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拟平喘汤治疗哮喘慢性持续期患者的疗效及可能机制

2021-04-10 06:17顾赞华刘化作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21年3期
关键词:平喘症候气道

顾赞华 刘化作

哮喘是一种呼吸科常见的呼吸道慢性炎症反应,具有发病率高、病程长、易反复发作的特点[1]。哮喘治疗不仅要关注急性发作期的用药控制,也要注重慢性持续期的长期治疗,在慢性持续期给予有效治疗能够控制哮喘的发作,减轻急性发作期的症状。本次研究采用自拟平喘汤治疗哮喘慢性持续期患者,探讨其临床疗效及可能机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 年1月到2019 年12月湖州市南浔区中医院收治的哮喘慢性持续期患者150例,其中男性70例、女性80例;年龄20~70岁,平均年龄(46.68±7.51)岁;属于慢性持续期轻度、中度患者,诊断参照《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支气管哮喘的定义、诊断、治疗和管理方案)》中的西医诊断标准[2],且处于慢性持续期,每周均不同频度和/或不同程度地出现喘息、气急、胸闷、咳嗽等症状;中医诊断标准符合《支气管哮喘中医诊疗专家共识(2012)》中相关规定[3],且辨证分型为肺脾气虚型。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且签署知情同意书。并剔除:①哮喘持续发作,有呼吸衰竭的患者;②伴有肺源性心脏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严重血液病等患者;③妊娠或哺乳期妇女;④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的患者。本次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75例)和对照组(75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见表1。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由Laboratoire Glaxo Smith Kline生产)治疗,1吸/次,每日2次。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给予平喘汤治疗,该方为本院自拟方,组方:炙麻黄6 g、黄芪20 g、党参10 g、白术10 g、杏仁10 g、苏子10 g、枳壳10 g、地龙10 g、山药30 g、桔梗6 g、僵蚕10 g、五味子6 g,加水煎至150 ml,150 ml/剂,每日1剂,分早晚两次温服。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

1.3 观察指标 ①两组治疗前后的中医症候积分和哮喘控制测试表(asthma control test,ACT)评分:中医症候包括乏力、动则气短、自汗怕风、纳少便溏、舌淡苔有齿痕,症状由无到严重,0~5分,评分越高表示症状越严重[4]。ACT 包括5个方面,分别为对哮喘控制情况的评估、呼吸困难发作次数、哮喘对日常生活的影响、夜间憋醒次数、需要用沙丁胺醇急救的次数,每方面0~5分,总分为25分,25分表示完全控制,20~24分表示部分控制,≤19分表示未得到控制[5]。②两组治疗前后的肺功能指标,包括用力肺活量(forced expiratory volume,FVC)、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及呼气峰值流量(peak expiratory flow,PEF),检测仪器为德国康讯公司powercube-body 肺功能仪。③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白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白介素-23(interleukin-23,IL-23)水平,检测均采用购自上海基免实业有限公司的双抗夹心酶联免疫试剂盒。④临床疗效。评价标准为:临床控制: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中医证候积分减小≥95%;显效:临床症状明显减轻,70%≤中医证候积分减小<95%;有效:临床症状有所减轻,30%≤中医证候积分减小<70%;无效:未达到有效水平。

总有效率=(临床控制+显效+有效)/总例数×100%[5]。

中医证候积分减小率=(治疗前中医症候积分-治疗后中医症候积分)/治疗前中医症候积分×100%。

⑤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设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和ACT 评分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和ACT评分比较/分

由表2 可见,两组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和ACT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分别=0.87、0.36,P均>0.05),治疗后,治疗组中医症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ACT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12.16、6.97,P均<0.05)。

2.2 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和血清IL-17、IL-23水平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和血清IL-17、IL-23水平比较

由表3 可见,两组患者治疗前的肺功能指标和血清IL-17、IL-23 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分别=0.31、0.44、0.61、0.22、0.09,P均>0.05),治疗后,治疗组的FEV1、FVC、PEF 指标高于对照组,血清IL-17、IL-23 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12.82、5.17、10.98、-12.56、-15.78,P均<0.05)。

2.3 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4

表4 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比较/例(%)

由表4 可见,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2,P<0.05)。

2.4 不良反应 随访6个月,两组患者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的能够影响治疗的不良反应。

3 讨论

目前,哮喘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大多研究者认为与气道慢性炎症、气道高反应性、免疫调节等因素有关。最新全球哮喘防治倡议指南中指出,哮喘慢性持续期的首选药物治疗组合为吸入型糖皮质激素和长效β2受体激动剂,其中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为代表性药物,沙美特罗为长效选择性β2受体激动剂,氟替卡松为糖皮质激素,氟替卡松能够抑制气道内的炎症反应,沙美特罗能够与气道中细胞膜上的β2受体相结合来激活G 蛋白,从而催化腺苷三磷酸转化为环磷酸腺苷,降低细胞内游离钙的浓度,开放钾通道,从而松弛气道平滑肌,减轻临床症状[6]。虽然吸入型糖皮质激素和长效β2受体激动剂的组合用于治疗哮喘慢性持续期有较好的疗效,给药方便,激素用量小,全身性的不良反应少,然而长期应用会导致患者出现声音嘶哑、口咽真菌定植等副反应[6]。

中医治疗哮喘慢性持续期的优势近年来受到人们的认可,其通过辨证治疗的方法,综合调理机体功能,改善机体的免疫功能,减轻临床症状。中医认为,哮喘慢性持续期属“哮病虚哮”范畴,是由于阳气虚损,气虚肺弱,肺弱则气机不畅,肃降失司,另外阳虚导致阴寒内生,阴寒伤脾,而脾主运化,脾伤则运化失司,津液失调,痰阻气机,发而为喘,故治疗应以补肺益脾、扶正益气、化痰平喘、行气宣降为宜[7]。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自拟平喘汤治疗哮喘慢性持续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控制哮喘症状,改善肺功能。平喘汤中含有的炙麻黄、杏仁具有宣肺平喘之功效,党参具有健脾益肺、养血生津之功效,黄芪具有补气升阳、健脾补肺之功效,白术具有补气健脾、燥湿利水之功效,山药具有益气养阴、补脾肺肾之功效,枳壳具有理气宽胸、行滞消积之功效,地龙具有通络平喘之功效,苏子具有祛痰止咳、降气平喘之功效,桔梗具有祛痰排脓、开宣肺气之功效,五味子具有收敛肺气之功效,僵蚕具有化痰散结、息风止痉、清热解毒之功效,诸药合用,共同发挥宣肺平喘、健脾补肺,理气散结、降气化痰之功效[8]。因此,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平喘汤治疗哮喘慢性持续期的疗效优于单纯给予常规治疗。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治疗后血清IL-17、IL-23 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提示平喘汤治疗哮喘慢性持续期能够抑制气道炎症反应。IL-17 是Th17 细胞分泌的促炎症细胞因子,其血清水平与哮喘病情程度呈正相关,参与气道高反应,还能够改变气道及肺组织的结构。IL-23 是由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活化后生成的炎症细胞因子,能够激活多种炎症细胞因子来参与炎症的发生发展,其在哮喘患者血清中的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9]。李祥华等[10]研究发现地龙可抑制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并促进嗜酸性粒细胞凋亡来减轻哮喘豚鼠气道炎症。许杰红等[11]报道炙麻黄具有诱导哮喘气道内嗜酸性粒细胞凋亡,减少血管渗出,从而减轻气道炎症,降低气道高反应性的作用。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苏子、杏仁、地龙、五味子等中药成分均有抗炎症、抗过敏、提高免疫功能的作用[12]。由本次结果推测,平喘汤治疗哮喘慢性持续期可能通过抑制气道炎症反应,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来发挥疗效。

综上所述,自拟平喘汤治疗哮喘慢性持续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有助于临床症状的改善和哮喘的控制,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抑制炎症反应,且安全性较好。

猜你喜欢
平喘症候气道
更正说明
平喘止咳汤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临床效果分析
精细化护理管理对人工气道患者气道湿化、并发症的影响
参苓白术散对初治肺结核患者中医症候积分与不良反应的影响
观察通腑平喘汤联合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发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
84例儿童气道异物诊治分析
士的传统、他者效应和日常审美——作为文化症候的“罗怀臻创作现象”
Literature Review Concerning the Research of Chinese Higher Education: Take Refined Egoism Symptom for Example
利奈唑胺片剂有效治疗气道支架相关肺部MRSA感染
不同气道内湿化对气道切开患者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