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引导下激痛点注射A型肉毒毒素治疗颈肩肌筋膜疼痛综合征

2021-04-10 06:17王智均梁益钧王健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21年3期
关键词:痛点例数资料

王智均 梁益钧 王健

肌筋膜疼痛综合征(myofascial pain syndrome,MPS)是慢性颈肩痛的重要病因[1],其特征是颈肩部软组织中激痛点的出现。研究认为灭活激痛点是成功治疗颈肩MPS 的关键所在[2],而寻找激痛点公认为较准确的手段便是肌骨超声[3]。A 型肉毒毒素(botulinum toxin type A,BTX-A)能降低神经元过度兴奋、阻断疼痛递质的释放、加强中枢神经系统中阿片受体和GABA-A 受体的活性[4,5],从而达到止痛效果。本次研究旨在观察超声引导下激痛点注射BTX-A治疗颈肩MPS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 年1 月至2020 年1 月期间新昌县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就诊治疗的颈肩MPS患者42 例,其中男性23 例、女性19 例;平均年龄(43.88±11.34)岁,平均病程(5.51 ±2.71)年。所有患者均符合《临床诊疗指南疼痛学分册》[2]中MPS 诊断标准:颈肩不适表现为酸胀、刺痛,可引起远处牵涉痛,伴有肌肉僵硬感;疼痛范围广泛,颈肩部可触及皮下条索、结节样激痛反应点;疼痛持续时间大于6 个月;无神经损害表现。所有患者经非甾体类抗炎药等2 种以上内服外用药物治疗无效或不能耐受其副作用。并剔除:①患有神经-肌肉接头疾病者;②合并类风湿关节炎、感染、恶性肿瘤等疾病,或血糖控制不佳者;③妊娠、哺乳期妇女;④1 周内接受过与本病有关的其他治疗者;⑤距离前一次肉毒素治疗短于3 个月者;⑥近2 周内服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奎宁类、钙离子阻断剂等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患者一般资料比较见表1。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使用肌骨超声寻找激痛点,患者骑跨坐椅,充分暴露肩颈部。定位方法采用探头频率为4~18 MHz 的柯尼卡HS1 超声仪,重点探查局部按压存在条索状或结节状组织,B 超下可见低回声、毛糙、增厚、钙化的筋膜即为激痛点。观察组患者在激痛点注射BTX-A(由美国葛兰素史克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用1 ml 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为100 U BTX-A,每个激痛点注射20 U,注射点不超过5 个。对照组患者在激痛点注射封闭液,封闭液由2%利多卡因4 ml +复方倍他米松1 ml 混合制成,共5 ml 混合液,每个激痛点注射1 ml,注射点不超过5 个。

1.3 疗效观察 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后1 周、1 个月、3 个月的疼痛评分,疼痛评分采用简式McGill 疼痛问卷,总得分与疼痛程度呈正相关。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后3 个月的临床疗效,疗效标准:治愈:原有症状、体征均消失,功能恢复正常,能参加正常劳动和工作;显效:原有症状消失,但仍有部分体征,功能改善;有效:原有主要症状、体征消失,功能无明显受限;无效:原有症状、体征无消失,功能无改善[2]。

显效率=(治愈例数+显效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设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简式McGill疼痛评分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简式McGill疼痛问卷评分比较/分

由表2 可见,两组治疗前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7,P>0.05)。观察组治疗后1 周疼痛评分高于对照组(t=16.79,P<0.05);观察组治疗后1 个月、3 个月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t分别=17.79、11.36,P均<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随访3个月后临床疗效比较

由表3 可见,观察组患者的显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9,P<0.05)。

3 讨论

颈肩痛是影响人们生活、工作的重要健康问题之一,流行病学结果显示82%~90%的成年人一生中至少经历过1 次以上颈肩部疼痛[1],其中超一半会经历反复疼痛,有发展为慢性疼痛和功能障碍的风险。慢性颈肩痛的常见病因便是MPS。MPS的发病及治疗关键就是激痛点,激痛点的存在阐述了其病理生理、神经生理学的机制。超声让激痛点变得可视化,在超声引导下的对激痛点的处理更精准、安全。

近年来,BTX-A 在疼痛领域的研究成为新的焦点。BTX-A 主要在神经肌肉接头处发挥作用,可逆地抑制突触前膜对乙酰胆碱的释放,从而放松肌肉、缓解肌紧张[6];同时,BTX-A 可抑制引起疼痛相关的神经递质释放[7],如P 物质、神经激肽A、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类等;另外,BTX-A 还能降低中枢神经对慢性疼痛的敏感度[8]。本次研究结果显示,BTX-A和类固醇激素封闭治疗对慢性肌肉疼痛均有改善。治疗1 周后,观察组McGill 评分改善不及对照组(P<0.05),说明激素治疗显效快。但观察组在治疗后1 个月、3 个月的McGill 评分较同时间对照的明显降低,且3 个月后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说明BTX-A 起效缓慢,但是作用时间较长。另外,本次研究中通过高频超声引导,可准确的观察注射针头方位、疼痛附近肌肉血管情况,实时显示针尖方向和位置,对激痛点的精确定位,保证了注射的可靠性、高效率性,减少了治疗时间和副损害。但是本次研究存在一定不足,遵循国内大部分使用BTX-A 治疗疼痛的随访时间,观察到3 个月后的疗效,下阶段试验将随访中远期疗效;本次研究中只比较了单次注射后的治疗效果,下阶段试验可以完善分阶段多次治疗后的效果。

综上所述,超声引导下注射BTX-A 治疗MPS,定位准确,作用可逆,无脏器损害和体内蓄积,是目前缓解慢性疼痛的有效措施。

猜你喜欢
痛点例数资料
“快递进村”还有哪些堵点、痛点?
盆腔灌注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
人工膝关节翻修例数太少的医院会增加再翻修率:一项基于23 644例的研究
Party Time
PAIRS & TWOS
JUST A THOUGHT
观察糖尿病足护理“五部曲”的健康教育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的效果
聚焦学前教育 破解民生“痛点”
孕晚期经会阴超声评价宫颈各参数的临床意义
儿童用药“痛点”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