影响不明显,可显著改善患者肘关节的痉挛程度、运动功能以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1.4 电针分区治疗

幸冰峰等[11]电针分区:肩区:选取上肢带肌群(三角肌、冈上肌、冈下肌)起始点;肘区:上臂肌后群(肱三头肌)起始点;腕区:前臂后群肌群桡侧腕长伸、桡侧腕短伸肌、尺侧腕伸肌、指伸肌、小指伸肌、旋后肌起始点,主要功能障碍拮抗肌群分区电针介入促进共同运动向分离运动转化,能较好地改善卒中后上肢肌痉挛,抑制及控制痉挛模式,建立正常运动模式,在降低了肌张力的同时对改善上肢运动功能起到更好的疗效。

1.5 电针伸肌屈肌

吕瑛等[12]电针刺激伸肌结合辨证取穴对卒中偏瘫患者腕踝关节康复,治疗前后Barthel指数评分变化显著,但对改良Ashworth分级的影响无特异性,说明电针伸肌结合辨证取穴法对卒中后腕踝关节的痉挛程度有改善作用,然而日常生活能力的提高不只取决于腕踝关节这样的小关节的康复情况。杨海永[13]用电针结合屈伸肌交替低频穴位电刺激治疗后,患者的下肢Fulg-Meyer运动功能评分和Tinnetti平衡步态评分均较治疗前增加,有效改善中风偏瘫患者下肢功能障碍,提高中风偏瘫患者步行能力。

1.6 电针阴阳经腧穴

有研究表明[14]电针刺激手三里、外关穴可有效改善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手功能,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肖海涛等[15]研究发现用高氏电针拮抗法治疗中风后足内翻患者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和行走能力。刘卫民等[16]电针足三里、丰隆联合康复训练改善脑卒中患者痉挛性足内翻症状,提高运动能力,降低肌张力,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马文等[17]电针阴经或阳经,研究表明在中风后肌张力增高的干预因素中,电针的疗效较好。李娜等[18]分部位分别取阴阳表里经行电针治疗,旨在贯通气血阴阳,使阴阳相济、气血相续,有效降低患肢肌张力、改善肌肉挛缩和关节活动受限,促进肢体功能恢复。陈瑜等[19]分别电针足三里-解溪和阳陵泉-解溪治疗脑卒中后足下垂、足内翻,可有效提高胫前肌肌力和踝关节背屈活动度,能有效防止足下垂。电针刺激阳陵泉-解溪组较电针刺激足三里-解溪出现足内翻的程度要轻,可能由于阳陵泉相当于腓总神经点,刺激该点可以加强足及足趾背伸、外翻运动。张金凤等[20]电针曲池、外关穴手针治疗脑梗死手运动功能障碍,电针能够激活大脑手功能运动皮质,实现手功能重建,促进脑梗死患肢手运动功能的恢复,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汤杰杰等[21]电针丘墟、阳陵泉配合张力平衡针法弱化手法和强化手法治疗脑卒中足下垂,能够有效改善日常学习生活能力及下肢功能。李宁等[22]用“平衡阴阳”电针联合活血通络解痉汤,可显著降低脑梗死所致踝关节跖屈肌痉挛患者跖屈肌肌张力,升高FMA评分和Barthel指数以兴奋拮抗肌、抑制痉挛肌,改善患者步行功能及步态。“平衡阴阳”针法的取穴结合传统医学的经络学说和现代医学的神经交叉学说,并纳入缪刺针法和巨刺针法,调通气血经脉,恢复平衡状态。

1.7 电针肌腱

盛国滨等[23]电针屈膝内上点、屈膝内下点、屈膝外上点、屈膝外下点治疗脑卒中痉挛期膝过伸,规律促进肌肉收缩,提高肌张力,有效促进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颜婷婷等[24]分别用电针起止点和电针拮抗肌进行治疗,在治疗四周后患者肱二头肌均方根值、积分肌电值总下降趋势相同,但电针拮抗肌下降幅度更显著。

1.8 其 他

田思奇[25]用热敏灸结合电针治疗中风痉挛性瘫痪。骆军等[26]采取电针联合穴位埋线治疗的临床疗效达96.67 %。武文印等[27]电针联合中药熏蒸治疗,有效提高Fugl-Meyer评分、日常活动能力评分、降低改良的Ashworth量表评分、胫骨前肌的积分肌电值和表面肌电均方根。张晨等[28]研究得出温和灸联合电针疗法可有效缓解缺血性卒中患者偏瘫所致的异常肌张力增高,改善运动功能,减轻神经缺损。

2 不同针法电针

程亭秀[29]用电员针于拮抗肌运动点治疗,能有效减轻卒中患者上肢痉挛程度,提高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刘俊宏等[30]常规腧穴电针配合腕踝针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运动功能和生活能力,提高康复治疗的有效率。张俊杰等[31]分别进行常规透刺和透刺后电针均能明显可以降低中风后手指痉挛导致患者的手指肌张力、改善中风后神经系统功能缺损状况,有助于手指运动控制功能的恢复。透刺电针疗效更显著。唐鑫怡等[32]采用巨刺法加电针与单纯患侧针刺相比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优势。

3 电针不同频率对痉挛的影响

谷娇娇[33]用不同频率电针治疗后:60 Hz电针缓解痉挛和增强平衡的作用强于5 Hz和30 Hz。安素娴[34]分别用不同频率电针治疗本病,结果:不同频率的疏密波电针结合醒脑通督针法均能改善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的临床症状;电针2/10 Hz、20/100 Hz可明显促进VEGF的增加,促进血管内皮细胞的增加和侧支循环的建立,但10/50 Hz的效果不显著;该实验中20/100 Hz频率是治疗脑卒中恢复期患者最优参数选择。张晓莉等[35]取患侧及健侧上肢手三里、外关两穴,分别用2 Hz与10 Hz的电针频率治疗,得出结论患手的血流速度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提高,电针频率2 Hz对血流量的影响效果比10 Hz更显著,可见,电针频率与治疗效果并非简单的正相关。王碧涵等[36]以不同频率、不同治疗时间电针足三里、阳陵泉,可改善中风后足下垂病人的运动功能,但治疗效果与电针频率关系不密切,而与治疗时间长短有关,且通电10 min疗效优于20 min。

4 讨 论

脑卒中70 %~80 %患者都存在致残可能性,因此会导致不同程度的丧失独立生活工作能力,其中存在10 %重度残疾[11],脑卒中后患者出现偏侧肢体瘫痪,上肢屈肌和下肢伸肌群为主的肌张力增高的临床情况。张介宾《景岳全书·论治血气》云:“偏枯拘急……本由阴虚”,言明气血失调,阴虚阳热的病机,又有肢体筋缓和筋急的区别,筋缓者因血中无气而筋脉弛缓无力;筋急者因气中无血而拘挛抽搐。脑卒中后中枢运动神经系统受损,破坏了患者原本脊髓的神经元动态平衡,因此导致患者肌肉痉挛,引起患肢疼痛、肌肉萎缩及关节挛缩、畸形,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同时增加其家庭负担和经济负担。因此早期突破肢体痉挛对于患者的偏瘫康复效果尤为关键。中风后痉挛的机理研究较为复杂,现代医学尚不能完全阐述清楚。中风后痉挛形成的主要原因是较高的运动中心受到损害,削弱了其对较低的脊髓运动中心的调节作用,引起了牵张反射亢进和脊髓原始反射的过度释放。

电针属于腧穴的特种治疗技术,它通过将毫针与电生理效应的结合,使针感通过电生理的传导,使其能够快速传达到经络各处而提高治疗效果,还减轻手法捻转的工作量,操作简单,适用范围广,已成为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但上述临床研究所表明,一定要严格掌握电针的刺激频率[37]。电针是在传统针灸治疗的基础上结合电脉冲而来的治疗手段,但在现代康复学里并不被认可,其认为电针在操作中涉及的多项参数无明确统一标准,存在一定缺陷,国家标准对电针参数的定义为:电针仪输出的脉冲信号波形、脉冲幅度、脉冲宽度、频率、脉冲输入输出管理模式的数字技术描述,而目前大多文献只包含了少数以上内容,因此导致治疗全面性较差,明确性不强。因此,明确电针治疗的量效关系对实现电针治疗的国际化有重要的意义。电针的治疗效果主要与取穴、留针时间、波形、频率等因素有关。现阶段临床中最常用的波形主要有3种:疏密波、断续波、连续波,不同的波形也会对患者的刺激强度和作用产生不同的影响。关于不同波形的兴奋和抑制作用的研究结果不尽一致:疏密波能够达到兴奋骨骼肌的作用,使肌肉不断收缩,而连续波能够缓解肌肉的紧张状态,达到舒缓肌肉痉挛的目的,亦有低频连续波能够提升病人肌肉组织的兴奋能力,短时兴奋肌肉,长时抑制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

猜你喜欢
肌张力电针痉挛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体外循环术后肌张力增高的相关因素与护理对策
肌张力障碍诊断与治疗研究进展
科学家开发出用于筛选肌张力障碍新药的工具
根管治疗意外治愈面肌痉挛1例
电针改善脑卒中患者膝过伸的效果
护理干预对人工流产术后子宫痉挛痛的影响效果
低频电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30例
电针及高频热疗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85例
电针“远心”穴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疗效观察
18例经基因确诊的DYT1型肌张力障碍临床特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