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螺旋CT与多序列MRI扫描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价值比较

2021-04-10 06:17董伶俐徐美爱徐辉张玉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21年3期
关键词:压缩性椎体腰椎

董伶俐 徐美爱 徐辉 张玉

腰椎压缩性骨折是常见脊柱创伤类型,患者通常局部有明显疼痛,腰椎活动受损[1]。较快且准确地诊断腰椎压缩性骨折能够为其治疗方案提供依据,帮助患者成功复位[2]。临床采用多层螺旋CT(multi-slicespiral CT,MSCT)及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等进行检测[3]。本次研究采用MSCT 及MRI 对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进行比较诊断。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 年10月至2019 年10月永康市中医院就诊的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62例,其中男性39例、女性23例;年龄26~70岁,平均年龄(47.18±5.26)岁;坠落伤21例、车祸伤20例、重物砸伤14例、其他7例,所有患者均表现为腰背疼痛。纳入标准包括:①符合腰椎压缩性骨折诊断标准;②所有患者均知情并同意参与本次研究。排除标准:①伴有严重心、肝、肾等重大疾病或恶性肿瘤者;②有显著脊髓损伤者;③下肢神经损伤者;④恶性腰椎压缩性骨折者;⑤存在凝血功能障碍者。本次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同意。

1.2 方法 MSCT扫描方法采用SIEMENS多层螺旋CT,患者取仰卧位,以病变区为中心,上下包括3个椎体进行扫描,扫描参数:管电压:120 kV,电流20~200 mA,螺距1 mm,采集层厚1 mm,将扫描数据传送至工作站,在工作站内进行二维、三维图像重建,重组图像采用多平面重组(multiplanar reorganization,MPR)及表面阴影显示法(suface shaded display,SSD)。根据探查需要,重建骨折部位的横断面、冠状面、矢状面或任意图像重组,对三维图像进行切割、旋转等处理,从不同视角充分观察患者椎体骨折及附件、软组织损伤情况,使骨折线得到最佳显示。MRI扫描方法采用脊柱线圈(相控阵线圈或阵列线圈),应用日立0.35 T磁共振仪,患者取仰卧位,放置体部线圈,扫描患者椎体及椎体周围组织。扫描序列:矢状面T1WI(TR 400 ms,TE 25 ms)、T2WI(TR 4 000ms,TE 125 ms)、STIR(TR 4 400 ms,TE 20 ms),扫描层厚4~5 mm;在检查后由2名以上有丰富工作经验的医师对所得图像进行分析,确定诊断结果。

1.3 图像分析 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资料,分析总结MSCT及MRI的图像特征。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设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临床资料 62例患者主要骨折为第1 腰椎至第5 腰椎,共78个出现椎体变形,第1 腰椎14个、第2腰椎20个、第3腰椎17个、第4腰椎15个、第5 腰椎12个。椎体压缩程度:<1/3 的椎体29个(37.18%)、1/3~1/2的椎体37个(47.44%)、>1/2的椎体12个(15.38%)。所有患者入院行手术及非手术治疗(25例),其中局部封闭治疗9例、药物熏洗8例、牵引治疗8例。

2.2 骨折诊断符合率比较 MSCT 及MRI 对78个椎体腰椎压缩性骨折诊断检出率分别为66 个(84.62%)和74 个(97.87%),采用MRI 的检出率高于MS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6,P<0.05)。

2.3 腰椎压缩性骨折的MSCT的影像特征见图1

由图1可见,MSCT 的腰椎压缩性骨折表现为不同程度椎体楔形改变,骨小梁排列混乱,骨皮质不连续,部分骨质凹陷,椎体内出现明显骨折线。

图1 腰椎压缩性骨折的MSCT示意图

2.4 腰椎压缩性骨折的MRI的影像特征见图2

图2 腰椎压缩性骨折的MRI示意图

由图2 可见,MRI 图像中腰椎压缩性骨折主要表现为椎体楔形变,受压缩椎体内信号特征:T1WI序列呈低信号,保留有正常骨髓信号,T2WI 序列呈高信号,在脂肪抑制STIR扫描序列呈显著高信号。

3 讨论

腰椎能支撑并保护内脏器官,通常当外界冲击过大或者出现骨质疏松时易发生骨折,老年人多因骨质疏松出现骨折[4]。目前临床通常采用CT、MRI来对患者进行影像学检查,以便判断患者伤势及其病因,以便定后期治疗或手术方案。本次研究中腰椎压缩性骨折主要为第1 腰椎至第5 腰椎,躯体活动力均集中于此,过度前屈位或负重,均易使其受到较大的负荷,易导致骨折。

MSCT 成像速度快,扫描范围广,能够观察到患者骨性椎管形态、骨折线、骨折位移、椎小管狭窄程度及是否有碎片[5]。腰椎压缩性骨折表现为不同程度椎体楔形改变,骨小梁排列混乱,骨皮质不连续,部分骨质凹陷,椎体内出现明显骨折线。本次研究中MSCT 检出率为84.62%,说明MSCT 具有较高的检出率,能表现出骨折的稳定性、脊髓受压情况。而远奇等[6]研究表明MSCT 诊断胸腰椎骨折的灵敏度75.00%、准确度73.96%,本次研究的准确度更高;对于12例未检出情况,主要还是由于MSCT对软组结构的区分度不明显,或者受伤较轻微,骨折线不明显导致不能明确确定骨折。谭子琨[7]研究表明采用MSCT 纵向分辨率大大提高,横断位多平面重建图像能够清楚显示骨折线的走向、骨折部位、后缘骨块突入椎管情况,冠状位多平面重建能显示椎体高度变化、椎体上下终板局部骨折塌陷情况,而矢状面多平面重建图像能够显示脊柱后突脱位、椎管狭窄程度,有助于临床医生对于手术方案的制定。还有研究表明MSCT 能根据椎体高度的压缩程度、骨皮质连续性中断、骨小梁断裂等来判断骨折的稳定性、脊髓受压及并发症等情况[8]。

随着技术的发展,MRI 也更多的应用于腰椎压缩性检测中,MRI具有组织分辨率高、空间分辨率高的特点,能通过椎体高度的改变及椎体信号的变化等,对患者病情进行评估,还可以直观判断压缩部位、程度以及骨碎片后突程度、有无压迫椎管等,从而为医生对病情的判断提供更多信息[9]。潘祖友等[10]研究表明MRI 可任意部位成像、无骨密度伪影,在椎体压缩性骨折中诊断价值较高。本次研究中MRI 的检出率为97.87%,高于CT 的检出率,说明MRI 相比CT 在腰椎压缩性骨折检出中更具有优势。也有研究表明采用MRI 对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检出率为100%,本次研究中有4例未检出者,主要由于患者因没有明确外伤史,MRI 对骨折线的及小骨折片不如CT 成像更直观清晰。张敬辉等[11]研究表明MRI在反映腰椎损伤中的优势大于MSCT,因为MRI的成像方式为多方位成像,能明确骨折部位。同时MRI 对于人体软组织显示优势明显,如在椎体骨折中,对脊髓、韧带、椎间盘和椎旁软组织受损伤的细节处显示清晰。正常椎体在MRI T1WI 和T2WI 均呈高信号,而本次研究中,腰椎压缩性骨折的MRI中信号特征为T1WI 序列呈低信号,T2WI 序列呈高信号,在脂肪抑制STIR扫描序列呈显著高信号。

综上所述,MRI 对腰椎压缩性骨折检出率较CT高,有助于医生对患者影像学特征进行判断,并进行处理。但本次研究也存在一定不足,研究病例数较少,且为单中心研究,且只探究了MRI 及CT 对腰椎压缩性骨折检出率的比较,其实这两种检测手段对于新、旧压缩性骨折的鉴别也有一定意义,在后期将扩大样本量,并联合多中心进行研究。

猜你喜欢
压缩性椎体腰椎
核素骨显像对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诊断价值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快速取出残留骨水泥柱2例报道
“胖人”健身要注意保护腰椎
提防痛性瘫痪——椎体压缩性骨折
迟发性骨质疏松椎体塌陷的2种手术方式的比较
球囊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胸腰椎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治疗效果探讨
CT及MRI在腰椎管狭窄症诊断中的应用
腰椎滑脱可以靠按摩恢复吗
CONTENTS
患了压缩性骨折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