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课教学中的“讲理”与“共情”

2021-04-17 11:45唐美云中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武汉430074
关键词:讲理共情理论课

唐美云(中南民族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

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理论课”)宏观上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1],微观上为学生解答“人生应该在哪儿用力、对谁用情、如何用心、做什么样的人”[2]的问题,在我国高校课程体系中起政治引领和价值引领作用。但教学过程中,存在着学生先入为主的淡化意识形态心理、深度思考能力和思考过程缺位、学习与教学不同步等实际情况,教师用心良苦地“教”与学生毫无兴趣地“学”,形成鲜明对照,教与学欠通达。从教育学角度来讲,这是思政理论课教学亟待解决的基本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1],为解决以上问题指明方向。在教学改革创新中,贯彻以理服人、以理育人和以情感人、以情动人的教学理念,坚持“讲理”和“共情”辩证统一的教学思路,从核心要素互融的角度探索“情理”互通的技术路径,打通“教-学”屏障,发挥思政理论课的解疑释惑与价值引导功能,切实增强其教学实效性。

一、“讲理”与“共情”辩证统一的内涵

思政理论课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中国化理论成果的主要传播载体,通过教师的理论讲授,教会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思维方法了解、理解、解释问题,并将通晓之理融入生活实践,帮助学生解决面临的现实问题,形成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理论性是思政理论课的特点,思政理论课教学要遵循理论逻辑。思政理论课教学就是一个依靠摆事实、讲道理进行逻辑梳理,学生结合自身需求,进行理论接收,教师“讲理”、学生“通理”的自然过程。从应有效果来看,这个过程逐步促进学生知识增长、理性思维成长和价值认同。但现实并非如此,由于只注重逻辑,缺乏情感关照,教与学并不通达。如何搭建起有效“教-学”沟通桥梁,是关键问题。具体教学实践充分表明,思政理论课教学是理与情融合、情感与价值共鸣的过程,打通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的屏障,引领学生思想政治、价值、情感的纵深发展,需要教师在理论教学过程中坚持讲理与共情的辩证统一。

“讲理”即晓之以理,通过思政理论课逻辑严密的推理方式,提升学生的理论境界。“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3]“理论的力量在于它‘有理’,把‘有理’的理论诉诸于‘讲理’的教学过程中,就能以理服人。”[4]思政理论课“有理”,其力量来自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科学性、实践性、价值性及其辩证关系。讲理就是讲准、讲透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科学体系、实践本质、时代价值,把握问题实质,方直达人心,最终提升学生的理论境界[4]。而讲准、讲透理论又依靠教师的科研发掘,讲好每一门思政理论课,以教师熟练掌握马克思主义学科理论为前提。这就要求思政理论课教师知理、懂理,研透思政理论课特有的“理”,同时具有深刻而又通俗地呈现理论逻辑的能力,会讲理、善讲理,使讲理效果最大化。在现有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着将理论当成结论灌输给学生的现象,采用“理论原理+例子”的方式来解读现实或论证理论,理论内在的“理”没有成为教学的核心对象,理论逻辑性与整体性被割裂,学生接收的是零散实例和碎片知识,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不能实现理论内化,更不能用以指导行动;而在把理论课教学当成思想理论探索的教学实践中,过程别开生面,效果截然不同:它在学术框架内和学理逻辑基础上,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逻辑与学理逻辑结合,从学术逻辑起点推导出现实必然结果,以辅助手段睿智地揭示基本规律、基本经验,得出基本结论,以其强大的思想逻辑力量和理论自信激发学生理论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理论视野,提升学生理论境界。

“共情”也称为“神入”、“同心理”,即动之以情,通过具有亲和力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感知理论温度[5],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共情”作为广泛应用的心理学概念,它是一种与客体自然而然、感同身受的人类沟通方式和做出相应回应的人类能力。《韦氏大学词典》把它界定为“间接地理解、意识到他人的感觉、想法和经历”,在此基础上,能重建他人的主观感受,作出合理性评估与反应。共情是“情”与“理”的并存,包含了体会他人情感的情感维度和从他人角度看待事物的认知维度[6]。如果把共情置于思政理论课教学过程中,它既是指教师能够从情感层面设身处地了解学生的情绪与心理感受,又采用符合学生情绪与心理感受的方法,从认知层面引导学生理性看待问题并认同现实;更是学生从情感层面理解和接收教师教学的意愿,实现自身理解逻辑与教师教学逻辑的对接;甚至还涵盖学生情感观念与学习对象所蕴含的情感观念之间的同一。在教师深刻的理论剖析和灵活的讲理艺术引导下,以理想信念与人格力量、现实情感吸引学生,触发学生对国家、民族、社会发展现实的共情能力,又通过现实认知体验、情感体验、价值体验、行为体验触动学生心灵,产生深度情感共振,构建与客观历史规律一致的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

“讲理”与“共情”的辩证统一,即以教师为主导的“讲理”,侧重理论逻辑、事实逻辑,是教学合规律的一面,贯穿于“教”;以教师为主导也以学生为主体的“共情”,注重主体间的目的契合、价值重叠,是教学合目的的一面,它内在于“教”也贯通于“学”。二者为同一教学过程的两面,即教学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是侧重理论逻辑、事实逻辑的“教”与注重主体的目的契合、价值重叠的“学”的统一,师生依托讲理与共情的融合,即“教-学”一体,实现思想、观念、情感互通。必须指出的是,“讲理”是讲实践之真理,讲马克思主义理论之真理、“四个自信”之真理、爱国主义与社会公德之真理[7];“共情”并非教师共情、学生被动满足的单向情感教育方式,而是师生双方能对课程内容、时代问题、学生成长遇到的现实问题等同一对象具有相似认知与同理心,从而为实现思政理论课的价值培养目标塑造最佳的学生心理场域。

二、 “讲理”与“共情”辩证统一的原则

思政理论课最终目标是通过教育引导培育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实现“四个认同”,进而“立德”“铸魂”。单一“讲理”难以实现这个目标,“共情”能有效填补缺憾,助力思政理论课教学产生“磁力”。在教学实践中,需要坚持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能力匹配、内容与形式适合等原则,并在这些原则下去探寻实现二者统一的技术路径。

1.教师主导原则。坚持教师主导原则,就是教师把兼具学理性、通俗性与情感价值性的“讲理”作为媒介,主导知识传授、情感融合和价值建构的“教”的过程。思政理论课教学首先要求讲清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来龙去脉与精神实质,以透彻的学理逻辑回应或说服学生,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植入正处于“拔节抽穗”期的青年学生中,形成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自内心的情感认同[8],这取决于教师理论功底及有效传授的表达能力。在教师主导原则下,通过从逻辑起点到必然结论的知识传授过程,将理论体系转化为学理体系、学术框架、学理逻辑,在推理中为学生揭示基本规律;通过将从具体实例中获得的感性情感上升到理性认同的思想共情方式,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导入学生动态发展的情感结构中,在情感共鸣中为学生提供价值向导。

2.学生主体能力匹配原则。这里的主体能力指学生理论思维能力,它是理解、接受能力和对错误观点的鉴别、扬弃能力,特别包括创造力[9]。从“学”的过程来看,如若缺乏理论思维能力,学生难以跟上教师的学理逻辑推演进度,更不具备价值内化所必需的深度反思能力,无法正确理解事实与理论之间的逻辑必然性,无法进行自我教育,也就无法实现师生之间因逻辑、学理魅力而产生的价值共识。在思政理论课教学过程中,应坚持发掘课程自身具备的思维能力培养资源,针对性强化思维训练,合理设置沉浸式互动情境,建构学生深度参与、深度理解、深度体验的思维结构,实现学生思维能力与教学内容、教师教学思路的匹配,教师的讲理才能在教-学贯通的高度上引发学生理性共鸣,从而切实增进思政理论课教学实效性。

3.内容与形式适合原则。选择适合当代大学生认知结构、认知水平的教学内容,并采取相应的授课形式,是思政课程有效讲理和教学共情必须遵循的原则。大学阶段是学生由常识学习转向理论学习的习惯养成阶段,如何合理承接、深化以往学习内容,如何更新教学形式,乃是需要重点研究的问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认知结构和认知水平,由幼儿园到高中各个阶段所积累起来的思想政治教育知识和由此形成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构成。在教学内容选取和教学形式组织环节,教师必须把握并利用大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能够接受、同化新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的观念与关键要素,充分考虑其认知结构的开放性、多维性、发展性,筛选与学生认知结构和认知水平相符的教学内容,采取适合学生接受能力的方式,科学地消减学生知识序列中的“熵”,使其原有认知内容更为有序,增强学生新知探索的动力。

三、实现思政课教学“讲理”与“共情”辩证统一的技术路径

教师以讲理引发共情、学生在共情中接受讲理,二者情感、价值融合,这需要通过以下技术路径来实现。

1.以教研为支撑,提升教师讲理和共情能力。思政课教师要做到“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1],要专注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和真理性,扎实的教研基础是教学“讲理”的基本前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任教师必须读经典、悟原理、守立场、表观点、用方法,掌握马克思主义看家本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任教师必须在整体上研读自毛泽东到习近平等几代领导人的理论成果,通晓新中国发展脉络,把握各阶段的治国理政核心思想及其承接关系;《思想道德与法治》涉及人生选择、理想信念、精神状态、价值理念、道德觉悟、法治素养等理论问题,课任教师必须注重加强对相关基础理论和重要问题的研究,用好知识、真理、逻辑、情感等力量,让“深”理论“往心里走”[10]〗;《形势与政策》课任教师需在具备前四门课程的基本理论素养基础上,兼具敏锐时势洞察力,鲜活解答国内国际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领域的热点、重点、难点问题,这些都必须围绕教学做科研来获得。以科研充实理论储备,用扎实理论功力诠释时代图景,练就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成果的业务能力。以“学术含量”和“科研含量”为基础提升思政理论课教学的“思想含量”,教师夯实理论基础,强化业务素养首当其冲;为能够采用最优教学方式讲理,教师还要学习表达技巧,将科研成果有效转化为生动的教学素材,具备良好的故事叙述能力、逻辑表达能力,因此,持续的教师教学技术培训必不可少;教师除应具备相关的教育学知识,还需深度学习传播学与教育心理学相关知识,以获得较高的认知学生心理与掌握知识传播方式的能力,以“同理心”增强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注重从学生角度出发看待问题等。教师讲理和共情能力的提升关键在于教师教学态度、愿意付诸的时间与精力的多寡。而适当的教学时间配置、恰当的教学评价尺度,是激发教师提升自身讲理与共情能力的外部条件。

2.以学生主体能力提升为主线,培养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和共情能力。恩格斯指出:“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11]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政理论课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正确的思维方法[1]。引导学生学会正确思维方法,是大学阶段理论学习应有之义,也是发挥思政理论课引领力的内在需要和有效方式。思政理论课教学通过理论阐述和评价来引领学生思想,但不只是“授人以鱼”,将舆论宣传的原则简单地照搬到教学中,而应“授人以渔”,在各门理论课中相应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历史思维、战略思维、底线思维和创新思维等理论思维能力,让学生掌握基本思维方法,为真正理解并接受思政理论提供思维基础。思政理论课程体系蕴含丰富的思维方法资源,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辩证思维方法、《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战略思维方法、《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历史思维方法、《思想道德与法治》的底线思维方式等,都是深度思考的必要工具,它们能提高学生理论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既直接解决部分学生存在的直线型思维、片面性思维、极端性思维问题,筑牢思想防线,强化学生对有害思潮的抵御能力,促进学生接纳政治、进行有效的价值引领,又为思政理论课教学目标的实现塑造合适的思维结构,引发理性共鸣。另外,积极培养学生与教师共情、与现实共情的能力,在现实教学情境中避免“精致利己主义”导向,培养“共同体”意识和情感,引导学生关注自我的社会性,增强学生对学习对象的情感关联体验,学生主体品质得到与理论思维相匹配的提升,获得与教师共情的能力,双方实现思维互通、情感对接。

3.以问题为导向,适时更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内容。理论始于实践,具有历史性和时代性,它在坚持理性中展示并深化自己,是时代发展和现实的思想凝练,它创造性地回答时代提出的问题,引领时代发展。在教学中必须摆脱唯理论教条主义思维、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窠臼,要求学生直面现实、参与时代实践,去实现与时代发展同频共振的思维层次跃迁。所以,思政理论课教学不能止于对教材内容作理论阐释,更应以现实问题为导向,以理论阐释作为“答疑释惑”的媒介,帮助学生从理论根源上解释实际问题,并寻找解决问题的突破口。以问题为导向的理论内容设计,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从教材出发,提炼现行高校思政理论课程体系内各门课的核心问题,设计理论思辨和现实关注兼容的教学内容。第二,从现实出发,整理各门课所覆盖的社会焦点,围绕时代核心问题,跟踪国际国内重大热点关切,以教师的“问题导向”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自觉地追问和回应时代迫切问题,发现和顺应时代发展规律,与时代发展共情。“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12]第三,从学生出发,从解答学生遇到的疑难问题入手,解答学生群体或个体所遇到的重大现实问题,注重从“关系体”和“共同体”的角度培养学生对时代、现实和他人的情感认同,在情感上培养学生对国家、中华民族、中华文化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意识,保有家国情怀与人民立场,奠定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及中国化理论成果一致的情感基调,同时进行逻辑归纳,凝练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站稳基本立场。如此反复,理论逻辑就在情感认同基础上内化为学生的基本观念,实现感性认同向理性认同的升华。

4.尊重学生个体差异,设计分层教学形式。对于不同专业学科背景、不同类型院校的学生,除在教学内容安排上采用差别原则,在教学方法上也应体现层次性,从而让教学更具可接受性。一方面,因长期的人文思维熏陶,文科学生的人文理论素养和理论思维能力较强,可采用自主学习形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避免知识的简单重复,而侧重于基于“问题”导向的“讲理”,以严谨的学术语言表达和清晰而深刻的逻辑服人,让学生畅享“思想盛宴”,延展理论探索,发展理论思维,从而产生获得感;擅长自然科学思维的理工农医科学生应注重思想政治理论基础知识的获得与补差,教师在教学中应避免理论讲解过于深奥,多讲“家常话”,将学术语言转化为“多种感官同时参与、承载着全部的信息”的生活语言[13]。当然,无论是思想盛宴还是朴素家常,只有保留教学语言思想性、审美性的底色,准确形象又饱含感情,受众在美言美句中能感受到思想美和形象美,才会引发由衷的情感共鸣。另一方面,通过知识储备摸底,进行高阶学习或低阶学习分类来体现差别原则。高阶学习强调自主学习,培养发现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讲理为主,注重理论深化、逻辑演绎和思维提升,在理性基础上实现价值认同;低阶学习以基础知识获得为主,在讲理过程中注重实例论证,以情绪情感的共鸣达到价值认同。

5.以“问-答”为纽带,在“教-学”交互过程中,实现讲理与共情的统一。讲理与共情是以主客体交互为特征的同一教学过程的两个方面,无交互或过度交互会挫伤主客体积极性,影响讲理与共情的过程融合。通联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在教学交互过程中动态生成和深化[14]。适当的互动构成一个信息交流循环:信息从学生出发,途径教师、其他学生甚至是电子终端,经过编辑和加工,以更为丰富、通俗的形态,回流到学生那里。它打破了完全从教师和教材出发的格局,在循环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教学内容、学生与学生、教师与教学内容之间能交互通达到最佳状态。无论是传统课堂教学还是现代网络技术条件下的在线教学,恰当的双向、多向互动被当作教学活动成功的标志。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2]“要及时回应学生在学习生活社会实践乃至影视剧作品、社会舆论热议中所遇到的真实困惑。”[15]关注学生的思想困惑、成长中遇到的现实问题,回答学生基于社会生活和自身学习提出的疑问,便是交互教学过程设计的切入点。这些问题来自学生自身,是他们真实需求的体现。教师在答疑解惑过程中,理解他们的需求,甚至通过分析问题,帮助他们明确隐藏在问题中的、自身都尚未发现的真实需求,从而直接将教学与学生情感链接起来。因此,在教学操作环节上,各门思政理论课须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开辟提问通道,建构、维护讨论区,鼓励学生提问,整理学生提问中具有导向性的重要问题,按类型归纳编排“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问答集”,以回应学生提问为契机,用强大的理论说服力、逻辑牵引力和现实解释力,引导学生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理解现象和分析问题乃至解决问题,同时激发学生对平时不屑一顾的“大道理”深入认知的兴趣,这也就开启了思政理论课教学良性循环之门。

猜你喜欢
讲理共情理论课
发现高潜人才:共情与谦卑
共识 共进 共情 共学:让“沟通之花”绽放
县域教师培训管理中如何实现共情
幼儿共情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
讲理的人
“爱不需要讲理”是什么歪理?
医学院校基础化学理论课教学改革初探
理让别人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