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系列活动 不淋雨就能回家

2021-08-02 04:51席萍萍
东方娃娃·保育与教育 2021年6期
关键词:淋雨反方晴天

席萍萍

“下雨天”对很多幼儿来说是既熟悉又有趣的场景,他们对下雨总是特别感兴趣,喜欢在雨中幻想各种有趣的画面或故事。绘本《不淋雨就能回家》中,一只小猪忙着玩抓球游戏,完全没有注意飘来的乌云,于是幻想了各种方法乐观应对,完成“不淋雨就能回家”的挑战。故事俏皮幽默、天马行空,能有效激发幼儿的好奇心,让他们感受到用创意解决问题的无限可能。因此,我们围绕绘本《不淋雨就能回家》设计了系列活动,从集体阅读绘本到组织辩论赛,再到主题相关的区域活动,帮助幼儿打开想象的翅膀,充分感受绘本的奇思妙想,让幼儿在互动交流、你说我辩、合作商讨的过程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学会从多角度看待问题、解决问题。

阅读活动:不淋雨就能回家

活动目标

1.理解绘本内容,能跟随小猪的想象感受躲雨的乐趣。

2.能使用简单的图示表征故事情节并据此完整讲述故事内容。

3.能迁移生活经验,充分发挥想象想出新的躲雨办法,体验幻想的乐趣。

活动准备

绘本《不淋雨就能回家》PPT,幼儿人手一本绘本。

活动过程

一、问题导入,激发阅读兴趣

1.教师出示封面,鼓励幼儿结合画面细节及自身的生活经验等,大胆猜测故事情节。

2.集体阅读第 2~5 页PPT,引导幼儿根据绘本的呈现方式、小猪的动作和表情等细节推测小猪对于雨天的感受和想法,并说出自己的判断依据,想一想接下来小猪可能会采用什么办法让自己不淋雨就能回家。

【说明】从幼儿的生活经验入手,更容易激发其表达的欲望和阅读的兴趣,进而带着好奇与疑问进入阅读。

二、分组阅读,表征故事内容并尝试讲述

1.分组自主阅读绘本第6~23页,了解小猪想到的诸多奇妙办法。

引导幼儿进行小组式阅读和记录,梳理小猪想了哪些让自己不淋雨就能回家的办法,关注幼儿是否能用基本的图示或符号表征小猪的办法。

2.小组展示并分享阅读成果。

分组阅读后,引导幼儿根据阅读绘本时记录的内容讲述小猪的想象经历,同组幼儿可进行补充或尝试新的讲述方式等。

【说明】 教师需要关注幼儿在分组阅读过程中自我解读画面的能力以及同伴间的讨论情况,对个别需要帮助的幼儿给予适当鼓励和支持。

三、集体阅读,发挥想象帮助小猪想出更多解决办法

1. 阅读绘本第24~25页,感受雨滴大小、密度的变化,猜测小猪用来遮雨的纸箱可能会怎么样。

2. 阅读绘本第26~30页,验证之前的猜想,发挥想象帮助小猪想出新的解决办法。

3. 阅读绘本第31~37页,揭秘小猪最后回家的方式。

【说明】绘本第24~25页是故事的转折点,整幅画面全是雨点没有小猪,可引导幼儿对比之前的雨滴,思考这一设计的作用,进一步提高幼儿的阅读兴趣。教师可借由“小猪要被大雨淋成落汤鸡了”充分调动幼儿的同情心和积极性,鼓励其大胆想象并勇于分享自己帮小猪想出的解决办法,保护并支持幼儿想象力的发散。

四、完整阅读,分享关于雨天的想法

教师完整阅读绘本内容,幼儿可闭上眼睛跟随教师的讲述沉浸在小猪“不淋雨就能回家”的有趣想象中。结束后,鼓励幼儿思考“雨天有什么好玩的地方”“淋雨有什么不好”等话题,为接下来的活动做准备。

语言活动:雨天好还是晴天好

活动目标

1.能从多角度就“雨天好还是晴天好”的话题大胆发表观点。

2.通过辩论能较全面地了解雨天和晴天的好处及不便之处,体验辩论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晴天和雨天的图片各一幅,视频《晴天与雨天》。

經验准备:带领幼儿了解晴天和雨天给生活带来的好处及不便,观看辩论视频,了解辩论的基本过程。

活动过程

一、回顾绘本,引入辩题

师幼共同回顾绘本《不淋雨就能回家》的故事情节,引导幼儿就“有什么好办法不淋雨就能回家”“淋到雨有什么关系”等话题自由表述,进而引出辩题“雨天好还是晴天好”。

【说明】幼儿就晴天、雨天各有什么好坏自由表达观点,教师及时给予指导与梳理,一方面有助于激发幼儿的表达欲望,调动其积极性;另一方面也为第二环节分组辩论打下基础。

二、分组辩论,表明观点

1.第一轮辩论:七嘴八舌大家辩。

辩论流程:

(1)分组表态:认为雨天好为正方,坐在一边;认为晴天好即为反方,坐在另一边。

(2)自由辩论:正、反双方幼儿轮流发言,表述完整且清晰的幼儿可赢得一面小红旗。

(3)思维拓展:在幼儿基于已有经验的辩论结束后,引发幼儿进一步思考晴天、雨天的特征,挖掘天气与人类生活、植物生长之间的关系,拓展思考的维度与深度。

【说明】此环节强调的是“大家辩”,尽量让每一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辩论,使每个幼儿都想说、敢说、有机会说。采用奖励小红旗的方式,一方面可以激发幼儿的辩论积极性,另一方面也是对幼儿敢于公开表达观点的正面反馈。若辩论过于混乱,教师需及时协助维持秩序,引导幼儿学会倾听且尊重不同的声音,合理控制自己的情绪。

2.第二轮辩论:你言我语精彩辩。

辩论流程:

(1)赛前准备:正、反方分组后,每组推选出4名辩手,自行商量发言顺序,剩余幼儿成为后援团。

(2)正式辩论:正、反方辩手在一定时间内先依次发表观点,然后双方进行自由辩论,最后请正、反方各派出一名代表进行总结陈述。

(3)投票表决:后援团在辩论结束后,举手表决支持哪一方并说明理由,最后由幼儿代表统计票数,决出获胜方。

(4)教师总结:一方面就正、反双方的阐述内容进行总结、梳理,帮助幼儿将有关天气的经验认知系统化,初步形成批判性思维;另一方面要对全班幼儿的活动表现及时做出积极评价,对于个别幼儿的突出表现给予肯定。

【说明】幼儿在你一言我一语的辩论中,逐渐突破固有的思维,不断接收新的观点,针对对方的表述提出疑问或进行反驳,在潜移默化中了解天气与人类之间的联系,体验辩论带来的乐趣。此外,由于有了“正方”“反方”的概念,幼儿的竞争意识、团队意识都会明显增强。

三、互评交流,启发思考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自评及互评,思考、分享本次辩论活动中的收获和成长,然后观看视频《雨天和晴天》,进一步感受雨天和晴天的意义及不便之处。待观影结束后,发放“雨天和晴天”调查问卷,鼓励幼儿继续收集、记录天气的相关资讯。

【说明】借助影片和调查问卷,激发幼儿继续求知的欲望,主动在生活中去发现雨天、晴天和人类之间的关系,拓宽幼儿的思路,体验自我学习的愉悦感和成就感。

延伸活动

阅读区:投放《小水滴的旅行》《七彩下雨天》《下雨的味道》等主题绘本,供幼儿自主阅读。

美工区:自制图书《不淋雨就能回家》,引导幼儿根据自己及同伴想到的“不淋雨就能回家”的好方法继续创编绘本。

猜你喜欢
淋雨反方晴天
一起来写“雪”
下雨没伞,跑吗?
辩论赛
小小的一片晴天
一次精彩的辩论会
淋雨
淋雨
露比的晴天
露比的晴天
淋浴器和取暖器