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山大课堂”研学旅行课程体系之
——探云山文化 寻名人足迹

2021-06-30 14:54范秀红
魅力中国 2021年18期
关键词:白云山景点研学

范秀红

(广州市白云区广外附属小学,广东 广州 510000)

我校是位于大学校园内的附属学校,坐落在“广州市肺”——白云山脚下。而白云山是新“羊城八景”之首、国家5A 级景区和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自古就有“羊城第一秀”之称,环境幽静,空气清新,鸟语花香。它为开展具有本土文化特色的教育活动提供了丰富而宝贵的教育资源。我校坐拥白云山,秉承全人教育理念,一向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从2019年开始更是借《“云山大课堂”研学旅行课程建设》课题之东风,围绕白云山开展了一系列的综合性实践活动。下面将以“文化山之润”板块跟大家分享研学所得:“云山大课堂”研学旅行课程研究选择行走与学校毗邻的白云山,是希望最大限度发挥其教育价值,带领学生探索熟知事物的深层秘密,发现平时视而不见的美,让白云山不再是“最熟悉的陌生人”。

一、制度引领,纳入校本课程体系

我校成立了由校级领导担任主持人的课题研究小组,目标明确,组织有序,并将“云山大课堂”研学旅行课程纳入学校的校本课程体系;构建培养学生文化理解与传承(Culture Competency)、审辩思维(Critical Thinking)、创新(Creativity)、沟通(Communication)、合作(Collaboration)的5C 核心素养,实现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的衔接,帮助学生了解家乡、热爱家乡,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依据我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分别确定低年段和高年段的研学课程内容、研学景点,每学期至少组织一次集体校外研学实践活动。为了确保有效研学,除了班主任和科任老师带领以外,还邀请家长加入其中,进行亲子行走、亲子研学。

二、活动引擎,激发学生研学旅行的兴趣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变化、身心发展、知识经验,结合5C核心素养的要求,从认知、技能与情感三个维度,体现了课程的纵向衔接。例如:文化理解(文化传承)——研究、了解白云山的渊源和人文知识,进而理解相关的文化背景,积累并传承祖国文化。每次组织研学活动之前,相关老师必先实地探查,然后设计活动方案、研学任务单,再指导学生分组合作完成研学旅行攻略。待前置性作业完成,就可以集体组队出发了。下面分低、高年段举例阐述:

(一)低年段集体研学路线

翠竹林——黄婆洞水库——梅花谷——明珠楼,此行的任务是寻找名人足迹、寻找风景名胜的对联、诗词,目的是使同学们沉浸在传统文化的美好氛围当中,抒发爱祖国、爱家乡的热情、激起民族荣誉感。

进白云山不久就走到翠竹林了,一个个小朋友站在翠竹丛中的大理石壁前摇头晃脑地念起苏轼的《於潜僧绿筠轩》、刘禹锡的《庭竹》、郑板桥的《竹石》、毛泽东的《七律.答友人》,老师借苏子名句“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讲了“竹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了重要的一席,历代骚人墨客对竹的情有独钟,并鼓励孩子们把这些诗背下来,有余力的还可以查找更多关于竹子的诗歌和故事;来到黄婆洞水库边,老师讲述了水库的修建历史,站在黄道婆纪念碑旁,请一个小组的同学依据行前查找的资料整理汇报,向大家介绍了这位元代纺织家;移步到梅花谷,孩子们看见景区大门的对联“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就兴奋不已,一问他们对联的意思,都争先恐后地说,看来攻略做得不错;走去明珠楼,大家都知道往明珠女的雕像处集合,请一位同学来复述明珠女的故事,其他同学补充。分组活动时,孩子们又寻到了不少景区楹联和古体诗,更令他们有成就感的是自己或与同伴合作即景吟诗作对。如下文本框(更多的学生作品拍图另附):

通过游览这几个景点,受周围湖光山色的熏陶,感悟劳动人民不怕吃苦受累的精神,了解相关的名人作品、名家故事,家长们也纷纷感叹收获颇丰。

(二)高年段集体研学路线

桃花涧——白云晚望——广州碑林——摩星岭。

高年级的孩子有了一些诗词积累和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老师就可以借助研学旅行领着他们挖掘白云山的人文历史,阅读名人作品,追寻名人足迹,激发爱国情怀,增强文化自信。

白云山,自唐朝后多有文人墨客至此,最先走上白云山的是杜审言,他是和另外三位初唐时期著名的诗人沈佺期、宋之问、张说一起贬来的。杜审言是杜甫的祖父,他的五言诗写得极其出色。他来到广州的时候,白云山还不叫白云山,而叫“乱石山”;宋朝时期的苏轼也在此留有墨宝;到了近现代,白云山的名声更是家喻户晓,当代诗人白言的一首《相思》是白云山旅游的点睛之笔,与王维的相思并称“古今相思”。见下附录:

楹联,又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颗明珠,白云山上留有众多文人墨客的踪迹,其中楹联数不胜数。如:

因此,在研学旅行前,老师会通过实地考察、谈访、网络资料、图书资料多种方式搜集白云山人文景点的图与文,然后整理备课,制作多媒体课件。给孩子们讲解完毕,再组队集体登山——探云山文化 寻名人足迹。面对桃花涧的大门,孩子们首先从右到左读好对联再进入园中,当孩子们围坐在刻有《桃花源记》的大石碑前的空地上交流着“桃花涧”的传说,大声诵读《桃花源记》继而了解作者陶渊明的生平时,是那样侃侃而谈,自信、自豪溢于言表,深深吸引了周围的游人。

攀登的脚步不停歇,带着孩子们来到位于白云山山顶公园“罗伞顶”之巅的“白云晚望”景点,这里依山临岸,由“观光台”与“晚望亭”两部分组成。身临其境的孩子们读到“白云晚望夕阳西下无限好,羊城朝看紫气东来不胜多”这副对联时特别有感觉。意犹未尽的孩子们在分组活动时由部分家长代表领着他们继续走到碑林,总面积16000 平方米,摆置了碑刻近三百块的“广州碑林”,收集了部分历代名士、现代诗人、书法家歌颂岭南风光、歌颂羊城、歌颂白云山的诗词、书法佳作,这显示着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园林与自然胜景让孩子们大饱眼福。喜欢挑战的孩子们一鼓作气攀上广州海拔最高之处——摩星岭,气还没喘过来就拿出研学单抄下摩星岭的名胜联。返回后还以小组为单位比赛写对联。如:

(三)家校共育

开展家校共育,发动更多家长参与到“白云山亲子行走、亲子研学”的队伍中,利用周末时间,融学习与锻炼于一体。

时下,生活、工作节奏较快,家长经常忙于工作而无暇陪伴孩子,我们利用家长会发动家长“大手牵小手”参与研学活动,还写了一封信,言明活动的重要性以及推荐相关景点任君选择,如:云台花园、鸣春谷、蒲谷、星海园、白云松涛、九龙泉等景区。当然,也要和孩子一起完成研学任务单。对于通常周末疲于奔走在各类补习班的孩子来说,这玩中学的机会多么难得,都会想尽办法说服家长同行,大多数家长一趟归来也感觉甚好。

三、善于借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前人诗文、楹联多寓情于物,成为岭南宝贵的历史精神财富。将众多文化故事和佳作名篇进行课程化设计,活动前设疑探寻,活动中融进白云山相关景点讲解,活动后开展系列深化活动(如:以班级为单位开展“白云山上故事多”的故事会、主题为“白云山上景点知多少”图文结合的手抄报等),研学系列课程下来,学生心中的白云山更具文化灵气,更具传统意蕴。

通过有目标、有计划、有组织的研学旅行,游览相关景点,孩子们感受到传统诗词之美;透过前人笔下的白云山,了解白云山的“前世今生”,了解历史人物留下的人文足迹,孩子们能就历史和传说提出自己的质疑和猜想,拓展人文视野的同时也提高了文化批判思辨能力;他们将名篇佳作学习融进景点游历和美景欣赏中,既激发学生的爱乡之情,又润泽了孩子的精神世界,培养文化理解和传承素养。更为自己生活在广州而感到骄傲!

猜你喜欢
白云山景点研学
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The Visit to Youth Science and Education Center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中小学研学旅行课程化实践路径
白云山
小城故事
研学之旅
打卡名校景点——那些必去朝圣的大学景点
广州·白云山
英格兰十大怪异景点
没有景点 只是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