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 你好!

2021-08-02 04:51凤倩
东方娃娃·保育与教育 2021年6期
关键词:过桥小人被子

凤倩

诺和昊是中一班两个很像的男孩子,他们的个头差不多、样貌差不多、个性也差不多。每天在幼儿园总能看到他俩一起游戏、一起吃饭、一起做操……但是,天天在一起,免不了会有些小矛盾。那么,幼儿是怎样化解矛盾,做好同伴交往的呢?现截取诺和昊一日生活中的三个片段,来谈一谈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培养与发展。

片段一:冲突升级——禁止过桥

这天上午的美术活动是画一座桥。画着画着,诺指着昊的桥(见图1)说:“你看,你的房子都要掉进水里了。”昊急了:“没有,那是远处的房子,没有掉进水里。”诺不依不饶,继续指着昊画上的第一座房子找碴儿。昊气极了,在自己画中桥上的第一个小人身上画了一个圈,圈上画了一道斜线说:“禁止诺过桥。”诺看昊不让自己过桥,指着自己画中桥上的小人(见图2)说:“这是昊,禁止昊通过此桥。”说着,他也在画中小人身上画了一个圈并用力画上一道斜线。从此,他俩一见面就双手胸前交叉,坐在一起时也是抱着胳膊,背对背侧身而坐,互不理睬。

分析:在绘画中,昊的画面比较丰富,除了桥,远处还有房子,桥上有5个好朋友一起在过桥。诺对昊的画“找碴儿”,引发了昊的不满。昊便在自己画中的第一个小人上面画了禁止标志,这是昊运用之前活动中“?”表示“禁止”的经验来禁止诺过桥。随后,诺模仿了昊的行为,对画中唯一的小人,也用“?”来回应。

中班幼儿在同伴关系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彼此间不会换位思考,不能理解别人,做任何事情时,很少顾及同伴的感受。但通过诺和昊的作品,我能看到他俩心中都装着彼此,把对方画在自己的画中,只是运用的表达方式和语言不合适,引发了冲突。

看到诺和昊互不理睬,我拿着诺和昊的作品,让他们先说一说自己都画了一些什么、画里都有谁,引导他们发现为什么自己会在对方的画里。诺和昊都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同伴,让对方明白自己所要表达的意思。

片段二:关系转折——我来帮你吧

午睡起床了,叠被子是很多幼儿喜欢的一项自我服务工作。昊动手能力强,很快就把被子叠好了,方方正正的,很美观。诺动手能力差,被子老是叠不好。看到同伴一个个都叠好了被子,诺有些着急,一副要哭的样子。昊发现了诺的表情,跑过去说:“我来帮你吧。”他俩一起动手,很快就把被子叠好了。昊回到自己床边坐下,诺也在床边坐下,互相望着对方,笑着做起了鬼脸。

分析:昊关注到诺叠被子的困难,并主动过去帮忙,诺欣然接受了昊的帮助,他俩合作叠好了被子。“对望”“笑着”“做鬼脸”这一系列的表情,说明他俩已言归于好。看到诺和昊的关系出现转折,我及时在全班面前表扬了他俩。排队下楼回活动室的时候,我拉着诺和昊的手,问昊:“中午你为什么第一个冲过去帮诺啊?”昊说:“因为我看到好朋友有困难,想第一个帮助他。”诺用动作表示自己对昊的感谢,毫不犹豫地拥抱了一下昊。拥抱中,他俩都知道其实对方都在时时关心着自己。

片段三:友情升华——朋友,你好

下午的区域活动开始了,美工区的主题是“好朋友”。诺主动拉着昊的手说:“我们去美工区玩吧。”昊欣然答应。他俩在美工区紧挨着坐下,拿了相同大小的纸和一样的笔,几乎同时在纸上画着什么。他俩一边画、一边相互交流。畫着画着,昊轻轻拍了拍诺问:“你喜欢什么颜色?”诺说:“我喜欢蓝色。”昊在笔盒里选了一支蓝色水彩笔说:“好吧,那我和你都穿上蓝色的衣服吧。”说完,昊就在画中的两个小人的衣服上都涂了蓝色。除了昊以外,诺还在滑梯的台阶上画了轩和铭,说:“你的好朋友轩和铭,也是我的好朋友,我现在有3个好朋友了。”很快他们都画好了,画面上和画面外的诺和昊都笑得很开心(见图3)。

分析:诺的主动邀请,是对上午和中午活动的延伸。这一次,诺选择借助绘画内容表达自己的想法:我和昊是好朋友,画中的孩子变成了手拉手的游戏伙伴。昊给诺和自己的衣服画上了诺喜欢的蓝色,昊的接纳让自己的作品变得更丰满。诺在绘画中将昊的好朋友也看作自己的好朋友,这种简单而友好的表达,是两个幼儿良好同伴关系的最真实写照。我请诺和昊把今天他俩发生的故事记录在班级日志中,让他俩合作将故事讲给全班小朋友听。诺和昊的故事让幼儿知道:当与同伴有不同意见时,要学会换位思考,感受和理解同伴的想法;当同伴有困难时应积极帮助,与同伴合作完成一件事情是快乐的……

通过对诺和昊一日生活中片段的观察与分析,我对幼儿之间的交往产生了更深的认识与思考。幼儿在与同伴交往的过程中了解周围的人或事,了解同伴的思想、情感、行为,并能学会换位思考,学习理解别人,能够相互分享与合作。

思考一:创设自由环境,为幼儿提供自由交往的机会

皮亚杰认为:儿童与同伴一起学习,相互讨论,使儿童有机会了解别人的想法,特别是当他人的想法与自己不同时,会激发儿童进行换位思考,这对儿童同伴交往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教师要为幼儿提供宽松、良好的自由交往机会,以幼儿为主体,给予幼儿充分的空间和时间,让他们说出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引发并鼓励幼儿之间的交往。上午的绘画活动,诺主动发起交往,表达自己的看法,诺的看法未得到昊的认同,昊用同样的语言、图标给予回击。这时在诺与昊的交往中出现了冲突,他们都不能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既不愿也不能意识到同伴的观点、意图、感情。作为教师,是立即上前管,还是先放一放,给予幼儿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去思考活动中自己的言与行呢?从后续的叠被子事件和美工区绘画活动来看,幼儿能够自主化解矛盾,做到同伴互助,使原来的同伴关系向着积极的方向发展。

思考二:适时引导,帮助幼儿提升交往技能

教师的公正与博爱、信任与鼓励,能促进幼儿的同伴关系健康发展。教师应注意观察幼儿在与同伴交往中的反应,对幼儿交往中的行为及时进行分析,并从中得出幼儿的态度、意愿等,适时引导,从而促进同伴之间的良好交往。若在“画桥”事件中,我批评挑起事端的诺,则诺会情绪低落。而昊因为我的“帮助”,会认为诺是错的,便会排斥与诺的交往。因此,我不介入,让矛盾暂时搁置,是为了诺与昊能够再次有交往的可能。接下来的“叠被子”事件印证了我的做法是对的。昊主动帮助叠被子困难的昊,使他俩的交往有了转机。而下午的美工区活动更是将他俩的同伴关系推向更好的方向,两个人享受到了同伴交往的快乐,并进一步发展了交往能力。

思考三:抓住时机, 引导幼儿学会理解同伴

教师要提高幼儿的同伴交往能力,就需要引导幼儿学会理解同伴。研究表明:在游戏中幼儿易产生交往行为,幼儿在游戏中能够意识到必须承担和完成一定的任务。幼儿只有学会理解同伴,如理解同伴扮演的角色、承担的任务、游戏中的言行等,才能与同伴发生良好的交往,从而保证完成游戏活动,并在游戏中获得快乐,提高同伴交往能力。

猜你喜欢
过桥小人被子
指印小人来了
Mary’s Cninese
天那么热,是谁在裹被子
天那么热是谁在裹被子
云被子
黑夜过桥
过桥
木勺小人
过桥
黑夜过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